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术语(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治理和质量保证的术语
GB/T6583-1994ISO/8402-1994版共定义了67条质量治理和质量保证的术语,分类如下:
全然术语:13条
与质量有关的术语:19条
与质量体系有关的术语:16条
与工具和技术有关的术语:19条
本章将表达几个重要的术语
一、产品
二、过程
三、程序
四、质量
五、质量方针
六、质量体系
七、质量操纵
八、质量保证
九、质量治理
十、全面质量治理
十一、质量筹划
十二、质量方案
一、产品(Product)
1.定义:〔ISO84021.4〕活动或过程的结果
注:
(1).产品可包括效劳、硬件、流程性材料、软件或它们组合。

(2).产品能够是有形的〔如组件或流程性材料〕,也能够是无形的〔如知识或概念〕或是它们的组合。

(3).产品能够预期的〔如提提供顾客〕或非预期的〔如污染或不愿有的结果〕。

2.要点:
(1).产品的四种类型: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效劳。

(2).硬件:不连续具有特定外形的产品。

如:制造零件、元件、组件、装配产品、机械、建筑物。

(3).软件:通过支持媒体表达的信息所构成的一种智力全心创作。

如:信息、程序、规那么、信息。

(4).流程性材料:将原料转化成某一预定状态的产品。

如:液体、气体、线体。

(5).服务:为满足顾客的需要,供方和顾客之间在接触时的活动以及供方内部活动所产生的结果。

如:旅游、交通、金融、医疗、教育、咨询、公共事业等。

(6).任何一个组织提供的产品,通常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产品组成
二、过程(Process)
1.定义〔ISO84021.2〕将输进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

注:资源可包括人员、资金、设施、设备技术和方法。

2.要点:
*过程有输进和输出,输进是实施过程的根底,输出是完成过程的结果。

*完成过程必须投进适当的资源和活动,过程的质量取决于资源活动。

*质量治理通过过程的治理来实现,所有的工作要通过一个过程来完成。

*确保过程的质量,对输进的信息要评审,输出的信息要验证。

*建立质量体系,必须识不过程,确定资源和过程,确保资源和活动的质量。

质量治理和质量保证的术语
三、程序(Procedure)
1.定义〔ISO84021.3〕为进行某项活动所规定的途径。

注:
(1)在许多情况下,程序可形成文件〔如质量体系程序〕。

(2)程序形成文件时,通常称为“书面程序〞或“文件化程序〞。

(3)书面或文件化程序中通常包括活动的目的和范围,做什么和谁来做。

何时、何地和如何做、应使用什么材料、设备和文件,如何对活动进行操纵和记录。

2.要点:
(1)程序能够形成文件也能够不形成文件。

(2)质量体系程序通常要求形成文件。

(3)形成文件的程序,程序为“书面程序〞或“文件化程序〞。

(4)文件化程序通常包括:“5W〞“1H〞
Who(谁来做〕
Why〔什么原因做〕
When〔何时做〕
Where〔何地做〕
What〔做什么〕
How〔如何做〕
质量治理和质量保证的术语
四、质量(quality)
1.定义〔ISO8402
2.1〕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注:
(1).在合同情况下,或是在法规规定情况下,如在平安性领域中,需要是明确规定的;而在其他情况下,隐含的需要那么应加以识不并确定。

(2).在许多情况下,需要会随着时刻而变化,这就意味着要对质量要求进行定期评审。

(3).一般依据特定的准那么将需要转化为特性〔见质量要求〕。

需要可包括,例如,性能、合用性、可信性〔可用性、可靠性、维修性〕、平安性、环境〔见社会要求〕、经济性和美学。

(4).术语“质量〞不应作为一个单一的术语来表示在对比意义上的优良程度,也不应用于定量意义上的技术评价。

为了表达这些含义,应使用恰当的形容词。

例如,可使用以下术语:
a.“相对质量〞,表示实体在优良程度和对比意义上按相对的基准排序〔不可与等级相混淆〕。

b.“质量水平〞和“质量度量〞〔如验收抽样〕,表示在“定量意义上进行精确的技术评价〞。

(5).取得满足的质量涉及到质量环中的所有时期。

这些不同时期对质量的作用有时为了强调而加以区不,例如,有关确定需要的质量产品设计的质量、符合性质量和全寿命周期产品保障的质量。

(6).在某些文献中,质量是指:“适用性〞、“适合目的性〞、“顾客满足〞或“符合要求〞。

按上述定义,这些仅表示了质量的某些方面。

2.理解要点:
(1).实体:实体是指能够单独描述和考虑的事物〔ISO8042-94〕。

实体能够是:
a.某项活动或过程;
b.某个产品〔产品包括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及效劳〕;
c.某个组织、体系或人;
d.或者是它们的任何组合。

