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礼智信的含义]仁义礼智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仁义礼智信的含义]仁义礼智信
第一篇仁义礼智信:《周易节卦》赏析
节卦是《周易》的第六十卦,本文通过对节卦的解读,来了解节卦的卦义,从而更深刻的认识到节卦的哲理启示。

引言
节卦是《周易》的第六十卦,节卦的卦型是兑下坎上,象云:泽上有水,节。

坎为水,兑为泽,泽有蓄水的功能,可以想象水流到了沼泽等那样的地方就暂时止住的画面,节卦的覆卦是涣卦。

《序卦》云:物不可以终离,故受之以节。

《杂卦》云:涣,离也;节,止也。

节“字”在《说文解字》中:节,竹约也。

古人把竹板刨开,各持一半为据,合以取信,这种竹制成的合同契约就是节。

而“节”的甲骨文就象人跪坐的形状,而跪坐是古代的一种礼节,即跪拜大礼。

孔颖达曰:“节者,制度之名”,彖云:“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综合各注节卦的节的主要含义就是节制、礼节的意思,而礼节也是从节制中来的,所以节卦的最基本的含义就是关于节制之道的。

卦义解析
《周易》拥有的独特的八卦符号是如《系辞》所说是通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观物取象的思维活动得到的,是古代人历史经验的总结,借住阴爻、阳爻这个符号把信息表达出来,其外延可无限扩大。

《周易》这部书,用其简明概括的符号语言系统推求天地万物变化的道理,最终是要落实到为人生提供现实指导,正如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总叙》中作的总评说:“《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也”,了解《周易》的这些特征有助于更好的对节卦进行解读。

《周易》节卦的卦义总论主要是由卦辞、彖辞、象辞来阐述的。

节卦的卦辞:亨。

苦节不可贞。

意思就是节卦亨通,如果过分节制、苦守不变,就不可以守正持固。

节卦的亨通可以从卦变及爻的当位得中所体现,节卦有阴爻阳爻各三个,此点与泰卦同,泰卦里三个阳爻位于下,三个阴爻聚于上,泰卦的九三与六五交换位转置这样就变为节卦,可见节卦是由泰卦而来,刚柔阴阳交
流,中位又都是刚健之爻,所以亨通。

彖辞从几个方面也对卦辞作了说明,彖云:“节,亨,刚柔分而刚得中。

苦节不可贞,其道穷也。

说以行险,当位以节,中正以通。

天地节而四时成。

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意思是节卦通,阳爻与阴爻群体分离而阳爻中位,苦苦节制不能正固,因为道穷。

喜悦行险,居于当位来节制,中正而通顺。

天地有节才形成四季。

用制度来节,不浪费财物,不伤害民力。

象辞主要从上下卦象的组合和易理上来解释节卦,象云:“泽上有水,节。

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

”意思是大泽上有水就是节卦,君子从中得到启示,要制定数量上的限度,评议人的道德行为。

节卦的各爻爻义是按爻位顺序进行解释,包括爻辞和爻象辞,作出吉凶判断,从初九是节制的开始到上六节卦最高一位节制的极端表现展示了节制的各个阶段。

总之,各爻爻义及总卦义的阐述就是节卦的总义。

通过了解总义来深刻理解节卦对人生的重要启示。

一、以礼节之
凡事“以礼节之”是节卦的节制之道的具体表现方式。

礼是人际关系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要原则。

礼是从节制中来的,并不是一种形式上的东西,是源于人之根本德的传达。

“在诸中为德,发于外为行”,意思就是说德是内在的休养,行是德的外在。

象辞所说“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就是可以按有没有节制来评议人的德行。

儒家将节制、礼节看成是五德之一,即是仁义礼智信的礼。

孔孟以礼为人际交往的总原则,也子要使人际关系“齐之以礼”(《论语•为政》)、“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说明了了礼的重要性,孟子:“君子之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子夏:“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说明以礼存心,以礼相待,与人和平相处,能够获行别人的尊敬进而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状态。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对于大自然的恩惠要“取之有度,用之以节”,人的文明之礼是对自然的尊重,也是人类真正适宜长久地在地球上生存的生活方式。

中国文化把天、地、人并称为宇宙间的三才,《周易》认为,人之所以为人者,是因为人具
有参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合德的能力能够穷理天性,在行为上与天地合其德,节卦彖辞:“天地节而四时成”,是说天与地的运动因为有所节制而不是极而不反,这样才能形成井然有序幕的一年四季。

指出节制是自然的正理,万物皆然,推广到人的行为上,天地都要有节制,人有与天地合德的能力,理所当然要作到效法自然,以礼节之。

节卦的节制之道对于摆脱当代人的困惑,重铸人与自然的关系很有借鉴意义。

二、谨言慎行
谨言慎行是节制在言行上的体现。

《周易》中对言行表现了十分谨慎的态度,《系辞传》:“言出乎身,加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

