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四 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由题中所给条件和前面步骤得到的数据,可以计算水的折射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设从 点发出的光线射到水面时入射角为 ,折射角为 ,根据数学知识得 , ,则折射率为 ,联立得 或 .
1.[2021·全国乙卷] 用插针法测量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砖的折射率,实验中用 、 两个大头针确定入射光路. 、 两个大头针确定出射光路. 和 分别是入射点和出射点.如图甲所示.测得玻璃砖厚度为 ; 到过 点的法线 的距离 , 到玻璃砖的距离 , 到 的距离为 .
(1)由于激光很强,不能用眼睛直接观测,该同学通过在木板上插入被激光照亮的针来确定激光光路,正确的插针顺序应是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 、 、 、 B. 、 、 、 C. 、 、 、 D. 、 、 、
B
[解析] 应该先插光路后面的针,否则光被挡住,后面的针无法确定位置,故正确的插针顺序应是 、 、 、 .故选B.
(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入射角越大,误差越小B.在白纸上放好玻璃砖后,用铅笔贴着光学面画出界面C.实验时既可用量角器,也可用圆规和直尺等工具进行测量D.判断像与针是否在同一直线时,应该观察大头针的头部
C
[解析] 入射角尽量大些,折射角也会大些,折射现象较明显,角度的相对误差会减小,但要注意并不是入射角越大越好,应适度,故A错误;为了防止弄脏玻璃砖,不能用铅笔贴着光学面画出界面,故B错误;实验中需要测角度时既可用量角器,也可用圆规和直尺等工具进行测量,故C正确;判断像与针是否在同一直线时,应该观察大头针的整体,不能只观察其头部,故D错误.
4.实验过程中,玻璃砖与白纸的相对位置不能改变.
5.玻璃砖应选用宽度较大的,宜在 以上,若宽度太小,则测量误差较大.
例1 某小组同学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甲
乙
(1)关于实验操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若 、 的距离较大时,通过玻璃砖会看不到 、 的像B.为减小测量误差, 、 的连线与法线 的夹角应尽量小些C.为了减小作图误差, 和 的距离应适当取大些D.若 、 的连线与法线 夹角较大时,有可能在 面发生全反射,所以在 一侧就看不到 、 的像
甲
乙
(2)甲、乙二位同学在纸上画出的界面 、 与玻璃砖位置的关系分别如图乙中①、②所示,其中甲同学用的是矩形玻璃砖,乙同学用的是梯形玻璃砖.他们的其他操作均正确,且均以 、 为界面画光路图,则甲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偏小
不变
[解析] 图①甲同学测定折射率时,作出的折射光线如图中虚线所示,实线表示实际光线,可见测得的折射角偏大,则由折射定律可知,甲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将偏小;图②测折射率时,主要
操作正确,与玻璃砖形状无关,故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不变.
变式 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某同学经正确操作插好了4枚大头针,如图甲所示.
激光在 界面上发生了全反射
能
[解析] 入射光线与 平行,在 一侧没有找到出射光线,说明光线在 上发生了全反射,根据几何关系可以求出光线在 面上的入射角,由插针得出折射角,从而由折射率公式计算出折射率.
依然用被激光照亮的针确定了激光在 一侧的出射光线和 一侧的入射光线,则测量后他____(选填“能”或“不能”)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
(2)请在图乙中画出完整的光路图.
[答案] 如图所示
[解析] 光路图如图所示.
(3)对你画出的光路图进行测量和计算,求得该玻璃砖的折射率 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解析] 取小方格的边长为单位长度,由图可知, , , .
(4)为了观测光在玻璃砖不同表面的折射现象,某同学做了两次实验,经正确操作插好了8枚大头针;如图丙所示.图丙中 和 是同一入射光线上的2枚大头针,其对应出射光线上的2枚大头针是 和___(选填“ ”或“ ”).
