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以招商银行为例 工商管理专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以招商
银行为例
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信用卡业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信用卡在大步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把控风险,只有稳中求发展,才能真正实现高效稳定、可持续性的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招商银行始终依托科技手段,基于客户为主体的理念通过App平台推动对生活消费场景的打造,进而实现对信用卡行业与品质生活的关联,推动行业转型发展。
本次研究就以招商银行为例探究信用卡管理风险及未来发展策略,分析现阶段商业银行在信用卡管理中存在的三个主要风险因素:根本法律不健全;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意识较弱,内部管理存在缺陷;没有形成完善的个人征信体系。
同时也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在信用审批和信用监控方面力求做到交易前的信用,贷后对催收管理进行系统梳理,旨在为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our country's credit card business has developed a long-term development. The credit card must strictly control the risk in the process of large development, only to develop in steady, in order to sustainable health development. China Merchants Bank continues to focus on customer-centric, with the palm life app as the platform, with technology-based mobile service capability upgrade, focus on high-frequency living consumption scene to create quality life, lea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redit card industry. This paper uses China Merchants Bank credit card as an example, expounds the current status and risk of commercial bank credit cards,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and existence of China Merchants Bank credit card risk management, three major risk factors, respectively, personal credit system is imperfect, related law not perfect, bank internal risk management is not in place, and the relevant main body of credit card business lacks risk awareness. It also proposes a targeted solution strategy, and strives to make credit before credit approval and credit monitoring, after loans, the system is combed, which is intended to provide a certain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for commercial bank credit card risk management. .
Keywords: Commercial banks; Credit card; Risk management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消费观念也随之改变,消费水平和购买力逐渐提升,而信用卡业务作为日常生活中便捷的交易方式也得到了大力发展。
不过,信用卡在大步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待解决的风险问题,所以为了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未来发展能进一步完善就一定要严格把控风险。
截止2020年12月底,我国信用卡发卡总量已经累计发卡7.76亿张1。
由于受疫情影响,仅2020年的六个月中新增发卡量就达到0.98亿张,信用卡授信总额达到19.40万亿元,累计发行卡数量突破一亿,其中以四大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和招商银行为主,发卡应偿信贷余额为12.85万亿元,授信额度平均为2.56万元,66.23%的授信使用率。
