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文化名城保护与规划--焦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焦作市概况
(一)地理位置
焦作市地处河南省西北部地区,是河南省的边际城市,与山西省晋城相邻,北部紧挨太行山余脉,南部黄河在这里穿城蜿蜒东去,与河南省省会郑州、区域次中心城市洛阳市隔黄河而望,东邻新乡,西邻济源。

(二)历史文化成就
焦作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早在八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聚居的痕迹,还拥有盘古混沌之中开天辟地、大地之母女娲熔五彩石以补天、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愚公移山等许许多多的经典神话故事。

在原始氏族社会后期,处于黄河流域的怀川大地就引来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移居于此,成为中原文明灿烂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焦作是中国古代农学与医药学的发祥地之一,尝遍百草的神农、不老药王孙思邈均在此留存过活动遗迹。

现存的当阳峪古窑遗址出土了众多的陶瓷文物,是宋代和元代北方地区最重要的大型窑址,工艺精美,品类丰富;17世纪中期,太极宗师陈王廷在陈家沟创建了陈式太极拳,并逐渐衍生出多个流派,如今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已经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焦作月山寺诞生了与太极拳齐名的八极拳,焦作净影寺诞生了著名的猿仙通背拳,三拳辉映,共同在这里撑起了一片无数的天空,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无不显示这焦作作为中华武术之根的崇高地位。

山阳大地上深深烙印着世代中华伟大人物的历史文化遗存。

孔子弟子卜子夏,魏晋时期著名隐士 “竹林七贤”,晋武帝司马炎,三国著名军事家、谋略家司马懿,“唐宋八大家”韩愈,诗圣李商隐,元代教育家和天文学家许衡,乐圣朱载堉,名山秀水滋养了神州大地是数不清的历史文化名人。

(三)历史发展历程
焦作自古以来就拥有悠久的农业种植历史,小农经营、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在这里得以很好发展,原始农业相当发达。

焦作发现培育粟等粮食作物的痕迹可追溯到八千多
年以前。

从这里还发掘出了许多石斧、石刀、
石犁、石锄等传统农业生产工具,还有排水
沟、水房等早起农业生产和发展的痕迹。


冶铁、制瓷、纺织和手工艺品为主的古代
手工业充分显示出焦作地区辉煌的手工业文
明。

东汉时期焦作地区的冶炼技术就一直处
于领先地位,远在战国时期焦作就有煤炭开
采利用的出现,一直到清代拥有了十分大的
开采规模。

直到今天,使焦作仍然有着“煤
城”的称呼。

道清(道口至清化镇)铁路、中国历史
上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焦作路矿学堂、
英国福公司等无不深切体现着这座近代煤城
悠久的历史。

