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虫动物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虫角质膜结构模式图二具有假体腔原体腔线虫的体壁由角质膜上皮和纵肌层组成又称皮肌囊
第六章 线虫动物门
线虫动物门是原腔动物中一个重 要类群,已知约有15000种,有人估计为 50万种。线虫分布很广,自由生活种类 在海水、淡水、土壤中都有,数量极大, 农田土壤中每平方米有线虫1000万条, 重可达10g以上。植食性线虫以细菌、 单细胞藻类、真菌、植物根及腐败有 机物等为食;肉食性种类食原生动物、 轮虫及其他线虫等。寄生线虫寄生在 人体、动物和植物的各种器官内,危害 较大。以蛔虫为例介绍线虫动物特征:
一、线虫动物门 主要特征 (一)角质膜:主要 成分为蛋白质。 角质膜为上皮分 泌形成,一般分 为皮层、中层 (基质)和基层 (斜行纤维)3层; 最内为基膜。角 质膜有保护作用。
线虫角质膜结构模式图
(二)具有假体 腔(原体腔) 线虫的体壁 由角质膜、上皮 和纵肌层组成 (又称皮肌囊)。 线虫体壁围成的 广阔空腔称为假 体腔。原体腔的 出现,是动物进 化上一个重要特 征。
(三)人蛲虫
成虫体细小,乳白色, 似白线头状;寄生在人的 盲肠、结肠、直肠等部, 虫体前端钻入肠粘膜,吸 取营养。 蛲虫为直接感染,儿 童感染率特别高,雌虫在 午夜时爬出肛门产卵,致 使肛门奇痒;雌虫在宿主 体内生活期一般为2个月 左右。
(四)十二指肠钩虫 寄生在人的小肠内,大多生活1年左右;钩 虫以口囊吸附肠壁,摄取肠粘膜及血液为食, 可使人便血、贫血、肠溃疡等,危害严重。 雌虫每日排卵在2万个以上,卵在潮湿土壤中 发育,经杆状蚴及丝状蚴两期幼虫,脱2次皮。 丝状蚴直接钻入人体,经血液或淋巴,过心、 肺,再由气管到咽,后入胃抵肠,脱皮,吸 附于肠壁,经3~4周,再脱皮,发育为成 虫。
(五)生殖系统:线虫为雌雄异体,且雌雄异形, 雌雄交配,体内受精;少数营孤雌生殖。
(六)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线虫的神经系统有围绕咽部的围咽 神经环;与围咽神经相连的主要神经节 有成对的侧神经节和腹神经节;神经环 向前后伸出多条神经,以背神经和腹神 经最发达。 线虫的感官不发达,头端有头刺毛、 唇乳突,为触觉器官;头感器可接受化 学刺激。尾端有尾乳头、尾感器。寄生 线虫的头感器退化,尾感器发达。
成虫有迁 移习性,可侵 入胆管、胆囊、 肝、胃等引起 不同病状。幼 虫可损伤肺、 气管等,并可 在脑、脊髓、 眼球、肾等器 官中停留,造 成严重病状。
三、线虫动物门的分类
线虫有15000多种,主要根据尾感器 的有无,一般分为2纲. 无尾感器纲:无尾感器;排泄器官退化 或无;雄虫只有一交合刺、多数营自由 生活。 尾感器纲:有尾感器;排泄器官为成对 的纵管;雄虫具一对交合刺;大多数营 寄生生活。
(三)发育完善的消化管:线虫为发育完善 的消化管即有口有肛门;消化管分为前肠, 中肠和后肠三部分。 前肠由外胚层内陷形成,包括为口和口腔 及咽。大多数线虫的咽外有单细胞咽腺,能 分泌多种消化酶,进行细胞外消化。 中肠由内胚层发育形成,为消化与吸收的主 要部分。 后肠亦为外胚层内陷形成,包括直肠和肛门。 线虫的消化机能更完善,与消化循环腔相比 有很大的进步,这是动物进化的特征之一。
四、几种重要的习见线虫
(一)人鞭虫:虫体后 部粗,前部3/5细长 如鞭,以此钻入肠壁 内。寄生在人的盲 肠和阑尾;卵在外界 发育成感染性卵,在 人小肠内孵化出幼 虫,最后到盲肠中, 经3个月才成熟。
(二)旋毛虫:成虫体小, 向前端渐细;人、猪、 鼠为其宿主,寄生在十 二指肠及空肠前部,成 虫附着肠壁。幼虫经血 液、淋巴,分布到身体 各处,只有在横纹肌中 才可继续发育生长;幼 虫在内生活可达数十年; 成熟囊包被宿主吞食而 被感染。幼虫脱皮4次, 发育为成虫。
线 虫 的 神 经 系 统
二、人蛔虫的生活史 受精卵产出后, 发育成幼虫,幼虫脱 皮1次,才成为感染性虫卵,此种卵对温度 及化学药物等抵抗力很强,在土壤中可 生活4~5年之久。 感染性虫卵被人误食,在十二指肠内 孵化,幼虫穿肠壁进入血液或淋巴中,经 门静脉或胸管入心脏,再到肺中,在肺 泡内脱皮2次,后沿气管至咽,经食道、 胃到达小肠,再脱皮一次,逐渐发育为 成虫。
(四)排泄器官: 排泄器官结构分为腺型和管型2种, 是由外胚层形成 。属于原肾管。 自由生活种类的为腺型,由1~2个 腺细胞构成,称为原肾细胞;原肾细胞 吸收体腔液中的代谢产物排出体外。 寄生线虫的排泄器官为管型,是由 一个原肾细胞特化形成,略呈“H”型。