由于我国的信用卡市场发展时间较短、没有完善相关法律体系与个人征信系统,这些因素就导致了信用卡业务中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风险。
在有关信用卡负面高频词汇中,“风险”一词以962862条信息数高居榜首,且10条高频词汇中有9条与“信用卡风险”高度相关。
目前信用卡逾期未偿超过半年的信贷占到总应偿信贷余额中的1.28%,其总额也达到了790亿元,对比2019年的数据增长了19.12%。
因此就信用卡的风险及其管理问题进行研究颇具现实意义。
一、招商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现状
(一)招商银行信用卡简介
招商银行在2002年发行了我国首张标准双币信用卡,进而为招商银行奠定了在信用卡市场中的主要地位,同样在信用卡免息分期付款服务的开发方面也是处于龙头地位。
一直以来,招商信用卡对产品以及服务方面十分有创新,信用卡业务在发展的过程中创造出了超过一百种服务与产品类型,基于客户为主体,对移动端能力与动力基础进行升级发展,依托科技手段建立了掌上生活App平台,对消费者的消费生活场景进行了关注,推动着信用卡行业的转型发1数据来源:央行《2020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下同。
展。
招商银行坚持创新驱动和技术驱动,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的发展。
具体包括:利用已有客户为基础,不断提升以客户为中心的数字化获客能力,构建更广的社交获客矩阵,为更多客户创造在存量市场中的价值;在经济的低迷和风险管理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招商银行也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来防范和控制风险,放款前,继续优化计分模型等量化工具,不顾改善新户型结构;在贷款方面,通过对逾期客户的预警,迁移风险管理手段。
由于一段时间的疫情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有较大波动,招商银行为了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实施了多种举措。
持续开展信用卡升级的营销活动,为客户打造出“月月小锦鲤”和“周六必享”等品牌活动;为了强化本行信用卡在其他银行中的产品竞争力,推出了主题为星座、纪念日的创意产品与服务——“星座守护信用卡”“520双人纪念日定制卡号”等;消费产品的整合发展也成为了招商银行资产结构发展的重点,对于消费金融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助力,奠定了基础;提升交互渠道品质与能效,深化服务交互数据,优化AI场景建设。
(二)招商银行信用卡运营数据分析
1.整体运营情况分析
截至2020年12月31日,累计有10,122.84万用户使用掌上生活App,而其中信用卡用户占到了66.71%,日活跃量峰值可达813.55万户,月活跃用户数达4,284.32万户,相较于同行业的同类App始终处于领跑地位。
招商银行在信用卡智能服务体系方面,通过掌上生活App实现对第三渠道与新兴渠道1+N生态服务的布局,实现对场景生态化打造,形成不同渠道融合的生态建设效果,持续打造面向客户的智能服务产品,信用卡智能服务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如图1-1所示,信用卡流通卡量截止到6月末达9,638.73万张,与2019年同比增长1.14%,信用卡数字化获客占比达62.48%。
图1-1 2014年-2019年招商银行信用卡流通卡量增长情况如图1-2所示,信用卡贷款余额为6,522.32亿元,与上年相比降低2.80%,疫情对于信用卡业务与规模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而目前信用卡业务也处于恢复增长阶段中,其循环余额占比达到23.52%。
图1-2 2014年-2020年6月末招商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增长情况如图1-3所示,招商银行在2020年上半年信用卡业务收入达409.72亿元,利息达283.76亿元,同比增长4.53%,非利息收入125.96亿元,同比下降13.10%。
图1-3 2014年-2020年6月末招商银行信用卡利息与非利息收入增长情况如图1-4所示,信用卡贷款不良率1.85%,与一季度相比降低了0.04%,与上年相比上升了0.50%。
逾期贷款率为3.50%,与上年末相比上升了0.77%。
图1-4 2014年-2020年6月末招商银行信用卡不良余额情况
2.逾期账户数分析
根据2020年上半年对招商银行信用卡逾期账户的分布情况了解,关注类账户占90天以内的绝大多数,对于这部分人群的催收难度较小,因此90天内催收力度低,为了降低不良滚动情况的出现,应当加强催收力度。
招商银行在催收工作中主要采取客户体验管理模拟的方式,通过调研分析,并没有针对90天
内的催收力度进行研究分析,主要的问题来自于三点,一是催收人员身兼数职;二是电话催收为主,后期跟进较弱,客户失联情况严重;三是支行催收账龄一般在30-60天,支行对于这类客户群体积极性较低,大部分催收重心放在了目标任务客群(90天以上)的催收工作中。
表1-1 2020年上半年招商银行逾期账户情况
数据来源:招商银行2020年财务报表
图1-5 2016-2020年招商银行信用卡透支和逾期户数
数据来源:笔者根据招行发布的财务报表自绘
如表1-1和图1-5所示,招商银行在2020年上半年逾期户数呈降低状,与同业相比超出3%,平均低于4%,与风向管理水平基本一致。
