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上语文诗词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词赏析七年级上册:
1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对仗工整,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了时序交替的景物,暗示时光的流逝,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抒写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2杜牧的《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以两个美女来象征国家命运以小见大,构思奇特;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
3苏轼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抒发感慨,表现作者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积极进取精神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用比喻的手法写出春雨的珍贵,描写早春的细雨蒙蒙,同时表现了早春的生机勃勃,草色若隐若现的特点。
5辛弃疾的《西江月》诗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来写景体现了作者的喜悦心情。
6《迢迢牵牛星》形象地表现了有情人被分隔两地,隔河相望,难以相会的痛苦的句子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7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正面写诗人的愁绪,用拟人的手法将无情的月亮赋予人的感情,借以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怀念。
七年级下册
1白居易的《观刈麦》:表现作者对农家的同情和关心、同时也表达作者深深自责的句子有: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从侧面表现农民劳动繁忙的句子: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揭示农民赋税繁重的句子:家田输税尽。
最能表现农民在烈日下在田间艰苦劳作的句子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揭示农民变态心理的句子是: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2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抒发词人一生中的事业与抱负,并发尽无尽感叹
3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无边,长天空阔,一缕孤烟直上,黄河如带,映衬西天落日残红,塞外风光雄奇壮观。
对仗工整,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直表现孤烟之高,圆表现落日之低写出塞外的空旷。
4崔颢的《黄鹤楼》: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寓情于景,用烟波浩淼衬托愁思抒写诗人的思乡之情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
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八年级上册
1杜甫的《春望》: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诗人忧国思家的感情;后四句抒怀,一个“搔”的动作(细节)将一位白发稀疏、
孤立于长安城头的老诗人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以乐景写悲情,借平时能引起人们美感的事物,抒发作者有忧国思家的感情。
2杜牧的《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诗人忧国忧民意识。
3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用比喻的手法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表达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个人遭遇的愤满。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
4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的诗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比喻,表示自己虽然已成“落红”甚至“化为春泥”但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并不因此减退,今后仍将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尽自己的责任。
境界高远,比喻精妙。
5杜甫的《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包含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点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含有人生哲理)
6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直接描写动物(莺燕报春)的两句诗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写出钱塘湖早春妩媚动人,生机勃勃的形态。
7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句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此句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
8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描写白天戒备森严,无比威严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八年级下册
1《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忧国思的情怀。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写出了宋军将士因边乱未平、长期戍边不能还乡而产生的浓郁乡愁,又蕴含着希望剿平敌寇、保境安民、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矛盾心理)2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
3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台湾回归大陆是谁也阻挡不了的。
4李商隐的《无题》:这首诗寄托了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诗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九年级上册
1《相见欢》赏析“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以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写出愁情的纷繁,无法解脱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2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时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词人由景触情,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情事的流连,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将自然之景与人的感受相结合,抒发诗人怀旧伤别的感情。
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春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起承上启下过度作用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前十句写“壮丽的雪景”,后八句写“送别”。
惜别之情融会在雪景的描绘中(情景交融)。
1)三、四两句用春花喻冬雪,写出雪的洁白鲜润,比喻帖切新颖。
“千树万树梨花开”让人在冰天雪地里如同置身于大好春光中。
而一个“忽”字,既写出了塞外气候的变幻之快,又表现了诗人见到奇丽的雪景后的惊喜之情。
2)“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出了边塞怎样的情景
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了天气奇寒。
3)赏析“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a与李白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以景抒情,表达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言虽尽而意未绝。
b“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句诗描述了这样一幅画面:山路盘旋曲折,已看不见友人离去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串马蹄的足迹和诗人伫立原地远眺友人离去的身影。
这句诗抒发了诗人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依依惜别之情。
九年级下册
1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
《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用自然`朴素的语言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表现他悠闲自在的隐居生活。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
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1)赏析“心远地自偏”
所谓心静,境自静。
无求名逐利之心,即使身居闹市,也与身在深山无甚不同。
诗人用平淡的话道出了这个深刻的道理。
2)、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诗人在自家菊园采菊佐酒悠然抬头看见南山美景,展示作者热爱自然的感情和旷达的胸襟。
3)、《饮酒》诗中的“真意”是指什么?
是指诗人远离世俗,过着从容闲适的归隐生活的乐趣。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能不能改为“望”?为什么?
“见”不是有意而望,是无意而见。
生动写出了诗人在东篱旁采摘菊花,无意中看到郁郁葱葱的南山时悠闲,充分表现诗人悠闲恬静的心境。
2李白的《行路难》:1)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诗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引用典故,表示自己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时机一定会有的到那时将挂起风帆直渡大海,表达诗人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强烈的自信心。
(反映李白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道出了诗人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豪气。
)“欲渡黄河”和“将登太行”是实写吗?谈谈你的看法。
(否,象征世道险阻和前途渺茫)
4)开头四句形象描绘了苦闷彷徨的情形:金杯玉盘,佳肴美酒,身为酒鬼却无法下咽,坐立不安这。
3陆游的《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首联:写诗人到山西村做客受到热情招待,描写了淳朴的风俗、善良的农民、美丽的风景。
2)颔联:意境优美而含蓄。
诗句的字面意思是山西村山环水绕,正当诗人觉得无路可走的时候,看见前边绿柳飘飘,花团簇拥,一个村庄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现在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豁然开朗,突然生出许多希望(突然想到了解决困难的办法)。
3)尾联:中“若许”两字表达了矛盾的心情——今后,如果允许的话自己将要在这里隐居悠游了;可是自己的良心和责任感能允许吗?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形象生动地描写了下雨屋漏,诗人彻夜难眠的苦况。
“自经丧乱”既点明了写作背景,又追述了诗人彻夜难眠的原因,使诗意得到了深化。
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意是: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屋,遮蔽住天下的贫寒之人,使他们都能快乐安心地生活。
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理想,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5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
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总写景物;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描写大海吞吐日月包容万物容纳万物的壮阔景象在丰富的联想中以大海自比表现诗人出博大的胸怀和要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6《江城子密州出猎》“遣冯唐”和“射天狼”有什么特点?分别表达什么意思?(都用典;“遣冯唐”表达了作者希望的到皇帝的重用,“射天狼”表达了作者要竭尽全力抵御外敌,为国力功的决心)
7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主旨句)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的痛恨和对贫苦百姓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