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血能尽早发现肺癌
2021肿瘤血液标志物在肺癌早筛早诊中作用(全文)

2021肿瘤血液标志物在肺癌早筛早诊中作用(全文)据2020 年WHO 发布的数据显示,全世界肺癌发病率占全部癌症的11.4%,虽然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中乳腺癌跃居一位,但死亡率仍为肺癌居首。
在中国,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第一位,WHO 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肺癌新发病例82 万人,死亡71 万人;预计到2025 年,我国肺癌人数将达到100 万。
防控肺癌是我国癌症防治工作中的重点。
研究发现亚洲非吸烟女性肺腺癌患病率较高,女性肺腺癌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肿瘤相关标志物不断被发现,血液肿瘤标志物在肿瘤诊治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血液肿瘤标志物在临床中可用于诊断、治疗、评估疗效和随访等。
如何在诊治过程中正确应用血液肿瘤标志物是临床工作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近日,中国抗癌协会科普部部长、中国胸外科肺癌联盟主席、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肺癌中心主任支修益教授,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常委、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李永哲教授在2021 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肺腑支言》第4 期访谈上,就血液肿瘤标志物在肺癌早筛早诊中的价值进行了解读。
本文就解读内容作一整理。
01哪些人群需要进行肺癌筛查?关于肺癌筛查,ACCP、NCCN 指南建议55 岁至74 岁,吸烟>30 包年或戒烟小于15 年的人群每年行一次胸部低剂量螺旋CT 筛查。
2018 年之后的NCCN 指南又增加了建议年龄≥50 岁,吸烟量≥20 包年,并具有另一项危险因素(包括:职业暴露史、恶性肿瘤史、一级亲属肺癌家族史、慢阻肺或肺纤维化病史,被动吸烟史)的人群每年进行一次胸部低剂量螺旋CT 的肺癌筛查。
目前我国肺癌筛查与管理专家共识对高危人群的定义:02肺癌血清抗体七项如何实现肺癌筛查获益?肿瘤自身抗体与肿瘤免疫反应有关;产生机理主要由于免疫系统识别肿瘤细胞上的特异性抗原,而产生的免疫球蛋白,被称为肿瘤自身抗体。
理论上讲正常细胞并不产生肿瘤自身抗体,只有肿瘤细胞才能激发肿瘤免疫应答,其中肺癌七种自身抗体血液检测技术的特异性>90%,敏感性为60% 左右。
肺癌的肿瘤标志物检测和临床意义

肺癌的肿瘤标志物检测和临床意义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通常由于长期吸烟、环境污染或遗传因素而引起。
早期诊断对于肺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肿瘤标志物是一种用来表征肿瘤细胞产生的特殊蛋白质、糖类和遗传物质的指标,可以通过血液、尿液或组织样本进行检测。
本文将探讨肺癌的一些常见肿瘤标志物,以及它们在临床上的意义。
一、糖类标志物1. 碳酸氢根酶Ⅸ(CA-IX)CA-IX是一种酶类标志物,它的表达在肺癌细胞中较为常见。
CA-IX的检测可以用于早期诊断和疾病进展的监测。
此外,CA-IX还可以预测肺癌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效果。
2. 糖类抗原125(CA-125)CA-125是一种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在肺癌患者中也有较高的表达水平。
CA-125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肺癌患者的治疗反应和预后。
二、蛋白质标志物1. 癌胚抗原(CEA)CEA是一种常见的肺癌标志物,它的提高与肺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CEA的检测可以用于肺癌的早期筛查、疾病监测和治疗效果评估。
2.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ENOA)ENOA是一种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常常表达在肺癌细胞中。
ENOA的检测可以用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和疾病进展的监测,同时也可以预测肺癌患者的预后。
三、遗传物质标志物1. 野生型肺癌基因(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肿瘤细胞中EGFR的突变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
EGFR的突变类型可以通过DNA分析来检测,这对于指导EGFR靶向治疗非常重要。
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是一种促进肿瘤血管生成的物质,在肺癌患者的血液中常常表达升高。
VEGF的检测可以预测肺癌患者的预后,同时也可以用于监测肿瘤治疗的效果。
综上所述,肺癌的肿瘤标志物检测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检测肺癌标志物,可以帮助医生进行肺癌的早期筛查、疾病监测、治疗反应评估和预后预测。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单一的标志物并不能完全确定肺癌的存在或预测患者的预后,因此综合多种指标的检测结果更具有临床意义。
肿瘤十三项及血常规

