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血管成像在后循环缺血病因诊断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1
后循环缺血(PCI)表示患者后循环的颈动脉系统发生短暂性的缺血发作(TIA)和缺血性卒中[1]。
大部分发生于患者的后循环颈动脉系统处,该疾病多是因为AS、栓塞、穿支小动脉发生病变而导致。
患者患有该疾病大部分会出现头晕头痛、身体四肢麻木无力、呕吐等临床症状表现,对患者的生活水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临床方面会通过对患者的病因诊断,从而由诊断结果和患者自身具体情况详细的制定适合患者的治疗方式和采取相应措施。
本研究选取PCI 患者411例为研究对象,分析CT 血管成像方式对PCI 患者进行病因诊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从我院选取2017年1月到2019年12月期间的后循环缺血患者411例为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200例,实验组患者211例。
对照组男性患者112例,女性患者88例,年龄45~83岁,平均年龄(66.5±2.3);实验组男性患者120例,
女性患者91例,年龄45~83岁,平均年龄(66.5±2.3)。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对比,有可比性(P >0.05)。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头颈部MRA 对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的诊断价值》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中关于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2];②所有的患者参加本次实验都是出于自愿,且愿意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合作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患者在治病过程中记录的资料没有损坏或残缺;④所有的患者均有眩晕感,可能会有恶心感,呕吐、走路不平稳、运动时身体协调不良、平衡出现问题等临床症状表现。
排除标准:①合并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和严重的肝脏肾脏方面的疾病还有免疫系统疾病;②合并认知障碍、对实验无法积极配合的患者;③参加其他实验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磁共振成像方式,使用医院提供的医疗设备对患者进行检查,选取合适的扫描方式,通过TCD
螺旋CT 血管成像在后循环缺血病因诊断中的应用
张新华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 山西 晋中 030600)
【摘要】目的:分析螺旋CT 血管成像方式(CTA)在后循环缺血(PCI)患者进行病因诊断中的应用。
方法:从我院选取2017年1月到2019年12月期间的PCI 患者411例为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200例,使用磁共振成像方式,实验组患者211例,分析其头颈部的CTA,详细观察所有患者的椎基底、颈总动脉分支颈内动脉系统的状态走势、横突孔、宽度、斑块的存在状况。
结果:实验组血管类型、血管病变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64排螺旋CTA 诊断方式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并根据具体情况为其制定治疗方针,该诊断方式对估测 后循环缺血的病因有重大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后循环缺血;非创伤性血管成像技术;诊断;应用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07(2020)15-0101-02结果迅速,可通过超声成像观察甲状腺病灶的大小、形态、位置、边界、内部回声、钙化情况及血流信号等,从而准确判断病情,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5]。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370例健康体检者中,检出甲状腺异常156例(占42.16%),其中男79例(占50.64%),女77例(占49.36%),甲状腺异常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超声检查与病理结果在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及占位性病变中的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
综上所述,甲状腺超声在甲状腺疾病中的检出率与病理结果相当,且操作简单,结果获得迅速,成本低廉,在健康体检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谈凌云.探讨中老年人群健康体检中甲状腺超声诊断的临床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0,29(2):354-355+366.
[2]敖翠炖.健康体检中应用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临床价值和检出率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2):237-239.
[3]丁亚娟.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8):165-166.
[4]匡小慧,熊磊磊,梁雪梅.健康体检群体甲状腺结节的超声检出情况及特征探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8(6):1413-1414.[5]邸俊丽.成人健康体检中甲状腺超声检查运用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9):137.
