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试卷及答案(一)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试题及答案(上册)

九年级化学质量检测题[90分钟 100分]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u:64第Ⅰ卷 (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第Ⅱ卷前的答案表...内。
每小题2分,共40分) 1. 如右图所示是一把铁制剪刀。
它的下列自述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我的造型既特殊又美观 B .我能剪出各式各样的服饰 C .我经过磨砺会更加锋利D .我惧怕潮湿的空气,在那里我会变得十分难看 2. 根据物质分类知识判断,属于纯净物的是A .洁净的空气B .干净的果汁C .冰水混合物D . 矿泉水 3. 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后却给人类造成灾难。
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各项: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其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4. 春暖花开季节,滨河路边常闻到怡人的紫丁花香味 ,这一现象说明 A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分子分裂成原子 C .分子很大 D .分子之间有间隔5.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说法正确的是① ② ③ ④A .它们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B .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C .①③④表示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D .①④表示的是阳离子 6.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源。
下列能源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A .天然气 B .太阳能 C .石油 D .煤 7.金刚石、石墨、木炭和C 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的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都是黑色固体 B.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C.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8.美国首颗“嗅碳”卫星在2009年2月24日在发射升空过程中因运载火箭出现故障坠毁,这颗卫星的主要任务是绘制全球二氧化碳循环地理分布图。
下面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C.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消耗途径是植物的呼吸作用D.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升华时可吸收大量热,因而用作制冷剂9.下列实验现象与书写的化学方程式相吻合的是A.有大量白烟产生的反应:S +O2SO2B.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反应:2Mg+O22MgOC.溶液颜色变化的反应:Mg+2HCl ====MgCl2+H2↑D.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固体的反应:C+2CuO2Cu+CO2↑10.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C.该图示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D.以上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11.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排水法收集氢气12.今年春季以来,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一些国家持续蔓延,用于治疗流感的抗病毒药物“达菲”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甲型H1N1流感。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与解析)(范围:第1~3单元)一、单选题。
本大题共12小题。
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建造航母需要大量的金属钛,如图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钛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2B.钛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C.图中x的数值为10D.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2.物质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状态B.密度、硬度C.氧化性、可燃性D.熔点、沸点3.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下列活动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①工业废水、废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②植树造林,加大绿化面积;③随意丢弃废旧电池和塑料制品垃圾;④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⑤减少空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防止形成酸雨。
A.③④⑤B.②④⑤C.①②⑤D.①③④4.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是实心球体B.原子、中子、电子均匀分布在原子中C.质子与电子质量相等D.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5.如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〇”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B.C.D.6.近期我国科研人员用新方法制得了NaN 5·3H 2O 。
该化合物中含有N 5-等微粒。
已知N 为7号元素,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N 5-是一种单质B .1个-5N 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C .1个-5N 中共含有35个电子D .1个-5N 中共含有35个质子7.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有如下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装置。
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 .⑤⑦③②①④⑥ B .①⑦③②⑤④⑥ C .⑦②③①④⑤⑥D .⑦③①②④⑥⑤8.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B .实验时红磷常常要过量C .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D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火后立刻打开弹簧夹9.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向左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A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有气泡冒出B .锥形瓶中液面明显上升C .长颈漏斗下端导管内有液柱上升D .注射器内有液体进入10.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很多。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物质是单质?A. 氧气B. 盐酸C. 水D. 碳酸钙2. 化学方程式配平时,应调整哪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A. 反应物B. 物C. 氧气D. 水3. 下列哪种气体不支持燃烧?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氮气D. 氢气4. 下列哪种物质是纯净物?A. 空气B. 食盐C. 纯净水D. 铜绿5. 下列哪种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 酸碱中和反应B. 置换反应C. 分解反应D. 复分解反应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化学变化中,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物的总质量。
