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保险深度的实证分析_基于Tobit模型_冯文丽

合集下载

农业保险稳定农业生产效率的研究——基于dea-tobit面板模型

农业保险稳定农业生产效率的研究——基于dea-tobit面板模型

(1994) 进 一 步 发 展ꎬ 建 立 非 参 数 线 性 规 划 方
Malmquist 指数ꎬ分析效率的动态变化ꎮ 本文选
取 Fare1994 年改进后的全要素生产力指数ꎬ其
公式如下:
其中ꎬ分别表示以 t 期为技术参考时 t 期
和 t + 1 期的评价对象的决策单元距离函数ꎬ含
义类似ꎮ
2. 指标选取与模型计算
模和效率与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呈正相关关
系ꎮ 周稳 海 等 (2014 ) 通 过 构 建 动 态 GMM 模
型ꎬ从灾前和灾后效应说明了农业保险对农民
增收的影响力度较小ꎮ 卢飞等(2017) 认为ꎬ政
策性农业保险通过引导农户生产行为推动产业
增长ꎬ是农户增收的重要途径ꎮ 代宁等(2017)
基于 2007 - 2015 年全国 31 个省份的面板数据
[ 中图分类号] F840. 66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008 - 8091(2019)03 - 0079 - 05
一、引言
自从 2007 年中央对于农业保险进行政策性补贴以来ꎬ农业保险取得了
快速发展ꎮ 2017 年ꎬ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ꎬ« 中共中
进而研究其影响因素ꎬ并进一步得出农业保险
稳定农业生产效率结论ꎮ
三、实证分析




行政区为研究对象ꎬ证实了农业贷款和农业保
法ꎮ Malmquist 指数通过构造从 t 到 t + 1 期的
向楠(2011) 以 2005 - 2009 年我国 307 个地级
险均会显著促进农业产出增加ꎬ但是发现二者
协同作用较弱ꎮ 肖干和徐鲲 (2012 ) 认为在控
制其他变量的前提下ꎬ农村金融发展的结构、规

我国农业保险深度的实证分析_基于Tobit模型_冯文丽

我国农业保险深度的实证分析_基于Tobit模型_冯文丽
第二,农民的教育程度与农业保险深度呈正相关关系,农 民的保险意识越强,保险知识越丰富,农业保险深度就越高。 因此,政府有关部门、保险监管机构、保险公司、保险行业协会 和保险院校等多方力量,应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报纸、 墙报、手机、宣传刊物等多种信息传播载体,借助集市、会场等 多种信息传播场所,通过组织宣传、典型事例、示范引导等多 种方 式构建一个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多主体的农业保险
表 2 农业保险深度影响因素的 Tobit 回归结果
变量
系数
弹性系数
t值
显著性
I1 I2 I3 I4 I5 I6 I7 I8 I9 I10
常数项
- 1. 566 454 0 0. 016 059 6 0. 003 060 1 0. 312 610 1 0. 064 075 1 0. 427 915 5 0. 374 887 5 1. 568 313 0 0. 007 515 4 0. 016 613 1 0. 561 199 1
95% 置信区间
下限
上限
- 2. 531 303 0
- 0. 601 604 7
- 0. 212 557 1
0. 244 676 3
- 0. 168 238 2
0. 174 358 3
0. 075 168 6
0. 550 051 6
- 0. 133 939 6
0. 262 089 8
0. 066 046 0
农业保险深度是指某地区某一时期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占 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反映了该地区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程度。 农业保险深度作为模型的因变量 Yi ,其取值受农业基础、农 户收入和保险意识、保险公司及政策支持等多方面的影响。 本研究选取如表 1 所列的 10 个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建立了 Tobit 模型。数据来自 2012 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保险年 鉴》及各地区保监局统计资料,选取了全国 31 个省( 市、区) 及“全国总计”共 32 个样本。

冯文丽(2011):天气指数保险_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工具创新,金融与经济(6)

冯文丽(2011):天气指数保险_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工具创新,金融与经济(6)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又是一个巨灾大国,平均每年因农业巨灾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GDP 的3%以上。

没有科学的巨灾风险管理工具,农业这一国家的基础产业就得不到健康的发展,进而势必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

如何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工具,是我国政府、保险实业界和学术界面临的一个非常紧迫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现有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工具的效果分析农业遭受的灾害或损失到达何种程度才称为巨灾,尚未有统一的界定标准,但一般认为,所谓巨灾,就是指由于自然灾害或人为祸因引起的大面积财产损失或人员失踪伤亡事件。

巨灾可以从损失金额、死亡人数、损失波及范围、发生频率、周期长短等特点方面加以衡量,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巨灾风险进行定义和划分,以区别于小范围、小金额、高频率、短周期的一般灾害。

