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
1. (6分) (2019七上·榆树月考) 默写。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
(2)潮平两岸阔,________。
________,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写景兼点时令,暗含漂泊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在朱自清《春》这篇文章中有一句话,指一年的计划要在春天考虑安排,这句话是:“________”,比喻意是________。
二、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4分)
2. (4分)(2018·济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天边的云层缓缓分开,仿佛在为谁让道。
渐渐地有红霞渗透出来,整个芦苇荡(盖上/染上)一层淡红色,屏息凝神看去,芦苇荡的边际似乎开始燥动,不远处冒出几个小点,小点越来越大,定睛一看,①_____!它们如晨曦中报晓的使者,欢腾着飞向人群,(盘旋/徘徊)在空中,人群中不时传出阵阵喝彩声。
这些水鸟一会儿俯身向下,②_____,亲昵地送去晨光的问侯;一会儿拍翅向上,③_____,似乎在等待日出的刹那。
(1)文中划线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渗(shèn)透燥动
B . 屏(bǐng)息欢腾
C . 亲昵(ní)晨曦
D . 刹(shà)那问侯
(2)依次选用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染上徘徊
B . 盖上徘徊
C . 盖上盘旋
D . 染上盘旋
(3)在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居然是雪白色的水鸟轻轻掠过水面飞到芦苇荡尖
B . 水鸟居然是雪白色的轻轻掠过水面飞到芦苇荡尖
C . 居然是雪白色的水鸟飞到芦苇荡尖轻轻掠过水面
D . 水鸟居然是雪白色的飞到芦苇荡尖轻轻掠过水面
三、名著阅读 (共1题;共3分)
3. (3分) (2018七上·深圳期中) 名著阅读
《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都是出自鲁迅散文集《________》中的篇目,都对鲁迅的童年生活有所叙述或提及,请联系这些文章,讲一讲鲁迅的成长经历。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3分)
4. (3分) (2019八下·德惠期末) 请用“谁不愿意”开头,仿照下面的诗句写两行诗,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提示:句式、修辞、感情色彩要与所给的诗句一致。
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8分)
5. (13分) (2019九上·温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礁石与灯塔——诗人艾青印象
张骥良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艾青《礁石》
读到艾青先生写于1954年的这首《礁石》,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油画家刘宇一先生为这位当代诗人画的半身侧像:蔚蓝色的大海上,白浪翻卷,海鸥翱翔,礁石旁的诗人,目光凝视着远方。
我第一次见到艾青先生,是在16年前。
1980年3月5日那天晚上风很大,20多名诗歌爱好者早早赶到劳动人民文化宫东配殿,等着聆听艾青先生谈诗。
我去得尤其早,抢占了一个有利地形,就坐在诗人斜对面,连诗人的呼吸都能感觉到。
重返诗坛的诗人,精神饱满。
那天晚上,围绕着诗歌爱好者们普遍关心的一些问题,他谈了许多。
我甚至来不及抬头领略先生丰采,只是带着崇敬之情,埋头记录他讲的每一句话。
这次谈话后来被整理成文章收入他1982年出版的《诗论》。
16年过去了,那本当时用的笔记本已经泛黄,但我一直珍藏着。
两个月后的一个下午,为写《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赏析文章,我找到了诗人下榻的北纬饭店,再次拜望了这位我自小敬仰的诗坛前辈。
先生一眼就认出了我,大概因为我视力不好特征太明显。
我伸手到裤兜里找烟,发现自己匆忙中竟带了一个空烟盒。
先生看着我站在那里的尴尬样子,笑了,顺手递给我一支“中华”。
家里刚好没别人,先生执意要亲自为我泡茶,我怎么劝阻也无济于事,只好红着脸接过一杯冒着热气的香茶。
从那次听先生讲诗,我已经知道他平易近人。
但一个年逾古稀、蜚声海内外的诗坛泰斗,竟给一个二十出头的后生小辈递烟、泡茶,还是让我不知所措。
先生的烟瘾很大,几乎是一支接一支地抽。
先生每吸一支,都没忘了也递给我一支。
我渐渐的忘却了拘谨,无拘无束的与先生聊起来。
在烟雾弥漫的客厅里,先生把我带到创作《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时代。
他带着淡淡的微笑回忆起他父母怎样听信算命先生的话而嫌弃他。
而当他谈到那个叫大堰河的保姆时,他的目光和声音里包含了那样多的感激和依恋。
老诗人对泥土一样朴实的保姆的朴素真挚的感情,使我默然很久。
又过了半个月,我拿着写好的鉴赏文章再次登门求教。
先生认真地阅读了拙文后,认为大体还可以,只是有些话说得过了头。