()2.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氢气。
()3. 碱性溶液的pH值一定大于7。
()4. 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发生变化。
()5. 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物质的三态变化包括:____、____和____。
2.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有:____、____、____和____。
3.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与____反应____。
4.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____。
5. 酸、碱、盐是____化合物的三大类。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 什么是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是什么?3. 简述溶液的概念及组成。
4. 什么是中和反应?请举例说明。
5. 简述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及结论。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什么物质?写出化学方程式。
2.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什么物质?写出化学方程式。
3. 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写出化学方程式。
4.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什么物质?写出化学方程式。
5. 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什么物质?写出化学方程式。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下列化学反应的类型:2H2 + O2 → 2H2O2. 分析下列化学反应的类型:Zn + H2SO4 → ZnSO4 + H2↑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比铁活泼。
九年级上册化学试卷及答案

三一文库()/初中三年级〔九年级上册化学试卷及答案[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Cl—35.5 Ca-40Fe-56 N—14 Cu—64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红磷燃烧 B.冰融化成水 C.矿石粉碎 D.铜丝弯曲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金刚石制作刀具 B.水作溶剂C.用16%的食盐水选种 D.氧气供给呼吸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不锈钢就是永不生锈的钢C.生铁可以完全溶解在足量的稀盐酸中D.油罐车的尾部经常有一条铁链拖到地面上,这是利用了铁的导电性4、溴酸钠(NaBrO3)是某种冷烫精的主要成分,对头皮有刺激作用,使用不当会引起皮炎。
溴酸钠中溴元素的化合价是A、 +5B、 +4C、 +3D、-15、下列灭火措施不正确的是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图书馆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C、房屋着火——用高压水枪扑灭D、电视机着火——用水扑灭6.下列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7、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加明矾吸附沉降③蒸馏④消毒杀菌。
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 (D)①③④8、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氯酸钾 B.氧化镁 C.空气 D.水9、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我做起”,我认为下列节约行为合理的是A、直接用工业废水浇灌农田B、用剩的药品倒入废液缸C、吃经高温蒸煮后的变质大米D、用淘米水浇花10、“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下列叙述不科学的是A、区别硬水与软水常用肥皂水B、未开启的地窖、窖井,不可冒然进入C、加碘食盐的“碘”是指碘元素D、小孩经常咬铅笔,会导致铅中毒11.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
下面对金属的利用不是由金属活动性决定的是A.用铁回收含银废液中的银 B.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C.古代金银制品能保存至今 D.用铝合金制作门窗框架12、下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中,可行的是A.加热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B.盐酸跟氧化钙反应制取二氧化碳C.稀硫酸跟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D.稀硫酸跟铜反应制取氢气13、在X+2O2 CO2+2H2O的反应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出X的化学式为A.CH4 B.C2H5OH C.C D.CO15、右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①、②、③、④所属物质类别的是A.①单质、③氧化物B.②化合物、④氧化物C.①单质、③化合物D.②含氧化合物、④氧化物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利用如图装置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B.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氧气C.白磷熄火、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D.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40mL刻度线处2、与碳元素一样,氢元素也有三种不同的原子,依次称为氕[pie].M[dao]>氚[chudn],分别用符号H、D、T表示,其原子核内质子数均为1,中子数依次为0、1、2。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氕、氘、氚三种原子核外均只有一个电子B.一个氘原子的质量约为一个氕原子质量的2倍C.氕、氘、氚三种原子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D.化学式为HD的物质属于化合物3、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稳定的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4、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或用加了洗涤剂的水可除去c.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D.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5、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灼烧一定时间,测得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8.8g,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则反应放出CO2的质量为()A.l.lgB.2.2C.4.4gD.5g6、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B.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C.单质含有一种元素,则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D.