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对话品性的遮蔽与彰显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普资讯
第 2卷 第 1 1 期 20 0 6年 2月
天 中 学 刊
J un l f in h n o r a a z o g o T
Vb . 1 No 1 12 .
Fb2o e.o6
教学对话 品性 的遮蔽与彰显
张 增 田
( 首都 师范大学 ,北京 10 3 0 0 7) 摘 要 :对话品性是教 学最原初的品质和性格 ,它包括 师生的互动 、交流和 沟通 、人 与文本的相互理解或解读
的品性 , 它应 使学生在教学过程 中感受 到愉悦 和欢 快 , 享受
但 现实的教学却往往遮蔽 了这种品性 , 把双 向的交流变 为单 向的灌 输 , 表现为教师 的独语或教 师的单独表演 。 那种早 就
漓尽致 。“ 于是 ,人们 经常见到这样 的景象 :课堂成 了演 出
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 体验到生命的珍贵与尊严。 然而, 现 行教学却令人遗憾。 除了体罚 、 变相体罚和心理惩罚等教学 等大量的病态教学现象存在。 其原因当然是复杂的、 多方面 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教学丢失或遮蔽了对话品性。
维普资讯
张增 田:教学对话晶性的遮 蔽与彰 显
・3 ・ 1 l
术从此恶性循环, 一辈子都无法提升, 对我的升学造成致命 定位 为交往 , 对教 学过程 的正本 清源……创设基于师生交 是 的杀伤。 这是我平生最痛恨 的一位老师 , 我不能原谅他 的暴 往的互 动 、 互惠的教学关 系 . 也是本 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
忆录中, 用专章 “ 恶师和初中” 讲述了其遭体罚的情状: 他 “
对于既愚笨 又不 肯用 功的学生 , 一的办法就是打 , 惟 每错一
道题 ,就打 5手板 。每天上算术课时 。我总要挨 1 0手板或
2 0于板,每一板打下去,手都痛得像火烧一样……我的算
作者简介 :张增 田 ( 9 9 ) 16  ̄ ,男,河 南商丘人 ,首都师 范大学教 育科 学学院讲 师 ,博 士。
构、 生成 、 丰富和扩展着文本 的意义 。 现实的教学却有意 但
无意地 阻断 了师生与文 本的对话 途径 ,主要 表现在两 个方 面 :一是在学 习方式上 ,主张题海战术 、 死记硬 背。这方面 的事例 比 比皆是 , 里仅用一首 民谣来 说明此 种情 况的严重 这 收稿 日期:20 —72 0 50 —5
关键词 :教 学;对话 品性 ;遮 蔽 ;彰显 中图分 类号 :G6 2 4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1 0 — 2 12 0 ) 卜0 3 — 3 0 6 5 6 (0 6 0 10 0
教学 的对话品性是指教学所具有 的对话 品质与性格 , 它
包括师生 的互动 、 流与沟通 、 与文 本的相互理解或解读 交 人 以及教学过程 中以一贯之 的民主 、平等 、尊重 、信任 、宽容
哪一种教学方式 占支配地位 , 这种相互作用 的对 话是 优秀教
就此撰文谈及女儿的语文考试卷予的荒唐故事 :“ 有两条错 误是这样的: 目 题 要求, 根据句子意思写成成语。 有一条是
‘ 思想一致 ,共 同努力 ’ ,女儿填 ‘ 齐心协力 ’ 。老师判错 ;
学的本质性标 识。 然而 ,随着时代 的发展和进步 ,这种 ”…
丢失或遮蔽 了对话 品性 的教学是机械 、 呆板甚至残酷的 教学 。它不但损伤 了教学 自身 的形象 , 还会对学生 的身心造
被哲人们所批判的 “ 话语霸权” 仍在现行的课堂上体现得淋 专制 的病理现象之外 , 还有教 学偏 见 、 教学阻隔 、 教学失衡
‘ 剧 ’的 ‘ 台 ’ 教案 舞 .教师是 ‘ 主角 ’ 学 习好 的学生是 主 , 要的 ‘ 配角 ’ ,大多数学 生只是不起眼的 ‘ 群众演员 ’ 很 多 ,
