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2021届高考考前冲刺卷 历史(十四)学生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高考)2021届高考考前冲刺卷
历 史 (十四)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本卷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楚国国君熊渠声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

到了公元前541年,楚令尹围设宴招待晋国大臣赵孟时,赋诗作歌,以诗言志,表现得知书知礼而有才学。

该变化表明( ) A .周王权威在楚国逐渐得到加强 B .楚文化逐渐融入华夏文化之中 C .民族融合推动了国家走向统一 D .楚国实力削弱不得不遵从周礼 2.依据表1能够推断出( )
表1 《史记》《汉书》中有关西汉分封制的部分记述
记述
出处 (汉高祖认为)以海内初定,子弟少,激秦孤立亡藩辅,故大封同姓,以填(镇)天下。

《汉书·高五王传》 (汉文帝时)淮南王长废先帝法,不听天子诏,居处毋度,出入拟于天子,擅为法令。

《史记·孝文本纪》 (汉景帝时晁错认为)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

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史记·吴王濞列传》 (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
而汉为定制封号,辙别属汉郡。

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
析弱小云。

《汉书·中山
靖王刘胜传》
A .高祖以秦为鉴大封异姓王
B .文帝时淮南王举兵反抗朝廷
C .景帝用推恩令进行了削藩
D .汉武帝终于解决了王国问题 3.图2是一组甘肃河西地区魏晋古墓的壁画。

这组作品反映出当时河西地区( )
采桑图 耕种图 牧羊图
图2
A .丝织业领先于全国
B .家庭经济农牧互补
C .社会生产多元并存
D .小农经济占据主导
4.“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明太祖告谕)“使民知,本业为贵”,(雍正帝语)“工商皆本”(黄宗羲语)的观念,一度流行,看似矛盾的观念,反映出明清时期( )
A .自给自足自然经济走向破产
B .中国呈现出社会转型的态势
C .统治阶级观念落后时代发展
D .重商主义冲击中国传统观念
5.明末,王夫之指出:“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

为史者,记载徒繁,而经世大略不著,后人欲得其得失之枢机以效法之无由也,则恶用史为”。

由此可知,王夫之主张( )
A .历史研究应为现实服务
B .以史学研究取代儒家经学
C .全面如实记录历史事实
D .历史记录应关注底层群众
6.19世纪70年代初,正当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营运时,政府首先采取官利制度,明确规定:无论企业经营状况如何,都要保证官府投资能及时获得高额回报。

这一制度( )
A .便于洋务军事工业筹集大量资金
B .有利于近代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
C .受传统商业理念与近代化的影响
D .积极抵制欧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7.下表为政府资本在近代中国新式产业中的比重构成情况。

据此可知( )
时间
在本国资本中的比重(%)
在全社会资本中的比重(%) 1894年 92.4 58.8 1936年 24.8 5.4 1941年 50.0 — 1942年 69.58 — 1946年
67.3
47.2
A .官僚资本始终占据主导
B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曲折
C .民族工业迎来发展春天
D .外国在华资本日益萎缩
此卷只装订不
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8.表1为1938年至1940年东部沿海地区厂矿内迁及复工情况统计表。

据此可知厂矿内迁及复工()
项目日期1938年
12月底
1939年6
月底
1939年12
月底
1940年6
月底
1940年12
月底
内迁厂矿(家)304 386 418 448 448
机料重量(吨)51182.5 67254.3 70037.3 70941.2 70941.2
复工厂矿(家)87 229 274 303 308 复式后产值(元)5512541 1607981 34268223 92904786 145859005
平均每厂产值(元)63363 70218 125067 306616 473568
A.满足了全民族抗战的基本物资需求 B.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正面战场的抗战
C.对我国工业格局产生了根本性影响 D.为民族工业的长期发展开辟了道路
9.这一时期“中国的资本主义进入以民间力量为主导的自由发展阶段,不仅呈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而且新的产业相继产生,企业集团开始形成,使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新的台阶”出现的原因是()
A.欧美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B.受到了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
C.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
10.图2为1955年新中国的宣传画——《用新的成绩来庆祝祖国的节日!》。