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7、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课时练《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试卷含答案解析(1)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时练一、选择题(共14题)1.下列凉山特色农产品的制作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西昌葡萄酿制葡萄酒B.盐源苹果酿制苹果醋C.德昌蒜苔腌制泡菜D.雷波脐橙榨汁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自来水蒸馏B.食物腐败C.粮食酿酒D.煤的干馏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苹果榨汁B.车胎爆炸C.燃放烟花D.空气液化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沸水汽化B.车胎爆炸C.高粱酿酒D.海水晒盐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B.镁带燃烧C.滴水成冰D.瓷碗破碎6.下列是镁条燃烧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其中能说明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生成了白色粉末状固体B.发出耀眼的白光C.放出了大量的热D.镁条逐渐变短7.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川融化B.燃放礼花C.水滴石穿D.轮胎爆炸8.下列项目①颜色②密度③导电性④可燃性⑤稳定性⑥溶解性⑦状态⑧硬度⑨光泽.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一组是()A.①②③④⑤⑥B.④⑤C.①②⑦⑧⑨D.①②③⑥⑦⑧⑨9.1月11日1时1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2D”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中国航天2019年的首次发射实现开门红。
下列发射步骤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加注燃料B.火箭点火起飞C.卫星与火箭分离D.进入预定轨道10.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活性炭除异味C.铁钉生锈D.灯泡发光11.古代“山顶洞人”从事的生产活动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采集野果B.钻木取火C.狩猎捕鱼D.缝制衣服12.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铁杵成针B.燃放鞭炮C.瓷碗破碎D.滴水成冰13.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而物质在不断地变化。
以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大米酿酒B.菜刀生锈C.湿衣晾干D.食物腐败14.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红磷燃烧B.空气经过液化、蒸发,从中得到氮气和氧气C.一种分子变成另一种分子D.铁丝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二、综合题(共6题)15.高铁酸钾(K2FeO4)是具有紫色光泽的微细结晶粉末,它的氧化性超过高锰酸钾,是一种集氧化、吸水、凝聚、杀菌、灭藻于一身的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测试卷(含答案)

(科教版)化学.上册.第一章测试卷班级:姓名:题号一二三四得分得分一、我会选(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在表格中。
3×15=45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1、佛山是远近闻名的陶瓷之都。
在陶瓷器制造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混合B.成型C.干燥D.烧结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燃烧B、玻璃破碎C、冰块融化D、铁丝变曲3、医院给病人氧时用到类似右图所示的装置。
关于该装置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C.使用该装置用来观测是否有氧气输出D.使用该装置用采观测氧气输出的运率4、古人曾将铅锻打成细细的铅条,作为笔来写字,这也是“铅笔”名“的由来。
铅条能像铅笔一样写字,这一现象与铅的下列性质有关的是()A、硬度小B、熔点低C、密度大D、能导电5、李明同学在做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他惊奇地发现蜡烛又能重新燃烧起来。
由此,他大胆地做了一个推测,此白烟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棉线D、石蜡的固体小颗粒6、“民以食为天”。
下列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碾米B、淘米C、洗菜D、酿酒7、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发出强白光B、放出大量热C、镁条减少D、有白色固体生成8、(2011·山东泰安)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生铁制成铁锅B.金刚石作装饰品C.铜丝作导线D.氢气作高能燃料9、下列对蜡烛燃烧过程中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火焰分为三层B、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C、蜡烛逐渐变短D、生成了气体二氧化碳10、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
在讨论时,有的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引一下”。
“拿磁铁来吸引一下”这“言论,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假设B、设计实验C、观察D、得出结论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化学研究的是()A、研发氢能源B、合成新材料C、编写电脑程序D、用石油生产化工原料1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13、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的燃料为丙烷。
化学九年级上册试卷及答案

化学九年级上册试卷及答案【篇一: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可能用到原子量: h-l c-12 o-16 s-32 p-31 ca- 40 fe-56 Cl-35.5 al-27 cu–64 mg-24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个选项符合题意。
)..1..1.下图所示的实验中,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a.干冰升华b.co2溶于水c.石油的分馏d.自制净水器净水2. 用h2o2、kclo3 、kmno4三种物质都能制得氧气,说明这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a.氧元素 b.氧分子c.氧原子 d.氧气3.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广泛应用于拉制灯丝,有“光明使者”的美誉。
