[高考总复习资料]生物一轮复习《2.4 免疫调节》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节免疫调节
一、预习与质疑
(一)预习内容课本P35-40
(二)预习目标
1.能列举出免疫系统的组成及人体的三道防线。

(考纲要求Ⅱ)
2.能概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考纲要求Ⅱ)
3.能说出艾滋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并能利用免疫知识分析免疫疾病的病因。


(三)预习检测
1、免疫系统的组成:是由、和组成的。

(1)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2)免疫细胞是的细胞,包括了和。

后者主要位于、和中,包括了(迁移到中成熟)和(在中成熟)。

(3)免疫活性物质是由的物质。

主要包括了、和等。

2、免疫系统的功能
(1)防卫功能:抵御病原体的攻击,有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附属结构;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和细胞;
第三道防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2)监控功能:监控人体内异常细胞的产生,如癌细胞。

(3)清除功能:清除体内已经衰老的细胞、损伤细胞或癌变细胞。

请阅读教材后,结合下面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图解,说出免疫过程:
3、免疫功能的失调疾病
请结合实例列表比较免疫缺陷病和自身免疫病有何不同?
列表比较过敏反应和体液免疫有何不同?
4、免疫学的应用
免疫学的应用主要包括、检测人体的抗原、等。

二、落实与整合
2、记忆细胞与二次免疫反应
(1)记忆细胞的特点: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

某些抗原诱发产生的记忆细胞可对该抗原记忆终生,从而是动物或人体对该抗原具有终生免疫能力,如天花、麻疹等,患者痊愈后可终生具有抵抗力。

(2)二次免疫反应
概念: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是,记忆细胞迅速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此为二次免疫反应。

反应特点:反应快、反应强烈,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

3、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有何联系?
三、检测与反馈
1.如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抗原)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B.细胞2的形成需要经过抗原的刺激
C.②③过程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有关 D.细胞5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
2.禽流感是由禽类流感病毒引起的,是一类对家禽和人类有直接或间接危害的传染病,下列叙述中属于体液免疫的是( )
①注射禽流感病毒疫苗,使机体产生抗体,与入侵的禽流感病毒结合,抑制病毒的活性②在人体内使禽流感病毒失去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③效应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④形成沉淀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⑤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释放禽流感病毒⑥将患病的家禽深埋处理
A.①②③ B.②⑤⑥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如图是一正常人接种疫苗后体内抗体产生的反应记录。

下列有关疫苗接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接种不同的疫苗都能使抗体甲产生量增加,使免疫反应加强
B.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后,相应抗体产生的速度快、数量多C.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后,非特异性免疫发挥功能,使体内产生大量抗体
D.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后,第一剂残留的具有专一性的抗体大量增生
4.过敏反应是很多人存在的一种异常现象,它的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
正确的是( )
A.该图可以表示酿脓链球菌引起的风湿性心脏病的致病原理和过程
B.图中首次进入人体的过敏原与再次进入的过敏原的类型可相同,也可不

C.过敏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其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D.过敏反应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图中靶细胞释放的组织胺等物质可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等
5.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异同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体液免疫中抗体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生免疫反应
B.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的攻击目标是已经被抗原入侵了的宿主细胞
C.具有免疫效应的细胞是效应淋巴细胞
D.效应淋巴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都在骨髓中分化、发育成熟
6.右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M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分化形成E细胞
B.图中“某物质”最可能是淋巴因子
C.人乳头瘤病毒侵入人体后,也需要体液免疫对其发挥作用
D.E细胞接触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
7.右图代表人体体液免疫的过程。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Ⅰ和细胞Ⅱ均能识别抗原
B.在①和⑨所在的阶段中,可能有吞噬细胞的参与
C.免疫过程⑥比⑦要慢,免疫效应⑥比⑦要强
D.图中免疫活性物质是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
8.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 ( )
A.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
B.移植的器官被患者排斥
C.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 D.病原微生物被体内吞噬细胞吞噬
9.(2012江苏)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与机体免疫有关
B. 浆细胞能增殖分化成具有分裂能力的记忆细胞
C. HIV 病毒主要攻击 T 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
D. 大规模饲养家畜时合理使用动物激素可提高免疫力
10.人体大面积烧伤后,容易发生病菌感染,主要原因是患者的( )
A.过敏反应增加 B.细胞免疫作用减弱
C.效应B细胞数量减少 D.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
11.下图中图(Ⅰ)和(Ⅱ)表示人体两种类型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效应阶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Ⅰ)表示的是体液免疫还是细胞免疫?
______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细胞,b对a的作用是____ ___________
_ 。

(2)图(Ⅱ)中的d表示____________。

12. (2010新课标卷)将同种大鼠分为A、B两组,A组大鼠除去淋巴细胞后,产生抗体的能力丧失:从B组大鼠中获得淋巴细胞并转移到A组大鼠后,发现A组大鼠能够重新获得产生抗体的能力。

请回答:
(1)上述实验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是免疫反应所需的细胞。

(2)为了证明接受了淋巴细胞的A组大鼠重新获得了产生抗体的能力,需要给A组大鼠注射_________,然后检测相应的抗体。

(3)动物体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称为__________。

在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和编码抗体的基因这四种物质中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在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和红细胞这三类细胞中不属于免疫细胞的是______________。

13.(2011新课标卷)(1)人体肝细胞可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称为蛋白A),运出细胞后进入血液。

已知内质网、核糖体和高尔基体参与了蛋白A的合成或运输,则这些细胞器在蛋白A合成和运输过程中行使功能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体的胰岛细胞中________(含有、不含有)蛋白A 基因。

(2)为了研究小鼠在接受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AKP)刺激后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提取大肠杆菌AKP,注射到小白鼠腹腔内,进行第一次免疫。

一段时间后,检测到抗体水平达到峰值。

在这个过程中,_________
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值、分化形成的_______细胞可以产生抗体。

经过一段时间后,再用大肠杆菌AKP进行第二次免疫,________可以快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

上述免疫属于__________(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

参考答案
11.(1)细胞免疫效应T 密切接触,导致其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2)抗体(3)抗原淋巴因子记忆细胞浆细胞
12.(1)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2)抗原(3)浆细胞(效应B淋巴细胞)编码抗体的基因红细胞
13. (1)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含有(2)B 浆记忆特异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