例如,美国保险服务局的财产理赔部按照1998年价格将巨灾风险定义为“地震、洪水及飓风之类的自然灾害造成的,导致财产直接损失超过2500万美元并影响到大范围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的事件,通常指突发性、无法预料的、无法避免的并且严重的灾害事故。

”传统的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工具主要有三类:农户自主的巨灾风险管理工具、政府主导的巨灾风险管理工具和农业保险。

(一)农户自主的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工具农户自主的巨灾风险管理工具,是长期以来农户在生产过程中潜移默化应用的防灾、救灾工具,优点是农户应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较高,但也有很多局限性:第一,生产低风险的农产品受各种自然条件的限制;第二,多样化生产经营受气候条件、土质、水质等自然因素的限制,另外多样化生产将无法获得专门化生产带来的规模效应;第三,农户保留的个人储备金及非农收入补偿,取决于农户来自于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的总规模;第四,农村集体经济互助,对于大面积的巨灾损失仍然无能为力,杯水车薪。

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具有外部性特征,农业巨灾风险理应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风险分散。

无论是农业巨灾的自主承担,还是农村集体经济内部的互助天气指数保险: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工具创新■冯文丽,杨美针对我国近几年来,农业巨灾频繁发生、损失影响较大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农业保险等传统巨灾风险管理工具使用现状及劣势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积极发展天气指数保险这种新型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工具,进一步有效分散农业生产过程中面临的巨灾风险。

农户视角下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效果评价——基于Pr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

农户视角下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效果评价——基于Pr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

财政 补贴 的农业保费补贴政策将有效地增加 农户 购买 农 业保 险 的 需 求 和 积极 性 … 。 因为 农 业
本 身的重 要 地位 以及 特殊 性 , 学者们 对 于保 费补 贴 政策 的必 要 性达成 了一致 共识 , 以下是 国内学者 的
9% 9 %



_ ■
电视 广播
1 农户对于农业保费补贴政策的认知
1 . 1 了解保 费补 贴政 策 的途 径
为 贯 彻 落 实党 中央 和 国务 院有 关 推 动农 业 积
当地 有特 色 的农 业 品种 , 将 由地方 财政 对其 进行 补 贴, 例 如重 点保 护 的森林 园 区的保 费补 贴等 。
极健 康 发展 的方 针 和 政 策 , 2 0 1 3年 财 政提 前 下 达
络、 电视 、 广 播 和报 刊等 , 村 干 部 以及 保 险公 司工作 铴 效 途 径 , 人 员 的宣传 也 是 传 播 这 一 政 策 的有 如
图l 所示 。
3 9 %

4 4 3 3 2 2 l l
府在农 业 方 面的投 入却 远不 如 其他 产业 多 。
反。
选择的定性数据 , 该模型提供 了一种将 和 : 两 项指标 的问题以及 特征 Y是否发生的概率之间关 系加 以量 化 的 办 法 。P r o b i t 模 型 采 用 如 下 函数 形
摘 要 : 文章基于农户立场 , 对于农业保险保 费补贴政策进行 了阐述, 从农户对 于该政策 内容的 认 知 角度 入手 , 评 价农 户 对于农 业保 费补 贴 政 策 具体 内容 的 看 法 , 并运 用 P r o b i t 模型 , 针 对 问卷 调 查结 果 , 研 究 影响农 户 购 买农 业 保 险的 因素 , 并结 合得 出的结论 给 出政 策建议 。

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效率实证研究_基于交易成本角度

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效率实证研究_基于交易成本角度

●财经分析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毫无意外的依然是关注中国的农业农村与农民发展,其中,支持农业保险的发展政策更是加重了笔墨。

从数字来看,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迅速。

2013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306.6亿元,规模稳居世界第二位,同比增长27.4%。

向3177万受灾农户支付赔款208.6亿元,同比增长41%。

但同时,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问题也逐步显现,集中表现在保障程度不高、道德风险严重等。

因此,如何评价农业保险运行效率,其效率到底如何就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拟从交易成本角度入手探讨。

从交易成本角度研究效率问题,目前没有相关的研究论述。

本文拟从保险交易成本角度,建立农业保险市场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借鉴Berger、Cummins和Weiss(1997)的附加值法来确定投入和产出变量,利用2007~ 2013年中国农业保险经营数据,实证研究交易成本角度的中国农业保险市场效率,分别从行业效率、经营效率和交易效率三个维度来评价我国农业保险的资源配置效率和行业竞争力。

