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游戏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踢毽投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游戏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踢毽投球》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踢毽子和投球的技巧,提高身体协调能力。
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3.通过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踢毽子和投球的技巧,提高身体协调能力。
2.教学难点:在游戏中运用技巧,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
1.教具:毽子、篮球、投掷架、标志物等。
2.场地:篮球场或足球场。
四、教学过程
1.热身活动
(1)组织学生进行慢跑,活动全身关节。
(2)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拉伸运动,为的游戏做好准备。
2.技术教学
(1)讲解踢毽子的基本技巧,示范动作。
(2)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讲解投球的技巧,示范动作。
(4)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游戏环节
(1)介绍游戏规则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踢毽子比赛,每队成员依次完成毽子任务,然后进行投球比赛。
每队成员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毽子和投球任务,根据总分排名。
(2)游戏进行
①踢毽子环节:每组派出一名代表,按照顺序完成毽子任务,毽子数量依次递增,每完成一次任务,全队得一分。
②投球环节:每组派出一名代表,将篮球投入投掷架上的框内,每投中一次,全队得一分。
③计时环节:游戏时间为15分钟,时间到后,统计各队得分。
(2)教师点评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五、教学反思
1.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分组练习和游戏环节,让学生掌握了踢毽子和投球的技巧,提高了身体协调能力。
2.在游戏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团队协作意识得到了锻炼,但部分学生在竞争过程中过于紧张,影响了表现。
3.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学生的需求,及时给予个别指导,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4.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游戏的难度和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身体,提高体育素养。
5.加强家校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重难点补充:
1.技术教学环节:
(1)踢毽子技巧讲解与示范:
教师:“同学们,踢毽子时要注意用脚的内侧轻轻触碰毽子,让毽子稳稳地落在你的控制范围内。
现在,我给大家演示一下正确的动作。
”
(2)学生分组练习:
学生甲:“老师,我总是踢不准,怎么办?”
教师:“别急,你试试调整一下站姿,保持身体平衡,同时眼睛要盯着毽子。
”
2.游戏环节:
(1)介绍游戏规则:
教师:“我们的游戏分为两个部分,是踢毽子,每个人都要尽可能多地踢,然后是投球,要尽量投进篮筐。
记住,我们不仅比的是数量,还要看团队的协作哦。
”
(2)游戏进行:
学生乙:“老师,我们队应该怎么分配任务呢?”
(3)计时环节:
学生丙:“时间好紧张,我们有点做不完。
”
教师:“是的,时间有限,这就需要你们团队合作,快速做出决策并且互相支持。
不要忘记,我们是在锻炼你们的团队精神和快速反应能力。
”
(1)学生分享:
学生丁:“我觉得我们在游戏中配合得很好,尤其是在投球环节,我们队的投得特别准。
”
(2)教师点评:
教师:“是的,确实表现得很好,但也要记得,每个队员的努力都是团队成功的关键。
在的训练中,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在踢毽子和投球上有所进步。
”
教学过程补充:
1.热身活动:
教师:“好了,同学们,我们先来慢跑两圈,然后做些伸展运动,活动一下手腕和脚踝,准备好了吗?出发!”
2.技术教学:
(1)踢毽子:
教师:“好,我们现在开始练习踢毽子。
记住,脚要放松,用脚内侧轻触毽子。
我来数数,看看你能连续踢多少下。
”
(2)投球:
教师:“我们来练习投球。
注意投球时的手部姿势和力量,手腕要灵活,目标准备,投!”
3.游戏环节:
(1)准备:
教师:“好,各队检查一下装备,确认一下你们的毽子和篮球,准备开始游戏。
”
(2)进行:
学生戊:“老师,我们队可以开始了吗?”
教师:“可以,开始吧!记住,团队合作是关键,加油!”
教师:“同学们,游戏结束了,我们来谈谈你们的感受,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注意事项:
1.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能力水平,适当调整训练难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游戏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2.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鼓励学生在游戏中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3.注意在游戏过程中,适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4.注意安全,确保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不会发生意外伤害,特别是在投球和踢毽子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动作的规范性。
5.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对于表现紧张或焦虑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放松心情,享受游戏。
6.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性,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7.注意家校沟通,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