冶炼金属钨常用到白钨矿石,其主要成分是钨酸钙(cawo4),钨酸钙中钨(w)的化合价为a.-6 b.+4 c.+6 d.+74.下列各组气体中,仅用燃着的木条不能区分出来的是a.二氧化碳和氮气 b.氧气和空气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d.氢气和空气5.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 b.金属铝制易拉罐c.白炽灯中填充氮气 d.铜线制电缆67.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原子所含的质子数为1b.该原子属于金属元素的原子c.该原子属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 d. 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8.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和金属钠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制得了金刚石,化学方程式为:470℃ 3co2+4na ===== xr + c(金刚石),则x 、r为80 mpa a.1、na2co3b.2、na2co3c.4、na2co3 d.2、na2o29.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hgo△hg+o2↑ b.h2o + co2=hco3c.mg+2hcl=mgcl2+h2↑ d.2fe2o3+3c=4fe+ 3co211.如图形象地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表示a、b、c三种不同的分子。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化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生物和生态系统的关系b) 物质的组成、特性与变化c) 天体和宇宙的运行d) 数字和计算机的科学答案:b)2. 化学反应中,下列哪个不是化学变化的表现?a) 颜色的改变b) 味道的变化c) 温度的变化d) 物质的形状的变化答案:d)3. 下列哪个不是化学反应的例子?a)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b) 水沸腾c) 铁生锈d) 燃烧答案:b)4. 化学方程式中表示物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a) 公式b) 分子式c) 元素符号d) 化学符号答案:c)5. 化学方程式中,下列哪项不是表示反应条件的符号?a) →b) ↓c) ↑d) ⇌答案:a)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水的化学式是H2O。
O。
2. 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是指参与反应后形成的新物质。
生成物是指参与反应后形成的新物质。
3. 化学方程式中左边称为反应物,右边称为生成物。
反应物,右边称为生成物。
4. 绝大多数物质在升高温度时溶解度都会增大。
增大。
5. 用于表示溶液浓度的常用单位是mol/L。
mol/L。
三、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 如何判断化学反应发生了?化学反应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特征来判断:- 颜色的改变:当反应发生时,物质的颜色可能会发生明显的改变。
- 气体的生成或释放:反应中可能会产生气体,例如产生气泡或产生有颜色的烟雾。
- 温度的变化:一些反应会伴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降低。
- 凝固或溶解:反应可能导致物质的凝固或溶解。
- 物质的产物:反应的结果是生成了新的物质。
2. 试举出你所了解的一种化学反应,并编写其化学方程式。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
例如,盐酸和氢氧化钠可以中和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Cl + NaOH → NaCl + H2O四、实验题(20分)1. 实验目的:观察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体2. 实验材料和器材:- 试管- 锌片- 稀盐酸- 钳子- 火柴3. 实验步骤:1. 将一块锌片放入试管中。
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a—40Mg—24 Fe—56 Zn—6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藕断丝连B.死灰复燃C.粉身碎骨D.激浊扬清2.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碳中和”指经济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植树造林等措施吸收的二氧化碳相抵,达到净排放为零。
下列概念中的“碳”与“碳中和”中的“碳”的意思相近的是()A.一氧化碳B.碳纳米管C.低碳生活D.碳素墨水3.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要求的是()A.熄灭酒精灯B.过滤C.检查装置气密性D.倾倒液体4.火锅燃料“固体酒精”是酒精、氢氧化钠和凝固剂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的。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固体酒精”就是固体状态的酒精B.“固体酒精”属于化合物C.“固体酒精”中酒精分子静止不动D.“固体酒精”具有可燃性5.运用防灾、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判断,做法不正确的是()A.家用电器着火,立即断开电源B.发现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C.不慎碰倒燃着的酒精灯,立即用湿抹布扑盖D.图书馆的书籍失火时,选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6.科学家发现一种只有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
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显电性B.失去一个中子后带1个单位正电荷C.该粒子质量相当于4个氢原子的质量D.在现有的周期表中不可能有它的位置7.新冠疫情期间,学校通常用84消毒液对教室、寝室、食堂等场所进行消毒杀菌。
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下列物质与NaClO中的氯元素的化合价相同的是()A. NaClB. KClO3C. Cl2D. C12O8.现有Cu、Zn、Ag三种金属,限用一种试剂一次性就可以验证它们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则该试剂是()A.AgNO3溶液B.稀H2SO4C.CuSO4溶液D.ZnCl2溶液9.“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且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建筑施工导致尘土飞扬B.发动燃氢汽车
C.焚烧生活垃圾D.用废汽油引火
2.炼铁时常用生石灰除去铁矿石中的二氧化硅生成炉渣偏硅酸钙,化学式为CaSiO3,偏硅酸钙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A.-6B.+6C.+4D.+2
3.学好化学能帮助我们走出传统生活的误区。
下列传统做法正确的是() A.提倡生吃胡萝卜B.用红药水染鸡蛋送亲戚可图个吉利
C.用百事可乐瓶盛酒D.提倡用铁锅
4.用排空气法收集CH4,下列装置(左进气,右出气)中空气含量最少的是()
ABCD
5.一种新型绿色电池——燃料电池是把H2、CO、CH4等燃料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发电站,这种燃料电池称为“绿色”的原因是()
A.三种气体均无毒无害B.三种气体均能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
C.燃烧产物无毒D.均在自然界大量存在。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教学质量监测义务教育九年级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2至4页,全卷共60分。
注意事项:1.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的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第Ⅱ卷必须用0.5mm 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不在指定区域作答的将无效。
2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主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