该作品()
图2
A.继承了文人画作的基本风格 B.构建了工业化建设的新风尚
C.记录了三大改造的历史场景 D.体现了“双百”方针的创作精神
11.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你们当中有些人有主宰的力量,而神在创造这些人时,掺入了黄金……有一些人由白银铸造而成,他们将作为辅助者……另外那些将成为农夫或工匠的人,则是用铜与铁打造的。

”这说明柏拉图()
A.对雅典民主制度持赞美态度 B.强调神高于一切
C.理性思考了雅典的民主制度 D.肯定了人的平等12.16世纪的欧洲,骑士的城堡在被新式火炮轰开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就已经被货币破坏了。

法国除“旧佩剑贵族”外,出现了借由资本转换身份的“穿袍贵族”,英国出现了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

材料体现出()
A.阶级变动是价格革命的根源 B.商业革命加速了社会转型
C.货币的破坏力超过政治斗争 D.资产阶级已成为统治阶级
13.右图是二战后德国柏林被四国分区占领的示意图。

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柏林墙倒塌时①区占领国领导人为赫鲁晓夫
B.②区占领国是最早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
C.③区占领国主导战后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D.④区占领国在朝鲜战争中发动了“特种战争”
14.英国历史学家奥兰多·费吉斯在《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中写道“内战时宛如墓地的莫斯科和彼得格勒,突然生机盎然,嘈杂的贸易商人、忙碌的出租车司机、灯火通明的商店和街道,好像重又回到1917年之前。

”由此可知,苏俄()
A.消除了城乡之间的差别 B.对斯大林体制作出调整
C.对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 D.实施国民经济五年计划
15.下图为1945-1952年美国对外军事援助额变化图。

导致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对外援助额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欧洲已经摆脱了美国的控制 B.冷战阴影下的局部热战爆发
C.美国经济发展步伐明显放缓 D.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形成
第II卷
本卷共55分,第16、17、1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19、20、21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43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3分)
材料《系年》是一部战国楚简,记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战国早期的诸多史事,是目前已知的最早史书实物。

它提供了一些前所未知的重要史料,如周代设立“三监”、“共和执政”的确切含义、周平王东迁、秦人的源流等,勾勒了春秋至战国早期国家关系发展大势。

其中所叙述的23次会盟之事,有两个非常突出的特点:一是所选取的会盟均与武力相关;二是所选取的会盟之事是与当时诸侯国之间形势变化发展相适应。

该书竹简编号、简背划痕、分章、标点、篇题、竹简的编连等,信息丰富。

展现了先秦竹书的原貌。

文字规整秀丽,经过深入研究,发现不少字与楚文字的写法或用法不合,有的保留了甲骨文、西周金文的古老特征,有的字具有三晋文字的特点。

许兆昌教授指出,“其谋篇,布局宏大”,“纵观各类传世及出土的先秦史学文献,《系年》应与《左传》《竹书纪年》《国语》等史著一样,代表了先秦史学创作的最高成就”。

《系年》在先秦史学创作中有其独特性。

全篇既不是单纯的纪事本末体,更不是编年体,而是有整体布局,通过叙事与剪裁,表达了著者的历史观。

结合所学并根据上述有关《系年》的史料信息,分析说明其对于历史研究具有哪些重要价值。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分)
材料
秦皇岛玻璃工业大事记
1921年,周学熙与比利时商人瓦尔德•那森达成中比合办玻璃公司协议,共同创立“耀华机器制造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本部设在天津,在秦皇岛建厂。

1924年,耀华1号窑点火,生产出亚洲地区第一块机器制造的玻璃。

1936年,比利时秘密将耀华股份全部卖给日本旭硝子株式会社。

1945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接管耀华厂,10月日方将所有股票交出。

1948年,10月耀华2号窑被迫停产。

11月秦榆市(秦皇岛)解放,军管会派军代表进驻耀华厂。

1949年,耀华2号窑恢复生产。

耀华召开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

1952年,应耀华向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的求援,在大连玻璃厂工作的苏联专家沙峰诺夫受命来到耀华帮助解决了玻璃板气泡问题,恢复了正常生产。