程度 。民谣 “ 寄调”的是爱情流行歌 曲 《 最爱你 的人是我 》 :
“ 书
最晚 的/ 是我是我还 是我”【P8 3] Ⅱ 3。二是在教学评价上 ,一味
追求 “ 标准答案 ” ,忽视学 生创 造性 的发挥 。诗人 邹静之曾
和关爱等 。 对话 品性是 教学最原初的品质和性格 。 实践 表明 , 拥有对 话 品性 的教学深 受人们 的喜爱 和欢迎 。克林伯 格指 出:“ 所有的教学 中,进 行着 最广义 的 ‘ 在 对话 ’……不管
之多 ,所谓 同义词 、近义词 ,相应的不止一条 ,怎么就会有
一
个答案 呢。 P 9 ” 1) 6
教 学原本具有 “ 互动 、交流和沟通 ”的 品性 , 是通 过师 生之间的互动 、 交流和 沟通来达成思想 的默契 、 意义 的承领 。
教学原本具有 “ 民主、 平等、 尊重、 信任 、 宽容和关爱”
以及教 学过程 中以一贯之 的民主 、平等 、尊 重、信任 、宽客和 关爱等。现 实的教学却丢 失或遮 蔽 了 对话 品性 。 给教 学 自身和 学生都 造成 了伤害 。 学的对话品性必须彰 显。彰显 了对话品性 的教学 更贴近人性 ,深受人们 的 教
喜爱和欢迎。不久的将来,它必将成为教学领域的普遍实践。成为人们的现实生活。
还有一 条 ‘ 刻画描摹得非常逼真 ’ ,女儿填 ‘ 栩栩如生 ’ ,老
师也判错 。我仔细看 了,不 知错在 哪里 。女儿说 ,第一 条应
优秀的对话教学品性, 却在不知不觉中被部分或完全地遮蔽
了,充斥于整个教学过程 的是非对话 的 、垄断的 、霸权 的、
甚至恐 怖的情景。
是 ‘ 同心协力’ 第二条应是 睢 、 妙惟肖’……真可怕 , 语 文什么时候变得比数学还要精确了。 中国语言之丰富, 词汇
情况下 只是 ‘ 观众 ’与 ‘ 听众 ” 2 ’I。 [ 教学原本具有 “ 理解或解读 ”的品性 ,是师生对课程 内 容文本 的理解或解读 ,是师生与文本的对话 ,并在对话 中建
成极 大的伤害 , 些心理 的伤害或 阴影甚至一辈子都无法抹 有
去 。我们不妨看一下作 家柏 杨的亲身经历 。 杨晚年在其回 柏
第 2卷 第 1 1 期 20 0 6年 2月
天 中 学 刊
J un l f in h n o r a a z o g o T
Vb . 1 No 1 12 .
Fb2o e.o6
教学对话 品性 的遮蔽与彰显
张 增 田
( 首都 师范大学 ,北京 10 3 0 0 7) 摘 要 :对话品性是教 学最原初的品质和性格 ,它包括 师生的互动 、交流和 沟通 、人 与文本的相互理解或解读
的品性 , 它应 使学生在教学过程 中感受 到愉悦 和欢 快 , 享受
但 现实的教学却往往遮蔽 了这种品性 , 把双 向的交流变 为单 向的灌 输 , 表现为教师 的独语或教 师的单独表演 。 那种早 就
漓尽致 。“ 于是 ,人们 经常见到这样 的景象 :课堂成 了演 出
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 体验到生命的珍贵与尊严。 然而, 现 行教学却令人遗憾。 除了体罚 、 变相体罚和心理惩罚等教学 等大量的病态教学现象存在。 其原因当然是复杂的、 多方面 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教学丢失或遮蔽了对话品性。
维普资讯
张增 田:教学对话晶性的遮 蔽与彰 显
・3 ・ 1 l
术从此恶性循环, 一辈子都无法提升, 对我的升学造成致命 定位 为交往 , 对教 学过程 的正本 清源……创设基于师生交 是 的杀伤。 这是我平生最痛恨 的一位老师 , 我不能原谅他 的暴 往的互 动 、 互惠的教学关 系 . 也是本 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
忆录中, 用专章 “ 恶师和初中” 讲述了其遭体罚的情状: 他 “
对于既愚笨 又不 肯用 功的学生 , 一的办法就是打 , 惟 每错一
道题 ,就打 5手板 。每天上算术课时 。我总要挨 1 0手板或
2 0于板,每一板打下去,手都痛得像火烧一样……我的算