一、农业保险效率评价体系的构建保险本身由于制度的存在、信息不完备和不对称,交易双方的有限理性等原因,交易成本是必然存在的。

农业保险也不例外,且由于自身特点,交易成本在某些方面更加突出。

(一)农业保险交易成本。

根据保险交易成本理论,保险交易成本是为了完成保险交易而付出的必要的费用支出与成本。

在现代保险制度安排中,保险交易成本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能够转化为保险费的组成部分,由投保人支付给保险人,名义上由保险人承担,该部分交易成本可以计算量化;另一部分则由投保人承担,无法转化到保险费中,目前尚无法进行量化。

对于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来说,保险费中各级政府财政补贴的比例很高,甚至可以达到90%以上,可以把政府与农户一样作为投保人看待。

交易成本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通过农业保险费转移到保险人的成本,由保险人支出的费用;另一部分是投保农户与政府为了完成投保与理赔等付出的成本,包括农户与政府的相关费用支出、协调沟通时间成本、农户的机会成本等。

互联网技术普及对农业保险发展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sbm-tobit模型的

互联网技术普及对农业保险发展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sbm-tobit模型的

40 农村金融硏究I October 2019
Rural-Finance > 农村金融
网保险发展对保险企业经营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认为互 联网保险发展对保险企业经营效率具有正向作用。
综上所述,就互联网技术对中国农业保险发展效率的 影响研究成果而言,大多数学者仍较多采用定性方法进行 理论归纳和政策阐释,综合运用数理统计原理和计量经济 模型通过定量测算与实证分析评价的成果仍显不足。本文 旨在通过建立相应模型和选取恰当数据,实证分析农村互 联网技术普及率对中国农业保险发展效率的影响,以期进 一步丰富“互联网+农业保险”的研究成果。
1)。 首先,互联网技术普及能够为农业保险发展提供有效
的技术支持平台。长期以来,受制于自然地理、历史文化、 交通设施等各种原因的长期综合影响,在我国农村尤其中 西部区域的老少边穷地区,宽带建设和数字发展实现全覆 盖仍存在诸多困难,由此造成这些地区在获取政策信息时 更多依靠传统渠道,加之噪音影响使得信息传播可能不及 时、不准确,进而导致农业保险参与主体无法及时获取有 效信息,最终造成农业保险发展长期处于缓慢甚至停滞状 态,且农业保险覆盖面较小、农牧民投保积极性不高。但是, 随着电信服务全面普及,农村及偏远地区可以依靠互联网 信息技术手段及时获取准确信息,这就大大提高了农业保 险相关政策的传播效率,从而不断扩大农业保险在偏远贫 困地区的覆盖率和农牧户农业保险的参保率。同时,由于 传统农业保险市场面临运行机制不活、农业防灾减灾技术 落后、保险机构可能遭受巨大损失等问题,导致偏远地区 涉农保险公司并不看好农业保险发展前景。但是,数字智 能时代的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技术能够有 效帮助保险机构对所获取的农业信息进行融合计算,从而 实现对农业发展环境变化、自然灾害发生与否、农牧民保 险行为取向等的准确预测,这就为保险公司立足农业保险 区域化市场差异提供不同农业保险产品、大大降低农民农 业损失和确保农民经营利益提供了技术支持。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研究综述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研究综述

金融在线54 经济理论研究中国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研究综述董经纬1 冯文丽2(11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430070;21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61)摘要:近年来,中央政府对农业保险发展高度关注,各地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纷纷开展,理论界对农业保险的研究也观点纷呈。

本文对农业保险政策性属性、农业保险功能与功效以及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等焦点问题的各派观点进行了梳理,并提炼和总结出主流观点,以期对农业保险实践活动略有帮助。

关键词:政策性农业保险;农业保险功效;农业保险模式 农业保险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是W TO政策中保护农业的“绿箱”政策之一,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自2004年以来,我国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五年锁定农业保险,强调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重要性,各地纷纷开展农业保险试点工作。

农业保险理论研究也日益活跃,其中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属性、功能与功效以及发展模式等问题的研究比较集中,形成了很多观点,既有共识也有争议。

一、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属性问题李军(1996)认为,农业保险具有社会效益高而自身经济效益低的特点,具有明显的公益性;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即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才能参加,比如农民缴纳保险费。

因而,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制定专门立法以及政府自行供应等办法纠正公共物品及准公共物品的供应失灵。

刘京生(2000)认为农业保险具有商品和非商品两重属性,不可能完全按照商品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来经营,再加上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是一个弱质产业以及农民的低收入问题,国家采取财政、金融、税收等手段补贴农业保险是国际通行的做法。

相反,凡是按照市场机制、价格机制来配置农业保险资源的,都是不成功的。

庹国柱(2002)从农业保险经营的高风险和高成本、农业保险按照私人物品进行交易供求曲线不相交、农业保险具有利益外在性以及农业保险存在特殊的技术障碍等角度,得出结论:农业保险是一种介于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之间的准公共物品。

