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川省遂宁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五次大联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川省遂宁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五次大联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方程()21k 1x 1kx+=04
---有两个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k≥1 B .k≤1
C .k>1
D .k<1 2.《语文课程标准》规定:7﹣9年级学生,要求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那么260万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 A .26×105 B .2.6×102 C .2.6×106 D .260×104
3.如图是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是()
A .三棱柱
B .三棱锥
C .圆柱
D .圆锥
4.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是( )
A .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
B .三条边对应相等
C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
D .三个角对应相等
5.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装有两个黄球和一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都相同,随机从中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放回袋子中,充分摇匀后,再随机摸出一个球.两次都摸到黄球的概率是( )
A .49
B .13
C .29
D .19
6.方程(2)0x x +=的根是( )
A .x=2
B .x=0
C .x 1=0,x 2=-2
D . x 1=0,x 2=2
7.如图,若锐角△ABC 内接于⊙O ,点D 在⊙O 外(与点C 在AB 同侧),则∠C 与∠D 的大小关系为( )
A .∠C >∠D
B .∠
C <∠
D C .∠C=∠D D .无法确定
8.把68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6.8×105
B .6.8×106
C .6.8×107
D .6.8×108
9.整数a 、b 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实数c 在数轴上且满足a c b ≤≤,如果数轴上有一实数d ,始终满足0c d +≥,则实数d 应满足( ).
A .d a ≤
B .a d b ≤≤
C .d b ≤
D .d b ≥
10.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222()-=-
B .(2)(2)2-⨯-=
C .3223-=
D .8210+=
11.如图,与∠1是内错角的是( )
A .∠2
B .∠3
C .∠4
D .∠5
12.如图,已知AB ∥CD ,DE ⊥AF ,垂足为E ,若∠CAB=50°,则∠D 的度数为( )
A .30°
B .40°
C .50°
D .6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如图,在Rt ABC ∆中,90ABC ∠=o ,3AB =,4BC = ,Rt MPN ∆,90MPN ∠=o ,点P 在AC 上,PM 交AB 于点E ,PN 交BC 于点F ,当2PE PF =时,AP =________.
14.若二次函数y =-x 2-4x +k 的最大值是9,则k =______.
15.如图,⊙O 中,弦AB 、CD 相交于点P ,若∠A =30°,∠APD =70°,则∠B 等于_____.
16.如果分式
4
2
x
x
-
+
的值为0,那么x的值为___________.
17.如图,□ABCD中,E是BA的中点,连接DE,将△DAE沿DE折叠,使点A落在□ABCD内部的点F处.若∠CBF=25°,则∠FDA的度数为_________.
18.如图,在圆心角为90°的扇形OAB中,半径OA=1cm,C为»AB的中点,D、E分别是OA、OB的中点,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cm1.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6分)如图,已知点A(﹣2,0),B(4,0),C(0,3),以D为顶点的抛物线y=ax2+bx+c过A,B,C三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D的坐标;
(2)设抛物线的对称轴DE交线段BC于点E,P为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一点,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线段BC于点F,若四边形DEFP为平行四边形,求点P的坐标.
20.(6分)某景区商店销售一种纪念品,每件的进货价为40元.经市场调研,当该纪念品每件的销售价为50元时,每天可销售200件;当每件的销售价每增加1元,每天的销售数量将减少10件.当每件的销售价为52元时,该纪念品每天的销售数量为件;当每件的销售价x为多少时,销售该纪念品每天
获得的利润y 最大?并求出最大利润.
21.(6分)计算:()2
01254sin 603π-⎛⎫--++-︒ ⎪⎝⎭. 22.(8分)省教育厅决定在全省中小学开展“关注校车、关爱学生”为主题的交通安全教育宣传周活动,某中学为了了解本校学生的上学方式,在全校范围内随机抽查了部分学生,将收集的数据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m= %,这次共抽取 名学
生进行调查;并补全条形图;在这次抽样调查中,采用哪种上学方式的人数最多?如果该校共有1500名学生,请你估计该校骑自行车上学的学生有多少名?
23.(8分)如图,在△ABC 中,AB =AC ,若将△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180°得到△EFC ,连接AF 、BE .
(1)求证:四边形ABEF 是平行四边形;
(2)当∠ABC 为多少度时,四边形ABEF 为矩形?请说明理由.
24.(10分)(1)(问题发现)小明遇到这样一个问题:
如图1,△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D 为BC 的中点,且满足∠ADE=60°,DE 交等边三角形外角平分线CE 所在直线于点E ,试探究AD 与DE 的数量关系.
(1)小明发现,过点D 作DF//AC ,交AC 于点F ,通过构造全等三角形,经过推理论证,能够使问题得到解决,请直接写出AD 与DE 的数量关系: ;
(2)(类比探究)如图2,当点D 是线段BC 上(除B ,C 外)任意一点时(其它条件
不变),试猜想AD 与D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拓展应用)当点D 在线段BC 的延长线上,且满足CD=BC (其它条件不变)时,
请直接写出△ABC 与△ADE 的面积之比.
25.(10分)先化简
2
22
211
(1)
11
x x x
x
x x
-+-
÷-+
--
,然后从﹣5<x<3的范围内选取一个合适的整数作
为x的值代入求值.
26.(12分)某学校“智慧方园”数学社团遇到这样一个题目:
如图1,在△ABC中,点O在线段BC上,∠BAO=30°,∠OAC=75°,AO=33,BO:CO=1:3,求AB的长.