肿瘤十三项及血常规肿瘤十三项及血常规是一种常见的体检项目,用于评估人体是否存在肿瘤风险。
肿瘤十三项包括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甲胎蛋白(AFP)、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糖类抗原199(CA199)、胃泌素释放肽(GAS)、碳酸氢盐酶(CA15-3)、碳酸酐酶九(CA19-9)、胰传不传组织激酶(TSGF)和黏液瘤-鳞状细胞癌抗原(CYFRA21-1)。
血常规是检查血液中各项指标的常规检查,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这些检查项目可以提供重要的信息,帮助医生早期发现肿瘤疾病。
下面将逐项介绍这些项目及其意义。
1. 癌胚抗原(CEA)癌胚抗原是一种蛋白质,通常用于监测结直肠癌的复发和预测治疗效果。
2. 糖类抗原(CA125)CA125主要用于卵巢癌的筛查和监测,但其含量也可能增加于其他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肌瘤。
3. 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是胎儿发育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蛋白质,其升高可以提示肝癌、睾丸癌或卵巢癌的可能性。
4.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SCCAg是一种检测鳞状细胞癌的标志物,可用于宫颈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肺癌和食管癌等的筛查和监测。
5.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PSA是一种由前列腺组织分泌的蛋白质,通过测量其浓度可以早期发现前列腺癌的风险。
6.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NSE是一种神经元特异性酶,在小细胞肺癌等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筛查和监测中具有重要价值。
7.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aFGF的水平可提示肺癌、乳腺癌和胃癌等恶性肿瘤的风险。
8. 糖类抗原199(CA199)CA199是一种胰腺癌特异性的标志物,可以用于胰腺癌的早期筛查和监测。
肺癌患者血液炎性指标的临床意义

肺癌患者血液炎性指标的临床意义肺癌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肺癌患者的肿瘤细胞释放出大量的炎症因子和细胞因子,导致机体的免疫和炎症反应的异常改变。
这些异常改变会反映在肺癌患者的血液炎性指标上,对于肺癌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血液炎性指标是指通过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液中的炎症指标来评估机体炎症反应的程度。
常见的血液炎性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以及血小板计数等。
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是评估机体炎症反应程度的重要指标。
在肺癌患者中,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常常升高,特别是在晚期和复发的肺癌患者中更为明显。
这是因为肺癌细胞释放出多种炎症因子和细胞因子,刺激骨髓产生更多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以应对机体的炎症反应。
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升高可以作为肺癌患者炎症反应程度和肿瘤进展的指标。
C-反应蛋白(CRP)是肝脏合成的一种急性反应蛋白,它在机体遭受感染或组织损伤时升高。
在肺癌患者中,CRP的升高与肿瘤的炎性反应程度以及生长和转移的活动有关。
临床研究表明,肺癌患者的CRP水平与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以及预后相关。
CRP可以作为评估肺癌患者预后和制定治疗计划的重要指标。
红细胞沉降率(ESR)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炎症指标,它反映了红细胞在血液中沉降的速度。
在肺癌患者中,ESR常常升高,可能是由于肿瘤释放的炎症因子和细胞因子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红细胞聚集性增加,从而加快红细胞沉降速度。
ESR可以作为肺癌患者炎症反应的简易指标。
血小板计数是评估机体炎症反应和血液凝血功能的指标之一。
在肺癌患者中,血小板计数常常升高。
这是因为肺癌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会促进骨髓产生和释放更多的血小板,从而导致血小板计数的升高。
血小板的升高不仅与肿瘤的炎症反应相关,还与肿瘤的侵袭性、血管生成以及转移有关。
血小板计数可以作为评估肺癌患者预后和监测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血清CEA、CA125、CYFRA21-1、CT联检对肺癌诊断的意义

血清CEA、CA125、CYFRA21-1、CT联检对肺癌诊断的意义肺癌是目前全球范围内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排在前列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尤为重要。
目前,血清CEA(碳酸酐酶)、CA125(癌抗原125)、CYFRA21-1(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等生物标志物与CT联检常被用来协助肺癌的诊断。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些指标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
1、CEACEA是一种胎儿期产生的蛋白质,一般情况下成人体内只有极少量,但在许多肿瘤如乳腺、肺等癌细胞中却有明显升高的趋势。
研究表明肺癌患者血清CEA升高可见于早期肺癌,但其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都不高,仅有50~70%的阳性预测值。
2、CA125CA125也被称为人体组织半滴定抗原,一般来说只有在女性体内排卵、怀孕等情况下才会表达出来。
但在一些恶性肿瘤如卵巢癌和非细胞型肺癌等,CA125水平明显升高。
在肺癌的诊断中,CA125的灵敏度较低,约为41.6%~57.1%,但特异性较高,可达到96.6%。
3、CYFRA 21-1CYFRA 21-1是目前诊断肺癌广泛使用的一种末端坏死标志物,其能反映出癌细胞角质蛋白的片段。
CYFRA21-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阳性率可以达到40%~70%,在鳞状细胞癌中特别高。
CYFRA21-1的诊断灵敏度能达到73%~90%,但特异性相对较低,仅为50%~75%。
但其值的连续性监测和随访的预测效果显著,可在疗效评估和转移筛查中起到重要作用。
4、CT联检CT联检是指通过CT技术对肺部进行扫描,结合其它检查手段如病理学、生物学等进行肺癌的综合分析。
目前,CT联检被广泛应用于结节病变的鉴别、肿瘤的定位和分期,以及恶性肿瘤的疗效评价等方面。
CT诊断肺癌的特点是灵敏度高、分辨率高,但缺乏肿瘤细胞分级分析的能力。
综上所述,CEA、CA125、CYFRA21-1以及CT联检在肺癌诊断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由于肺癌的特殊性,常常需要多种诊断手段相结合,才能够更加准确地确定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
2023年肺癌的早期症状 肺癌早期的常见体征