下列化学用语中,表示正确的是( )A .两个镁离子:2Mg +2B .氦气:He 2C .4个氢原子:2H 2D .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 2.若金属锰(Mn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A .Mn + H 2SO 4═ MnSO 4 + H 2↑B .Mg + MnSO 4═MgSO 4 + MnC .Fe + MnSO 4═ FeSO 4 + MnD .Mn + CuSO 4═ MnSO 4 + CuA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 .两种粒子含有相同的质子数,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C .金刚石、石墨、C 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性质相同D .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5.近年来“中医热”不断掀起风潮,屠呦呦凭借“青蒿素”(C 15H 22O 5)的发明摘得诺贝尔医学奖,这一药物拯救了数百万人的性命,下列关于青蒿素(C 15H 22O 5)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青蒿素是氧化物B .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CaO +2C.青蒿素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青蒿素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6.用“”和“”分别代表两种不同单质A2和B2的分子,A2和B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X,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反应过程中A2和B2分子保持不变B.该反应不是化合反应C.参加反应的A2与B2分子数之比为3:1D.物质X含4种元素7.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9.7 8.7 31.6 0.4反应后质量(g)待测17.4 0 3.6A.反应过程中,乙、丁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B.若甲、丙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197︰158,则反应中甲、丙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C.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一定是分解反应D.物质丙一定是化合物,物质丁可能是单质注意事项:试卷中横线及方框处是需要你在第Ⅱ卷答题卡上作答的内容和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D. 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
7.利用“将可燃物与火源隔离”的原理,能将蜡烛火焰熄灭的方法是( )
A. 用水浇灭B. 剪掉烛芯C. 吹灭蜡烛D. 罩上烧杯
8.在SO4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
A.+4B.+8C.+6D. ﹣2
9.“朝核问题”引发了国际关注,核问题的关键是核能如何利用.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5.下列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石蜡B. 硫C. 铁丝D. 木炭
【答案】A
【解析】
【详解】A、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形式,不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
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B. 氢元素质量分数小于氮元素质量分数
C. 含有臭氧(O3)
D. 分子中C、H、O、N质量比为84:15:48:14
15.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实验事实推理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序号
实验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A.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
B.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C.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D.该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约为3
10.厉害了,我的国!我国航天技术迅猛发展,“天舟一号”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成功交会对接,有力推动了我国空间站建设的进程.空间站里的O2源自电解水,所得H2与CO2反应生成H2O和CH4,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依据图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或用加了洗涤剂的水可除去C.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D.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2、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B.密度C.挥发性D.可燃性3、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C6H13NO2),关于亮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亮氨酸是氧化物B.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3%C.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D.亮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3:1:24、化学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
下列关于化学肥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尿素[CO(NH2)2]属于复合肥料B.大量施用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C.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用,会降低肥效D.棉花叶片枯黄,应施用硫酸钾等钾肥5、在化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
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①2H ②2NH3③SO2④O ⑤Mg2+⑥2OHˉ⑦H2O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6、柠檬酸(C6H8O7)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来H+,从而呈现酸性,主要用于香料或作为饮料的酸化剂。
下列物质不能与柠檬酸反应的是()A.Mg B.Fe2O3C.CO2D.NaOH7、下列试剂瓶应有标志的是()A.氯化钠B.蒸馏水C.浓硫酸D.葡萄糖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A.Si B.Fe C.Al D.O9、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A.生铁、天然气B.金刚石、净化后的空气C.干冰、可乐D.液氧、冰水混合物10、赏中华诗词,品生活之美。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卷 (选择题 40 分)
一、选择题:
1、化学研究的对象与物理、数学、地理等其他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取一块大理石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
以下不是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
A、大理石由什么成分组成
B、大理石的产地在哪里
C、大理石有什么性质和用途
C、物质的运动状态
D、物质的用途和制取
10、量取 76 ml 水,最好选用下列哪种仪器( )
A、滴管
B、10 ml 量筒
C、20 ml 量筒
D、100 ml 量筒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时,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到原试剂瓶中,以免浪费
B、实验时,如果没有说明液体药品的用量时,应取 1~2 mL
他还告诉妈妈:②用完醋后,要将醋瓶的瓶盖立即
,并使醋瓶的标签
。
22、从一支燃着的蜡烛,可观察到很多现象。温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最亮的是__________,温度最低的是
______。欲使烧杯内的水温度上升较快,则应利用火焰的_______加热。用一个干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在烧杯内壁
上很快有一层___________,说明蜡烛燃烧时有______________生成。把另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
