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体育教学中女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调控(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析体育教学中女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调控(一)
论文关键词]体育教学;女大学生;心理障碍;调控对策
论文摘要]本文以高校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影响女大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心理障碍成因,提出了调控对策,对女大学生克服厌学、畏难、自卑和肾张心理情绪,提高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高校女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女大学生厌学体育课的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本文以高校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影响女大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心理障碍成因的探析,提出了调控的对策。
它对女大学生克服厌学、畏难、自卑和紧张心理情绪,提高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随机选取浙江省部分高校的760名一、二年级女大学生。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调查访问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
二、结果与分析
1.结果。
在调查问卷过程中共发放调查问卷760份,收回有效问卷639份,回收率84.08%。
对所获得的原始数据输入EXCEL统计软件系统建立数据库,采用相关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
2.分析.(1)消极被动心理。
调查表明。
有22.38%的女大学生,参加体育课学习的主要动机就是为了完成体育课考试,处于应付心态。
缺乏对体育锻炼的正确认识,更没有认识到体育对白己终身的意义。
(2)焦虑紧张心理。
调查表明,有2
3.32%的女大学生天生就胆小,她们一般都不喜欢或不敢去参与需要有一定毅力、勇气和竞争性强的体育活动,一般情况下他们更乐于当观众,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当遇到要学习中有一定难度的动作时,常常表现出焦虑、紧张、犹豫、恐惧、信心不足等消极的不良心理现象,产生畏难情绪,导致部分女大学生很少参与练习,甚至不敢参与练习。
(3)孤独自卑心理。
调查表明,有19.09%的女生认为体育课的内容乏味,上课打不起精神。
遇到稍有难度的动作或带有竞赛性的练习,顾虑重重,害怕掌握不了动作,受到老师的批评或同学们的鄙视;现今高校学生独生子女偏多,缺乏自理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力,吃苦耐劳精神不够,交际范围比较窄,对集体项目不热心参加,担心自己的皮肤会因上体育课而变粗变黑,所以她们对参加体育练习提不起兴致,丧失信心,产生孤独自卑和抑郁悲观心理。
(4)害羞丢脸心理。
调查表明,有17.68%的女大学生随着生理发育的不断成熟,她们性格上变得非常敏感,非常在意老师、同学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
因此,她们在大庭广众下,特别是在男教师、男同学面前做练习会感到不好意思,在学做新动作或完成难度较大的动作时,怕自己完成不好,产生害羞怕丢脸的心理。
(5)对立逆反心理。
调查表明,有17.53%。
的女大学生存在对立逆反心理,造成这一原因是有的体育教师教法简单态度粗暴,处理问题不公正,不能一视同仁。
例如有的体育教师对女大学生偶然出现的过失,小题大做,挫伤了女大学生的自尊心,使她们在心理上对体育教师产生对立情绪,表现出极大的反感,产生逆反心理。
三、体育教学中女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调控对策
女生在体育教学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由于她们生理、心理等特征的特殊性,其在体育教学中的心理表现也颇具特点。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根据女生心理、生理特点,通过相应的心理教育及手段,有针对性地指导女生消除或缓解心理障碍,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她们健康、和谐的发展。
1.运用体育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内容科学化,激发女生的运动兴趣。
开设适合女生的体育课,学校应选择针对性较强的体育教学内容,着眼大多数女同学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些对抗性小、柔韧性强并富有美感的项目进行教学。
如运用形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们也可以合理选择一些符合女生身心特点的练习,如韵律操、姿态练习、协调练习等。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女生良好的身体姿态节奏感及美感,而且还能激发女生的学习兴趣。
新颖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以及丰富的语言艺术等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来
源。
教师正确、规范、优美的示范动作,幽默风趣的语言都可以拨动女生的心弦,为学生提供丰富感性的认识,增强女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