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暑期社会实践重庆生态调查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张刘郑梅
晋果倩琴
生物科学2011级
引言: (4)
一、调查目的 (4)
二、调查安排 (4)
三、调查结果 (5)
1、重庆生态调查总体情况 (5)
2、保护物种 (5)
3、土地资源 (6)
4、生态保护区 (6)
5、生态功能区 (6)
6、生态类型 (6)
7、生态主要问题 (7)
8、宝贝植物 (8)
9、常绿阔叶林代表地区四面山 (9)
四面山概况 (9)
物种介绍 (9)
植被组成 (10)
濒危物种 (10)
四面山旅游开发 (12)
四面山常绿阔叶林群落多样性与海拔梯度的关系 (12)
四面山污染防治 (13)
10、总介绍 (13)
11、重庆具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统计 (14)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重庆生态调查
引言:
重庆市位于中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四
川盆地(信封盆地)东南部,长江上游,地跨东
经105°11’~110°11’、北纬28°10’~32°
13’之间,总面积8.24万平方千米。
其北部、东
部及南部分别有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娄山
环绕。
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坡地面积较大,
有“山城”之称。
城区主要集中在长江和嘉陵江交汇的丘陵
地带,为三面环水的半岛。
重庆地貌造型各样,
以山地、丘陵为主。
地势起伏大,层状地貌明显,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植物自然分区特征表现为常绿阔叶林、次生、暖性针叶林、竹林和常绿阔叶灌丛等类型,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表现特征最为明显。
一、调查目的
1、调查分析各类典型生态系统中动植物资源及生态现状,呼吁当地居民保护生态和谐,形成调查报告,提出合理建议,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依据。
2、将自己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完美结合,增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服务、奉献意识,激发学生成才梦想。
3、记录祖国美丽山川河海及和谐自然,培养良好情操及广阔胸怀和家乡的热爱。
二、调查安排
1、调查人员:张晋杨梅琴刘果郑倩
2、调查时间:2013年7月到8月
3、调查方式:实际走访、观察,记录相关情况,采集标本。
4、调查准备:搜集四面山等景区的相关资料、确定行程路线、准备相机、笔纸等
5、调查地点: 重庆江津四面山境内花果山、望乡台瀑布、大洪湖
重庆市永川区茶山竹海重庆市江津区黑石山
6、调查内容:重庆市江津区四面山生态植被类型,地形地貌
重庆市永川区茶山竹海竹林类型,竹子的种类
重庆市江津区黑石山生态环境与植被组成,国家级保护动植物的调查
三、调查结果
1、重庆生态调查总体情况
重庆处于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结合部,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以及西部大开发中具有战略性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经济建设和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重庆市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尽管有关部门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并采取了一定的治理措施,但是生态环境仍然呈现日益恶化的趋势,这大大制约了重庆市经济的下一步的发展,并直接影响到重庆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面临西部大开发和重庆成为新的经济特区这一契机,治理生态环境已迫在眉睫,这次利用暑假回家的时间,到四面山和茶山竹海等植被丰富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且到重庆各个区县去走访调查重庆目前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对茶山竹海和四面山地形地貌,生态环境,植被组成有一定的了解,回到家中查阅大量资料写一份家乡的生态环境报告,这使我对家乡的生态环境,植被保护,物种保护等问题有了新的理解与思考,重庆市江津区四面山是地球同纬度保存最为完好的亚热带常绿原始阔叶林带,被联合国生态保护专家确定为地球上难得的“天然物种基因库”。
对于重庆生态植被调查与研究具有代表作用,而重庆市永川区茶山竹海,则为竹林的代表地区。
2、保护物种
