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说课)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解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学习目标
知识基础:学生在第二章学习了动物和人生命活动的调 节的机理,对激素调节有一定的了解,且在必修一的学 习过程中零散的学了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步骤。 能力基础:我所任教的学生是我校一、二层次学生,虽 然获取直接知识的能力较好,但观察、分析实验的能力 欠缺,课堂发言积极性较差。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应充 分的抓住学生“好奇心”,利用生物史发展脉络,创设 情境,层层设疑,诱发思维,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 探索,积极交流,主动建构知识。
①胚芽鞘 ②锡纸:不透光 ③琼脂:一种植物多糖,常作为凝固 剂(物理状态类似果冻),化学物质 可以在琼脂中扩散而性质不变。 ④云母片:一种矿石,物质不能穿过 发生扩散。
一.达尔文的实验
观察达尔文的实验。独立思考,分析实验结论并记录。
均 受 单 侧 光 向光弯曲生长 不发生弯曲
A、 B 对比和 A、C、 D对比, 分别得 出什么 结论?
分解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学习目标
1.独立分析达尔文实验,描绘胚芽鞘感光部位和弯 曲部位。 2. 观察詹森和拜尔的实验,独立思考后与他人讨论 ,得出尖端可能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弯曲生长是由于 化学物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3.小组尝试模仿前人设计实验,进一步阐明胚芽鞘尖 端产生某种物质——生长素。 4.通过自主阅读,准确说出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植物 向光性的原因、植物激素的念。 5.通过自主阅读,能准确的写出生长素的产生场所, 运输方式和分布部位。
评价设计:
一.课堂评价
1.达尔文实验:分别写出A、B和A、C、D对照的实验结论。 评价要点:学生能写出实验结论。 2.詹森和拜尔的实验:分析两组实验,能独立回答或与他人 交流教师设置的问题。 评价要点:观察学生讨论过程,了解学生讨论时存在的问题 ,尽量提问主动举手的学生,并引导其他学生评价。 3.温特实验:用文字或示意图表示实验方案,进一步证明生 长素的存在。 评价要点:观察学生讨论设计过程,如有明显错误应稍作提 示,尽可能挑选设计较合理但存在漏洞的实验方案展示。 4.生长素本质:阅读后可准确回答相应问题。 评价要点:随机选取学生回答。注意语言准确性。 5.准确写出生长素的产生场所,运输方式和分布部位。 评价要点:观察学生书写情况,并随机选取学生回答
不发生弯曲
向光弯曲生长
一.达尔文的实验
观察达尔文的实验。独立思考,分析实验结论并记录。
达尔文的推断: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向伸长区传递 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长得快, 因而向光弯曲。
二.詹森和拜尔的实验
观察下列实验,独立思考后与他人讨论,回答问题:
①詹森的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初步结论:尖端产生的影响可能是一种化学物 该实验是否有一定缺陷?如何完善? 质造成的,这种化学物质的分布不均匀造成了 ②拜尔将切下的尖端放在胚芽鞘的一侧的目的是什么?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这个实验说植物生长素 质和尖端对下部 产生影响分布不 的发现。 均 进一步证实并命 名生长素。 确定成分并发现 更多植物激素 进一步发现生长 素的产生、运输 和分布
得出
准确
模仿设计
说出
模仿设计实验
阅读
准确
准确
写出
阅读
准确
分解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学习目标
分解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学习目标
产生部位: 运输方式:
分布:
上课展示
三.温特的实验
结合鲍森.詹森和拜尔的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并 记录实验方案,派代表介绍:
1.实验目的: 验证胚芽鞘尖端是否产生化学物质。 2.实验原理: 化学物质可以在琼脂中扩散而性质不变。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说课
学习目标: 分解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学习目标
1.明确课标: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2.分解课标: 行为动词:概述(理解水平) 核心概念: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课标内容
概念体系
行为动词
行为条件
表现程度
引起关注—向光 性 发现感光部位和 弯曲部位
知道
观看视频
准确
描述
观察、分析 “演示实验” 观察、分析 “演示实验”
学生质疑的内容:
1.植物为什么会向光? 2.达尔文提出的“影响”是什么? 3.詹森的实验是否有缺陷? 4.拜尔的实验为什么这么设计? 5.温特为什么要将处理后的琼脂放在胚芽鞘一侧?
课程资源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3(必修) 稳态与环境》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二版 2.向光性视频及各实验示意图 3.扩展阅读《向光性发现的科学简史》
结论:温特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 质,并命名为生长素。 教师提问:为什么温特将琼脂放置在胚芽鞘的一侧?
四.生长素的本质 阅读课本P47页“生长素究竟是什么?”到P48页黑 体字结束,独立回答下列问题: 1.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什么?
2.解释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3.什么是植物激素?
五.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阅读课本P48页“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 独立整理下图:
三.温特的实验
教师进一步引导:无论是詹森或拜尔的实验,都没有将尖 端和尖端下部完全分开,也就不能完全排除尖端是通过非 物质的其它“影响”作用到尖端下部的。
结合鲍森.詹森和拜尔的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并 记录实验方案,派代表介绍:
1.实验目的: 验证胚芽鞘尖端是否产生化学物质。 2.实验原理: 化学物质可以在琼脂中扩散而性质不变。 3.实验材料: 胚芽鞘 琼脂 等(可自行添加)
情景创设和教学流程
思考: 美丽的额济纳胡杨林为什么选择在每年的 10月份集体上色,胡杨林如何对自身的生 命活动进行调节?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本 思考: 视 频 1.视频体现了植物的什么特性? 为 加 2.引起植物向光生长的外界刺激是什么? 速 播 放
第一节 生长素的发现
了解发现过程的实验材料
二.作业评价:
1.学生通过读题明确形态学上端和下端的概念,了解验证形态学 上下端常见的实验手段。 2.对本节实验分析能力的综合考察。明确学生是否可以根据所学 生长素发现的实验分析出其它实验结果。 3.进一步从微观层面明确向光性的原因。提出“横向运输”,锻 炼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4.扩展阅读,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史实,激发对科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