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提升—易错难点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提升—易错难点试题
一、培优题易错题
1.“△”表示一种新的运算符号,已知:2△3=2﹣3+4,7△2=7﹣8,3△5=3﹣4+5﹣6+7,…;按此规则,计算:
(1)10△3=________.
(2)若x△7=2003,则x=________.
【答案】(1)11
(2)2000
【解析】【解答】(1)10△3=10-11+12=11;(2)∵x△7=2003,
∴x-(x+1)+(x+2)-(x+3)+(x+4)-(x+5)+(x+6)=2003,
解得x=2000.
【分析】(1)首先弄清楚定义新运算的计算法则,从题目中给出的例子来看,第一个数表示从整数几开始,后面的数表示几个连续整数相加减,根据发现的运算规则,即可由10△3列出算式,再根据有理数加减法法则,即可算出答案;
(2)根据定义新运算的计算方法,由x△7=2003,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2.观察下列一组图形:它们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依照此规律,第个图形中共有________个“★”.
【答案】(3n+1)
【解析】【解答】解:①为4个★,②为7个★,③ 为10个★,④为13个★,
通过观察,可得第n个图形为(3n+1)个★.
故答案为:(3n+1)
【分析】观察图形,先写出①②③④的★的个数,通过找规律,写出第n个图形中的★个数。
3.在一条东西走向的马路旁,有青少年宫、学校、商场、医院四家公共场所.已知青少年宫在学校东300m处. 商场在学校西200m处,医院在学校东500m处.若将马路近似地看做一条直线,以学校为原点,向东方向为正方向,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00m.
(1)在数轴上表示出四家公共场所的位置.
(2)列式计算青少年宫与商场之间的距离.
【答案】(1)解:如图所示:
(2)解:由题意可得:300-(-200)=500或︱-200-300︱=500.
答:青少年宫与商场之间的距离是500 m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画出学校为原点的数轴,在数轴上表示出四家公共场所的位置;(2)根据题意青少年宫与商场之间的距离是300-(-200),再根据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求出青少年宫与商场之间的距离.
4.如果,那么我们规定 .例如:因为,所以 .
(1)根据上述规定,填空: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若记,, .求证: .
【答案】(1)3;0;-2
(2)解:依题意则
∵
∴
【解析】【解答】解:(1)(3,27)=3,(4,1)=0,(2,0.25)=-2,
故答案为:3;0;-2【分析】根据新定义的算法计算出根指数即可;由新定义的算法,得到同底数幂的乘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加;证明出结论.
5.操作探究:已知在纸面上有一数轴(如图所示),
(1)操作一:
折叠纸面,使数字1表示的点与﹣1表示的点重合,则﹣3表示的点与________表示的点重合;
(2)操作二:
折叠纸面,使﹣1表示的点与5表示的点重合,回答以下问题:
①10表示的点与数________表示的点重合;
(3)②若数轴上A、B两点之间距离为15,(A在B的左侧),且A、B两点经折叠后重合,求A、B两点表示的数是多少?
【答案】(1)3
(2)﹣6
(3)解:由题意可得,A、B两点距离中心点的距离为15÷2=7.5,
∵中心点是表示2的点,
∴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5.5,9.5.
【解析】【解答】解:(1)因为折叠纸面,使数字1表示的点与﹣1表示的点重合,可确定中心点是表示0的点,
所以﹣3表示的点与3表示的点重合,
故答案为:3;(2)①因为折叠纸面,使﹣1表示的点与5表示的点重合,可确定中心点是表示2的点,
所以10表示的点与数﹣6表示的点重合,
故答案为:﹣6;
【分析】(1)先求出中心点,再求出对应的数即可;(2)①求出中心点是表示2的点,再根据对称求出即可;②求出中心点是表示2的点,求出A、B到表示2的点的距离是7.5,即可求出答案.
6.已知x、y为有理数,现规定一种新运算“※”,满足x※y=xy+1.
(1)求3※4的值;
(2)求(2※4)※(﹣3)的值;
(3)探索a※(b﹣c)与(a※c)的关系,并用等式表示它们.
【答案】(1)解:3※4=3×4+1=13
(2)解:(2※4)※(﹣3)=(2×4+1)※(﹣3)=9※(﹣3)=9×(﹣3)+1=﹣26
(3)解:∵a※(b﹣c)=a•(b﹣c)+1=ab﹣ac+1=ab+1﹣ac﹣1+1,
a※c=ac+1.
∴a※(b﹣c)=a※b﹣a※c+1
【解析】【分析】根据新运算的规律,求出计算式的值,求出探索的式子之间的关系.
7.学校举行“创客节”,明明的创客作品模型中需要用到一种花瓣图案(如下图),花瓣图案的各个小圆半径都是1cm。
明明打算从一块长10cm,宽8cm的长方形纸板上剪花瓣图案。
(注:花瓣图案不能使用胶水、胶带等剪拼)
(1)这块长方形纸板的面积是多大?
