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淋巴细胞亚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说“淋巴细胞亚群”
通常患者朋友对血常规非常熟悉,其中有淋巴细胞占白细胞的百分比和计数。
其实呢,淋巴细胞还分为各种亚群,临床上,经常有医生会开“淋巴细胞亚群”项目,以帮助了解患者的免疫功能。
一、那么“淋巴细胞亚群”是群什么细胞?
众所周知淋巴细胞是构成机体免疫器官的基本单位,是参与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功能的重要细胞。
人的淋巴细胞根据其生物功能和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又可分为三大类: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NK淋巴细胞,即是通常所谓的“淋巴细胞亚群”。
这些细胞是如何分化而来的呢?从头说起吧,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为髓样干细胞和淋巴样干细胞。
前者分化为红细胞,血小板,和原粒细胞,其中原粒细胞继续分化为粒细胞,包括嗜酸性、嗜碱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而淋巴样干细胞分化为原淋细胞,继续分化为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NK淋巴细胞。
这些T、B、Nk细胞也就是所称的“淋巴细胞亚群”。
当然,T细胞还进一步分为辅助性和杀伤抑制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等。
二、在化验单上,这些“淋巴细胞亚群”又是怎样标识的呢?
CD3+ 代表总的T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内功能最重要的一大细胞群;CD3+CD4+代表辅助/诱导性T淋巴细胞即Th细胞;CD3+CD8+代表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即Ts细胞。
CD3-CD19+代表B淋巴细胞,CD3-CD56+CD16+代表自然杀伤性(NK)淋巴细胞。
具体报告的是各类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以及Th/Ts的比值。
有的医院除了百分比,还报告各种淋巴亚群的细胞绝对计数(就是每微升全血中含有的这种淋巴细胞的个数)。
三、淋巴细胞亚群是怎样测定的呢?
首先,检测的标本要求抽取2毫升肝素或EDTA-K抗凝全血。
利用各种单克隆抗体,与标本中淋巴细胞表面抗原结合,再配多色荧光染料,就可以通过流式细胞术的分析,区分各淋巴细胞不同的亚型,进而得到各亚群的比例及绝对计数。
四、为什么要测定淋巴细胞亚群呢?
概括说,淋巴细胞亚群是了解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分析这些免疫细胞的比例和数量及活性对于评估机体的免疫功能非常重要。
机体正常情况下,各种淋巴细胞亚群(T,B,NK)保持一定的数量和比例,相互作用,稳定调节,维持着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
当不同的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及功能发生异常改变时,机体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及免疫功能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
某种细胞亚群所占百分比或绝对计数过高或过低,都提示存在免疫功能的紊乱。
五、具体淋巴细胞亚群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T淋巴细胞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B淋巴细胞参与机体体液免疫应答,总T和总B可以用来判断某些免疫状态过激或低下。
1.总T细胞(CD3+细胞)
(1)增高:提示体内的T细胞免疫功能增强,见于临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活动期如SLE、重症肌无力、慢性活动性肝炎、甲状腺功能亢进、器官移植排斥反应、T细胞白血病等。
(2)降低:提示体内的T细胞免疫功能减低,见于恶性肿瘤、应用免疫抑制剂、放化疗过程中、先天性细胞免疫缺陷(胸腺不发育)、艾滋病、以及过劳等造成机体免疫功能处于相对较低的其他一些情况。
2. 总B细胞(CD3-CD19+)
(1)增高: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过敏性紫癜等;慢性B细胞性白血病等
(2)降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见于原发性B细胞缺陷病(如性联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和重症联合免疫缺陷(T细胞同时缺如)
3、辅助/诱导性T细胞(CD3+CD4+细胞)
(1)增高:提示体内存在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
(2)降低:常见于恶性肿瘤,遗传性免疫缺陷症,各种病毒性感染性疾病,以HIV感染时减少最为明显。
也见于γ免疫球蛋白缺乏症、胸腺发育不良、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严重创伤、大手术、应用免疫抑制剂等。
4、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CD3+CD8+细胞)
(1)增高: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提示体内存在病毒或胞内寄生菌感染,主要见于HBV、CMV、EB等病毒及结核杆菌感染等。
(2)降低:见于γ免疫球蛋白缺乏症、胸腺发育不良、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糖尿病等。
5、CD3+CD4+/CD3+CD8+细胞比值(Th/Ts比值)
(1)增高:可见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SL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慢性活动性肝炎、I型糖尿病等;肿瘤及病毒感染等。
此外监测器官移植排斥反应,若移植后比值较移植前明显增
加,则可能发生排斥反应。
(2)降低:见于SLE肾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巨细胞病毒感染,骨髓移植恢复期等。
AIDS、再障、某些白血病、免疫缺陷综合征、某些病毒感染、恶性肿瘤、结核病等。
临床抗感染有效时可见比值的逐步恢复。
(3)CD3+CD4+/CD3+CD8+细胞比值在器官移植受者免疫功能监测、个体化免疫治疗疗效判断中具有重要意义,比值小于0.2时必须立即停用免疫抑制药。
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CD4+细胞恢复晚于CD8+细胞,导致Th/Ts的比值显著下降。
HIV及某些病毒感染(EB 病毒、SARS病毒等)患者Th/Ts的比值也显著下降。
艾滋病患者比值显著降低,多在0.5以下。
6、NK细胞(CD3-CD16+和/或56+)
能够介导对某些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1)增高:常见于某些病毒性感染早期,长期使用干扰素及其干扰的诱导物,骨髓移植后,反复自然流产等。
(2)降低:见于恶性肿瘤特别是中晚期伴转移的肿瘤;免疫缺陷或免疫功能低下,及使用免疫抑制剂等。
7、自然杀伤性T细胞(NKT细胞):具有NK和T细胞的标志,参与对细菌和寄生虫的反应,在控制病毒性感染中也发挥作用。
8、双阳性细胞(CD3+CD4+CD8+细胞):增高,提示T细胞分化发育紊乱,见于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等。
也见于严重急性感染患者,尚未完成阳性筛选的T细胞提前释放进入外周血的情况。
参考资料:BD公司宣传手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