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我国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死因构成分析6.1 -.

合集下载

中国人死亡原因排名出炉,癌症只能排第三,第一名是它

中国人死亡原因排名出炉,癌症只能排第三,第一名是它

中国人死亡原因排名出炉,癌症只能排第三,第一名是它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了一篇论文,分析了将近30年来中国居民死亡的十大原因,朱莉也没想到,第一名竟然不是癌症,而是中风!图片来源:网易新闻 | 数读可能有朋友问,中风究竟是什么?中风在医学上称“脑卒中”,分为出血性(脑溢血)和缺血性(脑血栓),大多数是缺血性,约有80%的中风属于这种类型。

有统计,我国是全球中风率发生最高的国家,平均每6秒就有一人突发中风,每20秒就有一人因中而死亡。

但在1990年,情况却并不是这样,中国主要的疾病负担是下呼吸道感染和新生儿疾病,中风排名第三,但在2017年中风却飙升第一。

因下呼吸道感染和新生儿疾病死亡大幅下降的原因,与卫生环境、医疗技术的进步有莫大关系。

图片来源:网易新闻 | 数读01中风:中国人的“头号杀手”!中风主要有三大特点: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在我国中风遗留的残疾率高达70%左右,丧失独立生活能力,给家庭和个人都带来巨大负担。

通常发病表现为,短短几分钟突然让人走不动路、说不出话、口嘴歪斜等等,因此总让人措手不及。

而中国,也是全球中风发病风险最高的国家,居民中风的风险率达到了39.3%。

中风如此可怕,但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预防的,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神经学》,发现大约90% 的中风都由可调节风险因素造成。

可调节风险因素通俗来说,也就是酗酒、抽烟、不锻炼、过于肥胖、高血压等等。

那么中风怎么预防,哪些事情要注意,且听国医大师健康跟你细细道来~02中风“五大”前兆要注意1、吐字不清如果突然出现吐字不清、话语错乱甚至说不出话等现象就要注意了,这是因为脑供血不足时,人体运动功能的神经失灵,尽管持续时间并不会很长,也要引起重视~2、视物模糊不是过于疲劳、没休息好等原因,但莫名其妙出现一只眼睛看不清东西,时不时眼前发黑等情况,也有可能是中风的预警信号。

3、头脑昏沉中风前兆一般只持续几分钟或几小时就可恢复正常,但有研究显示,如果放任不理,三个月以内中风率达到30%-50%。

我国死因监测的发展及人群主要死因构成

我国死因监测的发展及人群主要死因构成

我国死因监测的发展及人群主要死因构成死亡是生命的终点,疾病和伤害的危害性常以死亡为标志,由于死亡比疾病具有更明确、更直接的含义,因此国际上都用死亡资料来反映一个地区的居民健康和卫生状况,同时死因资料还能间接反映社会、经济、文化及生物物理因素对居民健康的影响,2003年有115个国家向WHO提供了死亡统计数据,但只有64个国家的死因登记资料覆盖了大部分地区,39个国家的资料可以用来进行分析,23个国家的死因资料属于高质量,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世界人口数据没有提供给WHO[1]。

1.我国死因监测发展1.1我国死因监测的历史1.1.1卫生部死因登记系统:1935年前,只有南京、北京、上海等少数几个大城市有死因登记,报告的粗死亡率在18‰到21‰之间,死因分类也比较粗糙。

1954年我国建立了出生、死亡登记制度,国家统计局也开始发布关于死亡统计数据。

1990年前,死因分类按中国疾病分类(CCD-87)进行,1990-2000年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ICD-9)进行,目前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进行。

1.1.2全国疾病监测点DSP系统:1978年,我国著名流行病学家何观清教授根据中国国情提出了建立综合疾病监测点的设想,并在北京市东城区和通县试建监测点[2];1989年,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研所在世界银行项目的支持下,根据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重新组建监测系统,监测点增加到71个,遍布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990-2002年,监测点扩展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45个疾病监测点,每个监测点有3-10万监测人口,共覆盖1000万监测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1%);2005年在系统评价的基础上对全国疾病监测系统进行了调整,增加至161个监测点,覆盖7300万人口,覆盖全国人口的6%,由于该系统是根据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建立的,其监测结果可代表全国人群。

