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时第三节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认知目标:
1.了解什么是弹性形变
2.知道弹力,知道在在一定的范围内,拉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长
3.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4.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一、知识要点精讲
1.认识弹力:
(1)弹性:物体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能恢复到原状的特性叫弹性,这时候发生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例如:被压弯的弹簧,在力撤消后会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就是弹性形变,使物体具有这种形变的特性就是弹性。

(2)弹力: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两个物体间要产生弹力,必须要互相接触,并且互相挤压,而发生弹性形变才行。

平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

【触类旁通】
1.接触的物体一定会产生弹力吗?
提示:不一定,接触的物体只有相互挤压时才会产生弹力,不挤压二者之间不会出现弹力
【能力测试】
下列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
B. 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C. 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
D. 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互相挤压发生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
答案: D
2.弹力的性质:
簧伸得越长。

3.弹簧测力计:(1
(2
测力计的量程。

的“N”表示牛顿长。

成的弹簧测力计。

校零。

(2)
(1)在一定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2)弹簧测力计
阻,影响测量力的准确性。

(3)
格得出所测力的大小。

三、典型例题诠释
[例1]在弹性限度内,
下挂5N重物时,弹簧伸长2cm
7.5N重物时弹簧长度是10cm
的原长?(在弹簧测量范围内)
解析:此题中F1=5N,ΔL1=2cm;F2
L2=10cm,求L0=?先求ΔL2。

因为
ΔL1/ΔL2,所以ΔL2=3cm;
L2-L0,所以L0=L2-ΔL2 = 7cm
答案:弹簧原长为7cm。

[例2](04
弹簧测力计测量范围是__
针所示被测物重是_______N
分析:
0—5 N,并且图中一个大格是1
5小格,每小格代表0.2牛,
在一个大格三个小格,
题:
四、易错点解析
例1.(03湛江)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B.
几下
C.使用前应校零
D.

解析:
提示:本题有多个答案,下面提供若干个
A.物体形变能产生力,这个力叫非弹性力
B.分子间的斥力与引力,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属于弹力
C.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形变就越小
D.弹簧测力计利用了物体的形变与力的关系
2.下图中,所表现的力不是弹力的是()
3.(04太原)如图所示,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物体对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为
()
A.4.4N B.39N C.36N D.3.3N
4.有一把弹簧秤,秤钩上不施加力时,指针不是指在零刻度位置,而是指在0.2牛的位置,
此时用手拉弹簧秤秤钩,使弹簧秤的示数为4牛,则手拉弹簧的力是( )
B.4牛 D.无法判断
5.弹簧秤弹簧断了,拆去断掉的较短部分,把剩下的较长部分弹簧仍装在原来的弹簧秤上
零点校正后,用它测力,结果( )
A.测量值比实际值大
B.测量值比实际值小
C.测量值和实际值相等
D.以上情况都可能
6.使用弹簧秤应注意:
(1)使用前首先要观察它的________和________ ,所测拉力________应在弹簧秤的________之内。

(2)测量前应调节弹簧秤面板,使指针指在________处。

(3)使用弹簧秤测力时,拉力方向应和弹簧秤________一致。

(4)读数时,眼睛的视线要跟弹簧秤的________所指示的位置________。

7.(04广州课程标准)王芳同学在研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大小的关系实验时,得到如下
请你对表中的弹簧的长度数据进行研究,填写对应的弹簧的伸长数据。

并分析弹簧的伸长与拉力大小之间的关系,结论是:。

二、能力提升(共30分)努力就会做
8.一个弹簧秤,如下图所示,在不加力时,指针指在A处,当加4牛的拉力时,指针指在
B处
(1)画出最小刻度为0.2牛的测力计的刻度.
(2)画出用它测3.6牛拉力时指针所指的位置.
9.同学用最大刻度为5N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实验时,他用手拿住
弹簧测力计的外壳测得如下数据,他去掉最后一次600g的砝码后,指针回到0.2N的读
数处:.指出该同学操作错误所在,去掉错误部分,你从这个实验中能得到什么结论?
弹簧测力计使用过程中还要注意哪些问题?(至少提出2点)
10.(03天津市)在一定的拉力范围内,弹簧受拉力时伸长的长度可能与所受拉力的大小
成正比。