线 虫 的 排 泄 系 统 NhomakorabeaA—腺型;B—管型
第六章 线虫动物门
线虫动物门是原腔动物中一个重 要类群,已知约有15000种,有人估计为 50万种。线虫分布很广,自由生活种类 在海水、淡水、土壤中都有,数量极大, 农田土壤中每平方米有线虫1000万条, 重可达10g以上。植食性线虫以细菌、 单细胞藻类、真菌、植物根及腐败有 机物等为食;肉食性种类食原生动物、 轮虫及其他线虫等。寄生线虫寄生在 人体、动物和植物的各种器官内,危害 较大。以蛔虫为例介绍线虫动物特征:
一、线虫动物门 主要特征 (一)角质膜:主要 成分为蛋白质。 角质膜为上皮分 泌形成,一般分 为皮层、中层 (基质)和基层 (斜行纤维)3层; 最内为基膜。角 质膜有保护作用。
线虫角质膜结构模式图
(二)具有假体 腔(原体腔) 线虫的体壁 由角质膜、上皮 和纵肌层组成 (又称皮肌囊)。 线虫体壁围成的 广阔空腔称为假 体腔。原体腔的 出现,是动物进 化上一个重要特 征。
(三)人蛲虫
成虫体细小,乳白色, 似白线头状;寄生在人的 盲肠、结肠、直肠等部, 虫体前端钻入肠粘膜,吸 取营养。 蛲虫为直接感染,儿 童感染率特别高,雌虫在 午夜时爬出肛门产卵,致 使肛门奇痒;雌虫在宿主 体内生活期一般为2个月 左右。
(四)十二指肠钩虫 寄生在人的小肠内,大多生活1年左右;钩 虫以口囊吸附肠壁,摄取肠粘膜及血液为食, 可使人便血、贫血、肠溃疡等,危害严重。 雌虫每日排卵在2万个以上,卵在潮湿土壤中 发育,经杆状蚴及丝状蚴两期幼虫,脱2次皮。 丝状蚴直接钻入人体,经血液或淋巴,过心、 肺,再由气管到咽,后入胃抵肠,脱皮,吸 附于肠壁,经3~4周,再脱皮,发育为成 虫。
(五)生殖系统:线虫为雌雄异体,且雌雄异形, 雌雄交配,体内受精;少数营孤雌生殖。
(六)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线虫的神经系统有围绕咽部的围咽 神经环;与围咽神经相连的主要神经节 有成对的侧神经节和腹神经节;神经环 向前后伸出多条神经,以背神经和腹神 经最发达。 线虫的感官不发达,头端有头刺毛、 唇乳突,为触觉器官;头感器可接受化 学刺激。尾端有尾乳头、尾感器。寄生 线虫的头感器退化,尾感器发达。
成虫有迁 移习性,可侵 入胆管、胆囊、 肝、胃等引起 不同病状。幼 虫可损伤肺、 气管等,并可 在脑、脊髓、 眼球、肾等器 官中停留,造 成严重病状。
三、线虫动物门的分类
线虫有15000多种,主要根据尾感器 的有无,一般分为2纲. 无尾感器纲:无尾感器;排泄器官退化 或无;雄虫只有一交合刺、多数营自由 生活。 尾感器纲:有尾感器;排泄器官为成对 的纵管;雄虫具一对交合刺;大多数营 寄生生活。
(三)发育完善的消化管:线虫为发育完善 的消化管即有口有肛门;消化管分为前肠, 中肠和后肠三部分。 前肠由外胚层内陷形成,包括为口和口腔 及咽。大多数线虫的咽外有单细胞咽腺,能 分泌多种消化酶,进行细胞外消化。 中肠由内胚层发育形成,为消化与吸收的主 要部分。 后肠亦为外胚层内陷形成,包括直肠和肛门。 线虫的消化机能更完善,与消化循环腔相比 有很大的进步,这是动物进化的特征之一。
四、几种重要的习见线虫
(一)人鞭虫:虫体后 部粗,前部3/5细长 如鞭,以此钻入肠壁 内。寄生在人的盲 肠和阑尾;卵在外界 发育成感染性卵,在 人小肠内孵化出幼 虫,最后到盲肠中, 经3个月才成熟。
(二)旋毛虫:成虫体小, 向前端渐细;人、猪、 鼠为其宿主,寄生在十 二指肠及空肠前部,成 虫附着肠壁。幼虫经血 液、淋巴,分布到身体 各处,只有在横纹肌中 才可继续发育生长;幼 虫在内生活可达数十年; 成熟囊包被宿主吞食而 被感染。幼虫脱皮4次, 发育为成虫。
线 虫 的 神 经 系 统
二、人蛔虫的生活史 受精卵产出后, 发育成幼虫,幼虫脱 皮1次,才成为感染性虫卵,此种卵对温度 及化学药物等抵抗力很强,在土壤中可 生活4~5年之久。 感染性虫卵被人误食,在十二指肠内 孵化,幼虫穿肠壁进入血液或淋巴中,经 门静脉或胸管入心脏,再到肺中,在肺 泡内脱皮2次,后沿气管至咽,经食道、 胃到达小肠,再脱皮一次,逐渐发育为 成虫。
(四)排泄器官: 排泄器官结构分为腺型和管型2种, 是由外胚层形成 。属于原肾管。 自由生活种类的为腺型,由1~2个 腺细胞构成,称为原肾细胞;原肾细胞 吸收体腔液中的代谢产物排出体外。 寄生线虫的排泄器官为管型,是由 一个原肾细胞特化形成,略呈“H”型。
线 虫 的 排 泄 系 统 NhomakorabeaA—腺型;B—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