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小升初语文基础知识综合训练(最新版)(强化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题
读句子,想象画面。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流着月光。
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
我捡起一颗卵石投向小水塘,“咕咚”一声,小水塘的月亮一下子碎裂变形!
读这句话,似乎能看到___________,听到_____________,还能闻到______________。
第二题
点击大阅读——《童年》。
《童年》是作家________的小说,故事的主人公是________。
该小说以孩子的视角来讲述,_________的爱仿佛黑暗中的明灯,照亮了他的心,除此之外,还有主人公遇到的许许多多的好人,如:_______、_______,都让他感受到了人世间的温暖和美好,让他面对苦难依然保持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第三题
整本书阅读:根据下面童话故事选段,写出故事的名字及出处。
1.他们只好把她放到木板上,七个矮人都坐在旁边哭,哭了三天。
他们想埋葬她,但是看样子,她好像还活着,她的脸还是红润润的,很美丽。
这个故事的名字是_____________,出自世界名著____________。
2.他每一天每一个钟头要换一套新衣服。
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
这个故事的名字是_____________,出自世界名著_____________。
3.一个满天星斗的夜里,他看守着田地,手里的扇子轻轻摇动。
新出的稻穗一个挨一个,星光射在上面,有些发亮,像顶着一层水珠,有一点儿风,就沙拉沙拉地响。
这个故事的名字是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
第四题
整本书阅读。
1.上图展示的是哪一个神话故事?请写出故事名称并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简要复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古希腊神话中,传授纺织、园艺、畜牧等技艺给人类的是智慧女神__________________。
3.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是________________。
第五题
请同学们先浏览一下试卷的第一题,然后带着问题听录音,再完成下面的问题。
1.阅读是什么?是吸收。
好像每天吃饭吸收养料一样,阅读是吸收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作是什么?是表达。
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或者___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_。
3.这段话是_________老先生说的。
第六题
按要求写句子。
(1)《小池》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其中是这样描写荷花的:“________,________。
”
(2)《小儿垂钓》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
诗中描绘了一个乡村儿童在河边________的情景,流露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前两句写___________。
后两句写____________。
(3)________,孤掌难鸣。
(4)一花独放不是春,_____________。
(5)用打比方的手法把句子补充完整。
走进公园,只见那荷叶像____________托着那___________似的露珠。
(6)改反问句。
森林就是一个水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题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害羞(xiū)茁壮(chū)粉色(fēn)凶狠(xiōng)
B.包裹(gě)晶莹(jīng)葱绿(cōng)堡垒(pù)
C.的确(dí)好的(de)目的(dì)我的(de)
D.漂亮(piāo)漂流(piāo)漂泊(piāo)飘荡(piāo)
第八题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重量(liáng)轰炸(hōng)凶狠(hěng)
B.反驳(bó)插上(chā)攻打(gōng)
C.商量(sāng)赞赏(zhàn)驾驶(jià)
D.堡垒(lěi)火药(yào)补充(cōng)
第九题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唱和 和平和睦 应和
B.折腾 折本折断 枝折花落
C.桂冠 鸡冠花张冠李戴怒发冲冠
D.效率 率领率先 圆周率
第十题
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交叉(chà)绽透(zhàn)金晖(hui)姗姗来迟(shān)B.拥挤(jǐ)炫耀(xuàn)胆怯(qiè)徜徉(tǎng)
