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 第九章9.4功率 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物理 年级: 八 主备人: 辅备人: 备课组长审批: 教研组长审批: 周次: 份数: 序号: 2 课 题 9.4功率
课时
1
课型
展示
学 生 活 动〔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学习目标 1.能从生产和生活实际实例中,知道功率的物理意义。
2.能通过知识迁移,由速度类比出功率的概念、公式、单位,能用公式计算功率
4.功率的计算
1).例题:建筑工地上,水泥板质量为0.7t , 起重机在15s 内把它匀速提升到4m 的高度, 起重机提升重物的功率是多少?〔g=10N/Kg 〕
2).跟踪练习 :功率是250W 的机器,它40s 做的功,如果由平均功率是40w 的工人完成,需要多长时间?
5.一些交通工具的功率
自行车: ,摩托车: ,小轿车动车: ,飞机: ,远洋轮船: , 这些交通工具,功率越 ,运载能力越 ,能够做的功越 。
三、稳固提升:
1.关于功率,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 A.功率是表示做功多少的物理量。
B.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C.做功时间越短,功率越大。
D.完成相同的功,做功的时间越长,功率越小。
2.两台起重机的功率之比是1:3,如果它们完成的功相同,则它们完成这些功所用的时间之比
是 。
3.某机器5s 内做功7.2×104
J ,该机器的功率是 w 。
4.课外小实验:测量出步行和跑步上楼的功率。
(提示:在学校里,人爬楼的高度通常可以利用一阶台阶的高度×台阶数进行测量。
) 四、归纳总结: 1、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你还有什么疑问? 重 难 点
功率的概念、公式、单位,能用公式计算功率
学 生 活 动〔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一、预习交流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① 。
② 。
2.怎样计算功, ①公式: ;②单位: 。
3、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
二、探究释疑
1.比较做功的快慢
1.做功相同,比较 , 的做功快。
2.时间相同,比较 , 的做功快。
3.比较表中A 和B 做功的快慢。
4.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更方便、更准确地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要表示做功的快慢就要从 和 来综合的进行分析。
2.通过和速度比照,学习功率的相关知识
速度
功率
1).物理意义
表示物体运动快慢 表示物体 快慢 2).定义 路程和时间的比值 和 的比值 3).文字表达式
4).公式 5).公式变形
5) 6).国际单位: ,符号( )。
7).常用单位: ,符号( )。
8).换算 = 。
3. 实际应用
1. 为什么用瓦特的名字命名功率的单位?
瓦特是 国的创造家,他创造了 ,从此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为了纪念他,人们用
瓦特的名字命名功率的单位。
2. 功率是功率70W 表示什么意思?
3.两个“W 〞都是符号,如何区分?(物理量还是单位) ①P =W/t 中的W 是 的符号〔 〕;②70w 的w 是 的符号〔 〕
4. 是机械的主要性能之一,选购机械时要看铭牌或说明书,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
的机械。
物体 所做的功 所用时间
A 1000J 5S
B 4000J 80s
教学后记 学科: 年级: 主备人: 辅备人: 备课组长审批: 教研组长审批: 周次: 份数: 序号: 课 题
课时
课型
学 生 活 动〔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友情提示:1.写出简要的文字说明;2.连续出现相同的物理量加角标区分;3.向公式中代入物理量前将单位换算成国际单位;4.结果除不尽时保存2位小数,尽量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第二课时
【预习导学】
1.叫杠杆。
2.支点:。
3.动力:。
4.阻力:。
5.动力臂:从到作用线的。
6.阻力臂:从到作用线的。
探究案【合作探究】
一、什么叫杠杆
1.谁能把木板上的铁钉拔出来?你能想到省力的方法吗? 2.仔细观察图9-1所示的几幅图,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
二、杠杆的五要素
1.对照图9-1的几幅图,熟悉杠杆的五要素。
2.如下列图,一个动力作用在A 点,当动力方向向下时,找出此时的支点;如果动力方 向向上时,支点在哪?在图上分别标出来。
跟老师一起画出另外的四个要素。
5.对照自己画好的上图,复述杠杆的定义及其五要素。
杠杆: 支点: 动力:;阻力: 动力臂: 阻力臂:
三、关于力臂的概念,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从几何上来看,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其中“点〞为杠杆的支点;“线〞为力的作用线,即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画的直线。
〔2〕某一力作用在杠杆上,假设作用点不变,但力的方向改变,那么力臂一般要改变。
如下列图,力F 的大小一样,由于作用在杠杆上A 点的方向不同,力臂就不同.〔a 〕图中F 的
力臂l 比〔b 〕图中F 的力臂l ˊ大. 〔3〕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如下列图.