2020年底的逾期数量出现明显降低,也可以反应反应出风险控制能力出现了一定的增强。
2.不良贷款率
图1-6 2019-2020年信用卡不良贷款率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招商银行2020年财务报表
如图1-6可见,根据实际的时效分析,客户的风险表现通常在持卡后24个月内处于上升期,然后逐渐趋于稳定。
表1-7 2020年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信用卡投诉量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网
信用卡业务的投诉量是招商银行的总投诉内容的主体,而招商银行则是我国股份制银行总投诉量的第一,并且不良贷款率在三年内持续上升也成为了招商银行投诉量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表1-7可以得出,信用卡投诉是招商银行投诉的主要内容,招商银行第二季度投诉总量为4501件,占总投诉量的85.7%,第三季度投诉总量为5598件,占总投诉量的86.1%,第三季度总投诉量为4688件,占其投诉总量的85.9%。
基于《通报》中的数据来看,招商银行在第四季度收到的投诉率位列我国股份制银行中的第一,占总量的的17.1%。
信用卡业务的投诉是所有投诉内容中的主体,达到了85.9%。
二、招商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个人征信制度不完善,相关法律不完善
据买益金(2013)的研究发现,我国个人征信制度不完善,是导致我国商
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水平较低的重要因素。
信用卡业务作为银行的零售业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强调的是银行讲究信用,同时持卡人也必须讲究信用,所
以个人征信制度在维护信用卡业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基于招商银行的相
关数据来看,招商银行信用卡业务截至2020年年末,不良信用卡额度为124.24亿元,不良率为1.66%,与上一年相比提高了0.31%。
首先,由于我国长期处
于计划经济的体制,我国居民的信用意识不强,以及我国现有的失信惩戒制度
主要是以传统的法律惩戒为主,还存在部分弊端,个人失信无法影响、约束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其次,我国第一部征信业行业法律法规《征信业管理条例》是在2013年3月15日才开始正式出台实施,此前我国关于征信的法律法规是一直长期处于空缺状态,但实施的效果也不是十分有效,这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很多漏洞。
由于
区域的限制和信用卡数据库的不完善,给招商银行在采集客户的信用信息过程
中加大了难度,同时如果提供的法律证明的不足情况下也会影响到个人信用评
估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二)银行内部风险管理不到位
银行的内部因素也会给信用卡业务带来风险,例如,银行员工的业务水平不高、法制观念不强和银行后续没有对持卡人跟进风险监管。
由于银行信用卡业务办理点的员工本身业务素质不够高,员工连基础的信用卡业务办理流程都不熟悉,更不用提如何能识别出伪造的信用卡。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环境较为薄弱,个别商业银行网点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风险管理。
根据2020年7月28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督局对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由于该中心对某信用卡申请人资信水平调查严重不审慎做出了100万元的处罚。
招商银行在争夺信用卡客户时,由于员工的法制意识很浅,对申请者个人条件的审查是十分宽松的,甚至在为客户发卡之前,是完全忽视客户是否有达到发卡的申请标准。
,银行的人员在为客户办理信用卡业务时没有根据银行监管,信用卡业务的风险也会随着信用卡额度的提升与发卡数量的增加相应提高。
此外,发卡银行对持卡人的后续监管也不到位,一些持卡人利用信用卡套现用于非消费领域,将其投入到炒股、炒房的现象频频发生。
以及因为消费金融、小额贷卡等大量的涌入,又缺乏顶层统一监管使得银行很难获取客户的网贷信息,从而多头授信、共债风险的现象不断出现,这也是在积累发卡银行的金融风险且上升的风险难以衡量。
(三)信用卡业务相关主体缺乏风险意识
从目前招商银行的信用卡业务相关主体来看,对风险的管控意识缺乏。
信用卡业务的持卡人和特约商户是业务主体,而目前我国对于这类人群的责任与权利规定不明确,对于这类人群的风险防范不够重视,这在信用卡使用过程中埋下了种种隐患从而增加了信用卡风险。
就招商银行的持卡人而言,目前多数持卡人缺乏风险意识和信用意识,自身使用信用卡的不良习惯较多,在使用信用卡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信用卡的规章制度。
例如,招商银行的部分客户安全防范意识较低,违规使用信用卡,将
信用卡转借给亲属的朋友,朋友在外购物或是享受服务使用信用卡时模仿持卡人签名顺利完成消费,信用卡使用一段时间后便给持卡人客户积累了不少的欠款。
与此同时,我国信用卡业务的相关主体特约商户也同样是缺乏风险意识。
