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必修二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 资源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 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1.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煤的干馏B.石油分馏
C.由乙烯制聚乙烯D.重油裂化
解析:选B石油的分馏是利用原油中各组分沸点的不同,将复杂的混合物分离成较简单和更有用的混合物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2.下列关于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
B.石油产品都可用于聚合反应
C.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
D.水煤气是通过煤的液化得到的气体燃料
解析:选C裂解汽油是由含碳原子数为5~11的烷烃和烯烃等组成的混合物,A项错误;石油产品中有些不含双键的烃类物质不能用于聚合反应,B项错误;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是一种很好的清洁燃料,C项正确;水煤气是通过煤的气化得到的气体燃料,D 项错误。
3.以下非金属氧化物与其引起的环境问题及主要来源对应正确的是()
解析:选22
雨,主要来源于煤的燃烧和硫酸厂排放的废气;C中,NO2对应的环境问题是酸雨及光化学烟雾,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的排放。
4.石油裂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
B.便于分馏
C.获得短链不饱和气态烃
D.提高汽油的质量
解析:选A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和质量,其中以提高产量为主要目的。
5.下列有关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
B.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
C.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如何对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无毒无害的治理
D.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主要是由含氮、磷的生活污水任意排放造成的
解析:选C C项,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错误。
6.有关煤的说法正确的是()
A.煤中含有碳的单质、苯、二甲苯、焦炉气
B.煤的干馏是物理变化
C.煤由复杂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
D.煤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同时还含有少量的硫、氧、氮等元素
解析:选C煤主要含有碳元素,同时还含有少量的氢、硫、氧、氮等元素;煤是由复杂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
煤的干馏可获得焦炭、苯、二甲苯、焦炉气等,属于化学变化。
7.“绿色化学”提倡化工生产应尽可能将反应物的原子全部利用,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在下列制备环氧乙烷的反应中,最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是()
解析:选C“绿色化学”就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
观察各选项可知,只有C中反应物全部转化为生成物。
8.下列有关石油和煤的利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煤的干馏就是将煤隔绝空气在高温条件下使之分解,得到焦炭、煤焦油等物质的过程
B.煤的液化就是将煤转化成甲醇、乙醇等液态物质的过程
C.煤的气化就是将煤在高温条件下由固态转化为气态的物理变化过程
D.石油通过催化裂化,可以获得碳原子数较少的轻质油
解析:选C A项,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煤的干馏产品主要有焦炭、煤焦油、粗氨水、焦炉气等;B项,煤的液化是将煤转化为液体燃料(如甲醇等)的过程;C项,煤的气化是将煤转化为气体燃料(如CO、H2)的过程;D项,石油的催化裂化是将相对分子质量大、沸点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小、沸点低的烃的过程,从而获得轻质油。
9.“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因为地球只有一个”,这已成为各国的共识。
全球环境面临的三大热点问题是酸雨、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
(1)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向空气中排放了大量的________。
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D.硫化氢
(2)臭氧层易被破坏的原因是________。
A.臭氧氧化性强,不稳定
B.臭氧还原性强,不稳定
C.臭氧被紫外线破坏
D.臭氧与氢气合成雨水
(3)目前地球气温普遍上升是由温室效应而引起的,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A.CO2能放出能量,使大气层中空气的温度升高
B.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CO2,可促进光合作用