(2)若 与 垂直,用量角器量得图中的 , ,则玻璃的折射率为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 B. C. D.
A
[解析] 在 界面上,由几何关系知光的入射角为 ,折射角为 ,则玻璃的折射率为 ,故选A.
(3)若激光器正常发光,平行于 从玻璃砖 界面垂直射入玻璃砖,如图中虚线箭头所示.该同学发现在 一侧始终找不到出射光线,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同学在 一侧没有找到出射光线,但在 一侧找到了出射光线,他
[解析] 光线经由 、 射入后光路图如图所示.第一次折射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第二次折射时折射角要大于入射角,出射光线要远离法线,由图可知经由 、 的出射光线符合事实,而经由 、 的出射光线不符合事实.故对应的出射光线上的2枚大头针是 和 .
考向一 实验仪器的创新
例2 [2022·南京模拟] 某同学测量玻璃砖的折射率,准备了下列器材:激光笔、直尺、刻度尺、一面镀有反射膜的平行玻璃砖.如图所示,直尺与玻璃砖平行放置,激光笔发
CD
[解析] 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入射角应适当大些,故A错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玻璃砖的宽度应适当宽一些,故B错误;为了使大头针挡住前面大头针的像,大头针应垂直插在纸面上,故C正确;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大头针 、 及 、 之间的距离应适当大些,故D正确.
1
2
3
4
5
67Βιβλιοθήκη (3)该同学在画界面时,不小心将两界面 、 间距画得比玻璃砖宽度大了些,如图所示,则他测得的折射率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解析] 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根据几何知识可得入射角 ,设折射角为 ,则 ,故折射率 ,故 .
考向二 实验过程的创新
例3 实验探究可让学生们提高对物理实验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如图所示,一个学生用广口瓶和刻度尺测定水的折射率,请填写下述实验步骤中的空白.
(1)用刻度尺测出广口瓶瓶口内径 .
(2)在瓶内装满水.
(3)将刻度尺沿瓶口边缘竖直插入水中.
(4)沿广口瓶边缘向水中刻度尺正面看去,若恰能看到刻度尺的0刻度(即图中 点),同时看到水面上 点刻度的像 恰与 点的像相重合.如图所示,若水面恰与直尺的 点相平,则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等于入射角和折射角.
2.作 图像
改变不同的入射角 ,测出不同的折射角 ,作 图像,由 可知图像应为直线,如图所示,其斜率为折射率.
3.“单位圆法”确定 、 ,计算折射率 以入射点 为圆心,以一定长度 为半径画圆,交入射光线 于 点,交折射光线 于 点,过 作 的垂线 ,过 作 的垂线 ,如图所示,则 , ,又 ,则 ,只要用刻度尺测出 、 的长度就可以求出n.
[答案]
[解析] 当入射角为 时,设折射角为 ,由折射定律得 解得 设此玻璃砖上下表面的夹角为 ,光路图如图所示
由于此时出射光线恰好消失,说明发生全反射,有 解得 由几何关系可知 解得
2.某同学在利用“插针法”测定一块红色直角三角形玻璃砖的折射率时发现,由于玻璃的颜色较深,在另一侧很难观测到对侧所插的针.他想到可以用实验室的红色激光器来完成实验.如图所示,他在木板上固定好白纸,放好玻璃砖,正确作出了界面 、 、 ,然后让很细的激光平行于木板从玻璃砖的上界面 入射.
1.某同学用插针法测定一长方体玻璃砖的折射率.操作步骤如下:①在白纸上放好玻璃砖,在玻璃砖的一侧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 、 ;②在玻璃砖的另一侧观察,调整视线使 的像被 的像挡住,接着在眼睛所在的一侧插两枚大头针 和 ,使 挡住 和 的像, 挡住 、 的像和 ;③用铅笔环绕玻璃砖画出边界 和 ;④取下玻璃砖、大头针,在白纸上描出光线的径迹,量出入射角 和折射角 ,计算出折射率;⑤改变入射角,重复上述过程,求出多组折射率并取其平均值.