农业保险必须由政府经营或者国家财政支持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服务于政府给定的经济和社会政策。

农户对于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的评价——基于Pr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

农户对于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的评价——基于Pr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

NO. 3 2 01 4 S e r i a l NO . 1 3 6
农 户对 于农 业保 险保 费补贴 政 策 的评 价
一 一
基 于P r o b i t 模 型 的 实证 分析


( 安徽 财经 大 学 ,安徽 蚌 埠 ,2 3 3 0 3 0 )
摘 要 :2 0 1 3 年 ,为 了体 现 惠农原 则 , 中央 财政 目前 已将 农 业保 险保 费补贴 政 策推 广至 全 国。本 文基 于农
2 0 1 4年 第 3期 ( 总第 1 3 6期)
福 建 金 融 管 理 干 部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F u j i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F i n a n c i a l Ad mi n i s t r a t o r s
关键词:农户;农业保 险;保 费补贴政策;政策评价
中图 分类 号 :F 8 4 0 . 6 6 文献 标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1 0 0 9 — 4 7 6 8( 2 0 1 4 ) 0 3 — 0 0 2 9 — 0 7


引 言
( 一 )农户缺 乏对 于农 业保 险保 费补 贴政 策的正确认知
径。
图 1
农 户 了 解 农 业 保 险 保 费 补 贴 政 策 柱 状 图
( 二 )关于政 策本身的认知 2 0 1 3年 最 新 农 保 补 贴 政 策 有 以 下 两 点 创 新 之 处 ,农 户 在 通 过 各 种 途 径 了解 该 政 策 的 同 时 ,也
收 稿 日期:2 0 1 4 - 7 - 2 4
作 者简介:李媛 ( 1 9 9 1 年一 ) ,女 ,汉族 ,安徽 池州人 ,就读于安徽 财经 大学,金融 学研究生 , 研 究方向:风 险管

农户对于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的评价--基于Pr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

农户对于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的评价--基于Pr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

农户对于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的评价--基于Pr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李媛【摘要】为了体现惠农原则,2013年中央财政将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推广至全国。

基于农户立场,对于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进行了阐述,从农户对该政策内容的认知角度入手,评价农户对于农业保费补贴政策具体内容的看法,针对问卷调查结果,并运用Probit模型,研究影响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因素,并结合结论给出政策建议。

%The policy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premium subsidies has began to be implemented throughout China from 2013 .This paper makes an explaination of this policy and evaluation of it from peasant 's point of view .It makes a research on the effecting factors peasants buying agricultural insurance and proposes an advice based on Probit model as well as questionnaire survey results .【期刊名称】《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4页(P105-108)【关键词】农户;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政策评价【作者】李媛【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安徽蚌埠 233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40.66一、引言农业保费补贴政策是对农户利益的一种根本保障。

对于高风险的农户,其购买农业保险的可能性较低风险的农户而言,要相对更大,低风险的农户会选择少买或者不买农业保险,这就导致了经营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会面临经营困难甚至亏损的局面,保险公司势必会提高保费,如此循环将会导致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更加严重。

基于DEA-Tobit模型的河南省农业保险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DEA-Tobit模型的河南省农业保险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DEA-Tobit模型的河南省农业保险运行效率研究基于DEA-Tobit模型的河南省农业保险运行效率研究摘要:近年来,河南省农业保险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为了评估农业保险的运行效率,本文采用DEA-Tobit模型,通过测算并分析河南省2017年至2019年农业保险的运行效率,为进一步改善农业保险制度提供参考。

一、引言河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之一,农业生产面临着天气波动、昆虫病害和自然灾害等多种风险。

农业保险作为农民保护农业生产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农民收入、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农业保险在运行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保费过高、投保人群覆盖率低等。

因此,评估农业保险的运行效率,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至关重要。

二、文献综述近年来,许多学者针对农业保险运行效率展开研究。

传统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贝叶斯方法、DEA方法、Tobit方法等。

然而,这些方法各自存在一些局限性。

为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者提出了DEA-Tobit模型,该模型采用数据包络分析和Tobit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既能评估效率,又能考虑到运行效率的不确定性。

三、研究方法本文采用DEA-Tobit模型,首先提取出评价农业保险运行效率所需的输入和输出指标,然后使用DEA方法计算各个农业保险机构的技术效率指数,进而利用Tobit模型分析农业保险的运行效率。

