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检车在地铁轨道线路设备养修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轨检车在地铁轨道线路设备养修中的作

摘要:地铁一直以来都是缓解城市交通,给人们带来便利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

作为地铁系统中非常关键的环节,要正常的运营地铁,轨道设备养修工作非
常关键,通常来说,利用轨检车能够有效对地铁轨道的现场条件、存在隐患以及
运行动态进行一个良好的检测,帮助地铁稳定运行。

本文就基于轨检车在地铁轨
道设备养修中的作用展开研究,就地铁轨道设备养修的相关元素进行分析。

关键词:轨检车系统;地铁系统;轨道线路设备养修;运用分析
一、前言
伴随21世纪我国轨道交通事业的不断进步发展,高铁、普铁、地铁、单轨等轨
道设备检查采用人工静态检查已不再足够满足运营检修需要。

由于受检修人员的
自身因素,如责任心、技能水平的差异性导致检查点及数据存在差异而不便于分
析病害;如地铁系统规定检查的维修作业的时间限制因素等,及施工现场设备环
境的不确定条件的影响,从而导致轨道线路病害难以精准地发现,后续累计形成
行车安全隐患。

地铁作为城市缓解交通的重要系统之一,地铁轨道设备的安全运
行需要良好的设备养修工作,因此在采取静态检查的同时,需要结合动态检查共
同查找设备存在的缺陷。

轨检车能有效根据轨道设备故障分布的规律特点,科学
的找出轨道线路设备病害位置及相关整改方案,利用动态检测所采集的综合数据
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比,从而指导地铁线路检修工作能够准确消除轨道线路病害。

科学的进行养修轨道线路相关设备,从而提高检测效率,保证列车运营安全。

1.
影响地铁轨道设备养护维修的关键因素分析
1.
轨道的不平顺性
轨道轨距、高低、三角坑、轨向等不合理性是导致轨道不平顺的常见因素,
也是地铁线路在日常维修工作中常见的维修、保养工作,造成不平顺的因素有以
下常见的案列。

如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对轨道的冲击力,导致轨道框架的变形致使
各轨道联结零件扭力不足等而发生位移,与此同时还直接导致列车车轮受损,增
加检修的工作量;如在列车长期运营模式下,还会出现地面沉降、起拱、中心位
置移动等造成不平顺导致列车行驶受到威胁;如运营前的准备工作不足,扣件扭
力不足,假轨距(离缝)、超高顺坡不足及违章作业等这些导致轨道的不平顺。

从而影响地铁在运行时的平稳和舒适性,严重可能造成脱轨等重大安全事故。

1.
磨耗的影响
磨耗按区段可分为直线地段磨耗、曲线地段磨耗,外加道岔等会产生磨耗。

通常以垂直磨耗和侧面磨耗作分析。

其中在曲线地段上造成钢轨磨耗是最常见的,主要是运营车辆轴重加大和运量增加影响。

另一方面,内燃车、电动工程车的使
用会增加曲线的横向水平力而发生位移,致使曲线磨耗加剧扩大。

同时,加剧线
路状态几何尺寸不良磨耗。

产生磨耗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曲线地段超高设置
不合理、轨底坡设置不正确、曲线的方向不圆顺和缓和曲线超高度递减距离不够;顺坡率过大,轮轨不正常接触等;导致列车摇晃,引起机车车辆进出曲线时产生
剧烈冲击,使轨道线路磨耗加剧,从而影响运营安全。

另一方面,轨道线路磨耗
是无法避免的,只能尽量结合动、静态数据分析结论,有预见性的对轨道线路设
备进行养修和进行周期性打磨去控制磨耗的发展,从而延长轨道的使用寿命。

1.
道岔的安全性
地铁系统中受空间位置因素,道岔通常设置在车站大量铺设使用。

道岔是实
现股道转换的重要的设备,使机车车辆从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的线路。

最常见的
是普通单开道岔、对称道岔、菱形道岔,这些都能充分发挥线路的通过能力,因
此道岔的安全性十分重要,也是日常养修的重中之重。

因为道岔具有这些特点:
组成数量多、构造谨慎复杂、使用的寿命短、并且限制速度、安全性低(有害空
间)等。

道岔是轨道的三大薄弱环节之一。

对养护维修投入力大,属于大修型设备,时刻避免脱轨等事故发生。

1.
轨检车对地铁线路养护维修的作用
1.
轨检车特点
轨道检测车依据惯性基准法检测原理,应用2D激光、传感器、倾角仪、电
子标线定位、数字化处理及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分别对轨道线路的轨距轨向、水
平高低、三角坑、水平和垂直加速度、曲率和轨距变化率等综合检测,并将自
主设置的检查项目在现场实时检测结果,显示在计算机上。