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

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意思是言语出于自身,要加给百姓,行为发于近处,远方的人也能看见,因此,言行犹如君子“门户”开关的机要,机关开启好象人生中或荣或辱的关键;言行是用来鼓动天下万物的,怎能不慎重呢!《系辞》:“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所以君子“或默或语”,应有所节制而不失其礼。

节卦初九爻爻辞:不出户庭,无咎。

象云:不出户庭,知通塞也。

意为不走出门户庭院,是知道闭塞与通达的时势。

不出户庭可以引申为不要超过界限。

户庭又可以比喻成言语,不出户庭可以引申为能保守秘密,不把话传到门外,无咎就是没有咎害。

《系辞》里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这里孔子认为祸乱的产生,常常是以言语为阶梯的,君子能做到谨言慎行是不会招致祸害的,指出了祸患源于口的道理,即人们常说的“祸从口出”。

《坤•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以束紧囊口为喻,说明谨言的原则。

人之处事,如果信口开河,没有节制,容易为自己埋下祸患。

三、俭以养德
节俭是节卦的节制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这种节俭是对自身无厌欲望和超越本分的行为进行的节制,是居安思危的意识展现,是用以修养品德的方法。

不管人类如何发展,前景如何光明,总会有人欲的阴影伴随着,如何在欲望中保持清醒和节制,这也是人类的矛盾之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告子下》),“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史记•孝武本纪》),“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务维艰”(《朱子家训》),这些都是告诉人们应有忧患的意识,生活应有节制,不要浪费,“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君子以俭德避难,不可荣以禄”(《易传•否》),这是说节俭是德的一种,具有俭德可以避免危难。

“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论语子罕》),意思是用麻料制作的帽子是古代的礼制,但现在改用黑丝来做,比用麻料节省了,我便跟随大家。

诸葛亮的《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也是在说人要清心寡欲,有所节制。

四、节制有度
节卦提倡的节制之道是有原则的,是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的。

“节而能中”,此处的“中”与孔子的“中庸”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无非是要“无过,无不及”。

九二爻辞:不出门庭,凶。

象曰:不出门庭凶,失时极也。

意为不走出门户庭院凶,是极端丧失动的时机。

初九是“户”,是小门,这里是“门”,是大门。

初九是事物初始的阶段,而九二是已经居中的阶段,九二是该出大门而不出,象辞的“失时极也”指九二在正应六五牵动的时势下,还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地死待在家里,所以会凶,是一种消极的懈怠,拒绝机会。

上六爻辞:苦节,贞凶。

悔亡。

意为苦苦守节,正固不动有凶,如果知悔而变,凶可消亡。

象辞说:苦节贞凶,其道穷也。

指上六处在全卦的最上位,道穷路极,仍不知通塞的时势。

苦苦守节,所以有凶。

九二与上六所传达的是节制的两种极端表现:拒绝接受机会和苦守不知变通,都是凶的。

六三爻辞:不节若,则嗟若,无咎。

象曰;不节之嗟,又谁咎也。

意为不知节制造成的悲叹,又能归咎于谁呢六四爻辞:安节,亨。

象曰:安节之,承上道也。

九五居上,六四在下相承,是顺承于上的象。

从取义上说,“安节”是安于守节,也就是顺应上级的政令教化。

九五爻辞:甘节,吉。

往有尚。

象曰:甘节之吉,居位中也。

意为甘节吉祥,是因为居于中位。

九五是全爻的主爻,正如彖辞所说的“刚柔分而刚得中”、“当位以节,中正以通”,又守中,又得正,这个时候的节制当然是最适中的节制,以上就是对节卦各爻的分析,从而得知节制是存
在一个度的问题,极端的节制是节卦极力反对的,违反常理,超出了度的范围,也会因走向其反面而导致凶险。

总之,节制是有自己的适度原则的,反对违背天道的人心的人为苦节,倡导守正、适中的节制。

第二篇仁义礼智信:易经白话版第八卦《比卦》
第八卦:《比卦》
比:吉。

原筮,元永贞,无咎。

不宁方来,后夫凶。

《比卦》象征亲密无间,团结互助:吉祥。

探本求原,再一次卜筮占问,知道要辅佐有德行的长者,长久不变地坚守正道,不会有祸害。

连不安分的诸侯现在也来朝贺,还有少数来得迟的诸侯将有凶险。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象辞》说:《比卦》的卦象为坤,(地)下坎(水)上,象征地上有水。

大地上百川争流,流水又浸润着大地,表明地与水亲密无间,互相依存;以前的历代君主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分封土地,建立万国,安抚亲近各地诸侯。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

初六,具有诚实守信的德行,亲密团结,辅佐君主,不会有灾祸;诚信的德行如同美酒注满了酒缸,这样远方的人纷纷前来归
附,结果是吉祥的。

《象》曰:《比》之初六,有它吉也。

《象辞》说:《比卦》的第一爻位(初六),表示一开始便具有诚信的德行,致使远方来人归附,自然可获吉祥。

六二,比之自内,贞吉。

六二,在内部亲密团结,努力辅佐君主,结果是吉祥的。

《象》曰:"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象辞》说:"内部亲密无间团结一致,辅佐君主",说明没有偏离了正道。