相关数据来源于河南省农业保险业务的统计数据。

四、数据分析与结果根据统计数据,河南省农业保险的参保人数逐年增加,但保费收入相对较低。

经过DEA-Tobit模型的分析,得出河南省农业保险的效率在2017至2019年间呈现出提高的趋势,并且与投保人数和保费收入呈正相关。

这说明农业保险的运行效率受到了投保人数和保费收入的影响。

五、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通过对农业保险运行效率的分析,我们发现河南省农业保险在运行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保费收入较低,需要进一步推动投保人群的参与度;其次,农业保险的覆盖率相对较低,需要加大农民保险意识和推广力度;最后,农业保险的理赔流程仍存在繁琐等问题,需要简化流程和提高效率。

基于Tobit模型的我国农业保险覆盖率实证分析

基于Tobit模型的我国农业保险覆盖率实证分析

作者: 冯文丽[1];杨雪美[2,3];薄悦[2]
作者机构: [1]河北经贸大学教务处,河北石家庄050061;[2]河北经贸大学金融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61;[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出版物刊名: 金融与经济
页码: 77-80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4期
主题词: 农业保险;覆盖率;Tobit模型
摘要:覆盖率是衡量农业保险实施效果的一个综合指标。

2013年,我国农作物保险覆盖率已达42%,但与农业保险第一大国---美国覆盖率高达85%相比还有很大距离。

本文对我国农业保险覆盖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进一步提高覆盖率的对策建议。

农业保险稳定农业生产效率的研究——基于DEA-Tobit面板模型

农业保险稳定农业生产效率的研究——基于DEA-Tobit面板模型

农业保险稳定农业生产效率的研究——基于DEA-Tobit面板模型王颖冰; 陈盛伟【期刊名称】《《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9(021)003【总页数】5页(P79-83)【关键词】政策性农业保险; 稳产效率; DEA-Tobit模型【作者】王颖冰; 陈盛伟【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泰安 2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40.66一、引言自从2007年中央对于农业保险进行政策性补贴以来,农业保险取得了快速发展。

2017年,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即“中央一号文件”)从“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开发保险产品”“多渠道筹集资金”等方面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风险保障,这毋庸置疑是农业保险的基本职能。

但是从效率层面看,农业保险稳定农业生产的效率如何,这种稳产效率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有必要进行研究。

本文以2015~2018年山东17地级市①的农业保险的相关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对各地区的农业保险农业生产的效率进行测度和分析,并进一步分析农业保险对稳定农业生产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回顾国内外对农业保险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的研究,Van Asseldonk et al(2013)认为农业保险在农业生产事后补偿、稳定农民增收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在抵御自然灾害、应对市场风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Akinrinola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收集了尼日尼亚承保农业保险农户的信息,并分析农业保险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农业保险有助于提升农业产量和农户信用。

尹雷和沈毅(2014)认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是通过农业技术进步效应,而不是农业技术效率效应。

王向楠(2011)以2005-2009年我国307个地级行政区为研究对象,证实了农业贷款和农业保险均会显著促进农业产出增加,但是发现二者协同作用较弱。

农业保险文献综述和研究动态

农业保险文献综述和研究动态

农业保险文献综述和研究动态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从5个方面研究农业保险:农业保险中逆选择和道德风险、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农业保险需求不足影响因素、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其中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是研究的新趋势,特别是巨灾风险证券化中的衍生品创新是焦点。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视角注重宏观国家层面,针对某一省份的研究较少,由于各省区域特征不同,广东省农业保险在这方面的研究尚有较大空间。

标签:农业保险;再保险;财政补贴;保险证券化;广东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

农民承受灾害损失的能力薄弱,使得许多农户因灾致贫、因灾返贫。

发展农业保险,可以有效地转移农业风险,最大限度的减少各种灾害造成的损失。

我国高度重视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自2004年到2014年连续11年将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相关内容写进了中央一号文件。

国内外众多学者也从不同角度研究农业保险。

1农业保险中的逆选择和道德风险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农业保险中存在逆选择和道德风险,并认为这是导致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之一。

(Skees&Reed,1986;Knight&Coble,1999;Shaik、Atwood,2002;林红,2011;陈进宏等,2013;等等)对农业保险的道德风险和逆选择的分析,分为以下2个步骤。

1.1分析逆选择和道德风险存在的原因逆选择和道德风险存在的原因,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一是保险标的特殊性;二是农户认识误区和侥幸心理;三是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四是农户收入偏低,特别是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农户的收入不稳定(柏士林,2010;庹国柱,2012;温燕,2013;等等)。

1.2如何规避逆选择和道德风险研究逆选择和道德风险的规避机制,对保险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Halcrow (1949)提出区域产量保险法,降低逆选择和道德风险。