需要是指对质量等方面的要求,通常要转化成有规定指标的特性。

需要在合同或法规环境下应是规定的,而在其它环境中需要那么须标识和确定,以防止理解上的差异。

a.需要是动态的,许多情况下随时刻变化,因此应对质量要求进行定期评审。

b.需要一般可转化成有指标的特性,并包括如特性、有用性、可信性、平安性、环境要求、经济性和美学等方面。

(3).明确需要:指在有关文件或合同中明确规定的要求。

(4).隐含需要:
a.尚未明确规定,但实际已包含的;
b.不言而喻或语言文字难以表达的。

(5).特性:要紧指产品的内在特性。

要紧表现在性能、可靠性、维修性、平安性、习惯性、经济性、时刻性等方面。

(6).企业应追求的是“最适合某些顾客的条件〞的质量,而不是尽对意义上最好的质量。

质量治理和质量保证的术语
五、质量方针(qualitypolicy)
1.定义:(ISO840
2.30.1)
由组织的最高治理者正式公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

注:质量方针是总方针的一个组成局部,由最高治理者批准。

2.理解要点:
(1).质量方针表达了组织对质量总的追求,对顾客的承诺,是该组织质量工作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2).质量方针必须由最高治理者批准,并正式公布执行。

(3).要保证组织的全体职员对质量方针能正确理解和执行。

(4).质量目标应紧密联系组织所提供的产品及人员状况等实际合理制订,既要追求高水准,又要能够实现。

(5).为了便于全体职员把握,通常质量方针选用通俗易明白、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

六、质量体系〔qualitysystem〕
1.定义:〔ISO840
2.
3.6〕为实施质量治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

注:
(1).质量体系的内容应以满足质量目标的需要为准。

(2).一个组织的质量体系要紧是为满足该组织内部治理的需要而设计的。

它比特定顾客的要求要广泛。


客仅仅评价质量体系中的有关局部。

(3).为了合同或强制性质量评价的目的,可要求对已确定的质量体系要素的实施进行证实。

2.要点
(1).质量体系的全然组成有四个局部:即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

(2).质量治理需通过质量体系运作;质量体系是实施质量治理的保证。

(3).质量体系两个方面:
a.内部质量治理方面-范围广而且全面。

b.外部质量保证方面-不是全部。

(4).一个组织只有一个质量体系,但能够同时存在有假设干个不同的质量保证体系。

七、质量操纵〔qualitycontrol〕
1.定义:为到达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

注:
(1).质量操纵包括作业技术和活动,其目的在于监视过程并排除质量环所有时期中导致不满足结果的缘故,以取得经济效益。

(2).质量操纵和质量保证的某些活动是互相关联的。

·质量操纵的对象是过程,结果无能使被操纵对象到达规定的质量要求。

·作业技术:是指专业技术和治理技术结合在一起,作为操纵手段和方法总称。

·质量操纵应贯穿于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即质量环的所有环节〕。

·质量操纵的目的在于以预防为主,通过采取预防措施来排除质量环各个时期产生咨询题的缘故,以获得期看的经济效益。

·质量操纵的具体实施要紧是妨碍产品质量的各环节、各因素制订相应的方案和程序,对发觉的咨询题和不合格情况进行及时处理,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

八、质量保证〔qualityassurance〕
1.定义:〔ISO840
2.
3.4〕
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讲明实体能够满足质量要求,而在质量体系中实施并依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方案和有系统的活动。

注:
(1).质量保证有内部和外部两种目的:
a.内部质量保证:在组织内部,质量保证向治理者提供信任。

b.外部质量保证:在合同或其他情况下,质量保证向顾客或其他方提供信任。

(2).质量操纵和质量保证的某些活动互相关联的。

(3).只有质量要求全面反映用户的要求,质量保证才能提供足够的信任。

2.理解要点:
质量保证的目的是提供信任,获信任的对象有两个方面:是内部的信任,要紧对象是组织的领导。

二是外部的信任,要紧对象是客户,由于质量保证的对象不同,因此客看上就存在着内部和外部质量保证。

信任来源于质量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包括技术、治理、人员等方面的因素均处于受控状态〕,建立减少、消除、预防质量缺陷的机制,只有如此的体系才能讲具有质量保证能力。