含量相对较少,不利于身体健康。
25、(1)无色,液体;(2)有特殊香味;(3)酒精易溶于水;(4)酒精能燃烧;有水珠出现;变浑浊;(5)无1)将集气瓶里装满水,带到大棚里,把水倒掉,再盖上玻璃片就行。
(2)可用注射器。将注射器内的气体推出,抽取棚内气体,然后用石蜡封口。
方,发现杯壁上的石灰水变________________,证明蜡烛燃烧时还有_____生成。把一块碎瓷片放在蜡烛火焰的内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新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 分,共40分)1、人体内的一些液体正常pH范围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A.血浆7.35-7.45B.胆汁7.1-7.3C.胃液0.9-1.5D.胰液7.5-8.02、赏中华诗词,品生活之美。
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C.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3、柠檬酸(C6H8O7)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来H+,从而呈现酸性,主要用于香料或作为饮料的酸化剂。
下列物质不能与柠檬酸反应的是()A.MgB.FeOC.COD.NaOH2324、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十0O—->0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5、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4-图_ 潯解度谄7、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稳定的是( 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 8、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薄层纸片作为传导反应为:,避免了传 统电池所带来的污染问题。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B. 反应前后有三种氧化物,且常温下都为固体 C. 其工作原理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 反应中只有锌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9、已知生活中厕所清洁剂的pH=1,厨房的清洁剂的pH=12。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全册单元检测卷(含参考答案)

全册单元检测卷
第一单元检测卷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三个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5·13”河北沧州市氯气泄漏事故发生后,小红从网上查到:“氯气是一种黄绿色、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能溶于水。”这描述的是氯气的()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22分)
13.(5分)根据化学实验操作规则,请用适当的数据填空:
(1)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_______。
(2)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应使用试管夹,夹在离试管口大约________处;试管里的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口斜向上,且与桌面成约________角;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
(2)我能写出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①实验室里熄灭酒精灯火焰时,应该用__________盖灭;
②在实验室有些玻璃仪器是不能被加热的,如__________(举一例);
③在实验室里用量筒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小马同学准备在实验室加热25mL水,以下是他实验操作的记录,其中没有错误的步骤是()
A.先用50mL量筒量取25mL水
B.接着将量好的25mL水倒入容积为50mL的试管中
C.再用铁架台固定试管,将铁夹夹在试管的中部
D.最后点燃装满酒精的酒精灯给试管加热至其中的水沸腾
11.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向左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A.提出问题B.猜想假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页 共4页 第2页 共4页
………………………………………………装…………………………………订…………………………………线………………………………………………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试题
九年级 化学(一)
(监测内容:第一、二章)
(全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一小题只有一个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45分)
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2.化学与环境、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 .干冰可以用于人工降雨 B .环境保护应从源头消除污染 C .鼓励开私家车上班或出行 D .使用可降解塑料,有助于减少“白色污染” 3.下列变化属化学变化的是( )
A .铁受热熔化成铁水
B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C .用砂纸打磨铁制品表面的锈
D .冶炼时将铁矿石粉碎
4.每年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
吸烟有害健康,下列属于烟气中的一种有毒 气体是 ( )
A .CO
B .N 2
C .O 2
D .CO 2 5.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
的是 ( ) A .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可燃物 B .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C .桌面酒精着火,立即用湿布盖灭
D .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阀门并开窗通风 6.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无水酒精
B .酱油
C .加碘盐
D .精品白酒 7.下列各图所示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 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
C 木炭在O 2中燃烧
D 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9.洗涤是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下列有关操作合理的是( ) A .用食醋清洗热水瓶里长期积淀的水垢
B .刚加热过高锰酸钾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
C .玻璃容器上看不到污垢说明容器清洗干净
D .使用滴瓶滴加试剂后,立即用蒸馏水洗净滴管并放回原瓶
10.托盘天平调零后,在左盘衬纸上置氧化铜粉末,右盘衬纸上置1个5 g 砝 码,游码标尺示数如下,此时天平平衡。
则被称量的氧化铜质量为 ( )
A .2.7 g
B .3.3 g
C .8.3 g
D .7.7 g 1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
的是( )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 .在空气中加热铜片,铜片表面生成氧化铜
C .细铁丝在纯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硫磺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2.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是氢气
B .产生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1
C .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 .实验说明在通电时水稳定性差 13.下列关于产生氧气方法的叙述中,错误..