但是由于历史不长,很难据此数据描述死亡模式的长期变化。

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分析

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分析

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分析作者:姚建义苗树军纪雪梅张伟东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第10期【摘要】目的分析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特征,了解我国居民主要死亡率的流行病学趋势,为我国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1990~2007年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990年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前3位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2002年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前3位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2007年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前3位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

结论我国城市居民死亡原因以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为主,生活环境、饮食结构的变化等均为可能的危险因素,目前我国的疾病防控工作也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应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主要疾病;死亡率Analysis of death rate of main diseases among urban populations in ChinaYAO Jian-yi,MIAO Shu-jun,JI Xue-mei,et al.Office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Beijing 10005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death rate of main diseases among urban populations in China from 1990 to 2007,to understand the epidemiological trend of main diseases’ death in China,and to provide some strategies for prevention.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based on the epidemiological data of death rate of main diseases from 1990 to 2007.Results The three main leading diseases for urban population’s death in 1990 werecancer,cerebrovascular diseases,and heart diseases,respectively; in 2002 were cancer,cerebrovascular diseases,and respiratory diseases,respectively; in 2007 were cancer,cerebrovascular diseases,and heart diseases,respectively; cancer and cardio-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has been the leading causes of death among urban populations.Conclusion Cancer and cardio-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are the leading causes of death among urban populations,the risk factors could be the change of living environment,and diet,etc; public health strategy in China is "Prevention first,and combination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target prevention measures should be implemented.【Key words】 Main diseases; Death rate近年来,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率以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为主,已经成为我国居民首要死因之一,其死亡率位于世界较高水平[1,2]。

导致我国居民死亡十大原因及诱因

导致我国居民死亡十大原因及诱因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死亡原因前10大原因,其中9个都是由于重大疾病引起,分别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等,其中很多城市发病率皆高于农村,而且85%的慢性病换着都是青壮年人士。

我国居民死亡原因调查显示:排名女性死亡主要原因男性死亡主要原因1 恶性肿瘤恶性肿瘤2 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3 心脏病意外事故及不良影响4 意外事故及不良影响心脏病5 糖尿病糖尿病6 肾炎,肾症侯群及肾变形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7 高血压性疾病肺炎8 肺炎高血压性疾病9 支气管炎,肺气肿及气喘支气管炎,肺气肿及气喘10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肾炎,肾症侯群及肾变形病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对比状况如下:名次城市死亡原因(合计91。

94%) 占比农村死亡原因(合计91。

41%) 占比1 恶性肿瘤22。

58%呼吸系统疾病22。

95%2 脑血管疾病22。

33% 脑血管疾病18。

26%3 心脏病17。

28% 恶性肿瘤17。

05%4 呼吸系统疾病14。

08% 损伤和中毒11。

67%5 损伤和中毒6。

28% 心脏病11。

48%6 消化系统疾病3。

02% 消化系统疾病4。

39%7 内分泌,营养代谢,免疫疾病2。

78% 新生儿病1。

46%8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1。

51%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1。

41%9 精神病1。

13% 肺结核1。

39%10 神经病0。

95% 传染病(肺结核除外) 1。

35%其中,85%的慢性病患者是14-64岁的青壮年而家族病史使个人风险有特殊的比例:癌症:肝癌,食道癌,鼻咽癌,直肠癌,前列腺癌等都有家族遗传性倾向。

高血压:60%来自遗传。

老人痴呆症:近亲患病,本人患病率为25%酒精中毒:父或母酗酒,子女有40%成为酒鬼的机会。

肥胖:父或母肥胖,本人有25%机率较为肥胖。

糖尿病:父母双方患病,子女有60%患病机率。

重大疾病的十大诱因:1,吸烟过量。

吸烟者患肺癌死亡率是非吸烟者的7-14倍!2,工业,食品,水,空气污染3,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可诱发癌症。

中国居民1990年-2017年死亡原因进行分析后发现,死亡率第一的是卒中

中国居民1990年-2017年死亡原因进行分析后发现,死亡率第一的是卒中

中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达3.3亿2019年,《柳叶刀》上发表了这样一项研究——在对中国居民1990年-2017年死亡原因进行分析后发现,死亡率第一的是卒中,紧随其后的是缺血性心脏病,第三才是肺癌。

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近期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健康和疾病报告2019》,中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0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00万,肺原性心脏病500万,心力衰竭890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下肢动脉疾病4530万,高血压2.45亿。

研究还显示,农村心血管病死亡率从2009年起超过并持续高于城市水平。

《中国心血管病健康和疾病报告2019》中强调,目前,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为45.91%,城市为43.56%。

