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中国的干湿差异课后练习(含解析)(新版)湘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干湿差异课后练习
专题中国的干湿差异
题一:关于我国降水分布趋势,正确的是()
A.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B.从南到北递减
C.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增
D.从东南向东北递增
题二: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是()
A.分布均匀
B.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C.北多南少
D.西多东少
题三:关于我国降水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B.冬春季节多,夏秋季节少
C.降水最多的地方在云南省
D.降水的时间分配比较均匀
题四:有关我国降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B.降水集中在春夏两季
C.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D.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
题五:我国半干旱地区的典型植被是()
A.森林
B.森林草原
C.草原
D.荒漠草原、荒漠
题六:读“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1.区域A的天然植被是()
A.森林 B.森林草原 C.草原 D.荒漠草原、荒漠
2.图中区域A与区域B之间的地理分界线大致与哪条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
A.200mm
B.400mm
C.800mm
D.1 600mm
题七:在我国下列省级行政单位中,全年降水最多的是()
A.新疆
B.陕西
C.重庆
D.广东
题八:下列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
A.广州
B.上海
C.北京
D.乌鲁木齐
题九:按年降水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广州—北京—武汉
B.兰州—西安—郑州—武汉
C.上海—兰州—乌鲁木齐
D.成都—重庆—武汉—南京
题十:我国降水的递变规律与下图哪条线相一致()
A.A
B.B
C.C
D.D
题十一:下列城市既位于湿润地区,又属于亚热带的是()
A.长沙
B.北京
C.兰州
D.哈尔滨
题十二:下列地区,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东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华北平原
题十三:读“北京、武汉、广州和哈尔滨四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上图,分析判断B城市应该是。
(2)分析四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得出结论:我国气温空间的分布特点:冬季__________________ ;夏季全国普遍高温,温差不大。
(3)从时间上看,我国大多数地方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于季节。
(4)从空间上看,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
题十四:读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降水量的分布状况,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2)AB一线的年降水量是毫米,E地处于我国干湿地区的地区,该区域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3)CD一线的年降水量是毫米,该线以西地区为半干旱和_______地区,农业生产以为主。
中国的干湿差异
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题一:A
解析:我国的降水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大,较为湿润,而越往西北内陆,降水量就越小,干旱也就逐渐加重。
题二:B
解析: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是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故选B。
题三:A
解析:我国降水空间分配不均,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降水季节分配也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降水最多的地方火烧寮位于台湾省。
题四:B
解析: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年降水量集中在夏秋季节;我国降水年际变化大。
题五:C
解析:湿润地区植被以森林为主,半湿润地区植被以森林草原为主,半干旱地区植被以草原为主,干旱地区植被是荒漠草原、荒漠。
题六:1.A 2.C
解析:A区域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地区,其天然植被是森林。
B区域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年降水量在400~800毫米,属于半湿润区。
区域A与区域B的分界线大致与800mm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
题七:D
解析: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四个城市中广东位于东南部,降水最多。
题八:D
解析: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乌鲁木齐深居内陆,降水最为稀少。
题九:C
解析:我国降水的分布总规律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分析选项中的城市,位置由东南向西北排列的是选项C。
题十:B
解析:我国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与图中B线相吻合。
题十一: A
解析:长沙属于我国湿润地区,又属于亚热带;北京属于我国的半湿润区,又属于暖温带;兰州属于我国的半干旱区,又属于暖温带;哈尔滨属于我国的半湿润区,又属于中温带。
题十二: D
解析: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处亚热带、湿润区;东北平原地处中温带、半湿润区;塔里木
盆地地处暖温带、干旱区;华北平原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区。
题十三:(1)北京(2)南北温差大(3)夏秋(4)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解析:(1)读1月份的各城市的气温可知,A地纬度最高,其次是B地、C地,纬度最低的是D地,因此A、B、C、D依次是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B城市是北京。
(2)根据1月份、7月份四个城市的气温变化可知,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3)从时间上看,四个城市降水量集中分布在6-10月份,故我国大多数地方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于夏秋季节。
(4)从空间上看,从广州到武汉、北京,一直到哈尔滨,降水量逐渐降低,故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题十四:(1)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2)800半湿润小麦(3)400 干旱畜牧业
解析:(1)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2)AB秦岭—淮河一线的年降水量是800毫米,E地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属于半湿润地区,该区域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小麦。
(3)CD一线也就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把我国大致划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半壁。
东南半壁受季风影响,雨热同期.西北半壁地处内陆,除少部分山地有较多降水外,大多数地区严重缺水,为半干旱和干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