即对一个区域的产量进行保险,比如一个县,设定一个保障水平如全县过去5年平均产量的90%,如果收获时这个县实际平均产量低于90%,则到对全县农户进行赔偿。

农业保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农业保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农业保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徐婷玉
【期刊名称】《现代营销:学苑版》
【年(卷),期】2014(0)7
【摘要】农业保险作为分散农业风险的重要财务手段,以及政府实施转移支付的一种有效途径,对于弥补农户灾后损失、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如何完善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如何有效开展农业保险工作,势必需要对影响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本文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对影响农业保险需求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总页数】1页(P20-20)
【关键词】农业保险;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作者】徐婷玉
【作者单位】陕西西安财经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40.66
【相关文献】
1.河北省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J], 冯文丽;段亚东
2.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J], 于健豪
3.新疆农业保险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J], 岳东芹;马琼;侯玉龙;周子渭
4.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基于安徽省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
[J], 王瑞敏
5.河北省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J], 徐徐;李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DEA-Tobit模型的我国农业保险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DEA-Tobit模型的我国农业保险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DEA-Tobit模型的我国农业保险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冯文丽;杨雪美;薄悦
【期刊名称】《金融与经济》
【年(卷),期】2015(000)002
【摘要】本文以我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及“全国总计”这32个决策单元作为研究对象,利用DEA模型测算我国2011年的农业保险效率,然后利用Tobit模型考查农业保险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处于有效率状态,农作物播种面积、农民人均纯收入、种植险平均费率、综合赔付率、承保利润率和保费补贴显著影响农业保险效率.基于此,我们提出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保险效率的对策建议.
【总页数】5页(P69-72,43)
【作者】冯文丽;杨雪美;薄悦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教务处河北石家庄050061;河北经贸大学金融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61;交通银行唐山分行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40.66
【相关文献】
1.基于DEA-TOBIT模型的我国鞋业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J], 路华;王世成;曹志鹏
2.基于超效率DEA-Tobit模型的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J], 陆菊春;左小芳;
3.甘肃省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改进的三阶段DEA-Tobit模型 [J], 王国栋; 庞楷
4.我国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研究
——基于三阶段DEA-Tobit模型的效率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J], 安博文;侯震梅;李春玉
5.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DEA-Tobit模型 [J], 王道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农业保险短缺的经济分析

我国农业保险短缺的经济分析

我国农业保险短缺的经济分析
冯文丽;林宝清
【期刊名称】《学术评论》
【年(卷),期】2003(000)006
【摘要】面对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年下降33.3%的危急局面,本文从福利经济学角度对我国农险“需求不足,供给有限”的成因进行分析,提出农业保险在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都存在正外部性的新观点,并以此为理论依据提出农业保险必须由政府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给予补贴的政策主张。

【总页数】4页(P17-20)
【作者】冯文丽;林宝清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厦门361005;福建厦门361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42.66
【相关文献】
1.我国农业保险短缺的经济分析 [J], 冯文丽;林宝清
2.我国企业高级技术工人短缺的经济分析 [J], 路继业
3.浅析我国农业保险面临的供需短缺问题及对策 [J], 秀英
4.我国农业保险的经济分析 [J], 王爱丽
5.我国农业保险的经济分析和发展对策研究 [J], 余子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的农业保险改革探析--以农民、我国保险公司和外国保险公司形成的三角关系为视角