可查看钢轨轮廓,波
形图、设置的检查项目这些,并存于计算机磁盘内。

目前具有检测项目相对齐全,在运行速度满足的情况下测量数据精度较高,具有可靠性,也具有技术先进的
数据处理特点。

轨检车系统运用轨道参数提取技术,其中2D激光技术可提取线
路钢轨轨距点、底角圆弧的圆心等。

计算机显示图像由轨道钢轨演化成骨架化,
对钢轨三维图进行增强、分割、细化、恢复等诸多领域科学技术。

2.轨检车数据分析对轨道维修养护的作用
确定轨道线路质量指数。

轨道检测系统数据处理也是应用测量学的基本原理
加上图像处理学的技术方法,共同进行轨道检测系统对比、分析。

通过所设置得
数据项目得到的实时数据进行确定和分析,再对比以往采集的数据及波形图对比、分析,生成一份严谨的报表,反映轨道线路参数的状态数据,最后在打印机上打
印检测结果表,作为当次跑轨检的轨道线路质量指数。

报表数据上评价各个项目
的扣分情况、扣分比例、超限数目、TQI各区段的超标情况,依据对照轨检车计
算机显示的波形图、设置超限标准、设计参数等,对比超限值差,再依据轨检系
统感应标牌标识,如公里标、道岔感应标识图案等共同配合确定轨道线路病害大
致位置及建议整改方案。

若区间里程不准确的情况下,可参照波形图曲线前后图
幅及结合感应标记上的道口及道岔等标记来推理确定病害位置。

确定轨道线路质量评价。

轨检车能提供轨道质量指数,为日常检修提供了便
利的情况下可以有效降低人工成本。

另一方面也对日常检修在某种程度上起到质
量验收的作用。

可充分利用轨检成果做好各区段的保养维护,参考TQI报告结果
和波形图对比、查找、分析,其中波形图更能直观的反映我们所设置的各个监测
点的设备状态情况,而TQI数据值能理性的判断现场整改措施方案,简单、快捷
的表示几何尺寸状态和离散度(均衡程度)。

几何尺寸的状态能半段该区段的线
路轨迹,如线形连续不良等,会反应出车体不停振动叠加,此时会出现扣分情况,证明该区段方向还不够良好。

明确维护保养区段。

根据利用计算机轨道状态波形图查找超限出来的所有病
害来指导和建议轨道线路检修方案,保证列车运行的平顺性。

依据维修规程的线
路检测标准,再结合报表的公里小结表、区段小结表,按病害超限I级、II级、
III级、IV级的顺序报表,对曲线图相应设置检测项目波形图标记出来,依据线
形变化程度及峰值和就近地面感应标识标志查找出病害的相对准确位置,推算出
与需复核超限病害的相对距离。

在现场复核时,需结合轨检车报表特征点,再根
据出分波形图的相对位置及建议整改方向方案,结合静态检查查找出病害所在的
位置,进行超限病害查找、复核。

从而对轨道线路几何状态进行监管和保障,确
保行车安全。

1.
轨检车现代发展技术
自动化技术及检测系统不够精准和不全面。

举例:轨道线路区间代表性标识,如露天地段、护轨区段等不能通过感应视图标识展现;道岔区域不能精准采集数据;数据报表里程和现场里程存在差异增添分析困难等。

通过近几年的使用,某
些线路发生变化,轨检车的波形图里程与线路里程存在差异,相差±0~10m是很
正常的,如在曲线地段的线路(长短链),轨道检查数据会多出一些数据,即时
每公里里程的误差不大,但地铁系统维修作业时间有限及作业项目多,无形中增
加维修作业的困难强度。

还比如些许病害在列车牵引力作用下,轨底至道床顶面
出现间隙,也叫空吊,或者暗坑。

比如出分时,现场检测病害位置和检测系统校
对的里程对不上时,很难通过数据找到空吊位置,加速轨道框架的变形,继而形
成恶性循环,对行车极为不安全。

建议通过更精准的研发,使用轨检车数据和分析软件更能精准全面的来发现轨道线路设备病害。

1.
结语
轨道质量指数是保证运营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无论是静、动态检查,目的都是为了反映出整个轨道线路的实际运行状态,轨检车检测系统能够对轨道线路的各个维修小组高效的完成养修质量,合理的分析整个轨道线路设备综合质量评价,确保运营工作正常开展。

当然,静态检查也尤为重要,毕竟轨道线路的维护需要在很多方面进行,但可借助轨检车作业定期检测后,由轨检系统测算出的轨道质量指数及变化规律来进行轨道设备维修周期,从而科学的制定维修周期及建议整改方案,保障地铁线路安全、快捷的运营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杜茂金.轨检车在地铁轨道设备养修中的运用[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9,(4):72-74.
2.
[2]杜茂金.利用轨检资料指导地铁轨道养修[J].铁道运营技术,2008,14(4):47-49.
3.
[3]曾银.轨检车检测资料在地铁病害分析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3,(25):274,414.
[4]丁书海.车辆运用/检修设备故障分析及维护保养概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