在对商业银行信用卡现状的研究中,闫爽(2016)的调查发现,随着银行卡产业的发展,我国特殊商户的数量迅速增长。
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着低端业务带来的风险逐渐扩大的问题。
特约商户受理银行卡能提高交易速度,但是由于特约商户的风险意识不够再加上招商银行没有对特约商户的日常交易活动持续跟进、对可疑交易没有及时上报,导致部分特约商户进行超额交易、为持卡人提供违法的套现行为。
目前,信用卡业务涉及发卡线路、持卡人、特殊合同单位等诸多方面。
与此同时,国内商家的风险控制手段还相对落后,如果发生风险,一方必然会受到损失,但无论哪一方出现损失,都将直接影响到其他主体的经济利益。
信用卡业务的相关主体合作,如果一方存在风险,就会导致社会信用关系受到破坏,甚至出现信用链不完善的情况。
如果由于信用卡业务导致了信用危机情况的诞生,那么这种信用支付手段将大大降低持卡人对信用卡的使用频率,反之增加居民对现金货币的使用,在出现这种情况时会导致资金利用率与交易效率的降低,从而影响的经济的正常良好发展。
因此银行在信用卡管理工作中就应当针对风险因素进行发展控制,进而提升客户的授信信息与交易信心,从资金经济发展的角度提升社会经济消费能力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因此,信用卡风险管理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招商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推进征信体系的完善,加强风控
信用体系是金融服务的基础,信用体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也会成为人们所依赖的重要信息渠道,而信用体系同时也是信用卡风险控制的重要系统机制,对于部分个人信用不良的行为进行系统搜集之后,这类人群在社会生活中
就会受到影响,进而使人们更加重视个人信用。
对于信用卡的风险管理重点就是准确的掌握个人信用信息体系,解决社会中存在的信用体系问题,促进社会信用公平与经济公平,进而完善信用卡征信体系制度。
目前社会中的征信制度体系主要呈现出的特点有三个:对失信记录的保存与记忆;对社会信用的惩恶扬善效果;对失信风险的预测警示。
薛喜梅(2016)基于信用卡风险管理工作展开研究,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风险问题提出了相应措施,首先是依托大数据技术实现信用评估,对数据的优缺点进行高效反馈,降低信息数据的采集成本,通过金融信息数据帮助企业完成风险管理。
通过字母联盟可以进一步强化数据库的集中与共享效果,银行与消费金融公司分别建立一定范围内的黑名单,这些名单数据共享后,不给逃避者留下任何藏身的空间。
银行与新兴金融机构在平台环境中实现融合发展,进而对个人征信体系进行了完善,在个人进行借款时不良信用体系机会作为依托,对不良行为进行惩戒,也可以尝试学习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于信用的限制方式,限制不良信用人的金融以及生活(交通、消费等)。
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对金融风险的管控,同时可以形成对客户的信用数据挖掘,通过个人信用调查的方式将贷前、贷后、授信三个主要环节提供数据依托,进而优化系统,形成高时效、高监管、高便捷的完整数据征信报告。
而征信体系的建设也不仅仅是针对银行、信用卡业务以及消费金融领域,在社会中作为一个整体,甚至到国税,到民生的效用,在客户的个人信用方面,应当严格、积极的去执行调查,因为面对信用卡逾期这样的恶劣情况不仅是会受到法律的谴责,更重要的是会在方方面面基于信用的社会上寸步难行。
(二)优化人事制度和联动机制
首先,随着制度的发展,社会发展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制度需要不断优化和改变。
这样的改变不能由任何智能系统独立完成。
它必须要有人为的干预,
而人才的参与起了主导性作用。
其次,信用卡业务是银行零售业务的一部分。
对于市场营销和客户维护,人作为主体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银行内部许多重要的核心环节来说,人发挥的作用是一些系统所无法替代的。
因此,随着智能化的不断发展,人工在智能社会中也承担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在理性经济的角度来看,个人的考评绩效、公司的晋升福利以及企业文化等都是企业之于员工的利益内容,也是员工获利的主体,而人在获利中,薪水并非唯一的内容。
现阶段许多信用卡中心所采取的工资高、福利低的政策对员工来说是不可持续的。
在一段时间内,员工的流动率非常高。
这就会导致大量的新员工从业替换,从而造成大量的培训教育工作,导致风险与成本的提升。
总而言之,应当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与制度,形成劳务派遣与外包结合的方式,避免由于劳动力成本盲目降低而导致的风险问题,通过透明制度对没有完成工作的正式员工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如降级、绩效扣除等,这样才能通过体制实现对人才的培养,进一步为信用卡风险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商业银行在未来的营销发展过程中应当基于大数据体系,从多维度开展数据特征分析,针对贷前、贷后的连锁反应实现对系统的优化提升,进而升级组织系统,形成联动效果。