在市域内分布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7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2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25种,分别占全国同类植物62.5%、4.1%、23.1%。
珍稀濒危植物主要分布于南川、江津、巫溪、巫山,占重庆市珍稀植物种数的85.4%。
在市域内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6种;其中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3种,二级保护野生动物43种。
受三峡水库影响的陆生植物物种涉及120科、358属、550种。
以数量计,影响最大的是禾本科、菊科、大戟科与蔷薇科植物。
三峡库区移民搬迁、人类活动区间沿淹没线上移,对土地的垦殖增加,部分动物的栖息环境受到破坏。
3、土地资源
重庆市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97.01%,水域面积2.99%。
土地构成为:农用地292.94万公顷,林地297.39万公顷,居民点、工矿及交通用地55.01万公顷,未利用土地150.61万公顷
重庆市林地面积为297.39万公顷,占幅员面积的36.53%。
其中有林地面积177.92万公顷,占重庆市林地面积59.83%,森林覆盖率为23.1%。
林地分布极为不均,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与南部的中、低山区,中部平行岭谷区。
4、生态保护区
共有有58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 南川金佛山、北碚缙云山、城口大巴山、长江鱼类、开县雪宝山、巫溪阴条岭自然保护区,万州王二包、涪陵大木山等19个自然保护区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巫山梨子坪、涪陵江东桫椤等31个自然保护区为县级自然保护区;江津段湿地、黔江小南海湿地等2个自然保护区为区级保护区。
5、生态功能区
划分为5个一级区,9个二级区,14个三级区。
秦巴山地常绿阔叶—落叶林生态区、大巴山常绿—落叶阔叶林生态亚区、大巴山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三峡库区(腹地)平行岭谷低山-丘陵生态区、三峡水库水体保护生态亚区、巫山-奉节水体保护-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三峡库区(腹地)水体保护-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梁平—垫江农业生态亚区等
6、生态类型
一、阔叶林,分为: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亚热带山地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3、亚热带落叶阔叶林
二、针叶林:1、寒温性针叶林 2、温性针叶林 3、暖性针叶林
三、竹林:1、温性竹林 2、暖性竹林
四、灌丛
五、草甸
7、生态主要问题
(一) 水土流失严重,土地退化,河道淤塞,水土流失仍然严重。
水土流失的总面积不断在增大,侵蚀总量仍在增加,治理速度赶不上扩展速度。
(二) 森林质量下降,林地分布不均,生态功能降低,重建设轻保护,生态建设的部分成果被抵消。
由于人为破坏和其他原因,林地破坏和退化速度大于植树造林速度,林地面积正在减少。
(三) 次级河流污染严重,水的供需矛盾突出,长江、嘉陵江、乌江水质基本稳定,但次级河流污染严重,主要以Ⅳ类、Ⅴ类水质为主,部分河段出现劣Ⅴ类水质,约63%的监测断面不符合水域功能要求,导致我市西部地区水的供需矛盾不断加剧,一些地方 "水荒"频繁发生。
(四) 野生动植物丰富区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随着人口不断增长,由于毁林开荒严重,大量森林资源被破坏,再加上长期大量使用农药以及污染物向环境中排放,使生态脆弱区域的物种受到威胁,不少资源逐渐处于濒危状态甚至消失绝迹。
三峡库区濒危物种保护进展缓慢。
库区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迁地保护工作尚未有实质性的进展,大量濒危物种、渐危物种仍处于易遭受人类活动干预的状态。
(五) 农村面源污染失控,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养殖业快速发展,规模化畜禽养殖粪便的直接排放,成为我市主城郊区的次级河流被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加重了地表水和次级河流的污染,畜禽养殖专业户及企业逐步成为新的污染大户。
由于缺乏正确引导和监督不力,农用化学物品不合理使用,尤其大量化肥的有效养分流失进入环境,加重了三峡库区水体污染,并且使我市的部分农产品受到污染,同时还影响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六) 矿产资源开发不合理,矿山地质环境受到破坏,由于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矿山生态破坏严重,造成地表失稳、塌陷、地裂、崩塌,地下水位下降,井、泉、塘枯竭,大量排放的矿坑水、洗煤水造成导致地下水水质超标,形成局部区域的恶性水循环体系。