《报告》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导致心血管病的发病人数持续增加。

今后10年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长。

高血压、肥胖、吸烟……这些危险因素你占了几个?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带来了沉重的社会及经济负担。

研究显示,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以及肥胖、吸烟、缺乏体力活动、不健康饮食习惯等是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的且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

此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教授高润霖就曾结合《中国心血管病健康和疾病报告2019》发出提示:烟草使用、合理膳食、身体活动、超重与肥胖、健康心理等因素,应作为国人心血管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给予重点关注。

上述《报告》显示,1992年至2012年,中国居民膳食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平均碳水化合物功能比从66.2%降至55.0%,脂肪功能比从22.0%升至32.9%。

但与此对应,国人总的身体活动水平下降,超重与肥胖上升。

1991年至目前,成年人身体活动总量下降近一半。

2016年至2017年,全国中小学生身体活动达标率虽有一定增长,从29.9%增至34.1%,但增长主要集中在小学及初中生阶段,高中阶段无变化。

2014-2016年中国人口死亡水平及死因构成分析

2014-2016年中国人口死亡水平及死因构成分析

752014-2016年中国人口死亡水平及死因构成分析雷 园( 四川大学社会发展与西部开发研究院人口所,四川 成都 610000 )【摘 要】分析了2014年-2016年的死亡水平和死因构成,我国人口死亡水平在小幅下降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城乡差别,分解死因类别对预期寿命变化的研究,并利用去死因生命表进行研究。

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对我国人口健康的威胁最大,而在全国范围内心脑血管疾病致死占比逐年升高,可能是由于人口年龄结构老化造成的。

【关键词】死亡率;预期寿命;死因构成一、研究背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使得人口死亡水平和死因构成也随之同步变化,同时又反作用于社会的良性发展。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正处于迅速老化中,而人口死亡水平的转变是人口学届近期关注的一个重点。

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水平提升会使死亡水平下降,而不同年龄组标准化死因别死亡率的下降程度与速度的差异,则让全人群死因构成发生转变。

探讨死亡水平和死因构成的关系,也是探讨人口结构转变及死亡模式更替的重要议题。

死亡率资料也是反映卫生问题的最终结果, 是反映人口变动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国现有的过去研究都集中于2013年以前的中国人口死亡水平(张晓磊,2007)(李涌平,2016),本文则对近几年中国人口死亡与健康的变动进行研究。

二、数据与方法(一)数据来源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2014年至2016年《中国死因监测系统数据集》中的数据,全国死因监测系统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05个监测点,总监测人口超过3亿,约占全国人口的24%。

该数据集的详细死因分类以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的分类为基础,结合卫生部《统计分类标准》、国家标准《疾病分类与代码》(GB/T 14396-2001)进行修订而得。

数据内容包括监测覆盖的人口年龄结构,地区别、性别、年龄别、死因别死亡率数据。

(二)研究方法本文主要使用粗死亡率、标准化死亡率和平均预期寿命来衡量死亡水平高低的指标。

2019年中国城乡居民死亡率及原因分析癌症成为制约健康预期寿命提高的重要因素

2019年中国城乡居民死亡率及原因分析癌症成为制约健康预期寿命提高的重要因素

2019年中国城乡居民死亡率及原因分析癌症成为制约健康预期寿命提高的重要因素2019年中国城乡居民死亡率及原因分析——癌症成为制约健康预期寿命提高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和生活水平的改善,中国的城乡居民健康状况逐渐得到改善。

然而,癌症作为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却成为制约中国城乡居民健康预期寿命提高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就2019年中国城乡居民死亡率及其原因进行分析。

一、2019年中国城乡居民死亡率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城乡居民死亡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然而,死亡率仍然较高,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城乡居民死亡率约为7.2‰,其中城市居民死亡率为6.3‰,农村居民死亡率为8.1‰。

相较于2018年,城市居民死亡率略有下降,而农村居民死亡率则保持相对稳定。

二、癌症对健康预期寿命的影响癌症作为一类常见的致命疾病,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在2019年,癌症成为制约中国城乡居民健康预期寿命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癌症的病因复杂多样,包括基因突变、环境污染、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据统计数据显示,癌症在2019年中国城乡居民死亡原因中所占比例较高,约占总死亡人数的30%。

而癌症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癌症既可以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也可以发生在年轻人身上。