我看我的原稿上密密麻麻批满了字,在那些他认为说过了的地方,他都划上了粗线。
他还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写文章一是一,二是二,别说过头话,别人为地抬高,也别人为地贬低,要实事求是,做人也是这样。
要想成为一个被人民爱戴的诗人,就要说实话,说真话,说自己心里话。
”这一席话使我想起了先生的另一首诗《在浪尖上》。
诗通篇都是大白话,但由于感情朴素真实,朗诵时一次又一次被暴风雨般的掌声打断。
我想起我坐的这张沙发上,坐过文坛泰斗,也坐过我这样的业余作者。
我想每个人都会在先生这里感受到诗与真。
记得我的朋友——河南省周口地区商水县的农村残疾作者娄自立,曾跟我提起他拜望先生的情景。
当他蹲着用双手搬着双脚,一寸一寸蹭进这个客厅时,先生格外热情地接待了他,满足了他的一个又一个要求,为他题字,与他合影。
临别时还把自己正在使用的金笔送给他,并执意送他出大门。
娄自立说起这些的时候,眼里闪着泪花。
先生的确教给我很多。
这次以后,我看先生年高体弱,不便打扰,一直未去看他。
1993年金秋十月,我带着40多位残疾作者的共同心愿,又一次走进先生的客厅。
第一眼看到先生,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先生竟已老成这个样子。
他的话明显地少了,精神有些不济。
我这次本来想请他为我们选编的残疾人作家诗文集《地平线的呼唤》题词。
看先生这样老态龙钟,我张了好几次口都没好意思说。
过了一会儿,先生的儿媳傅大姐走了进来。
她向我介绍了先生的近况。
老诗人自从摔断胳膊之后,尽管打上了钢筋,手还是抖得厉害,写字已经很吃力了,所以不得不放下握了半个多世纪的笔,谢绝了所有的社会活动、交往应酬。
我终于不肯放弃这个机会,鼓起勇气向傅大姐转达了残疾人作者对先生的敬仰之情,简单介绍了我手里的诗文集的编选标准和过程,表示希望得到先生的题词。
仅仅5个字的题词,加上签名和日期,先生竟写了十多分钟。
看着“残月同样美”这5个厚重的字,我久久说不出话来。
先生年已老迈,但仍能简练准确地概括出残疾人文学群体与整个文学群体的关系,并形象地表达出来。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艾青先生的《礁石》,使“我”想到刘宇一为艾青先生画的半身侧像,侧像画看礁石旁的艾青“目光凝视着远方”,说明艾青先生很有远见。
B . 艾青先生在烟雾弥漫的客厅里,和“我”谈到“大堰河”时,目光和声音里包含了感激和依恋,说明他对这条河流的感情是朴素真挚的。
C . 艾青先生认为写文章和做人是一个道理。
要想成为一个被人民爱戴的诗人,就要说实话,说真话,说自己的心里话,不人为地抬高自己或贬低自己。
D . 艾青先生自从摔断胳膊之后,写字已经很吃力了,一写字手就抖得厉害,所以不得不放下握了半个多世纪的笔,谢绝了很多的社会活动与交往应酬。
(2)文章通过回忆艾青的几件事情,向我们展现了艾青的形象特点。
阅读文章,填写下面表格。
(3)请结合文本探究文章标题“礁石与灯塔”的寓意。
6. (25分) (2019八上·台州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亲和他的花圃
亦夫
父亲是个中学教师,而母亲是个目不识丁的农民。
在我们的记忆中,父亲总是穿着古板的制服,推着他那辆擦得锃亮如新的旧自行车,在灰头土脸的乡亲们的问候声中,神情威严地穿过两排泥屋夹成的乡街。
父亲的古板和威严确立他在家中至尊地位的同时,也使我们和他变得疏远。
那时,我们弟兄三人最惧怕的就是学校的假期。
休假在家的父亲使小院中的一切活动充满秩序,而这种秩序时刻令人感到窒息。
父亲结束了他三十余年教龄回到乡村的时候,我们都已在遥远的城市中安家立业。
空荡荡的小院中只剩下了年迈的母亲和分给她的一亩薄田。
而父亲带回来的,也只有几箱旧书和一床用了多年的铺盖。
少年的记忆使我们对卸下重任的父亲充满信心,我们相信他足以将退休生活安排得井然有序,足以在乡村中维持以往的尊严。
但事实很快证明,这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推测。
那一年我出差之后回老家休假,父亲忧心忡忡地说:“咱家那亩地恰在瓜区,四周皆瓜,咱们要是种庄稼会显得很不合群。
”我劝他不要想得太多,但父亲却在尝试与人换地未果后,毅然决定自己也要栽种西瓜。
随后父亲上集市选种、买书学习,忙碌了一番,地里的瓜秧果然也出了苗。
待我走时,田里的瓜蔓已铺满一片,头茬瓜长得已有拳头大小。
临行前两三天,父亲说:“咱今日去搭瓜庵吧,你走后我就住在地里。
”我大惑不解,待瓜熟防贼尚要一个多月,何必自找罪受。
但后来猜测父亲作为教书人,或许喜欢那种归隐的情调,便顺从了他的做法。
后来的事是母亲告诉我们的。
那年父亲的瓜秧比谁家的都茂盛,但瓜熟时节却没能收获一个熟瓜。
父亲在孤零零的棚庵里苦守的所得,只是一堆后来被人割去沤肥的秧蔓。
尽管父亲有不菲的退休金,尽管乡邻们对此事的谈笑充满善意,但这件事仍极大地刺伤了父亲。
那段日子父亲变得孩子般孤独与忧伤,这种忧伤使我们在感到可笑与不可理喻的同时,也对父亲有了真正的理解。
在规劝和央告了多少次后,父亲和母亲终于同意以自食其力者的身份,去哥所在城市的加工厂里做看门人了。
看门人的职责是父亲自己定的,其中包括毫无必要的“绿化环境、每日早晚清扫院子两遍、工作时间严禁与亲友谈话”之类的条款,这使得身为企业主的哥哭笑不得。
在父亲几次认真的书面报告之后,哥在并不宽敞的小院中为父亲腾出了一块花圃。
父亲在下班后辛勤地劳作其中,这不仅常常使他累得腰酸背痛,也给本来就多病的母亲添了许多需要清洗的衣物。
北方的春天来了,温暖的阳光终日照射着这座城市楼群间孤零零的小院。
父亲晚饭后总是搬把竹椅坐在花圃旁读书。
父亲患有眼疾,傍晚的光线暗弱昏黑。
但哥没有劝阻父亲,他知道读书只是父亲一个稚气的借口,他所守候的是至今仍埋在泥土里的花籽。