C.杜甫(pǔ)韩愈(yù)涉水(shè)龚自珍(gōng)
D.尘垢(gòu)晕皱(yùn)赤脚(chì)曝着阳光(pù)
第十一题
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锄地(chú)朴素(pǔ)应和(hè)鸡冠花(guàn)
B.琥珀(bó)渗出(shèn)繁衍(yǎn)实践(jiàn)
C.乒乓(pā)绽放(zhàn)徜徉(yáng)曝着光(pù)
D.疙瘩(gē)雏鸡(chú)叫嚣(xiāo)窥伺(kuī)
第十二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是()
A.鸡冠花(guān)B.朴素(shù)C.附近(fǔ)D.倘若(shǎng)
第十三题
下列字的读音最有可能与“蹀”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碟B.世C.躇D.蒹
第十四题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昼夜(zòu)耕耘(yún)提挈(qiè)窈窕(yǎo)
B.宝钗(chā)袭击(xí)眺望(tiào)天赋(fù)
C.祷告(dǎo)裤裆(dāng)龇牙(cī)土匪(fěi)
D.艄公(shāo)桅杆(wéi)踌躇(chóu)企图(qǐ)
第十五题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春蚕
①春天是养蚕的季节。
每到这时候,我常常想起母亲来。
解放前,我们家很穷,母亲就靠养蚕换点儿钱,给我
们姐弟俩交学费。
②我们家门口有几株桑树。
春天一到,桑树刚发出新芽,母亲就照例拿出几张蚕种来。
每张蚕种不过一尺见
方,上面布满了比芝麻还小的褐色的蚕卵。
等桑叶长到榆钱大小的时候,蚕种上便有许多极小极小的蚕在蠕动,蚕的生命就是这样开始的。
③母亲微笑着,把这些小生命抖落在小匾里。
匾里已经撒了一层剪成细丝的嫩桑叶。
这是母亲带着我从桑树上
摘来的,擦得干干净净,剪得又细又匀。
④蚕一天天地大起来,桑叶也一天天地剪得粗起来。
等蚕长到半寸来长的时候,小匾换成大匾,就开始喂整片
的桑叶了,每天清晨,姐姐把桑叶采回来,母亲吩咐我洗了手,用毛巾把一片片桑叶擦干,再轻轻地均匀地撒在匾里。
⑤蚕越来越大了,待在一个匾里太挤了,就分成两个匾,再分成三个匾……匾一个又一个地增加着。
母亲带着
我和姐姐把隔壁的一间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当作养蚕室,把七八个匾都搬了进去。
每天深夜,母亲总要起来添桑叶。
我一觉醒来,常常看见母亲拿着烛台去喂蚕。
闪闪的烛光照着她那带着皱纹的慈祥的脸。
⑥推开养蚕室的门,立刻传来一片沙沙的声音,像下雨似的。
那是蚕在大口大口地吃桑叶。
那些日子,采桑叶
的担子就落在父亲肩上。
父亲用很大的桑剪把桑叶连枝剪下来,成捆地背回来。
⑦要快“上山”了,母亲一夜要起来两次,累得她腰酸背痛。
我和姐姐也常常起来帮忙。
母亲把蚕沙大捧大捧地
从匾里清出来,姐姐把桑叶大捧大捧地放进匾里。
我用簸箕接蚕沙的时候,总看见母亲的额角上渗着汗。
⑧蚕“上山”了。
它们被捉到用一束束麦秆扎成的“山”上。
几天以后,“山”上结满了白的黄的茧子。
母亲一面摘茧
子,一面轻轻地对我和姐姐说:“孩子,上学得用功啊!这学费来之不易……”
⑨我抬起头,看见母亲的两鬓又添了一些银丝。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照例:____________
②来之不易:_____________
2.短文按照____顺序描写了我们一家人养蚕的过程,分别从蚕种孵化出蚕、________、蚕越来越
大、_________几个方面描写了蚕生长的过程。
3.第⑤自然段中“每天深夜,母亲总要起来添桑叶,我一觉醒来,常常看见母亲拿着烛台去喂蚕。
能不能把常常去掉?
__________________
4.母亲说“这学费可来之不易呀……”你从哪些地方能看出这学费的来之不易呢?至少写出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将题目改成《养蚕》或者《母亲》可以吗?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六题
阅读《一起长大的玩具》的部分目录,回答下列问题。
目录
一起长大的玩具 (3)
抽陀螺 (3)
兔儿爷 (6)
泥泥狗 (11)
脸谱 (15)
快乐鸡毛 (18)
1.根据书名《一起长大的玩具》,我知道这本书里有关于_______的内容。
2.《脸谱》这一章节从第_______页开始。
3.这本书的第6页写的是《_____》这个故事。
第十七题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是我自己上来的”
①一天,父亲带着6岁的儿子去钓鱼。
他们来到湖边,父亲拿出钓鱼竿,孩子很好奇,自己悄悄地摸索着下到
坑里。
玩了一会儿后,可是他突然发现坑底离地面很高,下来容易上去难。
②儿子很着急,不得不大声呼喊:“爸爸,帮帮我,父亲就在离自己不远的地方,不可能听不到。
父亲对儿子
的求助置之不理,可父亲还是置之不理。
③天渐渐地暗了下来,儿子又急又怕,他的第二个反应是哭泣。
儿子一边哭泣一边呼喊,儿子不得不自己想办
法了。
他在坑里转来转去,寻找可以爬上去的地方。
终于,终于艰难地爬了上来。
④这时候,他发现父亲还在原来的地方悠闲地钓着鱼,仿佛什么事情也没发生。
儿子没有抱怨,他径直走到父
亲身边,说:“爸爸,是我自己上来的!”