2023年肺癌的早期症状肺癌早期的常见体征肺癌的早期症状早期肺癌一般并不产生症状,所以又叫无症状期,短则数月,长则几年,因人而异,此时患者很少就医,所以临床上很难发现,部分肺癌的早期症状只是干咳、胸痛、低热、咳血等一般呼吸道症状,这些症状与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病相混淆,很难引起患者的注意。
除了那些症状外,由于肺癌对其他神经之类的压迫,多数外在体征上也会有所表现,患者及家属应多加留意,并及时就诊。
1)局限性喘鸣音:为单侧性局限性喘鸣声,特别在吸气阶段的喘鸣音,咳嗽后并不消失,是肺癌早期体征之一,但为时短暂,容易被忽视。
2)淋巴结转移压迫或侵犯喉返神经(左侧多见)时出现声音嘶哑。
喉镜纵隔检查有患侧声带麻痹。
3)癌肿压追上腔静脉时,常见于右上叶小细胞癌,头部和上肢静脉回流受阻,产生头面部和上半身瘀血水肿及静脉怒张(即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
4)肺尖部的肺癌又称肺上沟瘤,常压迫颈交感神经引起同侧瞳孔缩小。
上眼睑下垂、眼球内陷、眼裂狭小、额部少汗等霍纳综合征。
5)压迫臂丛神经引起同侧肩臂酸痛,不能抬举,肩部及手指有放射性疼痛和感觉异常,肌肉萎缩。
6)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甚至发生支气管一食管瘘,导致肺部感染,压迫气道严重时可窒息而死。
7)压迫膈神经时引起同侧膈肌麻痹和上升,X线透视可见病侧膈肌运动迟缓,缩鼻吸气有矛盾运动。
8)肿瘤接近胸膜时可引起反应性胸水,侵及胸膜时常产生血性胸水。
9)癌肿侵犯迷走神经可使心率加速,侵犯心肌的传导系统可引起心律不齐,侵犯心包可产生心包积液,出现缩窄性心包炎的症状。
10)肺癌通过淋巴道转移时可见到相应部位淋巴结群肿大和邻近相应部位的压迫症状。
通过血道转移到脑、骨、肝等部位时,均有相应的体征出现。
11)其他体征,四肢关节疼痛或肥大杵状指,多发性神经炎,重症肌无力,库欣综合征及男性乳房增生肥大,精神异常等。
12)舌苔以厚腻苔为多,黄苔剥脱苔次之,舌体有裂纹及芒刺者明显增多。
舌下青筋显露,大络脉充盈,小络脉曲张,舌下瘀斑瘀点明显增多。
确诊及治疗肺癌的现代方法

确诊及治疗肺癌的现代方法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率逐年增加且治疗难度较大。
现代医学科技的进步为肺癌的确诊和治疗带来了许多新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现代肺癌确诊和治疗的方法。
一、肺癌的确诊方法1.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最常用的肺癌确诊方法之一,其包括X射线、CT扫描、核磁共振等。
X射线能够对胸部进行全面检查,观察是否存在异常阴影。
CT扫描能够更加精细地观察可能存在的肿块,可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核磁共振则适合于评估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情况。
2. 细胞学检查细胞学检查通过采集患者体液样本进行染色体形态与DNA含量分析,判断是否存在异常细胞。
3. 活检活检是确诊肺癌最可靠的方法之一,可以直接获取患者体内组织样本用于病理学分析。
传统活检方式包括支气管镜活检和穿刺活检,而现代技术还包括内镜超声引导下的活检、纳米探针技术以及液体活检等。
二、肺癌的治疗方法1. 手术切除对于早期肺癌患者而言,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
根据肿瘤大小和位置,可以进行楔形切除、叶段切除或整个肺叶或肺叶以上结构的切除。
手术后常配合辅助放疗或化疗,以提高治愈率。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可通过利用大剂量辐射杀死或抑制恶性细胞生长。
外部放射治疗是最常见的方法,通过将辐射源放置在患者身体外部用于肿瘤细胞的引导辐射。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三维适形放疗、强度调控放射治疗(IMRT)和立体定向体位放射治疗(SBRT)等也被广泛应用。
3. 化学药物治疗化学药物治疗是通过使用抑制肿瘤生长的药物来杀死肿瘤细胞。
化疗可以作为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也可单独应用于晚期肺癌患者,以缓解症状和提高生存率。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紫杉醇、顺铂和吉西他滨等。
4.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通过针对特定分子标志物抑制或阻断恶性细胞生长和传播。
其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有效性,常用于EGFR突变阳性患者、ALK融合基因阳性患者等特定人群。
5.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一种肺癌治疗方法,其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增强抵抗能力,击败恶性细胞。
肺癌检查指标解读

