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基础动作“野马分鬃”膝关节运动学、关节负荷及肌肉活动的特征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拳基础动作“野马分鬃”膝关节运动学、关节负荷及肌肉
活动的特征比较
陶萍;于璐
【期刊名称】《体育科学》
【年(卷),期】2014(000)009
【摘要】目的:运用生物力学原理,通过对太极拳“野马分鬃”下肢的正确动作
与错误动作的分析,了解其膝关节的运动学、关节负荷及肌肉活动的特征,并对可能造成太极拳膝关节损伤的原因进行探讨,为太极拳健身及如何有效预防练习过程中的膝关节损伤提供理论参考。
方法:受试者为武英级女性一名,习武41年。
动作选择为“野马分鬃”的正确动作与错误动作。
采用 Vicon运动捕捉系统、Kistler三维测力台和Delsys表面肌电采集系统分别对正确和错误动作的膝关节运动学、地面反作用力和股四头肌(股内肌、股外肌)及股后肌群(半腱肌和股二头肌)的肌电图(均方根振幅)进行同步测量,并采用 SPSS 15统计软件,对不同
动作的关节角度、关节力矩和肌肉活动等生物力学指标进行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与结论:“野马分鬃”的错误动作各阶段用时、动作周期总用时显著高于正确动作,且错误动作右膝具有更大幅度的外展与外旋;“野马分鬃”动作的整个过程中,右膝关节处的伸肌力矩起主要作用,同时错误动作的膝外展和外旋力矩更大;错误动作在转脚时右腿股内肌、股外肌的活动显著更大,在一定程度上提示,错误的太极动作会对右膝产生更大的负荷,而长期这样训练很可能会造成运动员膝关节的损伤。
【总页数】7页(P49-55)
【作者】陶萍;于璐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吉林长春 130024;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吉林长春 1300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04.6
【相关文献】
1.太极拳“野马分鬃”正误动作的膝关节动力学特征 [J], 陶萍;刘云发
2.24式简化太极拳\"左野马分鬃\"的下肢肌肉活动特征分析 [J], 付萱琪
3.太极拳右“野马分鬃”正误动作中伸、屈膝肌肌力特征的计算机仿真分析 [J],
宋和胜; 钱竞光
4.浅析二十四式简式太极拳的技法特征——以云手、野马分鬃、白鹤亮翅、手挥琵琶为例 [J], 周娇娇;徐文韬
5.太极拳野马分鬃与北欧式健走步态的SEMG对比分析 [J], 毕耕超;张彦龙;王春
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