1955年,耀华厂更名为“公私合营秦皇岛耀华玻璃厂”。

1980年,耀华厂引进日本旭硝子“对辊法”专利技术和设备。

1985年,秦皇岛市钢化玻璃厂引进水平辊道式弯、平钢化玻璃生产线等,实现了工艺程序电脑控制。

1994年,秦皇岛耀华玻璃总厂更名为“中国耀华玻璃集团公司”。

1996年,秦皇岛耀华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4500万股“耀华玻璃”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摘编自《秦皇岛:中国的玻璃城史话》(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前耀华厂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后耀华厂是如何抓住历史发展机遇促进发展的。

(8分)
18.(12分)口号一直是我国的独创,各个时期都有过很多有特点的口号,这些口号或反映时代特点,或激励人。

下表是近代中国不同时期的口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表格中选取相应(同一主题或同一时期)的口号(2—3个),拟定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写明提取的口号,观点明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二)选考题:共12分。

请考生从3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9.【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分)
材料宋代自建国时起,就特别重视对医官的教育,并且将医学纳入官方教育体系之中。

宋仁宗时期颁布的《天圣令·医疾令》明确规定了医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学习要求、临床实习等教育管理内容。

太医局的出现使宋代医学教育具备了专门机构。

宋代医官在进入太医局之前要经过严格的考试,其考试分为入学考试和升职考试两种类型,主要以张仲景、孙思邈等人的医学著作为考试内容,政府主编的《嘉祜本苹》和《太平圣惠方》也是医学科考试的必备资料。

宋代还通过特旨差遣、翰林医官院差遣等方式建立起完备的医官差遣制度,并通过专门机构对医官任职期间的医德、医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

医官管理制度的完善一直受到宋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

——摘编自迟芬芳《宋代医官管理制度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完善医官管理制度的措施。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医官管理制度完善的意义。

(6分)
20.【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2分)
材料 1939年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

9月5日,罗斯福宣布实施中立法,禁止向交战国输出军火武器。

随后,在美国倡议下,拉美21个国家划定加拿大以南大西洋沿岸周围300~1000英里的区域为中立区。

不过,罗斯福深知,美国和西半球的安全不能仅靠这种安全区,更有赖于英法两国的继续存在。

面对国内孤立主义者掀起的全国性反对修改中立法的攻势,罗斯福争取到部分共和党人的合作,10月27日和11月2日,参议院和众议院分别批准修改中立法,撤销武器军火禁运条款,实行现购自运原则。

当时英法的购买能力和运输能力强于德国,这一政策对英法有利。

但在东方则有利于日本而不利于中国,因为中国无力自运。

——摘编自刘绪贻、杨生茂总主编《美国通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修改中立法的背景。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修改中立法的影响。

(6分)
21.【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分)
材料南汉宸(1895—1967),山西洪洞县人。

192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12月,任中共皖北第二届特别委员会特委书记,多次组织领导太和等县的农民运动,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后,南汉宸参加中共代表团,反复向杨虎城宣传我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

1941年,南汉宸担任陕甘宁边区财政厅厅长,主持发行边区货币,禁止法币流通。

同时他还主持草拟各项税务政策与粮食征收章程,使粮食征收的具体措施日臻完善,边区度过了难关。

1948年12月南汉宸被任命为中国人民银行第一任行长,接收国民党官僚资本的金融系统,基本上实现了全国金融步调的一体化。

新中国成立后,南汉宸率中国代表团多次出访亚、非、拉各国,坚持党和政府的外交原则,增强了同亚、非、拉人民的友谊。

——编自李茂盛等《纪念南汉宸同志诞辰110周年》(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汉宸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做的贡献。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推动南汉宸为革命和建设做出贡献的主要因素。

(6分)
(新高考)2021届高考考前冲刺卷
历史(十四)答案
第Ⅰ卷
1.【答案】B
【解析】西周时期楚国国君不接受西周的文化,但是公元前541年的春秋时期,楚令尹围已经知书知礼,说明楚国文化已经受到西周影响,故选B项;公元前541年是春秋时期,当时的周天子权威走向衰落,在楚国也不会加强,排除A项;春秋时期国家还处于分裂时期,后又经历了战国时期才走向统一,排除C项;西周时期楚国实力不如西周,但是春秋时期出现过楚王问鼎的事情,说明当时楚国实力是增强的,排除D项。