其中,肺癌、胃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是较为常见的癌症类型。

癌症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提高健康预期寿命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癌症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早期诊断和治疗仍然存在许多挑战。

三、癌症防控策略与举措为了应对癌症这一重大威胁,中国政府和各级医疗机构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 加强癌症预防宣传。

政府和媒体联合开展宣传活动,提高民众对癌症的认知程度,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鼓励早期筛查和检查,以便早发现潜在疾病。

2. 提高癌症筛查和治疗水平。

投资于癌症早期筛查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癌症的早期发现率。

中国死亡分析报告

中国死亡分析报告

中国死亡分析报告引言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社会主要死因的分析对于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通过对中国近年来的死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旨在探讨中国常见的死亡原因、死亡率变化趋势以及相关的社会因素。

方法本分析使用了中国卫生和健康统计数据,从2015年到2020年的统计数据。

我们选取了非传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和意外伤害作为主要的死因分类。

结果1. 非传染性疾病非传染性疾病持续是中国最主要的死因之一,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和呼吸系统疾病。

其中,心血管疾病是最为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占到了总死亡人数的30%左右。

肺癌、胃癌和肝癌是最常见的癌症类型。

2. 传染性疾病在传染性疾病方面,近年来中国已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与过去相比,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率大幅下降。

然而,一些传染性疾病仍然存在,如流感、结核病和艾滋病。

3. 意外伤害意外伤害是中国第三大死因,包括车祸、工伤和溺水等。

虽然中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减少意外伤害,但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讨论中国的死亡原因多样化,其中非传染性疾病是主要的死亡原因。

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高发率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保护对于降低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

对于传染性疾病,中国政府采取了诸多措施,如加强疫苗接种和疾病监测。

这些举措有效地降低了传染性疾病的死亡率。

然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传染性疾病仍然是一个全球性挑战,需要国际合作来解决。

对于意外伤害,预防是最重要的措施。

加强交通安全管理、提高安全意识以及改善工作环境等都将有助于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结论本报告通过对中国死亡数据的分析,总结了中国最常见的死因以及相关社会因素。

减少非传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和意外伤害的发生,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通过制定政策、加强教育和促进健康生活方式,我们可以共同努力降低死亡率,提高公众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0). Global health observatory datarepository.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China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2020). China health statisticalyearbook. Beijing: China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国家开放大学《社会医学》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社会医学》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社会医学》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形考任务1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医学是()。

A.预防医学的分支学科B.社会学的分支学科C.医学与社会学之间的交叉学科D.医学的分支学科2.社会医学研究的内容是()。

A.找出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因素B.准确了解人群健康状况,找出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并采取有效的社会卫生策略C.准确了解某一地区人群健康状况水平,能够进行国际比较D.让政府制定出有效的政策3.社会医学研究的人群是()。

A.社区全体居民B.去求医的患者C.已经有病,但自己尚未意识到,也没有去医院的潜在患者D.处于康复期的患者4.目前谈到的医学模式转变是指()。

A.从机械论医学模式向自然哲学医学模式B.从神灵主义医学模式向生物医学模式C.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医学模式D.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5.我国现阶段的医学模式是()。

A.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阶段B.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C.神灵主义医学模式D.生物医学模式6.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是重视哪种因素对人的健康的影响()。

A.社会因素B.生物、心理、社会因素C.心理因素D.生物因素7.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疾病谱和死因谱的变化,提示我们()。

A.医学模式发生了转变B.必须进行流行病学研究C.需要对医务人员进行重新培训D.人口发生了自然或机械性的构成变化8.社会制度影响健康的途径主要有()。

A.不同教育程度B.不同信仰C.不同生活方式D.不同分配制度9.经济发展对健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提高居民物质生活水平、增加卫生投资B.提高居民生活水平、降低营养不良人群比例C.提高卫生服务技术水平、增强服务能力D.提高卫生服务水平、改善卫生服务状况10.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有()。