8、宝贝植物
缙云黄芩:单子叶植物莎草目唇形科黄岑属缙云黄芩
生于海拔670-820米的林荫下,重庆独有产于
重庆北碚缙云山,多年生草本;根茎匍匐,在节上生纤维状根。
茎直立,高30-60厘米,四棱形,在棱上微具翅,沿棱上被向上的短柔毛余部近无毛,常呈暗紫色,不分枝或少分枝。
叶自茎基部向上增大,茎下部者细小,圆形至卵圆形,长常不及1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浅心形,茎中部以上者卵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均边缘具远离波状具胼胝体的小牙齿,坚纸质,上面绿色,下面较淡或微带紫色,两面除沿中脉及侧脉上被极细的短柔毛外余均无毛。
荷叶铁线蕨:蕨类植物门薄囊蕨纲铁线蕨科铁线蕨属,
荷叶铁线蕨是一种珍稀物种,分布在万州至石柱沿江一
条狭长的岸边,残留在陡峭的崖壁和不能耕作的岩石上。
这种小草看上去非常普通,它之所以成为宝贝,有一个
重要原因是,在大西洋亚速尔群岛和非洲中南部,发现
了它的近亲。
三个相隔万里的地方为什么都发现这种植
物,所以,它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和植物区系进化的重要
证据。
野生银杉植物界裸子植物门松柏纲松科银杉属
野生银杉目前在我市主要分布在南川金佛山和武隆水口庙、北岩塘一带。
目前现存513株,其中37株已经枯死。
野生银杉长得特别慢,10年才能
长成1米高的小树,40岁至120岁才开始繁殖,进入美丽的青春期。
西
南大学植物专家邓洪平调查发现,不管是南川,还是武隆,野生银杉的
生命力都不怎么旺盛。
一年只有7个月生长期,很难看出新长出来的嫩
叶痕迹。
而且周围幼苗很少。
因此专家认为,小树不足,后继无树
是重庆野生银杉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这个问题使整个银杉家族衰退,
特别需要保护。
金佛山兰: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百合
亚纲兰目兰科杓兰属
植株高15—35厘米。
根状茎粗短,叶片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花苞片三角状披针形,花黄色,基部稍带白色,直立,不开放或稍张开;萼片狭椭圆形或近椭圆形,花瓣与唇瓣相似,均为倒卵状椭圆形,蒴果直立,近椭圆形,花期4--6月,果期9月。
单种属。
是中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系古老而罕见的物种,分布区狭窄,数量极少,呈零星散生作为兰花中的名品,有时一株可以卖出上百万元。
另外,它还是名贵中药,可以清热、化痰,现在已经被确定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和国际禁止贸易物种。
9、常绿阔叶林代表地区四面山
四面山概况
四面山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境内,北纬28。
31’
14”~28。
46 700”,东经106。
17’22”~ 106。
30‘00”度。
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年
均气温为13.7℃,降水量1522.3毫米,森林覆盖
率达95.41%。
地球同纬度保存最为完好的亚热带常
绿原始阔叶林带,被联合国生态保护专家确定为地
球上难得的“天然物种基因库”,是亚热带常绿阔
叶林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面山系地质学上所谓“倒
置山”,因山脉四面围绕,属云贵高原大娄山北翼
余脉,川东皱褶带与贵州高原大娄山脉的过度地
带,景区幅员面积300多平方公里,最高峰蜈蚣坝海拔约1709.4米,最低处海拔约为560米,,山势南高北低典型的丹霞地貌。
物种介绍
景区内有动植物约2795种,有植物2362种,维管植物已鉴定的有199科655属1313种。
其中蕨类植物38科75属156种;裸子植物8科16属26种;被子植物153科564属1131种。
属的系数49.89。
种子植物从
生活型来看,乔木258种,灌木245种,藤本109种,草本545种。
其中有银杏、中华双扇蕨、鹅掌楸、刺桫椤等珍稀濒危植物36种,其中刺桫椤是3.5亿年前的史前残遗植物。
动物433种,其中有云豹、弹琴蛙等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40种,省级保护动物8种,为我国“物种基因的宝库”
植被组成
由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组成.主要由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科、金缕梅科等常绿阔叶树种组成主要乔木树种有:杉木、海南五针松、马尾松、柳杉、石栎、木荷、青冈、香樟,主要灌木有杜鹃、杜茎山、柃木、荚等。
草本以莎草科、禾本科、百合科等植物及多种蕨类植物为主。
此外还有楠竹/麻竹等竹类植物.