经过社团成员讨论发现,过点B作BD∥AC,交AO的延长线于点D,通过构造△ABD就可以解决问题(如图2).
请回答:∠ADB=°,AB=.请参考以上解决思路,解决问题:
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C⊥AD,AO=33,∠ABC=∠ACB=75°,BO:OD=1:3,求DC的长.
27.(12分)先化简,再求值:(1﹣
1
1
a+
)÷
2
2
1
a
a-
,其中a=﹣1.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D
【解析】
当k=1时,原方程不成立,故k≠1,
当k≠1时,方程()21
k1x1kx+=0
4
--为一元二次方程.
∵此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221b 4ac 4k 11k k 122k 04
-=
-⨯-⨯=---=-≥(()(),解得:k≤1. 综上k 的取值范围是k <1.故选D .
2.C
【解析】
【分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n a 10⨯的形式,其中1a 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
【详解】
260万=2600000=62.610⨯.
故选C .
【点睛】
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n a 10⨯的形式,其中1a 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
3.A
【解析】
试题分析:观察可得,主视图是三角形,俯视图是两个矩形,左视图是矩形,所以这个几何体是三棱柱,故选A .
考点:由三视图判定几何体.
4.D
【解析】
【详解】
解:A 、符合AAS ,能判定三角形全等;
B 、符合SSS ,能判定三角形全等;;
C 、符合SAS ,能判定三角形全等;
D 、满足AAA ,没有相对应的判定方法,不能由此判定三角形全等;
故选D .
5.A
【解析】
【分析】
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由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与两次都摸到黄球的情况,然后利用概率公式
求解即可求得答案.注意此题属于放回实验.
【详解】
画树状图如下:
由树状图可知,共有9种等可能结果,其中两次都摸到黄球的有4种结果,
∴两次都摸到黄球的概率为4
9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的知识.注意画树状图与列表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列表法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解题时要注意此题是放回实验还是不放回实验.
6.C
【解析】
试题解析:x(x+1)=0,
⇒x=0或x+1=0,
解得x1=0,x1=-1.
故选C.
7.A
【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圆周角定理结合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即可得.
【详解】
连接BE,如图所示:
∵∠ACB=∠AEB,
∠AEB>∠D,
∴∠C>∠D.
故选:A.
【点睛】
考查了圆周角定理以及三角形的外角,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题关键.
8.B
【解析】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详解:把68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6.8×1.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9.D
【解析】
【分析】
根据a≤c≤b,可得c的最小值是﹣1,根据有理数的加法,可得答案.
【详解】
由a≤c≤b,得:c最小值是﹣1,当c=﹣1时,c+d=﹣1+d,﹣1+d≥0,解得:d≥1,∴d≥b.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利用a≤c≤b得出c的最小值是﹣1是解题的关键.
10.B
【解析】
【分析】
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则,以及二次根式的性质逐项判断即可.
【详解】
=2,∴选项A不正确;
,∴选项B正确;
∵,∴选项C不正确;
∵8+2=32≠10,∴选项D 不正确.
故选B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减法,以及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化简,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二次根式相加减,先把各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把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合并方法为系数相加减,根式不变.
11.B
【解析】
由内错角定义选B.
12.B
【解析】
试题解析:∵AB ∥CD ,且50CAB ∠=︒,
50ECD ∴∠=︒,
ED AE Q ,
⊥ 90CED ∴∠=︒,
∴在Rt CED V 中,905040D .
∠=︒-︒=︒ 故选B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1
【解析】
【分析】
如图作PQ ⊥AB 于Q ,PR ⊥BC 于R .由△QPE ∽△RPF ,推出PQ PR =PE PF
=2,可得PQ=2PR=2BQ ,由PQ ∥BC ,可得AQ :QP :AP=AB :BC :AC=1:4:5,设PQ=4x ,则AQ=1x ,AP=5x ,BQ=2x ,可得2x+1x=1,求出x 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如图,作PQ ⊥AB 于Q ,PR ⊥BC 于R .
∵∠PQB=∠QBR=∠BRP=90°,∴四边形PQBR 是矩形,∴∠QPR=90°
=∠MPN ,∴∠QPE=∠RPF ,
∴△QPE∽△RPF,∴PQ
PR
=
PE
PF
=2,∴PQ=2PR=2BQ.
∵PQ∥BC,∴AQ:QP:AP=AB:BC:AC=1:4:5,设PQ=4x,则AQ=1x,AP=5x,BQ=2x,∴2x+1x=1,
∴x=3
5
,∴AP=5x=1.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矩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14.5
【解析】y=−(x−2)2+4+k,
∵二次函数y=−x2−4x+k的最大值是9,
∴4+k=9,解得:k=5,
故答案为:5.
15.40°
【解析】
【分析】
由∠A=30°,∠APD=70°,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得∠C的度数,又由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即可求得∠B的度数.
【详解】
解:∵∠A=30°,∠APD=70°,
∴∠C=∠APD﹣∠A=40°,
∵∠B与∠C是»AD对的圆周角,
∴∠B=∠C=40°.
故答案为40°.
【点睛】
此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与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此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定理的应用.
16.4
【解析】
【详解】