出的一束激光从直尺上 点射向玻璃砖表面,在直尺上观察到 、 两个光点,读出 、 间的距离为 , 、 间的距离为 ,测得图中直尺到玻璃砖上表面距离 ,玻璃砖厚度 .由此可知,玻璃的折射率 _ __,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 ______________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或 )
[解析] 从 点发出的光线经折射后进入眼睛,所以 等于入射角, 等于折射角.
(5)读出____和_________的长度.
或
[解析] 若水面恰与直尺 点相平,读出 和 的长度.
六、误差分析
1.实验时,应尽可能将大头针竖直插在纸上,且 和 之间、 和 之间、 与 、 与 之间距离要稍大一些.
2.入射角 不宜太大(接近 ),也不宜太小(接近 ).太大:反射光较强,折射光较弱;太小:入射角、折射角测量的误差较大.
3.操作时,手不能触摸玻璃砖的光洁光学面,更不能把玻璃砖界面当尺子画边界线.
C
[解析] 根据光路可逆性原理可知,光线一定会从下表面射出,光线不会在玻璃砖的内表面发生全反射,则即使 、 的距离较大,通过玻璃砖仍然可以看到 、 的像,A、D错误;为减小测量误差,入射角应适当大一些,则 、 的连线与法线 的夹角应适量大些,B错误;为了减小作图误差, 和 的距离应适当取大些,C正确.
四、实验步骤
1.首先把白纸铺在木板上并用图钉将白纸固定.
2.在白纸上画一直线 作为界面,过 上的一点 画出界面的法线 ,并画一条线段 作为入射光线.
3.把长方体玻璃砖放在白纸上,并使其长边与 重合,再用直尺画出玻璃砖的另一边 .
4.在线段 上竖直地插上两枚大头针 、 .
5.从玻璃砖 一侧透过玻璃砖观察大头针 、 的像,调整视线的方向直到 的像被 的像挡住.再在 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 、 ,使 能挡住 、 的像, 能挡住 本身及 、 的像.
(1)求玻璃砖的折射率;
[答案]
[解析] 从 点射入时,设入射角为 ,折射角为 ,根据三角函数可得 由折射定律可得玻璃砖的折射率
(2)用另一块材料相同、但上下两表面不平行的玻璃砖继续实验.玻璃砖的截面如图乙所示.光从上表面入射.入射角从0逐渐增大,达到 时,玻璃砖下表面的出射光线恰好消失.求此玻璃砖上下表面的夹角.
1
2
3
4
5
6
7
(1)以上步骤中有错误或不妥之处的是 (填步骤前的序号).
③
[解析] 应该是在玻璃砖两侧分别沿边界描两个点,然后移开玻璃砖,接着分别过两点作出边界 和 .
1
2
3
4
5
6
7
(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实验时应注意的是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入射角应尽量小些B.玻璃砖的宽度宜小一些C.大头针应垂直插在纸面上D.大头针 、 及 、 之间的距离应适当大些
6.移去玻璃砖,在拔掉 、 、 、 四枚大头针的同时分别记下它们的位置,过 、 作直线 交 于 .连接 、 , 就是玻璃砖内折射光线的径迹. 为入射角, 为折射角.
7.改变入射角,重复实验.
五、数据处理
1.计算法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 和折射角 ,并查出其正弦值 和 .算出不同入射角的 值,并取平均值.
第十四单元 光学
实验十四 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教材原型实验
拓展创新实验
教师备用习题
作业手册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用“插针法”确定光路;
2.学会用玻璃砖和光的折射定律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二、实验原理
如图所示,用插针法确定入射角和折射角,根据 计算玻璃折射率.
三、实验器材
玻璃砖、白纸、木板、大头针(四枚)、图钉(四枚)、量角器(或圆规)、三角板(或直尺)、铅笔.
