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文言文虚词详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文言文虚词详解
文言虚词是中考文言文浏览知道中考察的重要内容,题在课外;答案在课内。
多积存一些课内的文言文虚词知道,就足够用了。
下面是作者给大家带来的语文文言文虚词详解,欢迎大家浏览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详解——因
因
⑴于是,就。
例:①虎因喜,计之曰。
②因取刃杀之。
③因屏人曰。
④因拔刀斫前奏案。
⑤因左手把秦王之袖。
⑥因谗之曰。
⑵依照,根据。
例:①罔不因势象形。
(因:这里有顺着的意思)②变法者因时而化。
(因:这里有随着的意思。
)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因:这里有顺着的意思。
)④因其固然。
⑶依靠,凭借。
例:①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②吏因以巧法。
③我欲因之梦吴越。
④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⑤伺者因此觉知。
⑥因河为池。
⑦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⑧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⑷趁着,趁此。
例:①不如因此厚遇之。
②不如因善遇之。
③因击沛公于坐。
④因入京师。
⑸通过,经过。
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⑹由于。
例: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②后因伐木,始见此山。
③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
④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⑺缘由,机缘。
例:于今无会因。
⑻沿袭。
例:因遗策。
⑼连续。
例:加上以师旅,因之以饥荒。
初中语文虚词详解——于
于
⑴对,对于。
例:①贫者语于富者曰。
②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③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
⑵在。
例:①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
②乃设九宾礼于庭。
③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⑶与,跟,同。
例:①幻者而同于真邪?真者而同于幻邪?②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③燕王欲结于君。
④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
⑷到。
例:①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②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⑸从,自。
例:①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②至废孟子而不立,非导源于小儒乎?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⑹在……方面。
例: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⑺比。
例: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②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而蓝。
(本义项是指后一个于。
)
⑻被。
例:①君幸于赵王。
②受制于人。
③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⑼受。
例:不拘于时,学于余。
(本义项指前一个于。
)
⑽向。
例:①不拘于时,学于余。
(本义项指后一个于。
)②事急矣,要求救于孙将军。
(11)给。
例: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
「于是」
⑴在这时。
例: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⑵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
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⑶在这件事上。
例: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⑷在这种情形下。
例: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罅。
⑸对此。
例:于是余有叹焉。
⑹从此。
例: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于路」沿路。
例:京中安不得身,又亏林冲赍盘缠,于路投奔人。
不想日却在这里撞见。
「于是乎」于是。
例:余感焉,以杜君言泛讯之,众言同,于是乎书。
初中语文虚词详解——哉
哉
⑴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①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②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③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④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⑵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例:①幸乃至哉,歌以咏志②善哉。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④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⑤斯则仆之褊哉⑥鸣呼哀哉
⑶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呢、啊。
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⑷表示祈使,相当于吧、啊。
例:幸宁心哉!
语文文言文虚词详解到此结束。
初中语文虚词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