〔4〕假设力的作用线过支点,则它的力臂为零. 你能总结一下画力臂的一般步骤吗? 〔1〕; 〔2〕; 〔3〕; 〔4〕。
【导学测评】
1.在以下列图所示的杠杆中,动力的力臂用l 表示,图中所画力臂正确的选项是 ( ) 2. 在图以下的两个图中,画出各力的力臂. 【学习反思】
赵集中心学校高效课堂 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
9.2 滑轮
主备人: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了解滑轮的种类
2、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3、了解滑轮组的特点 重、难点:
1、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2、对滑轮特点的探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案
【预习导学】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的杠杆只是简单机械中的一种,实际生活中我们还经常利用其他简单机械,如滑轮、斜面、轮轴等,这一节我们就来学习这些简单机械。
阅读课本99页完成以下问题。
1 、 滑轮在使用时,如果它的轴______,这种滑轮叫定滑轮,使用定滑轮能够______,但是不能 ______,它实质上是一个 ________的杠杆。
2 、 有一种滑轮,它的轴可以随物体______,这种滑轮叫动滑轮,使用动滑轮能够_____,但要_______,它的实质是 ______。
3 、 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组成了滑轮组,使用它既可以_____,又能够 ____________。
探究案 【合作探究】
〔一〕定滑轮和动滑轮: 活动1:
怎样利用一个滑轮把钩码提起来,并且出现两种方案。
1、定滑轮:_________的滑轮;动滑轮:_____________的滑轮。
2、探究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表1 利用定滑轮测量值
结论一:使用定滑轮_______________,但___________________
_。
表2 利用动滑轮测量值
结论:使用动滑轮_______________,但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2:
利用上面的两种方案中,提起同一个钩码,拉力相同吗?省力吗?使用定滑轮、动滑轮各有什么好处? 定滑轮:使物体匀速上升,拉力方向_________ 。
动滑轮:使物体匀速上升,拉力方向_________。
实质:定滑轮是一个________杠杆,动滑轮是一个__________杠杆。
〔二〕滑轮组:
活动3:
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装在一起组成滑轮组,是否可以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呢?讨论并完成: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能设计出几种组合方式?把方案画出来,并动手组装。
根据组装的滑轮组,数一数钩码被几
段绳子承担?弹簧测力计示数又是钩码重的几分之一? 1 、使用滑轮组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滑轮组用几根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______。
【导学测评】
1、使用动滑轮可以________,但不能________________;使用定滑轮不能________,但可以________________.
2、使用动滑轮可以 ( ) A .省力又省距离
B .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C .既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D .费力但可以省距离
3、利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升600 N的物体,最小拉力为(不计轮重及摩擦) ( )
A.600 N B.300 N C.200 N D.100 N
4、用扳手拧生锈的螺母时,常在扳手上套一根管子,这样就比较容易,因为( )
A.套上管子后变重B.套上管子变粗,使用方便
C.套上管子后可用较大的力D.增大力臂
5、以下工具中没用杠杆的是( )
A.弹簧测力计 B.道钉撬C.定滑轮D.天平
6、如图1所示,使用动滑轮提重物G(不计轮重及摩擦),拉力F=________G,假设用斜向上的力拉绳子,所需拉力F1________F(填“<〞、“=〞或“>〞).
7、如图2所示,不计绳重及滑轮间摩擦,假设拉力F=5 N,则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是________N,B的示数是________N.
8 、如图3所示,一根绳子绕过滑轮一端挂在重物G上,手执另一端,分别用力F1、F2、F3匀速提起重物,则( )
A.F1较大B.F2较大C.F3大D.三个力一样大
9、如图4所示,物体A重20 N,滑轮重1 N,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5 N,则物体B重______
10、一动滑轮(质量和摩擦均不计)拉着M向左匀速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质量可忽略)的示数为10 N,如图5所示.假设在M上加放一个物体m,要保持m向
左匀速运动,须在绕过动滑轮的绳自由端施加一个力F′,则( )
A.m运动时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B.加放m前M受到10 N的摩擦力
C.加放m前M受到20 N的摩擦力
D.加放m后力F′保持10 N不变
11 、如图6所示,动滑轮重及摩擦均不计,重500 N的人站在重100N的吊篮内拉绕过滑轮的绳,使吊篮匀速上升,人的拉力大小为( )
A.24 N B.21 N C.12 N D.11.5 N
赵集中心学校高效课堂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
9.2 滑轮2
主备人:审核人:
学习目标:
1.学会组装滑轮。
2.会计算关于滑轮的题目。
3.知道其它一些简单机械。
重点、难点:
正确进行探究实验
预习案
【预习导学】
【知识回忆】
1 使用定滑轮可以________,但不能________.
2 使用动滑轮可以________,但不能________.
3 定滑轮的实质是________,动滑轮的实质是________
【自学指导】
〔一〕阅读课本P101关于滑轮组的知识,然后解决以下问题:
1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如果将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起来使用怎样?
2 使用滑轮组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仔细看图1,了解组装滑轮组时应该怎样绕线.除了课本上这中绕法,你还能有其它绕法吗?试着在以下列图中画出两种绕法.
探究案
【合作探究】
活动1
2:n=3按要求填写下表,
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滑轮组的特点是:〔1〕使用滑轮组既能___________又能____________,〔2〕使用滑轮组时,重物和动滑
轮由几段绳子承担,拉绳子所用的力就是物重和动滑轮重的___________,拉力通过的距离就是物体升高高度的_______。
2、小组同学互相讨论,说出你还知道哪些简单的机械?