[解析] 设从 点发出的光线射到水面时入射角为 ,折射角为 ,根据数学知识得 , ,则折射率为 ,联立得 或 .
1.[2021·全国乙卷] 用插针法测量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砖的折射率,实验中用 、 两个大头针确定入射光路. 、 两个大头针确定出射光路. 和 分别是入射点和出射点.如图甲所示.测得玻璃砖厚度为 ; 到过 点的法线 的距离 , 到玻璃砖的距离 , 到 的距离为 .
(1)由于激光很强,不能用眼睛直接观测,该同学通过在木板上插入被激光照亮的针来确定激光光路,正确的插针顺序应是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 、 、 、 B. 、 、 、 C. 、 、 、 D. 、 、 、
B
[解析] 应该先插光路后面的针,否则光被挡住,后面的针无法确定位置,故正确的插针顺序应是 、 、 、 .故选B.
(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入射角越大,误差越小B.在白纸上放好玻璃砖后,用铅笔贴着光学面画出界面C.实验时既可用量角器,也可用圆规和直尺等工具进行测量D.判断像与针是否在同一直线时,应该观察大头针的头部
C
[解析] 入射角尽量大些,折射角也会大些,折射现象较明显,角度的相对误差会减小,但要注意并不是入射角越大越好,应适度,故A错误;为了防止弄脏玻璃砖,不能用铅笔贴着光学面画出界面,故B错误;实验中需要测角度时既可用量角器,也可用圆规和直尺等工具进行测量,故C正确;判断像与针是否在同一直线时,应该观察大头针的整体,不能只观察其头部,故D错误.
4.实验过程中,玻璃砖与白纸的相对位置不能改变.
5.玻璃砖应选用宽度较大的,宜在 以上,若宽度太小,则测量误差较大.
例1 某小组同学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甲
乙
(1)关于实验操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若 、 的距离较大时,通过玻璃砖会看不到 、 的像B.为减小测量误差, 、 的连线与法线 的夹角应尽量小些C.为了减小作图误差, 和 的距离应适当取大些D.若 、 的连线与法线 夹角较大时,有可能在 面发生全反射,所以在 一侧就看不到 、 的像
甲
乙
(2)甲、乙二位同学在纸上画出的界面 、 与玻璃砖位置的关系分别如图乙中①、②所示,其中甲同学用的是矩形玻璃砖,乙同学用的是梯形玻璃砖.他们的其他操作均正确,且均以 、 为界面画光路图,则甲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偏小
不变
[解析] 图①甲同学测定折射率时,作出的折射光线如图中虚线所示,实线表示实际光线,可见测得的折射角偏大,则由折射定律可知,甲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将偏小;图②测折射率时,主要
操作正确,与玻璃砖形状无关,故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不变.
变式 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某同学经正确操作插好了4枚大头针,如图甲所示.
激光在 界面上发生了全反射
能
[解析] 入射光线与 平行,在 一侧没有找到出射光线,说明光线在 上发生了全反射,根据几何关系可以求出光线在 面上的入射角,由插针得出折射角,从而由折射率公式计算出折射率.
依然用被激光照亮的针确定了激光在 一侧的出射光线和 一侧的入射光线,则测量后他____(选填“能”或“不能”)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
(2)请在图乙中画出完整的光路图.
[答案] 如图所示
[解析] 光路图如图所示.
(3)对你画出的光路图进行测量和计算,求得该玻璃砖的折射率 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解析] 取小方格的边长为单位长度,由图可知, , , .
(4)为了观测光在玻璃砖不同表面的折射现象,某同学做了两次实验,经正确操作插好了8枚大头针;如图丙所示.图丙中 和 是同一入射光线上的2枚大头针,其对应出射光线上的2枚大头针是 和___(选填“ ”或“ ”).
(2)若 与 垂直,用量角器量得图中的 , ,则玻璃的折射率为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 B. C. D.