表1 超声检查与病理结果比较[n(%)]
组别弥漫性病变(n=25)
占位性病变(n=131)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者甲状腺功能减退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炎甲状腺癌甲状腺囊肿甲状腺腺瘤病理结果7(28.00)10(40.00)8(32.00)42(32.06)3(2.29)2(1.53)32(24.43)52(39.69)超声检查
7(28.00)
9(36.00)
9(36.00)
45(34.35)
3(2.29)
2(1.53)
34(25.95)
47(35.88)
102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8月 第4卷第15期
检查详细查看患者情况。
实验组患者使用GE64排螺旋CT扫描仪进行其头颈位置动脉的CTA。
选取合适的造影剂从患者的外周静脉用高压注射器注射,在检查前告知患者应保持安静,肩膀放松,手臂自然下垂,且在扫描时不要做出吞咽的动作。
使用合适的自动跟踪技术手段,将重建厚度图像传送到工作站进行容积重组还有动脉状况分析。
为患者进行容积的扫描,而后做血管成像,图像经过旋转、域值等去除方式得到最大密度投影(MIP)像。
通过MIP来显示患者的左右切面、冠状面、水平面或是随意角度的脑血管立体图像。
通过取不同的CT密度值范围大小设定阈值,使得血管和病变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楚的显示出来,使用VR方式呈现重叠的血管以及血管的外部轮廓。
1.4 分析指标
(1)观察患者颈部两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椎动脉状况、脑内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的状况,大脑后动脉状态走势、宽窄度、斑块程度,分大于50%和小于50%;(2)锁骨下方动脉、斑块状态;(3)横突孔状况,有没有狭窄、骨赘生成。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n/%)表示,组间对比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状况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血管类型检出率会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状况对比[n(%)]
分组
血管类型
检出率狭窄大于
50%
狭窄小于
50%
血管
细小
血管扭曲
变形
血管未见
明显异常
对照组(200)40(20)13(6.5)2(1)15(7.5)20(10)90(45)
实验组(211)112(53.08)45(21.33)25(11.85)2(0.95)6(2.84)190(90.05)χ248.21218.62319.68711.1178.874122.518 P0.0000.0000.0000.0010.0030.000
2.2 两组患者的血管病变状况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血管病变检出率会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血管病变状况对比[n(%)]
分组
后循环血管病变
检查率单纯后循环
病变
前后循环合并
病变
两侧后循环血管
病变
对照组(200)1247490
实验组(211)719436201χ248.705102.37120.825125.469 P0.0000.0000.0000.0003 讨论
PCI在临床治疗方面是比较多见的疾病,中老年人群体发病的几率较高,由于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使得该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3]。
PCI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该疾病是由多种原因从而使得人体内耳、小脑、脑干等后循环供血位置的血液供应不足。
导致患者发生PCI的原因多而复杂,该疾病的发生除了和患者的年龄、性别、家族遗传史等方式有关系,其与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自身血管等因素也存在一定的密切关系。
目前临床方面认为椎动脉中各类型血管的结构发生不正常的变化是最多见的使得人体后循环缺血的致病原因,而后是基底、大脑后、锁骨下动脉等。
患者发生后循环缺血有可能会发生后循环TIA、小脑梗死、闭锁综合征等临床方面较为多见的综合征,对患者的生活水平产生极大的影响。
MRI是诊断脊髓、颅内病变的重要检查手段,其是一种无创的血管造影手段。
该检查方式对人体不会造成放射性的伤害。
通过该方式得到的图像很清楚,但该方式无法较为全面的评价血管,有一定的局限性。
CT血管造影技术方式和其他的血管检查手段相比其可以全面的评价血管,这是该方式的优势,患者进行检查时可以先考虑该方式。
刘涛等[4]认为CT血管造影是CT经过一定的强化扫描和计算机三维方式后重新组建图像的技术方式,是目前临床为患者进行无创检查方式中用于评价血管的最好方式。
本研究选取后循环缺血患者411例为研究对象,发现在诊断患者病因时使用螺旋CT血管成像方式,可以更加方便的辅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具体病因从而制定更加详细且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有助于患者的后期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综上所述,通过64排螺旋CTA诊断方式能较为清晰的将患者体内的颈内动脉斑块、椎基底动脉、宽度还有颈椎周围关节发生的退行性病变情况呈现在患者和医生的面前,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并根据具体情况为其制定治疗方针,该诊断方式对估测 后循环缺血的病因有重大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唐丹蕾.血液净化中心护理风险隐患及干预[J].医学美学美容,2019,28(21):81.
[3]王青松,李琳琳.头颈部M R A对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020(001):70-72.
[3]边梅芳,张三红,王维.血液净化护理中的风险隐患及对策管理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22):185-187. [4]刘涛.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诊断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6,17(2):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