A.减少睡眠B.消极应付C.必须的合理营养D.缺乏运动二、多项选择题1.心理健康是指()。

A.能够正确认识社会B.为人处事能力较周围人强C.能够及时适应环境D.人的心理处于完好状态2.社会医学认为,健康是()三个方面完好的状态。

我国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情况分析

我国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情况分析

· 185 ·医疗管理Medical Management 图1 2016年我国城市居民的死因构成(%)20.5811.2426.0622.586.08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疾病名称合计男女死亡率(1/10万)死因构成(%)死因位次死亡率(1/10万)死因构成(%)死因位次死亡率(1/10万)死因构成(%)死因位次恶性肿瘤160.07 26.06 1 200.97 28.73 1 118.05 22.42 2心脏病138.70 22.58 2 142.30 20.34 2 135.00 25.64 1脑血管病126.41 20.58 3 139.50 19.94 3 112.95 21.46 3呼吸系统疾病69.03 11.24 4 79.65 11.39 4 58.12 11.04 4 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37.34 6.08 5 48.12 6.88 5 26.25 4.99 5表1 2016年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率前五位的主要疾病情况我国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情况分析麻新梅1,刘 煜2(1.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2.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32)摘要: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命长短的追求也越加明显。

提高一个国家整体医学救治是当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我国近几年提出的有关医疗改革对城市和农村医学水平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

本文通过2016年我国城乡的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死因构成的研究和分析,了解我国居民疾病死亡情况,从而更加有效地提出针对性措施。

关键词:死亡率 死因构成 城乡居民 预期寿命中图分类号:R195 文献标识码:A近年随着人类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各国的平均预期寿命问题也更加关注。

2013年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和评估研究所针对188个国家的具体人口死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我国疾控专家提出了中国所面临的健康挑战。

以下通过2016年我国城乡的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死因构成的数据,分析我国居民疾病死亡情况,从而提出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

2019年中国城乡居民死亡率及原因分析癌症成为制约健康预期寿命提高的重要因素

2019年中国城乡居民死亡率及原因分析癌症成为制约健康预期寿命提高的重要因素

2019年中国城乡居民死亡率及原因分析癌症成为制约健康预期寿命提高的重要因素2019年中国城乡居民死亡率及原因分析:癌症成为制约健康预期寿命提高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中国居民的整体健康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然而,癌症在近年来的死亡率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成为了制约居民健康预期寿命提高的主要因素。

本文将对2019年中国城乡居民死亡率及其原因进行详细分析。

2019年,中国城乡居民的死亡率有所下降,但癌症相关死亡率却呈现上升趋势。

数据显示,中国居民的总体死亡率约为每千人15.6人,其中癌症相关死亡率约为每千人6.3人。

而与癌症相关的死亡率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着差异。

城市地区的癌症死亡率约为每千人7.2人,而农村地区为每千人5.1人。

癌症作为一类可预防和可控的慢性病,其死亡率的上升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首先,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慢性病,尤其是癌症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

老年人更容易患上癌症,且其恶化的进程较快,导致死亡率上升。

其次,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高盐、高脂肪和高热量的饮食,缺乏锻炼,吸烟和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成为癌症的高发因素。

此外,环境污染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发电厂、工厂排放的大量有毒废物,城市车辆尾气排放等导致了大气和水体污染,增加了接触致癌物质的机会。

2019年的统计数据还显示,不同类型的癌症在中国的死亡率中占据不同的位置。

肺癌、胃癌和肝癌被认为是中国居民死亡率最高的癌症类型。

这些癌症的高发与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及病毒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

例如,中国是吸烟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吸烟是诱发肺癌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时,由于不卫生的饮食习惯,胃癌的发病率也相对较高。

乙肝和丙肝病毒感染在肝癌的发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降低中国癌症相关的死亡率,各级政府采取了积极的防治措施。

首先,提高人民的健康意识至关重要。

死亡数据分析报告

死亡数据分析报告

死亡数据分析报告近年来,随着科技与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类寿命得到了明显延长,死亡率也有所下降。

然而,死亡依旧是不可避免的,每个人都将面对这个命运。

为了更好地了解死亡的模式和趋势,我们进行了一项死亡数据分析,并编写了这份《》,以期为未来的医疗和健康管理提供有益的信息和参考。

一、死亡原因分析通过分析大量的死亡记录,我们确定了死因的主要类别。

最主要的死因包括: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意外伤害以及传染病。

这些死因占据了死亡总数的绝大部分。

而在这些主要死因中,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是主要的杀手,其次是呼吸系统疾病。

这一数据表明,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对健康与寿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二、年龄段差异分析通过对不同年龄段的死亡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死因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婴幼儿阶段,主要死因是出生缺陷和早产引起的死亡,这也是婴幼儿死亡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而在青少年时期,意外伤害成为主要的死亡原因,这与年轻人活动量大、健康意识较差等因素有关。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逐渐成为主要的死亡原因。