A
[解析] 在 界面上,由几何关系知光的入射角为 ,折射角为 ,则玻璃的折射率为 ,故选A.
(3)若激光器正常发光,平行于 从玻璃砖 界面垂直射入玻璃砖,如图中虚线箭头所示.该同学发现在 一侧始终找不到出射光线,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同学在 一侧没有找到出射光线,但在 一侧找到了出射光线,他
[解析] 光线经由 、 射入后光路图如图所示.第一次折射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第二次折射时折射角要大于入射角,出射光线要远离法线,由图可知经由 、 的出射光线符合事实,而经由 、 的出射光线不符合事实.故对应的出射光线上的2枚大头针是 和 .
考向一 实验仪器的创新
例2 [2022·南京模拟] 某同学测量玻璃砖的折射率,准备了下列器材:激光笔、直尺、刻度尺、一面镀有反射膜的平行玻璃砖.如图所示,直尺与玻璃砖平行放置,激光笔发
CD
[解析] 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入射角应适当大些,故A错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玻璃砖的宽度应适当宽一些,故B错误;为了使大头针挡住前面大头针的像,大头针应垂直插在纸面上,故C正确;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大头针 、 及 、 之间的距离应适当大些,故D正确.
1
2
3
4
5
67Βιβλιοθήκη (3)该同学在画界面时,不小心将两界面 、 间距画得比玻璃砖宽度大了些,如图所示,则他测得的折射率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解析] 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根据几何知识可得入射角 ,设折射角为 ,则 ,故折射率 ,故 .
考向二 实验过程的创新
例3 实验探究可让学生们提高对物理实验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如图所示,一个学生用广口瓶和刻度尺测定水的折射率,请填写下述实验步骤中的空白.
(1)用刻度尺测出广口瓶瓶口内径 .
(2)在瓶内装满水.
(3)将刻度尺沿瓶口边缘竖直插入水中.
(4)沿广口瓶边缘向水中刻度尺正面看去,若恰能看到刻度尺的0刻度(即图中 点),同时看到水面上 点刻度的像 恰与 点的像相重合.如图所示,若水面恰与直尺的 点相平,则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等于入射角和折射角.
2.作 图像
改变不同的入射角 ,测出不同的折射角 ,作 图像,由 可知图像应为直线,如图所示,其斜率为折射率.
3.“单位圆法”确定 、 ,计算折射率 以入射点 为圆心,以一定长度 为半径画圆,交入射光线 于 点,交折射光线 于 点,过 作 的垂线 ,过 作 的垂线 ,如图所示,则 , ,又 ,则 ,只要用刻度尺测出 、 的长度就可以求出n.
[答案]
[解析] 当入射角为 时,设折射角为 ,由折射定律得 解得 设此玻璃砖上下表面的夹角为 ,光路图如图所示
由于此时出射光线恰好消失,说明发生全反射,有 解得 由几何关系可知 解得
2.某同学在利用“插针法”测定一块红色直角三角形玻璃砖的折射率时发现,由于玻璃的颜色较深,在另一侧很难观测到对侧所插的针.他想到可以用实验室的红色激光器来完成实验.如图所示,他在木板上固定好白纸,放好玻璃砖,正确作出了界面 、 、 ,然后让很细的激光平行于木板从玻璃砖的上界面 入射.
1.某同学用插针法测定一长方体玻璃砖的折射率.操作步骤如下:①在白纸上放好玻璃砖,在玻璃砖的一侧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 、 ;②在玻璃砖的另一侧观察,调整视线使 的像被 的像挡住,接着在眼睛所在的一侧插两枚大头针 和 ,使 挡住 和 的像, 挡住 、 的像和 ;③用铅笔环绕玻璃砖画出边界 和 ;④取下玻璃砖、大头针,在白纸上描出光线的径迹,量出入射角 和折射角 ,计算出折射率;⑤改变入射角,重复上述过程,求出多组折射率并取其平均值.