濒危物种
银杏:植物界种子植物门裸子植物亚门银杏纲银杏目银杏科银杏属
银杏又名白果树,生长较慢,寿命极长,自然条件下银杏从栽种到结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别名“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是树中的老寿星,古称“白
果”。
银杏树具有欣赏,经济,药用价值,全身是“宝”。
银杏树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最古老的裸子植物,是世界上十分珍贵的树种之一,因此被当作植物界中的“活化石”,有观赏价值。
中华双扇蕨:双扇蕨科、双扇蕨属
适应地区西藏、云南、贵州和广西。
印度支那、
缅甸北部亦有 ,台湾也有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
花卉,土生中型蕨类。
海拔下限 800,海拔上限
2100,常生于疏林下或灌丛草地中。
云南珍稀濒
危植物。
中华双扇蕨叶大扇形,奇特雅致,配置
林缘、路旁颇相宜。
鹅掌楸:植物界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木兰目鹅掌楸亚科鹅掌楸属鹅掌楸,中国特有
的珍稀植物,鹅掌楸为木兰科鹅掌楸属落叶大乔
木。
叶大,形似马褂,故有马褂木之称。
树高可
达60米以上,胸径3米左右,树干通直光滑。
它生长快,耐旱,对病虫害抗性极强。
花大而美
丽,秋季叶色金黄,似一个个黄马褂,是珍贵的
行道树和庭园观赏树种,栽种后能很快成荫,它
也是建筑及制作家具的上好木材。
主要生长在长
江流域以南,其分布区东起浙江省青天县,向西
直至云南省金平县,北界为陕西省紫阳县,向南也至云南省金平县,再向南一直可延伸到越南北部。
叶片马褂状,长4-18厘米,宽5-19厘米,先端截形,中部每边有一宽裂片,上面亮绿色,下面淡绿色,老时密生白粉状的乳头状突起;叶柄长5-10厘米。
花直径5-6厘米;花被片外面绿色,内面黄色,花瓣长3-4厘米;雄蕊和心皮多数,覆瓦状排列;花丝长5毫米。
聚合果长7-9厘米,由多数具翅的小坚果组成。
花期5-6月,果期9月。
主产华东、华中;山东青岛、河南郑州等地有栽培。
刺桫椤:蕨类
植物门、真蕨
亚门、水龙骨
目桫椤科刺
桫椤是著名的
活化石植物,中生时代和恐龙一样在地球上广泛分布。
生存在阳光明媚的地方在山谷或溪流,偶尔也对林缘和灌丛中。
刺桫椤的生长在海拔在100至2500 米,气温在5至35℃的山桫椤株形美观别致,具观赏价值。
茎干被用为栽培附生兰类的基质。
分布在香港岛,大屿山,大帽山海南,台湾,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西藏,尼泊尔,印度,缅甸,泰国,越南,菲律宾和日本。
树蕨类植物,茎直立,高可达6米。
叶螺旋状排列,聚生于茎端;叶柄棕色,具锐刺;叶片大,长矩圆形,三回羽状深裂;羽片17-20对,互生,最大的长达60厘米,基部一对
近先端拥挤的树干,螺旋状排列; 叶柄深褐色,用锋利的刺叶,叶片大,长圆形,tripinnate羽片17-20对,互生,最长的一次长达60厘米,基部一对缩短,羽轴短多刺羽片 18-20对,无柄或近披针形,长10厘米,宽2.5厘米,分几乎到哥斯达黎加附近costule,囊群盖球形,膜质 ;段或多或少镰齿。
孢子囊承担。
四面山旅游开发
一、旅游地位境内主要有8大景区、128个景点,“千瀑千姿、赤壁丹霞、原始森林、先巴文化、爱情文化”五大特色构成了四
面山形态丰富、相互联系、独具特色的资源体系
景区景观以原始森林为基调,众多溪流、湖泊、
瀑布点染于苍山绿树之间,丹霞地貌丰富其自然
色彩,目不暇接的动、植物更为景区增添盎然生
机。
四面山的瀑布最为壮观。
有大小瀑布100多
处。
瀑布倾泻激荡,掀起满天烟雾,轰然鸣响,
数里之外也能感受到其威势。
望乡台瀑布高152
米,宽40米,居我国高瀑之首;水口寺瀑布高
94米,悬挂在一个天然洞穴之下,景象奇特;鸳鸯瀑布比翼齐飞,撩人遐思。
风景区内的洪海湖,海拔1200余米,湖水晶莹清澈,静
如明镜,蜿蜒逶迤于深山峡谷、莽莽森林之中。
荡舟湖上,
心旷神怡。
二、四面山景点人气指数排行榜第一名:望乡台
大瀑布新巴渝十二景、中国最美十大瀑布、华夏第一高瀑
-望乡台大瀑布,高152米,宽37.7米,是四面山上千挂
瀑布中最壮观的一挂,其高度超出贵州黄果树瀑布一倍
多;大洪海--由响水滩南行2公里,有一高坝锁湖,蜿蜓
长近万米,这便是大洪海。
左岸,群鹤栖立,千树皆白。
修竹万竿,碧叶婆娑,青翠欲滴。
夹岸青山隐隐,百花含笑。
满湖碧水粼粼,时有鸳鸯双双戏游。
引得荡舟湖中的情侣一片欢声笑语。
四面山常绿阔叶林群落多样性与海拔梯度的关系
四面山常绿阔叶林区, 海拔高度是影响该地区物种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但是, 其他因子( 如土壤含水量) 也对海拔梯度所框定的水热梯度进行着再修饰. 在四面山常绿阔叶林区, 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S 和多样性H 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表现出下降的趋势; 生态优势度D 随海拔升高而增大; 但是海拔梯度变化对均匀度J 没有明显影响. 就物种多样性对环境梯度变化的敏感程度来看, 灌木层大于
乔木层.