肺癌检查指标解读肺癌检查指标解读如下:1.癌胚抗原(CEA) :主要的作用是辅助肺癌的诊断,正常值≤5ng/ml,肺癌患者的CEA常> 60ng/ml。
2.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 :对检测肺鳞癌的敏感性比较高,通常阳性率达到70%,当患有肺癌时可能会出现细胞角蛋白19片段偏高的情况。
正常值通常< 3.3ng/ml。
3.糖类抗原199 (CA199) : 正常值< 37.00u/ml,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达到90%以上。
4.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如果NSE出现明显的升高,并且伴有动态的变化,则存在小细胞肺癌的可能性。
5.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 :简称SCC,正常标准值是0-1.5之间,鳞状上皮癌抗原通常多见于肺癌,不仅可以判断肿瘤的性质,还可以观察预后。
6. TTF-1: 75%-85%肺腺癌(+),与肿瘤分化程度正相关,分化越差(如浸润性粘液腺癌、胶样腺癌)则越可能表达缺失。
TTF-1也表达于肺神经内分泌肿瘤(NETs) ,包括类癌(典型类癌TC、非典型类癌AC)、50%的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 及90%的小细胞肺癌(SCLC) 。
鳞癌通常不表达TTF-1,故TTF-1主要用于腺癌与NETs鉴别。
7. Napsin A: 70%-90%的肺腺癌表达,与TTF-1相似,Napsin A在肺腺癌中表达也与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
3%肺鳞癌表达Napsin A。
肺神经内分泌肿瘤不表达Napsin A (可用于肺腺癌与NETs鉴别)。
8. SP-A、SP-B: 主要见于分化程度较高的具有I型肺泡上皮细胞/Calar细胞分化特征的腺癌(分化较好)。
在差纷化肺腺癌中,常常表达缺失。
9. Cam5.2:几乎100%的肺腺癌(+),约35%的肺鳞癌和20%大细胞肺癌(+)。
特异性低,人体几乎所有类型的腺癌均表达。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指标解读应结合医生建议和具体病情。
聊一聊肺癌筛查方法与早期诊断

聊一聊肺癌筛查方法与早期诊断在医学研究中,指出肺癌是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
在全世界范围内,肺癌的患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且一直处于上升的态势。
在我国,肺癌发病率也在不断增长,死亡率是所有恶性肿瘤中最高的。
肺癌患者的生存率与肺癌分期关系密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肺癌患者存活率的关键,因而肺癌的筛查和早期诊断就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热点,那么目前肺癌的筛查方法都有哪些,早期诊断又有哪些途径,以下将为大家简单科普肺癌筛查方法和早期诊断的相关知识,让患者以及健康人群更多地关注此类疾病。
一、哪些人需要做肺癌筛查大多数早期肺癌都是无症状的,等到有症状了再去做检查往往已经是中晚期肺癌了,此时失去了通过手术达到临床治愈的机会,同时,接受治疗的效果也不太理想,其5年生存率通常不到15%。
因此,如果能在早期发现,就能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目前公认的筛查原则是:肺癌高危人群应每年做一次肺癌筛查;非高危人群根据年龄和其它因素可适当间隔几年做筛查。
(一)肺癌高危人群通常有这两大类:(1)年龄大于50岁且具有一种或者几种危险因素:①吸烟≥20包*年,比如每天抽一包,持续20年(即1*20=20);②过去吸烟,且戒烟时间不足15年;③病史:恶性肿瘤、肺纤维化、慢性阻塞性疾病或者有毒有害物质接触史(如镉、石棉、煤烟、氡、柴油废气等);④一级家属(父母、子女、同父母的兄弟姐妹)曾经患过肺癌。
(2)年龄大于55岁,吸烟≥30包*年,比如每天2包,持续15年(即2*15=30),且戒烟时间不足15年。
(二)非肺癌高危人群非高危人群相比于高危人群,患病率较低,因而不必每年做一次肺癌筛查。
但相关研究表明,不吸烟的年轻女性肺癌发病率在不断升高。
这表明,非高危人群也并非是“安全的”。
因而一般推荐可以进行一次筛查。
结果为阴性则可以适当间隔时间做筛查。
(1)年龄低于50岁,可间隔5-9年;但如果有以上提到的一种或几种危险因素的人群,应缩短至3年;(2)年龄大于50岁低于60岁,不含以上提到的危险因素者,可间隔5年;(3)年龄在60-70岁之间的人群,可间隔2-3年;(4)年龄大于70 的人群,最好隔2年做一次筛查。
验血可比胸部CT扫描提前28个月发现肺癌