C.CO2可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升高
D.CO2能阻挡太阳光由地面反射回高空的红外辐射
解析:酸雨的主要成分是H2SO4和HNO3,其中H2SO4含量较高。
酸雨的形成是大量含硫物质燃烧和汽车尾气所致,2SO2+O2+2H2O===2H2SO4,4NO+3O2+2H2O===4HNO3。
氮氧化物、氟氯烷烃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
答案:(1)A(2)A(3)D
10.由石油裂化和裂解得到的乙烯、丙烯来合成丙烯酸乙酯的路线如下:
根据以上材料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由CH2===CH2制得有机物A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A 与B 合成丙烯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石油裂解产物乙烯合成聚乙烯塑料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类比制取乙酸乙酯的反应可知有机物A 为CH 3CH 2OH ,B 为CH 2===CHCOOH ,故A 为乙烯与H 2O 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
聚乙烯是以乙烯为单体,通过加聚反应制得的,故合成聚乙烯塑料的化学方程式为
n CH 2===CH 2―→CH 2—CH 2。
答案:(1)CH 2===CH 2+H 2O ――→催化剂△
CH 3CH 2OH 加成反应
(2)CH 2===CHCOOH +CH 3CH 2OH 浓硫酸
△
CH 2===CHCOOCH 2CH 3+H 2O 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
(3)n CH 2===CH 2―→CH 2—CH 2
1.化学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与环保要求的是( )
A .加快煤、石油、天然气的开采与使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B .农业生产中使用易降解的生物农药
C .居民楼及民房外墙采用保温材料
D .工业生产中使用新技术,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解析:选A 大量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会大量排放二氧化碳,A 项符合题意;易降解的生物农药残留物易转化成可溶、可降解小分子,对环境的危害很小;外墙保温可以减少取暖和降温对物质和能量的消耗;燃料利用率提高,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B 、C 、D 不符合题意。
2.石油催化裂化和裂解的目的是( )
A .使长链烃分子断裂为短链烃分子
B .使直链烃转化为芳香烃
C .除去石油中的杂质
D .前者是提高汽油的产量和质量,后者是得到短链的不饱和气态烃,提供有机化工原料
解析:选D 石油催化裂化的目的是提高汽油的产量和质量,石油裂解的目的是获得短链的不饱和烃,作化工原料,D 项正确。
3.如下图所示是石油分馏塔的示意图,a 、b 、c 三种馏分中( )
A.a的沸点最高
B.b的沸点最低
C.c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最大
D.每一种馏分都是纯净物
解析:选C石油分馏得到的每一种馏分都是混合物,沸点最低的最先蒸出,故a、b、c三种馏分中,a馏分的沸点最低,c馏分的沸点最高,沸点最高的馏分含碳原子数最多,即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最大。
4.下列符合化学实验“绿色化学”的有()
①在萃取操作的演示实验中,将CCl4萃取溴水改为CCl4萃取碘水②在铜和浓硝酸反应的实验中,将铜片改为可调节高度的铜丝③将实验室的废酸液和废碱液中和后再排放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①②③
解析:选D溴水有挥发性,溴蒸气有毒;利用铜丝可控制反应,避免产生太多的氮氧化物,污染空气;酸、碱液对环境有腐蚀性,故应中和后排放。
5.关于石油炼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的炼制过程是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分子变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分子的过程
B.石油分馏的目的是将含碳原子数较多的烃先汽化,经冷凝而分离出来
C.石油经过分馏、裂化等工序后得到大量乙烯、苯等不饱和烃
D.石油经分馏得到的各馏分仍然是多种烃的混合物
解析:选D A项,石油的炼制包括分馏、裂化和裂解;裂化是在一定条件下,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烃分解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裂解则为深度裂化,错误;B项,石油分馏的目的是将石油分成多种在一定沸点范围内的馏分,错误;C 项,石油经过裂解得到乙烯、丙烯、丁二烯等,石油经催化重整可得到苯和甲苯等,错误;D项,石油分馏得到的各馏分中含有多种烃类物质,是混合物,正确。
6.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4是一种会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前者大。
下列是有关天然气的几种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①天然气与煤、柴油相比是较清洁的能源;②等质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也是前者大;③燃烧天然气也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之一;④CH4作为化工原料可用于合成氨、生产甲醇。