我国的农业保险改革探析--以农民、我国保险公司和外国保险公司形成的三角关系为视角

我国的农业保险改革探析--以农民、我国保险公司和外国保险
公司形成的三角关系为视角
冯娟娟
【期刊名称】《生产力研究》
【年(卷),期】2004(000)010
【摘要】本文以农民、我国保险公司和外国保险公司形成的三角关系为视角,提出了在我国建立相对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进而构建"黄金三角"的改革策略.
【总页数】3页(P29-31)
【作者】冯娟娟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商学院金融系,江苏,南京,21009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42.6
【相关文献】
1.浅析我国保险公司高管薪酬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基于我国三家上市保险公司的研究视角 [J], 常雪凌
2.农业保险公司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对安华农业保险公司德惠支公司的调查[J], 马晓民;兰亚东
3.我国保险投资对保险公司收益的影响研究——以我国上市保险公司为例 [J], 盛虎;王学
4.我国农业保险财政政策问题研究——从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的实践看我国农业保险财政政策体系建设的重点 [J], 农业部农垦局课题组
5.我国保险公司农业保险有效供给不足的效率视角解释——基于DEA-非期望产出模型 [J], 张卓; 尹航; 褚志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农民的教育程度与农业保险深度呈正相关关系,农 民的保险意识越强,保险知识越丰富,农业保险深度就越高。 因此,政府有关部门、保险监管机构、保险公司、保险行业协会 和保险院校等多方力量,应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报纸、 墙报、手机、宣传刊物等多种信息传播载体,借助集市、会场等 多种信息传播场所,通过组织宣传、典型事例、示范引导等多 种方 式构建一个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多主体的农业保险
3 政策建议
农作物播种面积、农民的受教育程度、综合赔付率、承保 利润率和保费补贴合计都会显著影响农业保险深度。因此, 提高农业保险深度、进一步发展农业保险市场也需要从这几 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农作物播种面积与农业保险深度呈负相关关系,农 作物播种面积越大,农业保险深度越低。这个结论对客观评 价我国各省( 市、区) 农业保险发展程度、部署我国农业保险 的发展规划很有帮助。对于农作物播种面积较小、财力相对 雄厚的省( 市、区) 而言,提高农业保险深度、发展农业保险相 对容易; 但对于农业大省而言,农作物播种面积较大,如果再 受财力限制,想短期内迅速发展农业保险则难度较大。因此, 对于后者而言,发展农业保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须要加大 更多的投入,也须要坚持更长的时间。当然,对这些省份农业 保险发展规模和发展效率的评价也要客观。
业保险深度,呈负相关关系,弹性系数为 - 0. 94。一般认为, 农作物播种面积是表明农业保险潜在需求的指标,农作物播 种面积越大,可投保农业的面积就越大,农业保险的潜在需 求、农业保险费及农业保险深度应该越大。但实际结果却正 好相反,农作物播种面积对农业保险深度影响显著,弹性系数 为 - 0. 94,说明农作物播种面积每增加 1% ,农业保险深度就 要下降 0. 94% ,这个结论与实际情况比较相符。例如,农作 物播种面积分别为全国倒数第一、第二、第三的西藏、北京、上 海,其 农 业 保 险 深 度 却 分 别 排 名 全 国 第 二 ( 1. 90% ) 、第 一 ( 2. 62% ) 、第三( 1. 66% ) 。因为农作物播种面积越大,农业 增加值的基数越大,想提高农业保险深度的难度也就越大。 2. 2. 2 每 10 万人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口( I4 ) 该变量 显著影响农业保险深度,呈正相关关系,弹性系数为 1. 00,说 明教育程度每上升 1% ,农业保险深度随之增加 1% 。一般来 说,农民的教育程度越高,风险意识越强,保险知识越丰富,对 农业保险政策的理解就越透彻,投保农业保险的概率就越大, 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和保险深度就越大。 2. 2. 3 综合赔付率( I6 ) 综合赔付率与农业保险深度呈正 相关关系,弹性系数为 2. 82,说明综合赔付率每增加 1% ,农 业保险深度就增加 2. 82% 。一般来说,综合赔付率代表农业 保险的经营风险或经营成本,该指标数值越大说明经营风险 越大,经营成本越高,经营稳健性越差。但同时,这个指标也 代表 1 元保费收入中用于赔款的比例,该比例越高说明农民 得到的赔款越多,农民获得较多赔款才能切实感受到农业保 险的功能与作用,才能激发农民进一步购买农业保险的积极 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和保险深度就会越高。 2. 2. 4 承保利润率( I7 ) 承保利润率与农业保险深度正相 关,弹性系数为 0. 37,即承保利润率每增加 1% ,农业保险深 度增加 0. 37% 。承保利润率代表农业保险经营机构的盈利 水平,该指标数值越大,农业保险机构经营农业保险的积极性 就越高,农业保险费和保险深度自然就高。需要注意的是,虽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年第 42 卷第 8 期
冯文丽,薄 悦,杨雪美. 我国农业保险深度的实证分析———基于 Tobit 模型[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 8) : 431 - 433.
— 431 —
我国农业保险深度的实证分析
———基于 Tobit 模型
冯文丽,薄 悦,杨雪美
( 河北经贸大学金融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61)
0. 003 0. 885 0. 971 0. 012 0. 509 0. 023 0. 049 0. 003 0. 915 0. 933 0. 000
注: χ2 ( 10) = 38. 51,显著性 P = 0. 000 0,似然值 = - 10. 320 441,确定系数 R2 = 0. 651 0。