验血可比胸部CT扫描提前28个月发现肺癌引言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
早期发现肺癌对于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早期肺癌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很难在临床上被察觉。
近年来,医学领域不断发展,检测技术也不断更新。
本文将探讨验血与胸部CT扫描在早期肺癌检测方面的作用,并说明验血相对于胸部CT扫描在发现肺癌方面提前28个月的优势。
胸部CT扫描的作用胸部CT扫描是一种通过使用计算机重建胸部内部图像的影像学方法。
它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肺部图像,对于早期肺癌的发现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通过检测肺部结节和肿块,胸部CT扫描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肺癌的存在和位置,并进一步进行诊断和治疗。
验血的作用验血是通过提取和分析患者血液中的生化指标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健康状况的一种方法。
在早期肺癌方面,验血可以检测肿瘤标志物,这些标志物在肺癌发生时会发生变化。
一些常用的肺癌标志物包括CEA(癌胚抗原)、CYFRA21-1(细胞角蛋白片段)、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等。
验血与胸部CT扫描的对比分析效果对比胸部CT扫描作为一种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于早期肺癌的发现十分有效。
然而,由于肿瘤的生长速度和位置等因素,即使使用最先进的CT技术,有时也难以在早期发现肺癌。
相比之下,验血可以检测肺癌标志物,这些标志物可以在肺癌发生前数个月甚至数年开始改变,因此可以提前发现肺癌的存在。
时间对比胸部CT扫描一般需要预约和等待检查时间,通常需要数天或数周的时间。
而验血则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通常只需要几个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
通过验血检查,医生可以更快地得到肺癌的初步判断,从而尽早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安全性对比胸部CT扫描是一种无创检查方法,通过使用X射线进行成像。
尽管CT扫描的辐射剂量已经大大降低,但仍存在一定的辐射风险。
相比之下,验血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不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任何伤害。
肺癌的确定标准

肺癌的确定标准
肺癌的确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表现: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咳血、呼吸困难、胸痛、体重下降等。
肺癌的确诊需要患者有相应的症状。
2. 影像学检查:肺癌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胸片、CT扫描、MRI扫描和PET-CT等技术。
这些检查能够显示肺部结构异常、肿块、纤维化等病变特征。
3. 组织学检查:组织学检查是最可靠的肺癌确诊方法。
通常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学检查来确定肿瘤组织的类型和恶性程度。
4. 细胞学检查:细胞学检查包括痰液细胞学检查和细针穿刺活检。
这些检查可以观察到肿瘤细胞的形态特征,辅助肺癌的诊断。
5. 血液检查:血液标志物检查可以帮助判断肺癌的存在和进展情况。
常用的肺癌标志物有CEA、CYFRA21-1、NSE等。
综上所述,肺癌的确定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组织学检查、细胞学检查和血液检查等多种方法,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能够提高肺癌诊断的准确性。
肺癌诊断几大检查手段

肺癌诊断几大检查手段肺癌正确的诊断少不了临床的几大检查手段,一般来说一个肺癌患者要做足如下几类检查才能进行确证,它们是:血液生化检查、肿瘤标记物检查、影像学检查。
一:血液生化检查对于原发性肺癌,无特异性血液生化检查。
肺癌病人血液碱性磷酸酶或血钙升高考虑骨转移的可能,血液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或胆红素升高考虑肝转移可能。
二:肿瘤标志物检查(1)CEA:30%~70%肺癌患者血清中有异常高水平的CEA,但主要见于较晚期肺癌患者。
目前血清中CEA的检查主要用于估计肺癌预后以及对治疗过程的监测。
(2)NSE:是小细胞肺癌首选标志物,用于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和监测治疗反应,根据检测方法和使用试剂的不同,参考值不同。
(3)CYFRA21-1:是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标记物,对肺鳞癌诊断的敏感性可达60%,根据检测方法和使用试剂的不同,参考值不同。
三:影像学检查(1)胸部X线检查:应包括胸部正位和侧位片。
在基层医院,胸部正侧位片仍是肺癌初诊时最基本和首选的影像诊断方法。
一旦诊断或疑诊肺癌,即行胸部CT检查。
(2)CT检查:胸部CT是肺癌的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检查方法,用于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期及治疗后随诊。
有条件的医院在肺癌病人行胸部CT扫描时范围应包括肾上腺。
应尽量采用增强扫描,尤其是肺中心型病变的患者。
另外CT是显示脑转移瘤的基本检查方法,有临床症状者或进展期病人应行脑CT扫描,并尽可能采用增强扫描。
(3)超声检查:主要用于发现腹部重要器官及腹腔、腹膜后淋巴结有无转移,也用于颈部淋巴结的检查。
对于贴邻胸壁的肺内病变或胸壁病变,可鉴别其囊实性及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超声还常用于胸水抽取定位。
(4)骨扫描:对肺癌骨转移检出的敏感性较高,但有一定的假阳性率。
可用于以下情况:肺癌的术前检查;伴有局部症状的病人。
(5)进一步检查(可考虑转院检查):①疑难病例;②患者要求采取更全面的影像检查;③临床需要进一步的影像检查时:如欲判断胸壁或纵隔是否受侵;显示肺上沟瘤的范围;鉴别肿瘤复发、放射治疗后纤维化;排除颅内转移等需行MRI,在进行肺癌后分期及治疗后随诊需行PET-CT检查。
肺癌患者血液炎性指标的临床意义