出的一束激光从直尺上 点射向玻璃砖表面,在直尺上观察到 、 两个光点,读出 、 间的距离为 , 、 间的距离为 ,测得图中直尺到玻璃砖上表面距离 ,玻璃砖厚度 .由此可知,玻璃的折射率 _ __,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 ______________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或 )
[解析] 从 点发出的光线经折射后进入眼睛,所以 等于入射角, 等于折射角.
(5)读出____和_________的长度.
或
[解析] 若水面恰与直尺 点相平,读出 和 的长度.
六、误差分析
1.实验时,应尽可能将大头针竖直插在纸上,且 和 之间、 和 之间、 与 、 与 之间距离要稍大一些.
2.入射角 不宜太大(接近 ),也不宜太小(接近 ).太大:反射光较强,折射光较弱;太小:入射角、折射角测量的误差较大.
3.操作时,手不能触摸玻璃砖的光洁光学面,更不能把玻璃砖界面当尺子画边界线.
C
[解析] 根据光路可逆性原理可知,光线一定会从下表面射出,光线不会在玻璃砖的内表面发生全反射,则即使 、 的距离较大,通过玻璃砖仍然可以看到 、 的像,A、D错误;为减小测量误差,入射角应适当大一些,则 、 的连线与法线 的夹角应适量大些,B错误;为了减小作图误差, 和 的距离应适当取大些,C正确.
四、实验步骤
1.首先把白纸铺在木板上并用图钉将白纸固定.
2.在白纸上画一直线 作为界面,过 上的一点 画出界面的法线 ,并画一条线段 作为入射光线.
3.把长方体玻璃砖放在白纸上,并使其长边与 重合,再用直尺画出玻璃砖的另一边 .
4.在线段 上竖直地插上两枚大头针 、 .
5.从玻璃砖 一侧透过玻璃砖观察大头针 、 的像,调整视线的方向直到 的像被 的像挡住.再在 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 、 ,使 能挡住 、 的像, 能挡住 本身及 、 的像.
(1)求玻璃砖的折射率;
[答案]
[解析] 从 点射入时,设入射角为 ,折射角为 ,根据三角函数可得 由折射定律可得玻璃砖的折射率
(2)用另一块材料相同、但上下两表面不平行的玻璃砖继续实验.玻璃砖的截面如图乙所示.光从上表面入射.入射角从0逐渐增大,达到 时,玻璃砖下表面的出射光线恰好消失.求此玻璃砖上下表面的夹角.
1
2
3
4
5
6
7
(1)以上步骤中有错误或不妥之处的是 (填步骤前的序号).
③
[解析] 应该是在玻璃砖两侧分别沿边界描两个点,然后移开玻璃砖,接着分别过两点作出边界 和 .
1
2
3
4
5
6
7
(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实验时应注意的是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入射角应尽量小些B.玻璃砖的宽度宜小一些C.大头针应垂直插在纸面上D.大头针 、 及 、 之间的距离应适当大些
6.移去玻璃砖,在拔掉 、 、 、 四枚大头针的同时分别记下它们的位置,过 、 作直线 交 于 .连接 、 , 就是玻璃砖内折射光线的径迹. 为入射角, 为折射角.
7.改变入射角,重复实验.
五、数据处理
1.计算法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 和折射角 ,并查出其正弦值 和 .算出不同入射角的 值,并取平均值.
第十四单元 光学
实验十四 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教材原型实验
拓展创新实验
教师备用习题
作业手册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用“插针法”确定光路;
2.学会用玻璃砖和光的折射定律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二、实验原理
如图所示,用插针法确定入射角和折射角,根据 计算玻璃折射率.
三、实验器材
玻璃砖、白纸、木板、大头针(四枚)、图钉(四枚)、量角器(或圆规)、三角板(或直尺)、铅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