产品的质量要求〔产品要求:过程要求、体系要求〕,必须反映顾客的要求才能给顾客以足够的信任。

证实的方法:
a.供方合格声明。

b.提供形成文件的全然证据。

c.提供其他顾客的认定证据。

d.顾客亲自审核。

e.由第三方进行审核。

f.提供经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据。

质量保证和质量操纵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其某些活动是互相关联、密不可分的。

质量治理和质量保证的术语
九、质量治理〔qualitymanagement〕
1.定义:〔ISO940
2.
3.2〕
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筹划、质量操纵、质量保证和质量革新使事实上施的全部治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注:
(1).质量治理是各级治理者的职责,但必须由最高治理者来领导。

质量治理的实施涉及到组织中的所有成员。

(2).在质量治理中,要考虑经济因素。

2.理解要点:
(1).质量治理是下述治理职能中的所有活动。

a.确定质量方针和目标。

b.确定岗位职责和权限。

c.建立质量体系并使其有效运行。

(2).是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质量筹划、质量操纵、质量保证和质量革新一系列活动来实现的。

(3)一个组织要搞好质量治理,应加强最高治理者的领导作用,落实各级治理者职责,并加强教育、鼓舞全体职工积极参与。

(4).应在质量要求的根底上,充分考虑质量本钞票等经济因素。

质量治理和质量保证的术语
十、全面质量治理〔totalqualitymanayement〕
1.定义〔ISO84023.7〕
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根底,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足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到抵达长期成功的治理途径。

注:
(1).“全员〞是指该组织结构中所有部门和所有层次的人员。

(2).最高治理者强有力和持续的领导以及该组织内所有成员的教育和培训是这种治理途径取得成功所必不可省的。

(3).在全面质量治理中,质量那个概念和全面治理目标的实现有关。

(4).“社会受益〞意味着在需要时满足“社会要求〞。

(5).有时把“全面质量治理〞〔TQM〕或它的一局部称为“全面质量〞、“公司范围的质量治理〔CWQC〕〞、“TQC〞等。

2.理解要点:
(1).是对组织进行治理的一种途径。

(2).“质量〞的概念扩充为实体全部治理目标,即“全面质量〞,可包括提高实体质量〔产品、工作、质量体系、过程、人的质量〕,缩短周期〔生产周期、物资储躲周期F〕,落低本钞票和提高效益。

(3).全面质量治理的特点是以全面质量为中心,全员参与为根底,目的是通过持久成功,即使顾客、本组织成员和社会持续满足和受益。

(4).成功的要害在于最高治理者强有力和持续的领导,全员教育和培训,持续进行质量革新。

(5).建立并实施质量体系是开展全面质量治理的根底。

质量治理和质量保证的术语
十一、质量筹划:〔qualityplanning〕
1.定义:〔ISO84023.3〕
确定质量以及采纳质量体系要素的目标和要求的活动。

质量筹划包括:
a.产品筹划:对质量特性进行识不、分类和对比,并建立其目标、质量要求和约束条件。

b.治理和作业筹划:对实施质量体系进行预备,包括组织和安排。

c.编制质量方案和作出质量革新规定。

2.理解要点:
·为满足产品、工程或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供方应进行质量筹划。

·针对特定的产品、工程或合同,要从人员、设备、材料、工艺、检验和试验技术、生产进度等做全面的筹划。

这种筹划的文件表现形式确实是基本质量方案。

十二、质量方案:〔qualityplan〕
1.定义:〔ISO84023.13〕
针对特定的产品、工程或合同,规定专门的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的文件。

注:
(1).质量方案通常参照质量手册中适用于特定情况的有关局部。

(2).依据质量方案的范围,能够使用限定词,如“质量保证方案〞,“质量治理方案〞。

2.理解要点:
(1).编制质量方案的对象是特定产品、工程或合同。

(2).质量方案的内容是专门的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具体为:应到达的质量目标,该工程各时期中职责和职权的分配;应采纳的特定程序、方法和作业指导书;有关时期的试验、检验和审核大纲;随工程进展而修改和完善质量方案的方法;为到达质量目标必须采取的其它措施。

(3).质量方案是质量手册的补充,是质量文件的特不形式,因此能够参照直截了当引用质量手册中所适用的局部内容或条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