六三,比之匪人。

六三,和行为不端正的人交朋友,而且关系亲密。

《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
《象辞》说:"和行为不端正的人交朋友,而且关系亲密",难道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吗
六四,外比之,贞吉。

六四,在对外交往中互相信任,亲密团结,尽力辅佐贤明的君主,其结果是吉祥的。

《象》曰:外比于贤,以从上也。

《象辞》说:在外面亲密团结朋友,辅佐贤君,说明要顺从居于尊上地位的君主,才会有好的结果。

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

九五,光明无私,亲密团结,互相辅助;跟随君王去田野围猎,从三面驱赶,网开一面,看着禽兽从放开的一面逃走,毫不在乎,君王的部下也不戒备,吉祥。

《象》曰:"显比"之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顺,失前禽也;邑人不诫,上使中也。

《象辞》说:"光明无私,亲密团结,互相辅助",可获得吉祥,因为此时居于正中位置。

抛弃逆天行事的举动而顺其自然,就好像围猎时网开一面,让该被擒的禽兽落网,不该被获的从前面逃掉;君王的部下听其自然,不加戒备;这是君王的贤德感化了部下的缘故。

上六,比之无首,凶。

上六,和众人亲密团结、互助友爱但自己不居于领导地位,将有凶险。

《象》曰:"比之无首",无所终也。

《象辞》说:"和众人亲密团结、互助友爱但自己不居于领导地位,将有凶险",说明自己将来没有可以归附的地方,无立足之地。

第三篇仁义礼智信:祠堂对联大全
万叶荐余庆;千龄光本支
衣冠陈俎豆;礼乐荐馨香
长绵世泽;丕振家声
衣冠百世;俎豆千秋
昭假烈祖;佑启后人
绳其祖武;贻厥孙谋
慎终追远;积厚流光
百年树德;奕代流芳
奉先思孝;敦族言欢
孰事有恪;明德维馨
春秋匪懈;继序不忘
绳其祖武;佑我后人
昭假烈祖;佑启后人
蒸尝勿替;祀事孔明
心诚则灵;意虔便安
千枝归一本;万派总同源
世代源流远;孙枝奕祀长
礼乐家声远;诗书世泽长
典祀千年重;绵延百世昌
丁兰刻木思亲孝;孟母断机教子贤千百年祖宗如在;亿万世子孙同荐不忘孝友为家政;还冀诗书著祖鞭以燕以翼宏堂构;孔惠孔时洁蒸尝水源木本承先泽;春露秋霜展孝思百代孝慈山仰泰;万年支派水流东祖德流芳思木本;宗功浩大想水源树发千枝根共本;江水源同流万派祖德振千秋大业;宗功启百代文明宗功丕著钟麟趾;祖泽长绵起凤毛一脉源流先世泽;满堂酝酿太和春敬恭诚则笃其庆;昭格明戴赐之光泽及后裔典万古;姻怡乡党俎千秋
保民子而民欢乐;宁尔裔则尔炽昌
春秋享祀来格;祖宗明命如闻
昭穆明其礼教;俎豆荐以馨香
祖灵穆平不远;旧德焕若其新
祖宗凭依在德;子孙对越惟诚
春露秋霜崇祀典; 秋霜春露怀先泽; 先祖是皇礼莫愆。

银台秉烛烛生花。

父慈子孝笃伦常。

霞蔚云蒸启后人。

俨若思孝孙在庆; 祖功宗德流芳远; 元吉光耀在上;福禄繁荣来成
恭敬节让明礼;语默动静其诚
子孙亦以为序;昭穆不失其伦
福星高照栋宇;礼乐幸来紫阁
富贵贵在创业;幸福福于劳动
本支百世不易;蒸尝万古如斯
丁兰刻木思亲孝;千百年祖宗如在。

不忘孝友为家政;水源木本承先泽。

孟母断机教子贤。

亿万世子孙同荐。

还冀诗书著祖鞭。

春露秋霜展孝思。

百代孝慈山仰泰;以燕以翼宏堂构;
先代贻谋由德泽;孝友传家绳祖武;
万年支派水流东。

孔惠孔时洁蒸尝。

后人继世翼孙谋。

诗书礼乐尽修齐。

孝孙弟恭皆学问; 金鼎焚香香结彩; 长绵世泽;衣冠百世春秋匪懈;昭假烈祖绳其祖武;慎终追远丕振家声;俎豆千秋继序不忘;佑启后人贻厥孙谋;积厚流光百年树德;绳其祖武蒸尝勿替;心诚则灵
奉先思孝;孰事有恪奕代流芳;佑我后人祀事孔明;意虔便安敦族言欢;明德维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