4
2
x
x
-
=
+

∴x-4=0,x+2≠0,解得:x=4,
故答案为4.
17.50°
【解析】
【分析】
延长BF交CD于G,根据折叠的性质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明△BCG≌△DAE,从而∠7=∠6=25°,进而可求∠FDA得度数.
【详解】
延长BF交CD于G
由折叠知,
BE=CF, ∠1=∠2, ∠7=∠8,
∴∠3=∠4.
∵∠1+∠2=∠3+∠4,
∴∠1=∠2=∠3=∠4,
∵CD∥AB,
∴∠3=∠5,
∴∠1=∠5,
在△BCG和△DAE中
∵∠1=∠5,
∠C=∠A,
BC=AD,
∴△BCG≌△DAE,
∴∠7=∠6=25°,
∴∠8=∠7=25°,
∴FDA=50°.
故答案为50°.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证明△BCG≌△DAE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1
2
π+
2
2

1
2
【解析】
试题分析:如图,连接OC,EC,由题意得△OCD≌△OCE,OC⊥DE,DE==,所以S四边形ODCE
=×1×=,S△OCD=,又S△ODE=×1×1=,S扇形OBC==,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扇形OBC+S△OCD﹣S△ODE=+﹣;故答案为.
考点:扇形面积的计算.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1)y=﹣x2+x+3;D(1,);(2)P(3,).
【解析】
【分析】
(1)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x-4),将点C(0,3)代入可求得a的值,将a的值代入可求得抛物线的解析式,配方可得顶点D的坐标;
(2)画图,先根据点B和C的坐标确定直线BC的解析式,设P(m,-m2+m+3),则F(m,-m+3),表示PF的长,根据四边形DEFP为平行四边形,由DE=PF列方程可得m的值,从而得P的坐标.
【详解】
解:(1)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x﹣4),
将点C(0,3)代入得:﹣8a=3,
解得:a=﹣,
y=﹣x2+x+3=﹣(x﹣1)2+,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3,且顶点D(1,);
(2)∵B(4,0),C(0,3),
∴BC的解析式为:y=﹣x+3,
∵D(1,),
当x=1时,y=﹣+3=,
∴E(1,),
∴DE=-=,
设P(m,﹣m2+m+3),则F(m,﹣m+3),
∵四边形DEFP是平行四边形,且DE∥FP,
∴DE=FP,
即(﹣m2+m+3)﹣(﹣m+3)=,
解得:m1=1(舍),m2=3,
∴P(3,).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解答本题主要应用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利用方程思想列等式求点的坐标,难度适中.
20.(1)180;(2)每件销售价为55元时,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为2250元.
【解析】
分析:(1)根据“当每件的销售价每增加1元,每天的销售数量将减少10件”,即可解答;
(2)根据等量关系“利润=(售价﹣进价)×销量”列出函数关系式,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答.详解:(1)由题意得:200﹣10×(52﹣50)=200﹣20=180(件),
故答案为180;
(2)由题意得:
y=(x﹣40)[200﹣10(x﹣50)]
=﹣10x2+1100x﹣28000
=﹣10(x﹣55)2+2250
∴每件销售价为55元时,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为2250元.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应用,根据已知得出二次函数的最值是中考中考查重点,同学们应重点掌握.
21.823
-
【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以及绝对值的性质、零指数幂的性质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化简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
-.
原式=9﹣2+1﹣23=823
【点睛】
本题考查了实数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的关键.
22.(1)、26%;50;(2)、公交车;(3)、300名.
【解析】
试题分析:(1)、用1减去其它3个的百分比,从而得出m的值;根据乘公交车的人数和百分比得出总人数,然后求出骑自行车的人数,将图形补全;(2)、根据条形统计图得出哪种人数最多;(3)、根据全校的总人数×骑自行车的百分比得出人数.
试题解析:(1)、1﹣14%﹣20%﹣40%=26%;20÷40%=50;
骑自行车人数:50-20-13-7=10(名) 则条形图如图所示:
(2)、由图可知,采用乘公交车上学的人数最多
(3)、该校骑自行车上学的人数约为:1500×20%=300(名).
答:该校骑自行车上学的学生有300名.
考点:统计图
23.(1)证明见解析(2)当∠ABC=60°时,四边形ABEF为矩形
【解析】
【分析】
(1)根据旋转得出CA=CE,CB=CF,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得出即可;
(2)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得出△ABC是等边三角形,求出AE=BF,根据矩形的判定得出即可.
【详解】
(1)∵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180°得到△EFC,∴△ABC≌△EFC,∴CA=CE,CB=CF,∴四边形ABEF是平行四边形;
(2)当∠ABC=60°时,四边形ABEF为矩形,理由是:∵∠ABC=60°,AB=AC,∴△ABC是等边三角形,∴AB=AC=BC.
∵CA=CE,CB=CF,∴AE=BF.
∵四边形ABEF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BEF是矩形.
【点睛】
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和矩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知识点,能综合运用知识点进行推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4.(1)AD=DE;(2)AD=DE,证明见解析;(3)1
3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探究例子中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并能够结合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试题解析:(10分)
(1)AD=DE.
(2)AD=DE.
证明:如图2,过点D作DF//AC,交AC于点F,
∵△ABC是等边三角形,
∴AB=BC,∠B=∠ACB=∠ABC=60°.
又∵DF//AC,
∴∠BDF=∠BFD=60°
∴△BDF是等边三角形,BF=BD,∠BFD=60°,
∴AF=CD,∠AFD=120°.
∵EC是外角的平分线,
∠DCE=120°=∠AFD.
∵∠ADC是△ABD的外角,
∴∠ADC=∠B+∠FAD=60°+∠FAD.
∵∠ADC=∠ADE+∠EDC=60°+∠EDC,
∴∠FAD=∠EDC.
∴△AFD≌△DCE(ASA),
∴AD=DE;
(3)1
3

