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拉尔区干旱特征统计分析及对农业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06
干旱会造成供水资源短缺,在危害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降低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外,还会对人民正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活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也是造成干旱区域不断扩大和干旱化程度不断加重的主要原因,干旱化趋势问题已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海拉尔区隶属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呼伦贝尔市中部偏西南,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草原气候,农牧业资源丰富。
海拉尔区降水年际间波动起伏较大,并且在全球气候持续增暖大趋势的影响,水热资源的变化会造成区域干旱的演变,导致以往脆弱的环境变得更为恶化。
干旱使得海拉尔区农田、草场沙化现象更加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凸显,给海拉尔区农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1 研究资料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利用海拉尔区气象局1980-2019年的降水量月值
观测资料。
季节的划分标准:3~5月代表春季、6~8月代表的是夏季、9~11月代表的是秋季、12月~翌年2月代表的是冬季。
文中选取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分析方法对海拉尔区干旱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以期掌握海拉尔区干旱特点,为有效防御干旱灾害,科学安排农业生产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依据。
降水量距平百分率(Pa)主要指某时段的降水量与常年同期平均状态的偏离程度,其公式为:
(1)其中P表示的是某时段降水量,表示的为多年平均同期降水量。
因为我国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的降水量变率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采取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划分干旱等级对不同地区以及不同时间尺度也存在较大差别,如表1所示为适合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干旱等级标准。
因为海拉尔区气候属中温带半干旱向半湿润过渡的大陆性气候,所以该标准对于海拉尔区也比较适用。
表1 降水量距平百分率(Pa)划分的干旱等级
等级类型降水百分率Pa(%)年尺度季尺度1无旱-15≤Pa -25≤Pa 2轻旱-30<Pa<-15-50<Pa<-253中旱-40<Pa≤-30-70<Pa≤-504重旱-45<Pa≤-40-80<Pa≤-705
特旱
Pa≤-45Pa≤-80
2 海拉尔区干旱气候特征2.1 年变化特征
由图1分析能够发现,近40年来海拉尔区年际降水距平
百分率(Pa)呈下降的趋势,变化速率只有-0.048/10a。
在这40年中有21个年份为负值,其中12个年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干旱天气,大约占总序列的30.0%。
其中,轻旱为8年,分别是1981年、1987年、1995年、1999年、2001年、2006年、2010年、2015年;中旱为2年,分别是2007年、2017年,没有显示重旱,特旱为2年,分别是1986年、2018年,这两个年份的年降水稀少,分别为124.5mm、
162.8mm,降水距平百分率(Pa)分别-64.19%、-53.18%。
图1 1980-2019年海拉尔区年际降水距平百分率(Pa)时间序列
3 干旱对农业的影响
持续不断的干旱会对海拉尔区生态环境平衡造成不
同程度的破坏,导致土壤、空气中的水分不断减少,气候也尤为干燥,并且会增加风沙、高温等灾害性天气,从而导致农田、草场分化严重,从而影响到海拉尔区农牧民的正常生产生活。
此外,干旱天气极易造成雨养耕地颗粒无收,对旱作农作物造成危害。
持续的干旱天气还会导致农牧民需要采取打深井的措施进行灌溉,进而保证农业实现优质高产,但此类方式特别容易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在很大程度上会使得灌溉成本有所增加,同时对于农作物产量也会带来不利影响;与此同时,干旱灾害使得草地植被稀疏,生产力也大幅下降。
干旱出现的年份,会导致天气牧草的返青期、人工种植牧草的播种、出苗期有所延迟,最终会缩短青草期有所缩短。
特别是在春旱发生年份,例如1983年、1985年、1986年、1991年均达到了重度干旱标准,导致天然草地的牧草要比平常年份推迟返青,从而使得牧草的生长延缓,对牧草的品质和产量都造成不利影响。
总之,一旦发生干旱天气,势必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
例如2017年5月至7月,呼伦贝尔市平均降
海拉尔区干旱特征统计分析及对农业的影响
王莹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气象局,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
摘 要:
文章主要利用海拉尔区1980-2019年的降水量月值观测资料,选择降水量距平百分率的分析方法对海拉尔区干旱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且概况了干旱对当地农业的影响,以供相关部门共同探讨。
关键词:
海拉尔区;干旱;
农业 作者简介:王莹(1990- ),女,内蒙古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综合气象业务研究。