的是( ) A .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B .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C .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
D .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分解反应
14.把分别盛有甲、乙、丙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
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对甲、乙、丙气体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气体都易溶于水
B .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
C .可以采用排水集气方法收集丙气体
D .不可以用排空气方法收集甲气体
15.某固体在试管中加热后,试管底部没有固体残余物,有关该变化的说法正 确的是( )
A .一定是化学变化
B .一定是物理变化
第3页 共4页 第4页 共4页
C .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 .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 二、非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写在题后相应的横线上,共55分)
16.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每空2分,共12分)。
(1)从金刚石、氦气、干冰、石灰石这几种物质中,选择与下列用途相对应
的物质,将它们或主要成分的化学符号填写在空格处。
①用作填充气艇的是 ; ② 用作致冷剂的是 ;
③用作钻井机钻头的是 ; ④用作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是 。
(2)右图是自然界碳、氧循环简图。
按序号和要求的反应类型完成下表
序号 反应基本类型
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 分解反应 ② 化合反应
17.某校化学实验室有足量过氧化氢溶液和很少量高锰酸钾。
现需要用这些药品制取多瓶氧气(每空2分,共14分)。
(1)小明设计的方案是:步骤l :用高锰酸钾制取二氧化锰,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
操作X 是 ,制取二氧化锰的目的是 。
步骤2:在步骤l 的基础上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所需氧气,在下图所示装置中,可选用的一组装置是 (填写序号)。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判断氧气已经集满的现象是 。
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
(2)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混合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制
取甲烷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 (填序号)。
甲烷气体一般采用装置C 进行收集,收集满后集气瓶的放置方式如右图所示,据此可推断甲烷一定具备的物理性质是: (写一条即可)。
18.用右图的实验装置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清回答下列问题(第一小题1分,其余每空2分,共13分): (1)写出仪器Ⅰ的名称 (1分)。
(2)指出装置A 中的一处错误: 。
(3)纠正错误后,完成以下实验内容:
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的文字表式是
; ②实验开始时应检查装置A 的 ; ③若要检验二氧化碳气体,装置A 与装置C 中的导管连接顺序是a → 。
④装置A 与装置B 连接,观察到装置B 中现 象是 , 说明二 氧化碳具有 的物理性质。
19.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中,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6分):
(1)依据的实验原理是。
(2)实验过程中,观察
到的主要现象是。
(3)乙同学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定的结果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明显的偏小,其操作上的原因可能是: (答一条) 。
(4)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除此之
外还能得出氮气 (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比氧气 (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根据二氧化碳灭火的原理思考,氮气不能用来灭火的主要原因是 。
(5)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和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 (答一条)。
(6)以下有三种改进装置,这些装置与以上所用装置相比优点是
I
(答一条)。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一)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一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题3分,共45分)
1.B
2.C
3.B
4.A
5.B
6.A
7.B
8.B
9.A 10.D
11.B 12.D 13.D 14.C 15.C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1) ①He ②CO2 ③C ④CaCO3
(2)水→氢气+氧气、碳+氧气→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
17.(1)过滤用作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AC(或AD)
气泡从水槽中冒出,集气瓶中没有了气泡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B 密度比空气小(或不易溶于水)
18.(1)长颈漏斗
(2)长颈漏斗颈端应液封(或稀硫酸要改为稀盐酸)
(3)①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②气密性③d
④下面那支蜡烛先熄灭密度比空气大
19.(1)通过燃烧消耗氧气,使密封体系内气压减小,从而间接体现氧气的体积(2)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冷却后打开弹簧夹,集气瓶中水约占集气瓶空间的1/5。
(3)红磷不足(合理即给分)
(4)难不活泼氮气密度不空气小,不易覆盖在可燃物上隔绝空气。
(5)反应的物是固体(或生成物是固体等,合理即给分)
(6)在密封体系内点燃白磷,不污染环境(合理即给分)
通电点燃
点燃
加热
第1页共4页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