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哲学中所谓气是无生命无意识,而为生命和意识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哲学中所谓气是无生命无意识,而为生命和意识的基
础
张岱年先生对气学的贡献
岱年先生是中国哲学大家,虽非专研气学,对气学的发展却有重大贡献。
《中国哲学大纲》用两章的篇幅梳理了气论发展概况,在《研究
中国哲学固有的概念范畴》《开展中国哲学固有概念范畴的研究》《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等著作中,对其的内涵、分类、物质
性等都作了给人耳目一新的阐述,摘录如下:
作为哲学范畴,气有更深刻的意义,作为哲学范畴,气指构成物的原
始材料。
气是无生、无知的,而是生与知的基础,我们可以说,气是中国哲学
中的物质概念。
物质一词,用物与质二字表示独立于人类意识之外的占空间的实体。
……但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与西方所谓物质相当的概念,不是物与质,而是所谓气。
……与西方哲学中所谓物质虽然相当,却也有重要区别。
中国古代哲学中讲气,强调气的运动变化,肯定是有连续性的存在,肯定气与虚空的统一……总之,中国古代哲学中所谓气是无生命无意识,而为生命和意识的基础。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
气的含义是复杂的,要把常识概念的气与哲学概念的气区分开来。
……作为哲学概念的“气”,是构成万事万物的原始材料,是有广延性有运动性而无定形的客观实在,与西方哲学中所谓物质是相同的,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物质概念,而与西方所谓物质含义又不尽相同。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一个重要范畴,所谓气,有极其复杂的意义。
在常识中,所谓气指普通物的气体状态。
空气、云烟都是气。
人呼吸的是气,天空流动的都是气。
……在古代著作中,气字还有更广泛的意义。
所谓气,泛指一切状态。
物质状态是气,精神状态也是气。
孟子所谓“浩然之气指精神状态、精神境界而言。
宋代理学所谓的“圣贤气象”指精神状态而言。
现代汉语中所谓“正气”指高尚的精神状态……
中国古代哲学所谓气,不易理解。
所谓气有三层含义:一是常识概念的气,指一切气体状态的存在,如水气、云气、呼吸之气等。
二是哲学范畴的气,指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又构成一切感觉对象的客观存在,相当西方所谓物质。
三是广泛意义的气,泛指任何现象,包括精神现象,重要的是作为哲学范畴的气。
作为万物的构成材料的气,是哲学概念。
常识的气概念也可称为自然科学的气概念,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常用的,如“气功”之气、空气之气、气象之气,我们也常常讲氧气、氢气等等。
元气一词有两层意义:一是原始的气,即天地未分以前的浑然之气;二是总体的气,即天地间气的总体。
中国传统哲学中所谓气,有几个特点:
①气凝聚而成为有形之物,气是构成有形之物的原始材料。
②气是有广度深度可言的,即是有广袤的。
③气是与心相对的,是离心而独立存在的实体。
④气是能运动的,气经常在聚散变化中……
中国哲学所谓气又有两个特点:
①气没有不可入性,而贯通于有形有质之物的内外;
②气具有内在的运动性,经常在运动变化之中。
认为万物的本源是非形非质的贯通于一切的形质中的气。
在中国哲学中,注重物质,以物质的范畴解说一切之本根论,乃是气论。
中国哲学中所谓气,可以说是最细微、最流动的物质,以气解说宇宙,即以最细微最流动的物质为一切的根本。
……中国哲学中之气论,则谓一切固体皆是气的凝结。
唯气论则以为气是最根本的。
唯气论则以为太极即是气。
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几十年中,一些仁人志士欲图以当时的西方科学知识解释气的本质或内涵,来振兴国学,结果适得其反。
随着科学的发展证明该观点之谬,于是悲观失望之情随之而来,认为气学于科学时代,自当消退或消失。
堪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气学竟在唯物论的阳光照耀下,又获生机,张岱年先生的
“气是有连续性的存在”“气与虚空统一”等观点,得到了现代科学相对论、量子学的响应,国内外诸多有识之士,开始了对气本质、对意识本质(如念力)的研究,这标着传统气学与心学将进入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