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置之不理: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到正确的词句,完成下面的填空。
儿子在坑里玩耍,发现自己上不来,不得不_____。
这时父亲却_____,儿子的第一个反应是_____,第二个反应是哭泣。
最后,儿子自己艰难地_____。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部分反映了儿子怎样的心情?在括号里用词语写出来。
儿子没有抱怨,更没有愤怒,他径直走到父亲身边,是我自己上来的!”( )
4.文中的父亲和儿子,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____________
第十八题
阅读理解。
台北闹饥荒
①每次回到乡下老家,要返回台北的时候,妈妈总是塞很多东西到我的行李箱里,一直到完全塞不下为止,那
种情况就好像台北正在闹饥荒。
②“妈,你什么都不用带,台北什么都有。
”我说。
③妈妈总是这样回答:“骗你的!台北什么都有,台北又不是极乐世界。
”
④我把芭乐、橘子、哈密瓜拿出来,说:“至少,这些水果都有。
”
⑤妈妈又帮我塞进去,说:“我们乡下的较好吃,也较便宜。
”
⑥我把一大包肉干、肉松,肉脯拿出来,说:“我们家楼下就有新东阳呀!”
⑦她又帮我塞进去,说:“你是知道什么?我要买给我孙子吃的,又不是买给你吃,何况人家这些都是手工做
的呢!”
⑧我看拗不过她,把最后希望放在皮箱里的六罐汽水和可乐上,我说:“这汽水可以不要带吧!”
⑨她说:“这是我在福利中心买的,一罐和外面的差十元,带着、带着,路上口渴可以喝。
”
⑩“这重成这样!”我说。
⑪妈妈眼睛一亮,说:“你小时最喜欢喝汽水了,常常偷桌下的汽水来喝……”
⑫我立刻打断她的话,说:“我带,我带。
”因为我知道接下来她会把我小时候的丑事一一拿出来说,一直到我投降为止。
⑬这时,妈妈看我不再抗争了,终于满意地拍着我的行李箱,眼神悠远地说着:“提得起来,就是我们的。
”
⑭然后,我们就陷进沉默,因为,“提得起来,就是我们的”正是我爸爸生前的口头禅,当妈妈这样说,我们都不约而同地想起爸爸。
⑮坐火车回台北的路上,我想到自从父亲过世,妈妈把所有的爱都投射在我们身上,她才不管我们是几十岁的人,以为我们都是需要照护的孩子。
⑯我想起父亲的口头禅“提得起来,就是我们的”,现在已经轮到妈妈说了。
⑰对于父母亲的爱,我们也是“提得起来,就是我们的”,趁还提得动,行李箱还有空间,就多塞一点爱进去吧!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
1.妈妈往我包里塞的东西不包括()
A.各种水果B.各种蔬菜C.各种肉干肉松D.汽水和可乐
2.文章第一自然段划横线“那种情况”指的是()
A.台北正在闹饥荒的时候B.我正要与母亲分别的时候
C.我刚回到乡下的时候D.母亲拼命往我包里塞东西的时候
3.关于题目“台北闹饥荒”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全文的线索,文章围绕“台北闹饥荒”这件事展开叙述。
B.题目的言外之意是对母亲“塞很多东西到我行李箱里”这一举动的调侃。
C.作者并没写到台北的任何事情,这个题目取得不好,应该换掉。
D.正是因为台北闹饥荒,所以母亲才会往我包里塞很多东西。
4.文中作者一直重复出现这句话“提得起来,就是我们的”请你结合文本和自身经历,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九题
策略品鉴。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同读一本书”后,知道引用 _______的句子来说明观点,更有说服力。
滨:我来说“主要内容”。
这段文字,主要讲了一个“_____”字……
晓:我来说“困惑情节”。
我知道,孔子是个 _______家、_______家,他怎么会“________”呢?真是令人不可思议。
琪:我来说“人物评价“。
孔子“敏而好学,_________”,所以,孔子会这样回答,“知之为知之,__________,是知也。
“
美:我来说“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间辩论。
围绕“孔子不能决”,两小儿又开始新的辩论。
高个儿(是 _______方):___________真可能“不能决”。
矮小儿(是 _______方):先生是大儒,_________,肯定“能决”。
3.“即兴发言”中,我第一个登台。
①速打腹稿。
我先讲孔子 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再讲自己对“孔子不能决”的猜想,最后,结合亲身经历
讲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登台发言。
我记住老师说的“即兴发言‘三不要’”——不要伤人、不要 __________、不要 _________。
③发言后,一起回忆那些“老师故意‘不能决’”,却是让我们热烈讨论的快乐时光,终于明白
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第二十题
阅读。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 ,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这段文字选自《孟子•告子上》,“弈”的意思是:_______。
(2)请补全文中空白处的句子。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
之:①的;②他,指专心听讲的那个人;③指弈秋的指导;④指鸿鹄
通国之善弈者也 _____一人虽听之_____
思援弓缴而射之_____虽与之俱学 _____
(4)为什么文中两个条件差不多的学生跟随一个老师学习,效果却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