应当将信用卡业务部门与银行中的个人贷款、抵押贷款、企业贷款等产品部门形成联动,从机制的手段增强风险防范效果,实现数据共享。
首先是在贷款前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对违约情况进行预警分析。
其次是形成贷款信息互动,通过催收与贷款政策调整实现信用风险管理,在出现各种交易欺诈等行为风险时应当进行防范识别,采取黑名单管理模式,将各种案件、事件等风险内容与风险类型、信息等数据进行采集,然后通过渠道分析,明确不同案件的损失金额、处理情况、欺诈行为等,在根本上降低信贷风险,目前常见的欺诈行为有五个伪卡、伪冒申请、互联网欺诈、账户盗用、失窃卡等。
对客户的贷后也应当强化管理,通过高风险政策额度收紧、退出、压缩等
手段,实现反欺诈效果,目前招商银行在风险防范中仍然存在问题,应当加强风险警觉性,尤其是内部人员参与的情况。
另外,内控管理加强也是风险管理中的重点,应当通过对重点岗位的监控与排查,提升风险管理效果,比如说在经理对客户进行定期拜访后,如果发现客户的财务状况出现了恶化风险,应当采取对客户个人贷款风险的降低,形成对信用信息的报告,通过贷款联动机制手段,对贷款资产进行保全。
如果贷款已经出现不良情况,那么应当对内部客户进行协调部署,最大化提高回收效益。
(三)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技术创新对于信用卡风险管理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科技创新,信用卡风险管理,一方面,减少人工干预,使用“维度”而不是“人民防控”,提高效率和保证精度,另一方面,银行面对往来客户时光靠员工是不能完全防范风险的,如生物识别技术背景下的信用卡大众零售业务,银行员工是无法用肉眼快速辨别一个接一个的客户身份,而智能监控视频搜索系统却具有相应的技术,它可以通过每个客户独一无二的相貌特征直接锁定其对应的视频画面,对他们进行重点识别。
既然是一把双刃剑,就肯定会埋下信用卡风险的隐患,甚至直接带来相应的风险。
网上支付手段日新月异,盗窃、诈骗案件层出不穷。
潘庆贤(2011)认为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信用卡风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电信诈骗的高发率,诈骗风险的形式也越来越职业化。
由于银行并不是网络科技公司,因此在对科技风险的防范过程中仍然存在各种问题,一旦出现各种新的资金安全风险,旧有的资金科技系统就会出现漏洞,这也是黑客对银行系统破坏风险的主要原因,黑客等不法分子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对信用卡信息和资金的窃取,进而为银行带来较为严重的风险。
但是基于目前全球的信用卡业务情况来看,银联公司以及各商业银行、第三方服务公司的联合发展过程中,对于资金安全的管理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在贷前、贷后以及评估授信等方面都实现了科
技代替人工,进而最大程度上进行了对用户的消费习惯与使用习惯进行了模拟,这样就形成了良好的营销体系,因此只有实现有效的风险控制,才能最大程度提升业务利润。
总结
总而言之,信用卡风险管理工作是影响银行信用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银行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
基于理解国内外信用卡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基于经济学的相关基本理论,信用卡风险分析理论,并重点分析招商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
通过研究法收集大量文献资料,首先分析招商银行信用卡业务的现状,较为明显的就是相关法律、个人征信体制的不完善以及银行内部对于信用卡风险的管理存在缺陷;信用卡业务相关主体也缺乏风险意识这些问题。
接着鉴于招商银行现存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现阶段招商银行在信用卡业务的发展中将科技与业务进行融合,基于风控体系实现由点及面的优化升级,对于一些创新技术在信用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与此同时在采取的对策方面也有部分创新,前人们提供的对策大多数只存在于理论层面,所以笔者提出了更为具体的对策:推进征信体系的完善,加强风控;优化人事制度和联动机制;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资金安全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信用卡管理工作也应当基于当前环境实现风险因素管理控制,笔者以上的建议对策为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对于信用卡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都有所提高,要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严格控制降低信用卡的风险,我国的信用卡产品一定会更加广泛应用于我国每个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增强居民对信用卡的信任度同时提高其生活消费质量,为国家的金融市场做出一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