(2)这个花瓣图案的面积是多大?(π取3.14)
(3)明明还能从这块长方形纸板的剩余部分再剪出1个花瓣图案吗?如果能,如何剪?请你画一画、写一写;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答案】(1)10×8=80(平方厘米)
答:这块长方形纸板的面积是80平方厘米。
(2)如图:
1×1×16+3.14×12
=16+3.14
=19.14(平方厘米)
答:花瓣图案的面积是19.14平方厘米。
(3)
【解析】【分析】(1)用长乘宽求出长方形纸板的面积;
(2)花瓣中间是4个正方形,每个花瓣处组合后刚好是3个正方形和1个圆,这样总面积就是16个正方形和1个圆的面积;
(3)在纸板的右上角剪下同样的花瓣图案。
8.服装厂买来一批布料,如果全部用来做上衣,刚好可以做60件。
如果全部用来做裤子,刚好可以做90条。
现要用这批布料来做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组成的套装,可以做多少套?
【答案】解:1÷(+)
=1÷
=36(套)
答:可以做36套。
【解析】【分析】把这批布料看作单位“1”,然后用分数表示出做一件上衣用布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再表示出做一条裤子用布占总数的几分之几,然后用1除以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共用几分之几即可求出共做的套数。
9.一个卖牛奶的人告诉两个小学生:这儿的一个钢桶里盛着水,另一个钢桶里盛着牛奶,
由于牛奶乳脂含量过高,必须用水稀释才能饮用.现在我把A桶里的液体倒入B桶,使其中液体的体积翻了一番,然后我又把B桶里的液体倒进A桶,使A桶内的液体体积翻番.最后,我又将A桶中的液体倒进B桶中,使B桶中液体的体积翻番.此时我发现两个桶里盛有同量的液体,而在B桶中,水比牛奶多出1升.现在要问你们,开始时有多少水和牛奶,而在结束时,每个桶里又有多少水和牛奶?
【答案】解:假设一开始桶中有液体升,桶中有升.第一次将桶的液体倒入桶后,桶有液体升,桶剩升;第二次将桶的液体倒入桶后,桶有液体升,桶剩升;第三次将桶的液体倒入桶后,桶有液体升,桶剩升.由此时两桶的液体体积相等,得,,.
现在还不知道桶中装的是牛奶还是水,可以将稀释牛奶的过程列成下表:
桶桶
原桶液体:原桶液体原桶液体:原桶液体
初始状态
第一次桶倒入桶
第二次桶倒入桶
第三次桶倒入桶
牛奶多升”,所以原桶中是水,原桶中是牛奶.
因为在中,“ ”相当于1升,所以2个单位相当于1升.由此得到,开始时,桶中有升水,桶中有升牛奶;结束时,桶中有3升水和1升牛奶,桶中有升水
和升牛奶.
【解析】【分析】共操作了3次,假设一开始A桶中有溶液x升,b桶中有y升。
然后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分别表示出每次操作后溶液的重量,根据第三次操作后两桶溶液质量相等列出等式,化简等式得到x与y的比是11:5。
把稀释牛奶的过程用列表的方法列出来,然后确定前后两个桶中水和牛奶的升数即可。
10.一批工人到甲、乙两个工地进行清理工作,甲工地的工作量是乙工地的工作量的
倍.上午去甲工地的人数是去乙工地人数的倍,下午这批工人中有的人去甲工地.其他工人到乙工地.到傍晚时,甲工地的工作已做完,乙工地的工作还需名工人再做天,那么这批工人有多少人?
【答案】解:设这批工人有12x人。
上午去甲工地的人数:12x÷(3+1)×3=9x(人),去乙工地的人数:12x-9x=3x(人);
下午去甲工地的人数:12x×=7x(人),去乙工地的人数:12x-7x=5x(人);
甲工地:(9x+7x)÷2=8x(人),乙工地:(3x+5x)÷2=4x(人);
假设甲工地的工作量是3份,那么乙工地的工作量是2份,
8x人一整天完成3份,4x人一整天完成份,
乙工地还剩下:(份),
(人),即8x=24,x=3,
12×3=36(人)。
答:这批工人有36人。
【解析】【分析】“ 下午这批工人中有的人去甲工地”,所以这批工人的人数一定是12的倍数,所以设这批工人有12x人。
根据人员分配确定上午去两个工地的人数和下午去两个工地的人数,这样就可以求出甲工地相当于8x人做一整天,乙工地相当于4x人做一整天;根据甲乙两个工地工作量的倍数关系假设甲工地有3份,乙工地的工作量是2份。
然后求出乙工地还剩下的工作量,求出甲工地做一整天需要的人数,然后求出x的值,就可以求出工人的总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