考点:1.等边三角形探究题;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25.1 2
【解析】
【分析】
根据分式的减法和除法可以化简题目中的式子,然后从﹣5<x<3的范围内选取一个使得原分式有意义的整数作为x的值代入即可解答本题.
【详解】
解:÷(﹣x+1)
=
=
=
=,
当x=﹣2时,原式=
11
22
-=
-

【点睛】
本题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估算无理数的大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分式化简求值的方法.26.(1)75;3(2)13
【解析】
【分析】
(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出∠ADB=∠OAC=75°,结合∠BOD=∠COA可得出△BOD∽△COA,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OD的值,进而可得出AD的值,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出∠ABD=75°=∠ADB,由等角对等边可得出3
(2)过点B作BE∥AD交AC于点E,同(1)可得出AE=43,在Rt△AEB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BE的长度,再在Rt△CAD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DC的长,此题得解.
【详解】
解:(1)∵BD∥AC,
∴∠ADB=∠OAC=75°.
∵∠BOD=∠COA,
∴△BOD∽△COA,

1
3 OD OB
OA OC
==.
又∵AO=33,
∴OD=1
3
AO=3,
∴AD=AO+OD=43.
∵∠BAD=30°,∠ADB=75°,
∴∠ABD=180°-∠BAD-∠ADB=75°=∠ADB,
∴AB=AD=43.
(2)过点B作BE∥AD交AC于点E,如图所示.
∵AC⊥AD,BE∥AD,
∴∠DAC=∠BEA=90°.
∵∠AOD=∠EOB,
∴△AOD∽△EOB,
∴BO EO BE DO AO DA
==.
∵BO:OD=1:3,

1
3 EO BE
AO DA
==.
∵3,
∴3
∴3
∵∠ABC=∠ACB=75°,
∴∠BAC=30°,AB=AC,
∴AB=2BE.
在Rt△AEB中,BE2+AE2=AB2,即(2+BE2=(2BE)2,
解得:BE=4,
∴AB=AC=8,AD=1.
在Rt△CAD中,AC2+AD2=CD2,即82+12=CD2,
解得: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以及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1)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OD的值;(2)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E、CD的长度.
27.原式=
1
2
a-
=﹣2.
【解析】
分析:原式利用分式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化简,再将a的值代入计算可得.
详解:原式=
112
()
+11(1)(1) a a
a a a a
+

++-
=
(1)(1)
·
12
a a a
a a
+-+
=
1 2
a-

当a=﹣1时,
原式=
31
2
--
=﹣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分式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