2.【答案】D
【解析】据材料“令诸侯以私恩裂地……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可知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促使分封的诸侯越来越多,诸侯王控制区域缩减,从而解决了王国问题,故选D项;据材料“以海内初定,子弟少,激秦孤立亡藩辅,故大封同姓”可知汉高祖认为秦灭亡的原因在于分封的同姓子弟太少,因此他大封同姓,排除A项;据材料“淮南王……擅为法令”可知淮南王只是废除先帝法令,擅自制定法令,并未举兵反抗,排除B项;据材料“(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可知是汉武帝用推恩令进行削藩,并非汉景帝,排除C项。

3.【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甘肃河西地区魏晋古墓的壁画包括“采桑图”、“耕种图”、“牧羊图”,这反映了当时河西地区经济结构包括丝织业、农业和畜牧业,社会生产多元并存,故选C项;魏晋古墓壁画中有“采桑图”,这说明当时河西地区有丝织业,但无法说明丝织业在全国的地位,排除A项;材料反映魏晋河西地区存在丝织业、农业和畜牧业,但并非说明在一个家庭之中存在这些经济形式,排除B项;河西地区社会生产有农业,但不能说明小农经济占据主导,排除D项。

4.【答案】B
【解析】据所学明清经济的知识可知,此时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商品经济快速发展,但材料中统治者仍然坚持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说明封建制度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阻力,而黄宗羲的“工商皆本”观念进一步说明民间已出现反对封建思想的现象,反映了当时中国呈现出社会转型的态势,故选B项;自然经济在鸦片战争后才逐渐解体走向破产,排除A项;C项属于材料所述现象,而据“反映出”可知,本题考查的是现象背后的实质,排除C项;“工商皆本”强调的是工商业和农业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而并非重商主义,排除D项。

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可知,王夫之主张历史记载应当为当下服务,同时反思当时历史编纂中存在的弊端,即记载过于繁琐,难以实现以史为鉴的史学功能,A正确;王夫之并未主张以史学代替儒家经学,排除B;如实记载必然繁琐,这与王夫之的主张不符,排除C;王夫之强调历史记载为现实服务,并未明确记载哪些内容,排除D。

6.【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轮船招商局是民用工业,并非军事工业,可排除A项;依据题干可知,官利制度是近代中国股份制企业中独具特色的分配方式,是引进西方股份制企业制度的一种,官利制度会加大企业负担,不利于民族工业快速发展,可排除B项;依据材料信息“无论企业经营状况如何,都要保证官府投资能及时获得高额回报”可知,企业经营到受官府的实际管控,这是受传统抑商观念的影响,与欧美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不同,所以C项符合题意;官利制度是晚清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分利制度,是对内而言,与列强资本输出无关,排除D项。

7.【答案】B
【解析】表中数据表明,政府资本在近代中国新式产业中的比重,除1936年外,所占比重均超过了50%,由另一列可以得出外国资本的比重也比较大,这些对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是不利的,B项正确,C项错误。

A项“始终”说法错误,政府资本也不等同于官僚资本;外国资本比重在抗战后期逐渐上升,D项错误。

8.【答案】B
【解析】在国民政府的组织下,众多工矿企业内迁,并创造了大量产值,为国民政府提供经济支持与物质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正面战场的抗战,故选B项;图表反映的只是工矿企业的概括,“满足了”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抗战胜利后,众多工矿企业又返回东部地区,“根本性影响”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日本侵华战争使中国的民族企业遭到沉重打击,企业内迁只是临时性举措,“长期发展”的说法欠妥,排除D项。

9.【答案】D
【解析】“以民间力量为主导的自由发展阶段”表明是在民国初期,民国初期“新的台阶”
出现是因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资产阶级政治地位提高,故选D项;民国初年,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的是欧洲列强,不包括美国,排除A项;受到外商企业刺激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排除B项;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是在甲午战后,排除C项。