2020.06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应该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
在生态建设工作工作中,一方面要保护生态资源的循环再生能力,另一方面则要采取人工干预的方式进行生态修复。
在我国的西北地区,水土流失现象较为严重,是生态建设中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应该在水土保持方面,应用生态修复技术。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有效开展,对于优化地区环境以及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均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主要目标1.1 增强环保意识
水土流失是一种自然灾害,地表土壤受到水力、重
力、风力等自然因素的侵蚀,导致水土资源损失。
与此同时,水土流失还与植被遭破坏、不合理耕种、过度放牧等人为因素有关。
水土流失的发生,会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引发淤塞河渠、水旱灾害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需要增强社会
大众的环保意识。
加强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宣传,提高大众对于水土流失的认知,并可以认识到水土流失的危害性,避免出现破坏植被以及过度开垦、放牧的行为,减少人为因素对于水土流失的影响。
增强社会大众的环保意识,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建设中,为生态修复贡献力量。
在甘肃省定西市,为了加强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宣传,同时在生态修复中“听民声”、“汇民意”,生态环境部门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和微博,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的途径。
在“定西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中,能够定期为公众推送有关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相关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开放的展开生态修复工作,让公众参与其中,对于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优质积极的影响[1]。
1.2 重视植被保护
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中,应该将植被保护作为重
点。
增加植被的覆盖面积,可以利用植物在保持水土方面
试述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侯建国
(定西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甘肃 定西 743000)
摘 要:
水土流失的发生,会造成水土资源的损失,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并会妨碍经济的发展。
而为了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则需要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同时结合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实施生态修复,维护水土资源,构建平衡、稳定、健康的生态环境。
基于此,本研究分析了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要意义,明确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主要目标,探讨生态修复的相关技术、措施以及实施效果。
关键词:
生态修复;水土保持;
生态建设水量129.4cm ,比常年偏少82.3cm ;平均气温17.9℃,比常年偏高1.4℃。
经呼伦贝尔市民政局统计,此次干旱灾害共造成扎兰屯市、新巴尔虎右旗、额尔古纳市、鄂温克旗、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左旗、海拉尔区等7个旗市共29.2万人受灾,因旱需生活救助人口13.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88.9千公顷,其中成灾面积320.3千公顷,绝收面积48.2千公顷;草场受灾面积6349千公顷;饮水困难大牲畜62.9万头只,直接经济损失17.8亿元。
4 结语
综上所述,干旱是对海拉尔区农业影响极大的一
类气象灾害。
从干旱特征来看,近40年来海拉尔区年际降水距平百分率(P a )呈下降的趋势,变化速率只有-0.048/10a;1986年、2018年这两个年份的年降水稀少,分别为124.5mm、162.8mm,降水距平百分率(Pa)分别-64.19%、-53.18%。
海拉尔区一年四季均会出现干旱灾
害,四季中出现干旱频率最高的季节为秋季,夏季出现频率最小。
有些年份甚至出现季节连旱,例如1985年、1986年、2017年均出现春、夏、秋季节连旱。
干旱会使得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牧业产量以及品质大幅下降。
为了避免干旱对海拉尔区农业造成严重危害,当地政府需要加强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积极植树种草,使生态环境和农业经济能够协调、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苗志华,侯球峰,张静静,等. 成县夏季高温干旱
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09(17).
[2] 葛增平. 锡林郭勒盟地区干旱原因与指标探究[J]. 南
方农业,2018,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