肺癌患者血液炎性指标的临床意义肺癌是一种以恶性肿瘤的形式发生在肺组织中的疾病。
它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肺癌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炎性指标是非常重要的临床指标之一,它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预后,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肺癌患者血液中常见的炎性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一、C-反应蛋白(CRP)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期蛋白,它在炎症和组织损伤时会显著升高。
在肺癌患者中,CRP的水平往往与肿瘤的病程和预后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CRP的升高与肺癌的早期诊断和肿瘤预后的不良有关。
高水平的CRP预示着肿瘤的晚期和转移,同时与肿瘤的大小和浸润深度相关。
在肺癌患者中定期监测CRP的水平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二、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是血液中白细胞数量的测量指标,它是反映机体炎症和免疫状态的重要参数之一。
在肺癌患者中,白细胞计数的升高往往表示机体炎症反应的增强。
研究表明,白细胞计数的升高与肺癌患者的预后不良相关。
高水平的白细胞计数预示着肿瘤的晚期和转移,同时也与患者的免疫状态和炎症反应相关。
在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测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肺癌患者血液中的炎性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红细胞沉降率,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定期监测这些指标的水平可以帮助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炎性指标只是评估患者炎症反应和肿瘤病情的一种指标,不能作为肺癌的唯一诊断和判断依据,还需要结合其他临床指标和影像学检查来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
肺部肿瘤判断标准

肺部肿瘤判断标准
肺部肿瘤的判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肺部肿瘤的金标准。
通过获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细胞形态、染色深浅、排列方式等特征,判断是否为肿瘤。
如果发现癌细胞或癌组织,则可以确诊为肺癌。
2. 症状表现:肺部肿瘤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如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
如果这些症状持续存在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检查。
此外,肺癌还可能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
3.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肺部肿瘤诊断的重要手段。
通过胸部X光片、CT、MRI等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观察肺部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等情况。
根据影像学特征,可以对肺部肿瘤进行初步诊断和分类。
4.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可以检测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等与肿瘤相关的生化指标。
如果这些指标异常升高,可能提示存在肺部肿瘤。
5. 细胞学检查:通过痰液、胸腔积液或肺泡灌洗液等样本进行细胞学检查,可以观察到肺癌细胞形态和特征,从而对肺部肿瘤进行诊断。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检查结果,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肺部肿瘤的存在和性质。
需要注意的是,肺部肿瘤的诊断需要多个学科的医生共同协作,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检查和评估。
因此,一旦出现肺部肿瘤的相关症状或疑虑,应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接受全面而规范的诊治。
同时,加强肺癌的预防和早期筛查也是降低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血常规也能发现肿瘤!线索藏在这些指标里

血常规也能发现肿瘤!线索藏在这些指标里作者:梁赟来源:《祝您健康》2020年第06期无论健康体检,还是住院检查,血常规检查几乎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项。
但面对密密麻麻的血常规化验单,很多人往往只会关注其中的箭头,箭头向上表示结果高出正常值,箭头向下则表示低于正常值,但具体到每一项指标升高或降低的意义,很多人不明就里。
其实,一张小小的血常规化验单中,反映出的信息量非常大,一些肿瘤的“线索”就隐藏其中。
许多肿瘤在早期阶段并没有异常表现,即使是肿瘤标记物检查有时也难以发现。
但是,有经验的血液科医生,可以从最简单的血常规报告中发现一些肿瘤的蛛丝马迹。
一张血常规化验单中,有20多个项目名称,我们重点要关注三项指标的数值与意义: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计数、血小板计数。
这三项指标分别反映了人体血液中最主要的三种成分——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情况。
血液是流动在我们血管和心脏中的一种红色不透明的黏稠液体。
它主要由血细胞和血浆两类成分组成,血细胞又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白细胞是人体主要的防御细胞,是血液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身体抵抗外来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入侵。
化验单中的白细胞计数是指血液中白细胞的总数,正常的白细胞计数是 4×109/L~10×109/L。
白细胞的“家族”中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这些“成员”分别执行不同的生理功能。
因此,除了白细胞计数外,各类白细胞的百分比也值得关注。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时,“白血病细胞”在骨髓中大量恶性增殖和堆积,同时抑制了正常的造血功能。
这时,在外周血中可以检测到异常的“白血病细胞”,在血常规报告中会标注:幼稚细胞(也可称为异常细胞、原始细胞)。
典型急性白血病的血常规报告中会出现“一高二低”:白细胞异常升高,同时出现贫血和血小板减少。
患者会出现头晕、脸色唇色苍白、活动后胸闷气急以及鼻出血、牙龈出血或皮肤轻微碰撞后出血等症状。
验血可比CT扫描提前发现肺癌