10.【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955年以及图片信息“用新的成绩来庆祝祖国的节日”,可知“一五计划”期间,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构建了工业化建设的新风尚,故选B项;图片不是文人画是人物写实画,排除A项;材料反映工人建设社会主义热情,没有体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排除C项;1956年正式提出“双百方针”,排除D项。

11.【答案】C
【解析】柏拉图主张对社会进行分工,由少数人掌握政治,这是其对雅典直接民主易导致权力滥用这一弊端的理性思考,故选C项;“你们当中有些人有主宰的力量”说明在柏拉图看来并非所有人都可以参与直接民主,隐含了对雅典直接民主制度的一种批判,排除A项;柏拉图论述的是社会分工,与神的地位无关,排除B项;不同的人是由不同材质的金属打造的,这是一种不平等,排除D项。

12.【答案】B
【解析】在欧洲历史上,骑士阶层属于旧式贵族,据材料“就已经被货币破坏了”“出现了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可知,16世纪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商业革命冲击了旧的社会体系,加速了社会转型,故选B项;价格革命的根源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带动了阶级变动,而非根源是阶级变动,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变化,政治斗争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项;16世纪正处于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时期,资产阶级尚未成为统治阶级,排除D项。

13.【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1964年中法建交,而中美、中英均为70年后才建交,②正确,故选B项;
柏林墙倒塌在1989年,此时苏联领导人未戈尔巴乔夫,①错误,排除A项;主导战后资本主义货币体系的是美国,而③为英国,排除C项;④为美国,发动“特种战争”是在20世纪50~60年代,非50年代初的朝鲜战争,排除D项。

14.【答案】C
【解析】为了恢复被战争摧毁的国民经济,1921年3月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恢复货币流通、商品交换,允许自由贸易,“突然生机盎然,嘈杂的贸易商人、忙碌的出租车司机、灯火通明的商店和街道”即是对此的描述,故选C项;城乡差别始终存在,“消除了”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斯大林体制是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后逐渐建立的,这一时期苏联未发生内战,排除B项;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1928年开始实施的,当时内战已经结束,排除D项。

15.【答案】B
【解析】与20世纪40年代比,50年代初的美国对外军事援助额大幅増加,这与50年代初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军事色彩急剧增强有关,故选B项;当时欧洲仍然受到美国控制,故A项排除;美国经济发展步伐明显放缓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故排除C项;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1955年华约的成立,这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D项。

第II卷
16.(13分)
【答案】
注:研究价值需结合材料中的依据进行说明,研究价值部分每点2分,总分8分;
材料依据必需结合相应的研究价值才能得分,指出1处得1分;总分13分。

单纯概括材料不得分;
有其它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这一题考查考生史料实证这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首先,考生需要把题目所给材料信息进行分类,这是确定其历史研究价值的基础。

由材料的第一自然段可知,这里的《系年》是关于先秦时期的战国楚简,其中的“楚”是一个诸侯国,再结合材料中的“会盟之事是与当时诸侯国之间形势变化发展相适应”,可以归纳为先秦政治形势和诸侯制度一类,对于研究这类问题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由材料“周代设立‘三监’、‘共和执政’的确切含义、周平王东迁、秦人的源流等,勾勒了春秋至战国早期国家关系发展大势”可得,这属于先秦政治文化相关类别,所以对于研究先秦政治文化历史提供了一手史料。

材料的第二自然段提供的是关于竹简的字体特征以及出土竹简文物的相关信息,由其中的“该书竹简编号、简背划痕、分章、标点、篇题、竹简的编连等,信息丰富。

展现了先秦竹书的原貌”可知,这属于先秦文献学和出土竹书相关类别,所以对于研究先秦文献学和出土竹书的编连整理有重要价值;由其中的甲骨文、金文、三晋文字可知,这属于先秦文字方面的类别,对于研究中国古文字学(楚文字)的研究乃至古代文字学以及书法艺术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材料的第三自然段是关于史学创作方面的类别,由其中的“其谋篇,布局宏大”、“既不是单纯的纪事本末体,更不是编年体,而是有整体布局,通过叙事与剪裁,表达了著者的历史观”等可得,这对于研究先秦史书意义重大。

然后,根据自己分类的情况寻找材料中的信息,进行逐一分析说明即可。

17.(1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