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充装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析及安全对策与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体充装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析及安全对策与措施
发表时间:2018-09-12T16:51:57.1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作者:汪邦兵
[导读] 摘要:气体充装属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过程,在充装、输送、储存方面均存在危险性,本文通过气体充装实例,从充装站平面布置、建筑设计、工艺设计、电气自控设计、消防设计、管道设计、安全管理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以期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一些帮助。

江苏中化汉森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江苏省常州市 213001
摘要:气体充装属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过程,在充装、输送、储存方面均存在危险性,本文通过气体充装实例,从充装站平面布置、建筑设计、工艺设计、电气自控设计、消防设计、管道设计、安全管理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以期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气体充装;危险有害因素辨析;安全对策措施
目前我国的充装行业以小、散、乱的形式存在,生产单位普遍有安全意识薄弱,安全措施不到位,建设不规范等现象,由于工业气体的物质特性,在充装、输送、储存方面存在一定危险性,若操作不当或发生意外事故,将对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本文通过对气体充装站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在设计及后期安全管理等方面均提出了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以期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一些帮助。

1 常见气体充装工艺流程
(1)液氧充装流程
液氧为外购原料,经低温液氧罐车送至储罐区,并充装至低温液氧储罐,一路直接充装至杜瓦罐,另一路经低温液体泵加压后,通过管道进入空温式汽化器,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后转化为高压气体,并充装至氧气钢瓶;
2 气体充装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析
2.1 火灾爆炸
(1)实瓶库若未做好防倾倒措施或通道宽度不够,可能会碰倒气瓶,搬运过程中,若操作不当,可能引起跌落、气瓶安全附件或瓶体破坏等,造成泄漏,从而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2)氧气管道、阀门及密封填料等材质不符合技术要求,以及管道、阀门内存在氧化铁皮、焊渣等杂质,是发生燃烧爆炸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氧气管道法兰、管道阀门所选用的密封填料及垫片,由于其材质老化和气流冲刷,也会被冲刷裂成破碎落入氧气管内,随气流撞击管壁引起火灾。

氧气管道及其配件中的油脂、溶剂和橡胶等可燃物质,在高纯度和高压力的氧气流中会迅速燃烧。

氧气管道的气流出口会产生静电,设备管道如不接地或无可靠的消除静电装置时,会产生高达数千伏的静电电位,并有放电危险。

氧气管道检修,动火焊击前,对管道未用干净无油的氮气或空气进行置换,往往会造成管道燃烧。

(3)液氧在常温常压下能迅速汽化,易于短时间内在周围形成有一定压力的富氧区域;而且由于液氧的大量蒸发,储槽内的碳氢化合物浓度也可能提高。

因此,造成起火和爆炸的危险性比气态大得多。

如果液氧贮罐的超压安全装置失灵、贮罐腐蚀、液氧贮罐的使用压力超过设计的工作压力或液氧冲装量过大;液氧中的碳氢化合物含量超过百万分之0.1时;阀门及附件材料粘油脂或材质不符合要求时,均有可
能引起液氧贮罐的燃烧爆炸。

2.2物理爆炸
储罐选材不当,结构不合理,制造质量存在缺陷;储罐的安全附件设置不全或发生故障等,均可能引发爆裂、爆破事故;气瓶制造质量低劣;超装、错装;用低压瓶代替高压瓶;运输、装卸时未按规定配装好瓶帽、防震圈;装卸作业时抛、滑、滚、碰;使气瓶受日光曝晒,均可能导致气瓶爆裂或爆炸。

未按规定定期进行检验,安全附件(安全阀、压力表等)缺陷会导致压力容器在超压条件下无法正常泄压,导致超压爆炸。

2.3中毒、窒息
氮气、氩气等气体为窒息性气体,一旦在生产、储运和输送过程中发生大量泄漏,由于该类气体无色无味,因此很容易引起作业人员的窒息;在设备检修(储罐检修),如没有采取有效的置换措施,很容易发生窒息伤害;高浓度的氧也容易引起氧中毒事故,如在富氧集中区域,由于通凤不畅,作业人员吸入大量高浓度的氧,容易引发富氧中毒事故。

3 采取的主要安全对策措施
3.1 预防事故设施
(1)厂区液态气体充装装置与厂区内配电房等设施的安全距离应符合《氧气站设计规范》 (GB50030—2013)的相关要求。

(2)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充装间为乙类火灾危险性、储罐
区为乙类火灾危险性,生产车间与储罐防火间距应大于12m。

(3)每个储罐设有压力表和液位计各1套,每台低温泵出口有压力开关1块;空温汽化器出口有温度传感器;低温液体泵变频控制;各气体充装汇流排入口总管压力表;各气体充装汇流排分支管道压力表。

(4) 低温液体泵传动部分设有防护罩;防雷等级为二类防雷建筑,充装厂房利用屋面金属彩钢板做接闪器,并沿钢结构柱引下至基础,利用基础内钢筋做接地系统,将建筑物基础底梁上的上下两层钢筋中的两根主筋(不小于O16mm)通长焊接形成的基础接地网。

罐区采用金属储罐本体做接闪器及引下线引下至接地系统,水平接地体采用40mm*4mm镀锌扁钢,垂直接地体采50*5mm镀锌角钢,接地形式采用'IN —S系统,防雷接地、工作接地、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共用接地系统,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Q,实测不满足要求时,需增设人工接地极。

所有金属管道进出建筑物处均应与接地系统相连,且管道接地点间距不大于25m。

(5)地面以上的各低温管道设防冻保温层;储罐表面珠光砂真空保温;水管保暖;气瓶遮阳处理,避免阳光直晒;埋地管道防腐处理、设备表面防腐处理。

(6)低温液体泵配电柜有电器过载保护。

电气设计和电气设备的选型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7)气体排放出口管路设有消音器,减少气体排放时产生的噪音;充装平台等地面作防滑处理;管道作保温处理,作业时戴防冷手套;禁止穿钉鞋,禁止穿戴易产生静电火花的质料工作服,卸车时先导除静电;根据《深度冷冻法生产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GB16912-2008)要求设置安全标志。

3.2控制事故设施
低温储罐均设安全阀;进充装台总管上安装有安全阀;低温液体泵出口设有止回阀;管道末端设有吹扫放空阀,放空管应接至室外;回气管道设有放空装置;气体汇流排设有分组紧急切断阀;低温液体泵设有出口压力、轴承温度过高的声光报警和变频调速装置。

3.3安全管理措施
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严格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及时制定或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企业应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检查应包括综合性安全大检查、专业性安全检查、季节性安全检查和日常安全检查等;严格开展安全经营教育培训活动,新职工进站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经本单位专业培训或委托专业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上岗,特种作业人员按规定进行培训、考核,所有作业人员做到持安全作业证上岗。

4 结束语
为保证气体充装过程安全,本文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辨识,并采取了相应的预防事故措施、控制事故措施,减少与消除事故影响措施,同时企业平时要加强安全管理,一定能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夏玉丹,宋辉. 工业气体生产的安全对策措施[J]. 贵州化工, 2012年6月.
[2] 姜京哲,杨灿. 气体充装的安全措施建议[J]. 辽宁化工,2014年05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