公元19世纪末,意大利一个叫罗莎第
的人来到焦作,发现了焦作这个埋藏优质无
烟煤的城市。

罗莎第随后建立了一个英意联
合公司,命名为福公司,想要掠夺焦作优质
的煤炭资源。

二、著名历史遗存
(一)山阳故城
山阳故城是焦作城市发源最久远的强有
力历史证明,彰显了焦作悠久深厚的历史文
化内涵。

正因如此,山阳才成为了焦作另一
个称呼。

山阳故城是汉代遗址,一直到现在,
这里仍然留存着四面厚重的城墙,其中,北
面墙长约1800米,东面墙长约1300米,西
面墙长约1000米,南面墙仅200米。

无论
是从城墙、城门、护城河,还是城内的建筑,
其遗址遗存都十分丰富,跨度时间之长,遗
迹与史书都有史料查证。

对研究豫北地区汉
代城市的发展以及当时城市的规划都具有无
比重要的历史价值。

春秋战国时,山阳故城
成为各诸侯的兵家必争重要军事地区。

东汉
时期,光武帝派出心腹大将驻守在山阳。


国时期汉献帝被曹操废黜,来到山阳并居住
于此。

其后经常到处行医,造福了许多当地
百姓,在云台山的石刻上,至今仍然有山阳
公行医画像。

(二)嘉应观
嘉应观,始建于雍正元年,位于河南省
焦作市武陟县嘉应观乡。

别名庙宫,黄河龙
王庙。

嘉应观分为南、北两院和东、西两院,
为官、庙、衙三位一体的清代古建筑群,康
熙皇帝在位时期,焦作地区黄河曾5次决口,
康熙亲派雍正前往治水 。

雍正继承皇位后,
又命人加固河堤;为祭奠神明,雍正命人修
建嘉应观。

(三)圆融寺
圆融寺位于焦作市当阳峪瓷窑遗址的西
北面,坐西面东。

圆融寺是我国第一个以
佛教圆融思想命名的千年古寺,现在为国家
AAAA级旅游景区。

圆融寺为十一进院,一共拥有十九大殿,
内藏许多历朝文物古迹。

其地理位置独特,
群山环绕,峰峦叠嶂,布置错落,令人叹为
观止,被称为“太行小灵山”。

三、现代景区与美食
(一)云台山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坐落于焦作市修武
县,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被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命名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区总面积达280平方千米,内含红石峡、峰
林峡、茱萸峰、百家岩等多个著名景点。


台山地貌复杂,气候随海拔变化明显,原始
山林层峦叠翠,奇花异木种类多达五百余种。

红石峡是云台山景区的精华,由于红石峡山
石富含铁元素,铁氧化成为三价铁,呈现红
色,丛丛碧水倒映着红色的山石,十分秀美
壮丽。

十四亿年前,造山运动在华北平原上
塑造起了一座座高耸入云的山峰,由丹霞地
貌,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共同构成的“云
台地貌”,为这北国雄壮山脉增加了几分秀
气,平添了无尽姿色。

不计其数的泉潭溪瀑,
在这里构成了一座座绝美的山水画廊。

(二)闹汤驴肉
远在明清时期,焦作地区百姓在进行驴
(下转第150页)
史文化名城保护与规划——焦作
肖智中
(信阳农林学院,河南信阳 464000)
摘要:焦作位于豫北平原大地,北依巍峨太行山,母亲河黄河在南部蜿蜒东去,春夏秋冬,四季皆景。

这里是中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山阳大地上诞生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山水文化之中滋养了如此之多的文人墨客。

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于此,古老与现代,山水与自然完全融合,这里是“世界太极城,山水养生地”。

关键词:历史背景;文化遗留;城市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609(2019)19-0148-002
·148·
村落进行修复与改建,政府也在不断完善西河村的基础服务设施、医疗教育条件等领域,不断改善当地村民的居住条件。

村民被纳入到了西河村旅游项目受益方的一部分,村民通过为游客提供住宿饮食、售卖当地特产等,或通过加入合作社,以山场、田地入股的方式进行投资,能够获得收益,改善生活条件。

对于游客而言,西河村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保存相对完善的传统村落景观观赏目的地,其中有村落古建筑这类人文景观,也有西河村周边的狮子山、绣球山、西河等自然景观,游客在西河村可以体会到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厚重感,又可在村落的原生态环境中体验旅游的休闲功能。

三、西河村空间生产中的一些问题
(一)过度商业化
作为一个旅游扶贫开发项目,西河村的作用是要通过旅游消费及其附加产业为居民创造收入,同时为当地政府财政创造收入,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因而,西河村空间生产的核心着眼点在于“经济”,在传统村落在整体规划保护上不够重视,部分规划着重于经济发展,忽略村落的整体协调性,在西河村规划设计时,增加了户外的星空旅馆,与传统村落整体风格上出入较大。

(二)经营方式有待改变
西河村旅游项目中的服务工作人员大部
分是未受过专业服务性培训的原居住民,受
教育水平普遍较低,缺乏对服务知识及技能
的了解,在游客进村旅游时,大多数村民都
是在门旁观望,缺乏对游客的主动交流,开
展旅游业的具体经验也对较少,对市场需求
信息了解的不够深入,个体的经营水平有待
提高。

(三)旅游接待条件较为薄弱
在设施方面,部分配套设施更新不及时,
处于荒废阶段,缺乏娱乐设施,娱乐方式单
一。

民宿数量较少,早期规划住宿区不能满
足现在的需求。

在旅游旺季时,游客需要去
县城解决住宿问题。

四、结语
对于地方传统村落扶贫工作来言,西河
村的旅游扶贫开发是运用地方资源推动当
地经济发展的一次实践。

但是在西河村空间
生产过程中,过度商业化的问题损害了传统
村落的整体定位与风格,地方传统村落是人
类共同拥有的历史遗产,对于村落的传统构
景要素需进行有效保护,才能保证地方传统
村落景观的完整性及旅游吸引性。