验血可比CT扫描提前发现肺癌
佚名
【期刊名称】《生理通讯》
【年(卷),期】2011(030)006
【摘要】美国俄亥俄大学综合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CarloM.Croce在检查肺癌患者的血液时发现,其血浆中小分子RNA(miRNA)的特征图形存在异常,根据这种特殊的识别标记,可分析出当前的疾病状况和侵袭性。
该发现可能在CT扫描发现肿瘤之前28个月,
【总页数】2页(P155-15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52.5
【相关文献】
1.全肺与选择性三个层面CT扫描在定量检测肺气肿上的可比性研究 [J], 张锦;三鸣理光;酒井植树;川上贤三;久野建志
2.定期CT扫描筛查发现的非小细胞肺癌对患者肿瘤内分泌指标的临床分析 [J], 张景霞
3.低剂量螺旋CT扫描和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价值对比 [J], 白君; 张衡; 许伟坚; 袁勇
4.低剂量CT扫描与常规剂量CT扫描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效能比较 [J], 祁会苓
5.薄层CT扫描周围型小肺癌与良性肿物支气管充气象发现率的比较 [J], 王聚肾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汪睿:关于肺癌,不得不说的……

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记者迫不及待地抛出了一连串问题——
中国人肺癌高发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呢?家族遗传、空气污染、不良生活习惯、情绪压力……肺癌究竟与哪些因素关系最大?“癌症的发病原因是很复杂的,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并不能一概而论。如果一定要说的话,我认为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刺激是比较重要的两个因素,两者一个是内因,一个是外因。”
“这个时候,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度、对医生的信任度和积极配合就十分重要了。”汪睿很有感触地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三年前,自己一个六十出头的同事在一次住院的身体检查中意外发现肺部有一个病灶,因为有基本的医学常识,她对此非常重视,很积极地配合进行了诊断性检查,汪睿高度怀疑肿瘤可能,因此她听从了建议很快进行了手术切除。术后确诊为肺部原位腺癌,她术后都无需化疗,就得到了很好的康复,至今她的健康状况也很好。而她的弟弟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在一次检查中发现左肺的疑似病灶之后,抱有侥幸心理,不听医生的意见,拒绝进行穿刺活检,一个多月后,他的病情恶化非常快,肺癌也从中期发展到了晚期,错失了宝贵的治疗时机。”
汪睿:关于肺癌,不得不说的……
作者:江媛媛
来源:《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17年第06期
汪睿,副主任医师,肿瘤学博士,安徽省胸科医院肿瘤二科主任,安徽省抗癌协会康复和姑息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医学会肿瘤内科学会分会委员,国际肺癌协会IASLC会员,德国Duisburg-Essen University Ruhrlandklinik访问医生。从事肿瘤治疗专业工作多年,擅长肺癌、食管癌等胸部肿瘤的诊治,胸部肿瘤的内窥镜诊断及治疗,对肺癌及胸腔积液的诊断有独到的手段。
血常规能检查出肿瘤吗