群花终于如期地开放了。
尽管那全然是些随处可见的平常花草,可父亲却特意用哥的手提电话给远在另外城市的我和小弟打来了电话,不厌其烦地描绘每种花的形状和颜色,并兴奋地说他明年将再另辟新圃,栽种蔬菜甚至瓜果。
我在电话里听见了父亲身旁的哥的笑声。
哥的笑声使我胸中涌动着一种久违的亲情,使少年时代的许多无聊的琐事,温暖地闪亮在记忆之中。
那些对任何人都无足轻重的花草,因为父亲而异常美丽地开放在我们的生活中。
(1)文章围绕父亲写了哪两件事情?请简要概括。
①父亲退休回到乡村,________;
②父亲在哥的企业做看门人,________。
(2)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北方的春天来了,温暖的阳光终日照射着这座城市楼群间孤零零的小院。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
②可父亲却特意用哥的手提电话给远在另外城市的我和小弟打来了电话,不厌其烦地描绘每种花的形状和颜色。
(划线词反映了父亲怎样的心理?)
(3)文章开头两段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同学们有不同看法,请对此进行探究,并完成下列对话。
:文章主要写父亲退休后的生活,以第三段开头,直入主题,更加干净利落。
:开头两段刻画出一个朴素而严肃的乡村中学教师形象,丰富了“父亲”这个人物。
:文章是个整体,我认为________。
(4)文章结尾语带双关,意蕴丰富,谈谈你的解读。
六、课内阅读 (共1题;共16分)
7. (16分) (2019九下·重庆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出师表
诸葛亮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奷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④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⑦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⑧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________)②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
③三顾臣于草庐之中(________)④遂许先帝以驱驰(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②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3)下面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 . 开篇先后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天下形势,意在提醒后主要居安思危,发愤图强。
B . 第⑤段运用对比,从正反两个方面鲜明地阐述了亲贤远佞的重要性。
C . 第⑥段回顾往事,意在通过自己跟随先帝艰难创业的历史表明效忠的决心。
D . 本文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达到了作者对后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谏目的。
(4)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并结合选文的内容,说出你探究的结论及理由。
链接材料据《三国志》记载,袁绍率领大军南下之初,谋士田丰曾劝谏他说:“曹操的军队数量虽比不上我们,但他善于用兵,变化多端,现在不是伐曹的最佳时机,不如从长计议与他对峙。
用不了两三年,曹操便会被拖垮。
”袁绍大怒不听,执意南征,还把田丰囚禁起来。
最终袁军在官渡大败。
七、作文 (共1题;共1分)
8. (1分) (2019九上·温州月考) 经过这次“君子峰杯”诗歌朗诵征集活动,同学们发现,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当走向田野,看蝶舞花飞,你会发现自然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卷;当停下脚步,听虫吟鸟鸣,你会发觉生命像一首流淌诗意的乐曲;当独坐书房,与书晤对,你会感受到阅读如一趟诗意的文字旅行;当手棒香茗,细细品尝,你会咀嚼出岁月有一缕诗意的苦涩清香……
请以“,让生活有点诗意”为题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文中不得出现个人信息,如地名、校名、人名等。
③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
1、答案:略
二、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4分)
2、答案:略
三、名著阅读 (共1题;共3分)
3、答案:略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3分)
4、答案:略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8分)
5、答案:略
6-1、
6-2、
6-3、
6-4、
六、课内阅读 (共1题;共16分)
7、答案:略
七、作文 (共1题;共1分)
8、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