这一数据表明,不同年龄段对健康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不同,需要针对性地进行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

三、性别差异分析我们对男女性别的死亡数据进行了比较,发现死亡率在男性中普遍高于女性。

这主要是由于男性在职业、生活方式以及基因等方面具有一些固有的特点,使得他们更容易患上与死亡相关的疾病。

例如,男性在工作中常面临的高强度,高压力环境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而女性在更年期时更容易患上恶性肿瘤。

这一数据告诉我们,不同性别在健康保健和疾病治疗方面的重点需求有所不同。

四、地域差异分析我们分析了不同地区的死亡数据,发现死因的分布在不同地域存在差异。

大城市相对较高的空气污染、高压力生活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使得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成为主要的死因;而农村地区相对较高的农药使用、不良的饮食结构促进了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

人口死亡率的统计和死亡分析

人口死亡率的统计和死亡分析
病替代; 加速转变模式(日本、苏联):因人工流产的普及使传染病加速得到控制,同时生
育率在二战前就迅速降低; 延迟转变模式(发展中国家):二战后医疗条件的改善使传染病加速得到控制,迅
速降低死亡率,但生育率仍很高; 改变的延迟模式(韩国、新加坡):二战后医疗条件的改善使传染病加速得到控制,
因政府号召的节制生育政策,使得60年代生育率 即开始下降;
- 后期新生儿死亡率 ,28-365天/全年活产婴儿数
- 围产期死亡率 (从怀孕开始28周-7个月,到出生后4个星期的死亡胎儿 和婴儿数/ 孕妇怀孕数)
3婴儿死亡率(infant mortality rate)
r = 本年出生本年死亡婴儿数/ 年内死亡所有未满周岁 婴儿数 a = 1-r
死亡模式的转变
存活子女与曾生子女的比值D(i)是说明了死亡水平
用曾生子女的存活比来估算儿童死亡率(2)
D(i): 第i个 五岁组妇女的死亡子女数占该年龄组妇女总 的曾生子女数的比例
( i= 1,2,…,7,分别对应妇女(母亲)年龄组15— 19,20—24,…45—49)。
显然 ,D(i)越高(低),死亡率越高(低)。但D(i) 给出的是第i个五岁组妇女曾生子女中死亡比例,而这些 妇女的曾生子女及死亡子女的年龄不相同,所以D(i) 无法直接与某一年龄儿童死亡率相联系。布拉斯方法通 过一个调整因子使D(i)等于相应年龄的儿童死亡率, 从而解决了这一问题。其基本方程式为:
(约为100-175岁);
1. 生理因素:
(1) 遗传基因:先天性遗传疾病(血友病、爱滋病、精神病等);
(2) 生活方式:饮食起居习惯、饮酒吸烟习惯、运动习惯、卫生习惯,
(3)性格特点:性情暴躁或平和、功利心强或弱、敏感或麻木、失眠或睡眠

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分析

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分析

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分析姚建义;苗树军;纪雪梅;张伟东【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10(005)010【摘要】目的分析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特征,了解我国居民主要死亡率的流行病学趋势,为我国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0~2007年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90年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前3位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2002年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前3位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2007年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前3位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我国城市居民死亡原因以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为主,生活环境、饮食结构的变化等均为可能的危险因素,目前我国的疾病防控工作也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应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总页数】3页(P15-17)【作者】姚建义;苗树军;纪雪梅;张伟东【作者单位】100050,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控制与应急处理办公室;天津市宁河县中医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100050,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控制与应急处理办公室【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1991年大城市居民主要疾病的死亡率、调整率、构成比和位次 [J],2.1991年城市居民主要疾病的死亡率、调整率、构成比和位次 [J],3.1990年至2005年我国城乡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构成比变化 [J], 王文;胡大一;陈伟伟;郭艺芳;王增武;刘力生4.我国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情况分析 [J], 麻新梅;刘煜5.我国居民1995年主要疾病死亡率统计分析 [J], 郭秀花;胡良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9年中国城乡居民死亡率及原因分析癌症成为制约健康预期寿命提高的重要因素

2019年中国城乡居民死亡率及原因分析癌症成为制约健康预期寿命提高的重要因素

2019年中国城乡居民死亡率及原因分析癌症成为制约健康预期寿命提高的重要因素2019年中国城乡居民死亡率及原因分析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预期寿命的期望也随之增长。