加快西河
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村民服务质量,设计
具有当地特色的民俗体验区,让游客了解原
始农耕生活,结合西河村明清建筑风格,集
中设计民宿品牌即将是下一步旅游开发中的
要务。

【作者简介】陈俭明(1996-),男,
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景观规划设计。

【基金项目】信阳师范学院 2018
年度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
2018-DXSZD-010。

【参考文献】
[1]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王俊.河南省新县西河村传统民居
保护与利用探析[D].济南:山东工艺美术
学院,2018.
[3]李君洁,罗德胤.重返没有景观设
计师的村落景观新县西河村的景观建设实践
[J].风景园林,2015(12):80-88.
[4]杜国亭.旅游新业态影响下的传统
村落景观风貌规划研究[D].济南:山东
大学,2017.
[5]李从余.民族古村落旅游扶贫开发
中的空间生产研究——以桂林马岭鼓寨为例
[J].劳动保障世界,2018(23):71.
[6]陈立凡,张凯云,贺丽丽.旅游
扶贫背景下的山地景观规划研究——以贵
州沿河县旅游扶贫规划为例[J].交流园
地,2018(10):227-228.
(上接第148页)
肉加工时,会在高汤内按一定量的比例加入井水,再经过独特技艺进行特殊加工,最终做出的驴肉细腻鲜美。

因为驴肉在加入老汤中进行煮熬的过程和过年一样热闹,又由于焦作古时候是怀庆府(现焦作辖区温县、沁阳、武陟等地)管辖,因此得名为“怀府闹汤驴肉”。

康熙皇帝南巡时路过此地,品尝过怀庆闹汤驴肉后大加称赞,将其钦定为皇家贡品。

(三)四大怀药
四大怀药是焦作特产,特指怀庆府地区所产出的怀菊花、怀山药、怀牛膝、怀地黄等四味中药材。

《本草纲目》和我国最早记载药物学的经典著作《神农本草经》都将源产地焦作的四大怀药列为上品。

四大怀药作为选材最优良的中药材,成为中国中医药文化之瑰宝。

四、保护与规划
(一)现代发展历程
焦作市是一座典型的依靠资源兴起的城市,因煤而生,因煤而兴,煤炭规模化开采的历史已经达到了一百多年,煤炭业已经成为焦作发展的支柱型产业。

起步发展阶段,焦作市以煤炭等重化工业为基础,依靠资源红利得到了快速发展。

后期由于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开采利用逐渐
枯竭,企业设备更新不足、生产技术落后等
原因,全市资源型企业效益剧烈下降,下岗
人数越来越多。

(二)焦作转型
然而这个危机成为焦作转型的转折点。

焦作市政府提出了一系列决策:促进传统产
业的产业升级,加强支柱型产业培养;以质
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工业转型;利用好四
大怀药等农业资源,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
业,增加传统农业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第
三产业,以旅游业为基础,带动全市服务业
整体提高。

从1999年,焦作的发展依靠由不可再
生的矿产资源转向自然资源,大力开发焦作
旅游品牌。

打造出“太极圣地,山水焦作”
的旅游品牌,建成国际性知名旅游城市。

(三)发展规划
焦作市的定位转向旅游城市的后,至
今仍然坚持“旅游立市”的战略目标,将
旅游业定为龙头产业。

成功的实现了由“污
染煤城”到“绿色水城”的转型,现如今旅
游业已成为焦作经济发展支柱型重要产业。

要加快郑焦融合,积极推动中原城市群
城市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协作发
展。

严格控制污染,加强管控,增强北山污
染区的综合治理。

作为中原经济区6个中心
城市之一,要依托契机,调整产业结构和能
源结构,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服务
业优化升级,提高全市服务行业整体质量。

五、总结
焦作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
古城中的每一处遗迹都是现任留给我们的宝
贵的经验与财富,其中的文化与底蕴也是需
要我们仔细品味和欣赏的,合理规划与保护
古城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古城的保
护很是复杂而且牵涉甚广,所以焦作的保护
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这需要我们每一
个人的努力和付出,我相信通过专业的管理、
保护和规划,焦作古城一定能够展示出它当
时的风光,一定会越来越好。

【作者简介】肖智中(1988-),男,
工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交通规划,城
市规划。

【参考文献】
[1]董霞.焦作市旅游营销研究[D].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2]王俊霞.焦作市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D].郑州:郑州大学,2008.
[3]李文煜.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旅游开
发探索[D].洛阳:河南科技大学,2012.
·1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