【导学测评】
1 如果忽略滑轮重和摩擦,则图2中,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力的大小分别是多少?
(被提升重物的重力均为1000N)
F1=_________N;F2=________N;
F3=________N; F4=________N。
2 如图3所示,一辆汽车陷入泥坑,现用一滑轮组把它拉出来,请画出最省力的绕法.
3 如下列图,图4中承担物重的绳子是______段,假设物重200N,动滑轮重40N,在拉力F1作用下使重物匀速上升了0.5米,则F1=______,拉力通过的距离是______。
在图5中承担物重的绳子是______段,假设物重200N,动滑轮重40N,在拉力F2作用下使重物匀速上升了0.5米,则F2=______,拉力通过的距离是______。
4 如图6所示,利用定滑轮,动滑轮及滑轮组匀速向上提升重物。
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
甲=F
乙
=F
丙
=50牛顿。
则:
实验钩码
自重
G/N 弹簧测
力计拉
力F/N
钩码升
高的高
度
拉力通
过的距
离
绳子股
数n
1
2
图1
图3
图4 图5
图2
(1)不计动滑轮重和绳与滑轮之间摩擦时,提升的物重分别是:G 甲=______牛;G 乙=_______牛;G 丙=______牛。
(2)动滑轮重3牛,不计绳与滑轮之间摩擦,提升的物重分别是:G 甲=______牛;G 乙=_______牛;G 丙=______牛。
(3)当物体被提升2米时。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分别是:S 甲 =______米;S 乙=______米;S 丙=______米
5 图7中,使用三种简单机械时,能省力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能省距离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
6 图8是小红、小明搜集的一些图片:
由图8可见,螺丝钉D 实质上可以看做是我们学过的一种简单机械—________,这种机械叫做螺旋。
六.拓展提升〔5分钟〕
小红学习了滑轮知识后,用一根绳和一个滑轮,借助木桩设计出图7甲装置,将船拉上海滩,小明分析后,认为不太合理.请在图7乙中画出你的方法(把绳和滑轮画出来,并标出木桩的位置).
赵集中心学校高效课堂 八年级
物理下册导学案
9.3 功
主备人: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认识机械功的概念.
2.学习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3.学习功的计算公式W=FS 进行有关计算
重点、难点: 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功的公
式和单位。
图6
图9
图7
图8
预习案
【预习导学】
1、复习速度的公式及单位
2、复习重力的公式及单位
3、认真观察滑轮、杠杆、生活中的机械运动。
【课前预习】
1、阅读课本 P104-107局部,勾画重难点和疑点,完成课后练习及学案自主学习局部。
2、【根底知识归纳】:
A、做功的两个因素________,.
B、功的单位及公式:_________。
【尝试练习】:
练习册P50第1-5题
探究案【合作探究】
1、自主学习:
〔1〕、教材P104图描述撬棒,起重机,拖拉机在工作过程中的共同特点?
〔2〕、举出生活中做功的例子
〔3〕、功的概念及公式
2、合作探究:
〔1〕、背着书包在水平马路上行走,累的满头大汗,做功了吗?为什么?
〔2〕、举重运发动举着杠铃在空中不动,手臂发酸,做功了吗?为什么?从地面上举起做功了吗?
〔3〕、怎样才做功呢?
3、展示交流:
〔1〕、做功的两个因素,。
〔2〕、功的公式,F表示S表示。
F的单位S的单位,功的单位。
4、总结提升:
【导学测评】
1、(★)(北京大纲卷)如下列图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例1图
2、以下关于力做功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汽车所受重力对汽车有做功
(B) 人提着箱子站在地面不动,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
(C) 过山车向下运动过程中,车上乘客所受重力对乘客没有做功
(D) 人把箱子从二楼提到三楼,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
2、如下列图描述的力,有对物体做功的是〔〕
A 熊猫用力举着杠铃不动B用力拉绳匀速提升重物C用力搬石头没搬动 D用力提着水桶沿
水平方向移动
3、如下列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外表上,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沿不同的方向拉物体运动相同的路程s,则以下关于拉力做功的判断中正确的选项是〔〕
(A) 乙图中的拉力做功最少
(B) 甲图中的拉力做功最少
(C) 甲、乙、丙三种情况下拉力做功一样多
(D) 丙图中的拉力做功最多
4、一质量为3000kg的汽车沿着长为5.4km的盘山公路匀速行驶,当它从山脚行驶到高为0.5km的山项时,汽车发动机牵引力为4000N.求,(1)汽车的行驶速度;(2)汽车发动机牵引力做的功;〔3〕、重力做功为多少?
5、某人用了50 N的力,将重30 N的铅球抛到7 m远处,这个人对铅球做的功为 ( )
A、350 J
B、210 J
C、0
D、无法计算
6、小明提着重为20N的物体沿着长5米的楼梯从一楼到二楼,每层楼高为3米,这一过程中,提力对物体做功。
【课后作业】
练习册6-13题C类学生完成,6—15题A\B类学生完成
【课后复习】
第四节功率
【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