A.①②③B.①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解析:选B ①天然气与煤、柴油相比,氢元素的质量分数高,氢燃烧产物无污染,是相对清洁的能源;②CH 4的摩尔质量为16 g·mol -1,CO 2的摩尔质量为44 g·mol -1,则等
质量时,CH 4产生的温室效应大于CO 2;③天然气燃烧不产生硫、氮的氧化物,不会形成酸雨;由CH 4的用途知④正确。
7.如何实现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减少化石燃料燃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是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
下列关于化石燃料及其使用的一些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煤的气化是指将固态煤粉碎成气态煤,以使煤燃烧时能与氧气充分接触而完全燃烧
B .天然气除可用作清洁能源外,也可用于合成氨和生产甲醇等
C .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和石油催化裂化得到的汽油其成分不相同
D .化石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和苯就是分别来自于石油和煤的基本化工原料 解析:选A A 中,煤的气化是将固态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s)+H 2O(g)――→高温CO(g)+H 2(g)。
8.绿色化学是“预防污染”的根本手段,它的目标是研究和寻找能充分利用的无毒害原材料,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在化工生产各个环节中都实现净化和无污染。
(1)下列各项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是________。
A .处理废弃物
B .治理污染点
C .减少有毒物
D .杜绝污染源 (2)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某地为筹建一大型化工基地,征集到下列方案,其中你认为
可行的是________。
A .建在西部干旱区可以脱贫致富
B .应建在水资源丰富和交通方便且远离城市的郊区
C .企业有权自主选择厂址
D .不宜建在人口稠密的居民区
(3)某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Mg 2+、Fe 3+、Cu 2+、Hg 2+四种离子。
某同学设计了从该污水中回收纯净金属铜的方案。
在能制得纯铜的方案中,哪一步操作会导致环境污染?
________。
应增加哪些措施防止污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题意知,绿色化学是“预防污染”的根本手段,因此应从“源头”上杜绝。
(2)化工基地的筹建首先不宜建在人口稠密的居民区,同时要考虑水资源和交通问题。
(3)由于汞的沸点低、易挥发、有毒,在第③步加热操作时,汞会挥发,因此会造成环境污染。
答案:(1)D (2)B 、D (3)第③步 增加冷凝回收装置
9.酸雨形成的原理之一可简示如下:
含硫燃料――→O 2反应①A ――→O 2反应②B ――→H 2O
反应③
硫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B 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三个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SO 2中硫元素显+4价,它可以降低到0价,利用这一性质可在工厂的烟道气中通入合适的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除去SO 2,达到减少污染的目的。
(4)雨水的pH<5.6时,就判断为酸雨。
已知pH =-lg c (H +),经测定某次雨水只含硫酸,且其浓度为5×10-5mol·L -1,则这次降雨________(填“是”或“不是”)酸雨。
(5)火力发电厂燃烧的煤中含有大量的硫,其排出的废气中往往含有SO 2、O 2、N 2、CO 2等。
为了除去有害的SO 2气体,在英国已进行了一个研究,结果表明:高烟囱可以有效降低地面SO 2的浓度。
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10年间,由发电厂排放的SO 2增加了35%,但由于高烟囱的建造,地面SO 2浓度降低了30%之多。
①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少用煤作燃料
B .把工厂的烟囱造高
C .燃料脱硫
D .把工厂迁移到农村
E .开发新能源
②请从全球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这种建高烟囱的方法是否可取?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2)图示原理为:含硫燃料――→O 2①SO 2――→O 2②SO 3――→H 2O ③
H 2SO 4,其中反应③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3)SO 2中硫元素化合价降低,SO 2被还原,应加入还原剂。
(4)c (H 2SO 4)=5×10-5mol·L -1,则c (H +)=2×5×10-5 mol·L -1=1×10-4 mol·L -1,所以pH =-lg(1×10-
4)=4<5.6,是酸雨。
(5)①少用煤作燃料,燃料脱硫,开发新能源都会减少SO 2的排放,A 、C 、E 正确;②建高烟囱,向环境中排放的总SO 2未减少,所以该方法不可取。
答案:(1)SO 2 SO 3 (2)③ (3)还原剂 (4)是
(5)①ACE ②不可取 未减少二氧化硫的总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