血常规能检查出肿瘤吗
经常听见有人患了癌症肿瘤,就会觉得很可怕,因为致死率太高了,即使你治疗的及时也只能够勉强多延长一段时间的生命,最后还是会因为癌症的病因致死,癌症很多的起因都是我们日常一些不起眼的习惯。
那么,血常规能检查出肿瘤吗,是可以的,一起来看看。
血常规能检查出肿瘤吗
血液检查是体检中查出早期癌症的重要手段,检测血液中各种肿瘤标志物指标是否升高,则可发现、鉴别各种恶性肿瘤,如甲胎蛋白AFP可查原发性肝细胞癌、生殖腺胚胎性肿瘤。
癌胚抗原CEA明显升高时,常见有结肠癌、胃癌、肺癌、胆管癌;存在肝癌、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时也有升高。
肿瘤标志物检查
1、AFP(甲胎蛋白):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指标
AFP为肝细胞癌与生殖细胞癌的标记物,能够用于肝癌高危人群随访。
AFP是原发性肝细胞癌早期诊断的一个重要指标,能够在临床症状出现在6至12个月就给出检查结果。
2、CEA(癌胚抗原):广谱肿瘤标记物
CEA为广谱肿瘤标记物,在结直肠癌当中,CEA升高与分期有关,同时再乳腺癌、肺癌、胰腺癌及其癌性胸水中都具有明显升高。
CEA可以用于恶性肿瘤术后疗效观察及其预后判断,也能够用于化疗患者的疗效观察。
3、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生殖肿瘤细胞标记物除去正常和异常妊娠检查外,主要为胎盘滋养细胞、生殖细胞肿瘤和睾丸细胞的诊断及辅助诊断的标记物,主要应用于疗效判断和随访。
以上就是有关于“血常规能检查出肿瘤吗”的相关内容和详细介绍。
肿瘤是现在比较常见的重大疾病,存活率真的太低了。
可是疾病这个东西,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找上你,你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生活习惯调整好,尽量避免而已,谁都不敢说自己不得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到 遗 传 因 素影 响 ,经 常 食 用 腌 渍 或 烟 熏 食 物 的 人 比较 容
而且家中有人曾患上鼻咽癌 ,医生会进行 E sen B r p ti- a r
病 毒 血 清检 验 ,判 断 患 癌 风 险 。但 是检 验 很 可 能 出现 误
■ l
Id _ i 一 i i_
■ 日_ 鼢群 ’
口 隧
喉专科医生梁任灵和麦汉华展开的调查显示,6 0名出现 鼻咽癌症状 的病人进行内镜窄带成像术检验后 ,有八人
确 诊 患 上鼻 咽 癌 。
呈现 暗 色 , 医生 因此 能 更 容 易找 出 细 微 的异 变 ,及 早 找
报 ,使 很 多 没患 上 鼻 咽 癌 的病 人 虚 惊 一 场 。
■ 耳 鸣 ■ 鼻 塞
他说 ,鼻 咽 体积 小 且 隐蔽 ,普 通 的 内 窥镜 检 验 不 容 易 觉 察 到癌 病 变 ,“ 鼻咽 如 果 出 现癌 病 变 ,微血 管 异 常 增 多 。但 在普 通 的 光 纤 内 窥 镜 下 ,患 癌 鼻 咽 部 位 看 起 来 一 片 通红 ,要 觉 察 到细 微的 癌 病 变 部 位 不容 易 。 ” 窄 带 成 像术 通 过 特定 过 滤 器 筛 除红 光 ,使 血 管 结 构
一头晕
■ 经 常 流鼻 血 ■ E s i — ar 毒 血 清检 验 呈 阳 性反 应 pt n B r 病 e
摘 自 联 合 早 报
美 国研究人员 日前表示,血液 中3 种蛋 白质可以 “ 提早”显
现肺癌,比癌症症状显露时 间早大 约一年。 美 国弗雷德 ・ 哈钦森癌症研 究中心研 究人 员在一年 时间里,
出癌 细 胞 。
麦 汉华 说 ,过 去 几 年 ,鼻咽 癌 的 治 疗 方式 取 得 了很 大进 展 ,但 死 亡 率 并 未 明 显 下 降 ,主 要 是 市 面 上 的 筛 查
现有技术准确度低
其 中 两人 接 受 普 通 的 内窥 镜检 验 时 ,显 示 鼻 咽情 况 正 常 ,但 通 过 窄 带 成 像检 查 后 发 现 患 上 鼻 咽 癌 。 医 生 为 病 人进 行 活体 组 织检 验 , 定 八 名病 人都 患 上 鼻 咽癌 , 确 显 示 窄 带 成 像 术相 当准 确 。 麦汉 华 说 ,现 有 的鼻 咽 癌 筛查 技 术 准 确度 不 高 。如 果 病 人 出现 鼻 咽癌 症 状 ,其 中一 个 耳 朵阻 塞 、鼻 涕 带 血 ,
。 。
曼
M呷, .
离 鞫睁 自
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新法检测鼻咽癌快又准
一
一
l
L
及早 发 现 鼻 咽癌 能 提 高病 人康 复 的 机 会 ,如 果在 早 期 发 现 ,成 功 率 高达 9 % 。 不过 ,由于 不 容 易诊 断 ,很 0 多鼻 咽 癌患 者到 了 癌 症 末 期才 发 现 ,为 时 已 晚 。 新 加 坡 医 生成 功 测 试 一 种新 的 成 像技 术 , 能 更准 确 地 检 测 出 患 上初 期 鼻 咽 癌 的 机 会 。 由 伊 丽莎 白医 院 耳 鼻
研究中心教授米尔 ・ 哈奈什说 :“ 这是关键 的一步,这说 明
实际上某些抗原确实在诊断 出肺癌前就开始活跃。 这时人还没有
任 何 症 状 。 ”
临 床
哈奈什说,5年 内有 望开发 出血液检测肺癌 的方 法。
“ 患癌症过程中,免疫系统识别 出肿瘤抗原这种外来蛋 白质。 ”哈奈什说,“ 免疫系统认为这些是
异常蛋 白质 ,会对它们 作出反应。 ” 研 究结果发表 在最新一期 《 临床肿瘤 学》杂志上。
摘自 《 三峡 晚报 》
2 0 2l 0 g・ 中 k 健豪 文璃 ・
检验 了 10 名吸烟或曾经吸烟者 的血液样本 , 中8 人被诊 断患 7 其 5
5
有癌症 ,8 5人没有 患癌症 。
年 内 有 望
结果发现,患有癌症的测试对象 中,5 % 的人血液中含有 1
anx 1 I-3 30 LM 1 种 蛋 白质 。 nei 、 - 和 A R 三 n 4
技术有很大的局限 ,目前 5 %至 6%的鼻咽癌病人是在 0 0
癌 症 后期 发 现 疾病 。 他 认 为 ,初 步 调 查结 果 显 示 ,窄带 成 像 术 有望 及早 检 测 出鼻 咽 癌 ,为病 人提 供 一 线 生 机 。
什么是鼻咽 癌?
鼻 咽 癌 是 一 种 发生 于 鼻 咽腔 或上 咽 喉 部 的癌 症 ,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