作者简介 :张增 田 ( 9 9 ) 16  ̄ ,男,河 南商丘人 ,首都师 范大学教 育科 学学院讲 师 ,博 士。
构、 生成 、 丰富和扩展着文本 的意义 。 现实的教学却有意 但
无意地 阻断 了师生与文 本的对话 途径 ,主要 表现在两 个方 面 :一是在学 习方式上 ,主张题海战术 、 死记硬 背。这方面 的事例 比 比皆是 , 里仅用一首 民谣来 说明此 种情 况的严重 这 收稿 日期:20 —72 0 50 —5
关键词 :教 学;对话 品性 ;遮 蔽 ;彰显 中图分 类号 :G6 2 4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1 0 — 2 12 0 ) 卜0 3 — 3 0 6 5 6 (0 6 0 10 0
教学 的对话品性是指教学所具有 的对话 品质与性格 , 它
包括师生 的互动 、 流与沟通 、 与文 本的相互理解或解读 交 人 以及教学过程 中以一贯之 的民主 、平等 、尊重 、信任 、宽容
哪一种教学方式 占支配地位 , 这种相互作用 的对 话是 优秀教
就此撰文谈及女儿的语文考试卷予的荒唐故事 :“ 有两条错 误是这样的: 目 题 要求, 根据句子意思写成成语。 有一条是
‘ 思想一致 ,共 同努力 ’ ,女儿填 ‘ 齐心协力 ’ 。老师判错 ;
学的本质性标 识。 然而 ,随着时代 的发展和进步 ,这种 ”…
丢失或遮蔽 了对话 品性 的教学是机械 、 呆板甚至残酷的 教学 。它不但损伤 了教学 自身 的形象 , 还会对学生 的身心造
被哲人们所批判的 “ 话语霸权” 仍在现行的课堂上体现得淋 专制 的病理现象之外 , 还有教 学偏 见 、 教学阻隔 、 教学失衡
‘ 剧 ’的 ‘ 台 ’ 教案 舞 .教师是 ‘ 主角 ’ 学 习好 的学生是 主 , 要的 ‘ 配角 ’ ,大多数学 生只是不起眼的 ‘ 群众演员 ’ 很 多 ,
程度 。民谣 “ 寄调”的是爱情流行歌 曲 《 最爱你 的人是我 》 :
“ 书
最晚 的/ 是我是我还 是我”【P8 3] Ⅱ 3。二是在教学评价上 ,一味
追求 “ 标准答案 ” ,忽视学 生创 造性 的发挥 。诗人 邹静之曾
和关爱等 。 对话 品性是 教学最原初的品质和性格 。 实践 表明 , 拥有对 话 品性 的教学深 受人们 的喜爱 和欢迎 。克林伯 格指 出:“ 所有的教学 中,进 行着 最广义 的 ‘ 在 对话 ’……不管
之多 ,所谓 同义词 、近义词 ,相应的不止一条 ,怎么就会有
一
个答案 呢。 P 9 ” 1) 6
教 学原本具有 “ 互动 、交流和沟通 ”的 品性 , 是通 过师 生之间的互动 、 交流和 沟通来达成思想 的默契 、 意义 的承领 。
教学原本具有 “ 民主、 平等、 尊重、 信任 、 宽容和关爱”
以及教 学过程 中以一贯之 的民主 、平等 、尊 重、信任 、宽客和 关爱等。现 实的教学却丢 失或遮 蔽 了 对话 品性 。 给教 学 自身和 学生都 造成 了伤害 。 学的对话品性必须彰 显。彰显 了对话品性 的教学 更贴近人性 ,深受人们 的 教
喜爱和欢迎。不久的将来,它必将成为教学领域的普遍实践。成为人们的现实生活。
还有一 条 ‘ 刻画描摹得非常逼真 ’ ,女儿填 ‘ 栩栩如生 ’ ,老
师也判错 。我仔细看 了,不 知错在 哪里 。女儿说 ,第一 条应
优秀的对话教学品性, 却在不知不觉中被部分或完全地遮蔽
了,充斥于整个教学过程 的是非对话 的 、垄断的 、霸权 的、
甚至恐 怖的情景。
是 ‘ 同心协力’ 第二条应是 睢 、 妙惟肖’……真可怕 , 语 文什么时候变得比数学还要精确了。 中国语言之丰富, 词汇
情况下 只是 ‘ 观众 ’与 ‘ 听众 ” 2 ’I。 [ 教学原本具有 “ 理解或解读 ”的品性 ,是师生对课程 内 容文本 的理解或解读 ,是师生与文本的对话 ,并在对话 中建
成极 大的伤害 , 些心理 的伤害或 阴影甚至一辈子都无法抹 有
去 。我们不妨看一下作 家柏 杨的亲身经历 。 杨晚年在其回 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