为了验证这个猜想,给你一根弹簧、一个铁架台、一把较长的刻度尺和几个相同质量的钩码,请你用这些器材设计一个实验验证这个猜想。

要求写出实验步骤和需要测量的数据,并设计一个记录数据的表格。

三、综合创新(10分)勇敢去尝试
11.如图所示,圆盘弹簧测力计示意图,弹簧上端通过一个螺旋固定在外壳上,L是这个螺
旋的螺母,调节L,可以改变弹簧上端的上下位置。

弹簧的下端通过卡子K和齿条相连,齿条紧贴在齿轮上,当齿轮上下移动时,便会带动齿轮转动,指针是固定在齿轮上的,齿轮转动,指针也跟着转动。

因此,齿条上的钩子挂上一个重物时,指针就指着一定的示数。

通常,L是安装在测力计的外面的,而K必须要打开外壳后才能调节。

调节弹簧测力计的方法有以下四种:
a.旋紧螺母,使弹簧上端往上移;
b.放松螺母,使弹簧上端往下移
c.把卡子K往上移,缩短弹簧的长度
d.把卡子K往下移,增加弹簧的长度
(1)如果这个弹簧测力计在不测量时,指针不指零,而是指在大于零的位置,应如何调节?
(2)如果这个弹簧测力计在不测量时指针指在零点,在测量标准10 kg重物的时,指针指着96N,应如何调节?
帮你开拓视野
胡克与弹性力定律
胡克研制天文仪器时,接触到了弹簧。

为了研究弹簧的性能,胡克做了许多实验。

他把弹簧的一端悬挂起来,在另一端加重量,观察弹簧长度的变化。

当他把多次实验数据列在一起的时候,他发现,弹簧上所加重量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

这一发现,使胡克十分兴奋。

弹簧的这种性质是不是对所有的弹性体都适用呢?胡克知道,必须用实验来证实自己的推理。

他把表的游丝固定在黄铜的轮子上,加上外力使轮子转动,游丝便收缩或放松。

改变外力的大小,游丝收缩或放松的程度也会改变。

实验结果表明,外力与游丝收缩或放松的程度成正比。

他又用6~12米长的金属线实验,发现金属线上受到的外力也是与金属线的伸长量成正比的。

金属物质有这种性质,其他物质有没有呢?他找来一根干燥的木杆,将木杆水平放置,一端固定,另一端挂上重物,结果也是一样:所加重量的大小与木杆弯曲的程度也成正比。

他还用丝、毛发、玻璃、土块等做实验。

从实验中他得出:任何有弹性的物体,弹性力都与它伸长的距离成正比。

1678年,胡克写了一篇《弹簧》论文,向人们介绍了对弹性物体实验的结果,为材料力学和弹性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后人为纪念胡克的开创性工作和取得的成果,便把这个定律叫做胡克定律。

参考答案:
1. D 提示: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的形变与受力大小之间的关系制成的
2.C提示:电电体洗印小物体是电电磁作用里,不是弹力
3.C
4. C 提示:弹簧测力计使用之前要校零,所以没有校零的要减去未挂重物时的示数.
5. B 提示:因为弹簧秤的原理是利用弹簧的伸长和所受拉力成正比的性质制成的,但剩下
的弹簧接入后,由于分度盘没有改变,受到同样的力,伸长的总长度减少了,所以测量值比实际值小
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跟拉力成正比
7. (1) 将AB 之间二十等分,一等分为0.2牛,每5等分为1牛, (2) 指针指在3大格,3小
格处5N ,3.8N 提示:利用弹簧的伸长和所受拉力成正比来计算.
8. 错误是超过弹簧的测量范围了;在一定的拉力范围内,弹簧受拉力时伸长的长度可能与
所受拉力的大小成正比。

9. 实验步骤:
(1)把弹簧的一端吊在铁架台上,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长度0l .
(2)在弹簧的下端挂上一个钩码(设重为G ),测出此时弹簧的长度为1l . (3)在弹簧的下端挂上两个钩码(设重为2G ),测出此时弹簧的长度为2l . (4)在弹簧的下端挂上三个钩码(设重为3G ),测出此时弹簧的长度为3l . 分析:若有120102=l l l l --,1
3
0103=l l l l --,说明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外力成正比 表格:
10. (1)b. 提示:使弹簧指针在不挂重物时,指针指向零
(2)a. d 提示:保持弹簧的指针指在0刻度,同时让弹簧的受力长度适当增加,使挂10 kg 重物时, 指针指着96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