自 2007 年中央政府试点保费补贴政策以来,我国农业保 险发展非常迅猛,2007—2012 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 51. 84 亿、110. 7 亿、133. 9 亿、135. 7 亿、173. 8 亿、240. 6 亿 元,是没有实施保费补贴政策的 2006 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的 6. 09、13. 02、15. 75、15. 96、20. 44、28. 30 倍。自 2008 年以来, 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连续 5 年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 但与农业保险第一大国美国相比,我国农业保险虽然增长强 劲,但仍处于发展初期,依然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2011 年, 我国农业保险深度( 农业保险保费 / 农业增加值 × 100% ) 仅 0. 4% ,与美国 7. 2% 、全球平均水平 0. 8% 相比都是极低的, 这说明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具有进一步发展的巨大潜力。
95% 置信区间
下限
上限
- 2. 531 303 0
- 0. 601 604 7
- 0. 212 557 1
0. 244 676 3
- 0. 168 238 2
0. 174 358 3
0. 075 168 6
0. 550 051 6
- 0. 133 939 6
0. 262 089 8
0. 066 046 0
— 432 —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年第 42 卷第 8 期
对于截面 数据 模 型 来 说,模型 在整 体 上拟 合 得 非 常 好。在 5% 置信水平下,共有 5 个显著变量: 农作物播种面积( I1 ) 、每 10 万人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口( I4 ) 、综合赔付率( I6 ) 、
承保利润率( I7 ) 和保费补贴合计( I8 ) 。由于 Tobit 模型的系 数没有实际意义,因此笔者计算出了这 10 个变量的弹性系数 以反映它们对农业保险深度的影响程度。
式中: i = 1,2,3…; βT 是由各个解释变量回归系数组成的未知 参数向量; μi ~ N ( 0,σ2 ) 。由 于 农 业 保 险 深 度 Yi 的 取 值 在 [0,1],属于截取数据,并且与解释变量 Ii 有关,用普通最小 二乘法得到的估计结果往往是有偏并且不一致的,因此本研 究采用 Tobit 模型进行参数估计[3]。 1. 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1 Tobit 模型简介及模型设定
1. 1 Tobit 模型简介
1958 年,Tobin 在研究家庭耐用消费品时第 1 次提出了 Tobit 模型[2]。该模型适用于分析因变量存在截取或者在数
据整理时发生截断,且与自变量有关的数据,因此 Tobit 模型
别称为受限因变量模型。Tobit 模型的基本结构如下:
- 0. 937 731 0 0. 065 089 2
- 0. 000 807 2 1. 003 641 0 0. 178 095 8 2. 818 830 0 0. 368 318 7 0. 940 282 8 0. 065 250 8 0. 017 273 9
- 3. 37 0. 15 0. 04 2. 73 0. 67 2. 45 2. 09 3. 37 0. 11 0. 09 9. 48
摘要: 利用 Tobit 模型分析了我国农业保险深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业保险深度与农民的教育程度、综合赔 付率、承保利润率和保费补贴合计呈正相关关系,与农作物播种面积呈负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提高我 国农业保险深度、发展农业保险市场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政策性保险; 农业保险; 保险深度; Tobit 模型 中图分类号: F840. 6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 - 1302( 2014) 08 - 0431 - 02
{βTIi + μi
Yi = 0
βTIi + μi > 0 。
βT Ii + μi ≤0
收稿日期: 2013 - 10 - 20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编号: 12BJY166) 。 作者简介: 冯文丽( 1974—) ,女,甘肃平凉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
从事农业保险研究。E - mail: fengwen0909@ sina. com。
反映农业保险价格 反映农业保险经营风险、经营成本 或稳健性 反映农业保险经营盈利 反映政府支持农业保险力度 反映保费补贴到账效率 反映农业保险的开办规模
2 结果与分析
2. 1 回归结果 为了消除变量单位对系数的影响,先对变量数据进行无
量纲化处理。运用 STATA 分析软件,对影响农业保险深度的 因素进行 Tobit 回归分析,分析结果如表 2 所示。从回归估计 结果来看,χ2 为 38. 51,显著性为 0. 000 0,确定系数为 0. 651 0。
农业保险深度是指某地区某一时期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占 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反映了该地区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程度。 农业保险深度作为模型的因变量 Yi ,其取值受农业基础、农 户收入和保险意识、保险公司及政策支持等多方面的影响。 本研究选取如表 1 所列的 10 个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建立了 Tobit 模型。数据来自 2012 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保险年 鉴》及各地区保监局统计资料,选取了全国 31 个省( 市、区) 及“全国总计”共 32 个样本。
然赔付率和承保利润率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但两者都与农 业保险深度正相关并不矛盾。农业保险经营者的高承保利润 率只要不是由于惜赔、故意压低赔付率形成的,对农民的农业 保险投保意愿并不会形成太多影响。 2. 2. 5 保费补贴合计( I8 ) 保费补贴合计与农业保险深度 正相关,弹性系数为 0. 94,说明保费补贴增加 1% ,农业保险 深度就增加 0. 94% 。保费补贴合计反映中央和地方各级财 政支持农业保险的力度。目前,我国中央、省、地、县四级财政 对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大多达到保费的 80% 左右。因此,该 指标越高,农业保险费和农业保险深度自然就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