然而,在这个不断发展的时代,癌症成为制约健康预期寿命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将探讨2019年中国城乡居民死亡率的情况,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一、2019年中国城乡居民死亡率总体情况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城乡居民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

城市地区的死亡率为X‰,农村地区的死亡率为Y‰。

与上一年相比,城市地区的死亡率下降了Z%,农村地区的死亡率下降了W%。

二、癌症是制约健康预期寿命提高的重要因素1. 癌症在死亡原因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据卫生部门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城乡居民死亡原因以癌症为主的比例持续攀升。

尤其是肺癌、胃癌、乳腺癌、肝癌等常见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成为人们健康的威胁。

2. 癌症的高发原因癌症的高发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吸烟、酗酒、不规律的饮食、缺乏锻炼等不良习惯会增加癌症的发病风险。

(2)环境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可能引发癌症的发生。

(3)遗传因素:某些癌症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存在家族中的患病情况会增加个体罹患癌症的风险。

(4)老龄化人口增加: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癌症等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

三、缓解癌症对健康预期寿命的制约为了缓解癌症对健康预期寿命的制约,我们需要采取综合的措施:1. 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健康的认知和重视,加强对癌症的预防知识普及,引导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 完善癌症筛查和早期诊断机制提高癌症筛查和早期诊断的覆盖率和准确性,通过早期发现和治疗,提高癌症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3. 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控制空气、水、土壤等污染源,减少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降低癌症的发病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学院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班级11统计1班学号20114006姓名翁坤玲论文题目我国城乡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差异性分析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余华银教授[总评成绩: ]我国城乡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差异性分析The main disease mortality difference analysis of urban and ruralresidents in our country翁坤玲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统计学专业2011(1)班 20114006指导教师:余华银教授内容摘要: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医疗水平的提高,对生命长短的追求也越加明显。

提高一个国家整体医学救治是当前一个重大课题。

国家层面近几年提出的有关医疗改革都是对城市和农村医学水平的巨大推动。

本文通过城乡之间主要疾病死亡率的研究和分析,了解未来我国居民疾病发病率的走向,从而更加有效的提出针对性措施。

现阶段,根据统计年鉴官方发布的数据可知恶性肿瘤已成为城市居民死亡率的”罪魁祸首”,大约占总体疾病致死率的25.7%。

紧跟其后的是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其大约各占20%左右。

较2000年和2013年比较,2013年主要疾病的排位不仅有变化,死亡率也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疾病种类的包含范围也随着实际情况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本文主要运用EXCEL软件分析近些年主要疾病的分布概况和变化,分析结果可为相关部门进一步提出建议提供依据。

关键词:居民死亡率构成恶性肿瘤Abstract:With the progr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the improvement of medical level, the pursuit of life length is more obvious. To improve a country medical treatment is currently a major issue.Our country about health care reform is for the big push of urban and rural medical level in recent years .This article aims to know he future of our country residents disease incidence;through the data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main disease mortality study and analysis, and thus more effective targeted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At present, according to official data released statistics yearbook malignant tumor has become urban mortality "culprit", about 25.7% of the overall disease mortality.Followed by heart disease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about 20% or so.From 2000 compared to 2013, a change had happened in the position not only of major diseases, also have a rising trend of mortality .The types of diseaes include scope has made a adjustment accongding to the corresponding sistuation.In this ptext, by using of EXCEL software to analyze distribution situation of the major diseases, and changes in recent years,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can provide the basis for related department to further put forward the proposal.Key words:Residents ;The death rate ;Constitute;The malignant tumor mortality目录1、我国居民死亡率及构成概况 (1)1.1我国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现状 (1)1.2我国居民主要疾病成因分析 (2)2、我国城乡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差异析 (3)2.1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分析 (4)2.2农村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分析 (5)2.3城乡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差异分析 (6)3、相关建议 (10)参考文献 (12)附录1 (13)附录2 (15)附录3 (17)1.我国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构成概况根据近几年研究表明,中国存在十大疾病是造成居民病死率的主要病症。

现阶段而言,该十大疾病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以及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

同时存在一些其他相对比重较少的疾病,但每年也仍然会造成很大的居民死亡。

近些年的研究表明,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以及心脏病在十大疾病中一直处于前三的位置。

可能在不同地区三者的排名不同,但是却是主要的三大原因。

这三种疾病粗死亡率之和已超过居民总死亡的一半。

从资料上显示,2000年开始这三类疾病便开始明显站在主要位置上。

在2013年所发布的官方上,不难发现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的数据中心脏病开始逐渐取代脑血管病,并成功成为中国居民致死率第二的疾病。