四面山污染防治
通过对重庆四面山4种森林群落灰关联分析,得出4种森林群落面源污染控制能力的大小依次为:楠竹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
其中所调查的楠竹林为天然林,因此在面源污染防控方面表现最好,而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则为人工林,他们的面源污染防控能力相对较弱,这也说明天然林在面源污染防控方面较人工林有优势。
作为同是人工林的阔叶林、混交林和针叶林,阔叶林所反映的面源污染防控能力较好,混交林次之,针叶林表现较弱。
根据这一情况,在今后的面源污染防控型森林植被建设中,可相对增加阔叶林比重。
由于森林群落面源污染的发生主要是由径流和输沙造成,因此,从森林水文学方面选取林冠截留率、林地土壤毛管孔隙度、林地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和林地0~20 cm 土壤抗冲刷系数为分析指标,既可以突出面源污染发生的主要因素,也结合了水土保持学方面的研究思路,为今后建设多功效型森林群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竹林代表地区茶山竹海
10、总介绍
重庆永川茶山竹海风景区位于重庆永川城区北
面箕山山脉( 105°52′59″E, 29°32′54″N ) ,
箕山前山高后山低,逶迤起伏,形如腾飞的巨龙,
是理想的天然氧吧,占地117 km2 , 拥有2 万亩大
型连片茶园和 5 万亩巴渝第一大竹海。
地质构造为
侏罗系砂岩, 土壤类型属亚热带酸性山地森林土壤,
景区气候温湿,年均温14°C[ 9] 。
植被类型为偏湿性常绿阔叶林, 森林覆盖率达95. 3% , 其中毛竹林面积占全区有林地面积的15. 4% 竹林的生态功能
茶山竹海景区有近五百年的历史, 期间毛竹林的繁殖以无性繁殖为主。
毛竹为多年生单轴散生竹, 不同年龄的无性系分株通过竹
鞭的游走, 扩大种群生存面积, 在许多群落中成为优势种, 且常形成单优群落。
竹林四季常青、鞭根发达、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具有很高的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
竹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
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减少噪音等方面的功能;竹材作为木材的替代和补充材料,广泛用于建筑、交通、造纸、家具和工艺品制造等诸多领域,竹笋还是人们烹饪佳肴的膳食材料。
主要竹子类型
以大中型竹种为主,如毛竹、淡竹、刚竹、茶秆竹、粉单竹、慈竹、绿竹、青皮竹、撑篙竹等。
慈竹: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目禾本科竹亚科竹族簕竹属,竿高5-10米,梢端细长作弧形向外弯曲或幼时下垂如钓丝状,全竿共30节左右,竿壁薄;节间圆筒形,长
15-30 (60)厘米,径粗3-6厘米,表面贴生灰白色或褐
色疣基小刺毛,其长约2毫米,以后毛脱落则在节间留
下小凹痕和小疣点;竿环平坦;箨环显著;节内长约1
厘米;竿基部数节有时在箨环的上下方均有贴生的银白
色绒毛环,环宽5-8毫米,在竿上部各节之箨环则无此
绒毛环,或仅于竿芽周围稍具绒毛。
毛竹:竹科刚竹属山区、丘陵、平地都
可以生长。
在壤深厚、肥沃、湿润、排水
和通气良好,呈酸性壤土更适合毛竹生
长,竿高达20余米,粗者可达20余厘米,幼竿密被细柔毛及厚白粉,
箨环有毛,老竿无毛,并由绿色渐变为绿黄色;基部节间甚短而向上则
逐节较长,中部节间长达40厘米或更长,壁厚约1厘米(但有变异);
竿环不明显,低于箨环或在细竿中隆起。
青皮竹:禾本科亚科竹亚科属簕竹属,竿高达9~12m,径3~5cm。
竿
直立,先端稍下垂,节间长35~ 60cm,幼时被白粉并密生向上淡色刺
毛;竹竿密集,枝稠叶茂,绿荫成趣,
庭院、公园、家前屋后均可成片栽植,
青皮竹秆通直,干后不易开裂,节平而
疏,纤维坚韧,为优质篾用竹种之一,宜编织农具,
工艺品和各种竹器等,整秆可用于建筑搭棚、围篱、
家具或造纸等。
假小穗单生或数枚乃至多枚簇生于花
枝各节,鲜时暗紫色,干时古铜色,稍弯,线状披针
形,长3-4.5厘米,宽5-8毫米;先出叶宽卵形,长
3毫米,具2脊,脊上无毛.
11、重庆具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