1.1我国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现状表1-1 2000~2013年我国居民死亡情况表(单位:1/10万人)年份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粗死亡率569.48 554.3 549.82 545.75 552.67 528.9 513.1年份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粗死亡率569.21 594.6 606.42 600.91 604.28 613.67 607.44(数据来源:中国卫生统计年鉴)表1-2 2000~2013我国总人口数情况表(单位:/人)年份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总人口126743 127627 128453 129227 129988 130756 131448年份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总人口132139 132002 133450 134091 134735 135404 136072(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基于人口基数的变化对粗死亡率进行分析。

粗死亡率是指死亡率说明综合因素对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全部人群生命威胁程度的统计量,故一般又称为粗死亡率。

如表达某疾病对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的全部人群生命威胁程度称为死亡专率、即某病死亡率。

下表列举出2000年至2013年我国总人口数和主要疾病粗死亡率,可知全国总人口数和居民主要疾病粗死亡率均表现出缓慢上升的趋势。

(2)从表1-1以及表1-2看,随着时间的推移,死亡人数是逐渐增加的。

2000年与2013年进行比较,得出粗死亡率增加6.67%,并且人口基数也有相应的提高,可知2013年死亡人数相对增加。

对医学统计和医疗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

科学研究表明,当国家物质水平有显著提高时,人们便开始关注并去寻找一条更加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品质的方式,相应的便会刺激医疗科技的发展,促使从事有关工作的人员和相关行业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技术革新,这是人们对医学在某些程度上的再一次挑战。

(3)对国家社会层面的挑战,表现出农村的看病难。

政策上提出来的越来越多的名次便是居民的看病难。

经济压力和就医环境的压力都是人们现在迫于解决的问题。

偏远地区已经大面积的出现医疗卫生资源在短缺,配置不合理的情况。

现在超过80%的医疗资源处在城市,相比较而言,农村在卫生医疗方面与大城市悬殊过大。

1.2我国居民主要疾病成因分析(1)饮食习惯的改变。

由于日益趋近全球化人们生活习惯从而开始改变,并受到西方的膳食模式影响,国民摄取油炸性食品快餐食品的可能性增加,某些西方食品致癌率较平常食物高出很多倍,居民得癌率的威胁日益明显。

然而受到全球化的影响,中国居民在受到西方膳食模式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吃快餐油炸性食品,而且这种趋势越演越烈。

尤其是专家提出的油炸性食品,油炸食品中含有大量的丙烯酰胺,这是一种2A级致癌物,对人体的危害是难以想象的,这也是经过科学家研究出来的无疑争辩的定论。

(2)环境的变化。

城乡居民近些年的主要疾病种类变化日益明显,造成这些原因的有很多。

例如肺癌,具体表现为全国各年龄段人民的初始吸烟年龄逐渐年轻化,且数量巨增,吸烟率高,人们得肺癌的几率大大增加,死亡率也随之变化。

由肺癌可看出,某些疾病越来越趋于年轻化,环境的影响也是造成恶性肿瘤的一个重大原因。

近些年,恶性肿瘤已成为三大主要疾病之一。

(3)社会的进步。

社会进步是造成变化的根本原因,又可细分各个方面以及各个领域。

众所周知,中国近些年在各个层面上的发展和进步都是让世人瞩目。

各种疾病的改变和存在都与社会进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专家认为,社会每发展到一个阶段,都会在各个方面产生一些细微的变化。

疾病种类的改变不光是其本身的变化,可能以前也存在,只是医学知识水平有限,难以被人们认知。

2.我国城乡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差异分析首先根据2013年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的表格绘制出各项疾病的死亡率构成,进而发现哪些疾病占据重要的位置。

绘制下图,如图所示:图2-1 2013年城市居民死亡率构成扇形图由扇形图可看出,死亡率主要有几大主要疾病构成,其分别是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和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

其总和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利用柱状图更能直接明了的看出各项疾病所占比重大致在什么范围内。

如下图所示:图2-2 2013年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柱形图由以上两图可看出,造成2013年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有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损伤和中毒外部有原因。

这五种主要疾病死亡率总和高达87.71%。

其中位居第一的是恶性肿瘤,占总死亡率的25.97%,其次是心脏病,所占比重为22.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