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机工程设计

合集下载

多联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

多联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

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概况第一部分:多联机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工程容及特点1.1工程容工程容主要包括:材料采购、打墙洞、管线连接、室、外机安装、控制接线、室外机配电及系统调试。

1.2工程特点1.2.1预计工期 40 天。

1.2.2各工种交叉施工。

1.2.3施工准备条件:本空调项目分二大部分即:室机、室外机。

附属部分有室、室外机连接管,控制连线,空调送回风面板,冷凝水管、电源线等。

1.2.4施工前要作的准备工作:⑴熟悉图纸;⑵采购材料;⑶准备机具;⑷组织施工人员;⑸核查现场土建结构情况1.2.5其它专业需配合地方:室外机的电源,室机的电源,室遥控器线的埋盒、埋管由装修方或负责电气施工的部门来完成。

室、外机间的信号线,遥控器线的接线与调试由我公司完成。

室装饰专业应视空调室机位置留出适当机位和设备检修孔。

格力空调的冷媒管没有坡度及高度限制,配管施工可让位于其它专业,但冷凝水管有坡度要求要与各专业协调统一安排。

第二章:主要施工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2.1安装工程总程序2.2安装要点及技术要求 2.2.1打洞及预埋核准应开洞孔的位置与尺寸,无误后在要打洞孔的墙板上画标出所开洞孔的大小和位置,征得现场土建技术人员意见对建筑物结构无影响后才能去进行打洞孔作业。

管线过墙洞,采用空调专用电锤打孔,孔的大小以可以穿过管线(含保温层)为准,吊装室机和各种管道的支吊架采用固定于楼板上的圆钢和角钢。

管线穿墙体或楼板处应设套管,管道焊缝不得置于套管,套管应与墙面或楼板下表面齐平,但应比楼板上表面高出20mm ,管道与套管间的空隙应用隔热或其它不燃材料填塞,不得将套管作为管道的支撑物。

2.2.2室机的安装⑴室机安装前的检查、校核;2.2.3冷媒配管质量保证措施:⑴步骤:⑵原则:冷媒配管应严守配管三原则:干 燥:首先是安装前铜管禁止有水分进入,配管后要吹净和真空干燥。

清 洁:一是施工时应注意管清理;二是焊接时采用氮气置换焊,最后是吹净。

多联机施工设计方案

多联机施工设计方案
4.编制施工进度表和佣工动态表。
5.确定材料采购时间表,提出预制加工件清单,提前安排加工生产。
6.提出主要施工设备清单,并落实准备。
7.明确安装技术要求和检验标准。
8.组织施工队伍,下答施工任务,并按照以上准备传达技术要求和图纸意图。
9.做出交叉施工配合安排
根据各专业(土建、其他各设备安装专业)施工进度表,结合工程具体情况,提出交叉施工项目和时间表。
4)冷凝水管配管
步骤:①安装并连接水管;②检查漏水情况;③绝热保温。
管道安装前必须将管内的污物清除干净,安装停顿期间对管道开口处进行封闭。
冷凝水管的排水坡度为5/1000以上。
室内机与冷凝水管之间应有软连接,冷凝水排放应先被抬高再下降连接排水主管。冷凝水排放系统应进行管水试验,以保证没有漏水点,之后进行冷凝水管保温处理。
15.9
18.5-19.5
19.1
23.5-24.5
扩口连接:铜管与室内机的连接应采用喇叭口连接。注意喇叭口的扩充质量,扩充数值为:
扩口方向应与制冷剂流向相反,且管采用专用割刀,扩口和螺母锁紧时,在扩口表面涂抹冷冻机油,扩口连接采用力矩扳手操作。
3)铜管表面处理
所有冷媒管应一律使用包扎带包扎,过墙处要做铁皮套管,过楼板时使用钢套管。
管内密封法:为防止水分、赃物、灰尘等杂质进入铜管,冷媒管头要包扎严密,并用封堵堵好。
冷媒管吹净:冷媒管吹净是清洁铜管内部的最好方法。方法是:将所有室内机用盲塞堵好保留。轮流每一台室内机接口作为排污口,用绝缘材料抵住管口,将氮气瓶压力调至5公斤并向管内充气,直至管口抵不住时快速释放绝缘物,赃物和水分将随氮气一同排出。轮流对每一台室内机进行如上操作,并对液管和气管分别进行操作。
a.试机工作应在系统吹污、气密性试验,抽真空、充注制冷剂、冷凝水管道连接试验完成后,控制线、电源线测试合格。各项记录齐全,并经主管人员核实签章后方可进行调试运行。

浅析VRV多联机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深化设计

浅析VRV多联机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深化设计

浅析VRV多联机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深化设计
VRV多联机系统是一种集中控制多个室内机的空调系统,以其高效节能、灵活性强等
优点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VRV多联机系统需要根据具体
的使用环境和需求进行深化设计,以确保系统的性能和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本文将从系统
结构设计、管道设计、空调系统布局等方面对VRV多联机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深化设计进
行浅析。

对于VRV多联机系统的深化设计中,系统结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空调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布局,包括室外机的摆放位置、室内机的分布等。

在多联机系统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室内机之间的配电、通信线路等布置,以确保系统的
稳定运行和良好的协调性。

还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容量匹配和负荷分配,以确保每个室内机
的使用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在管道设计方面,VRV多联机系统的深化设计需要考虑到管道的布置和连接。

在实际
工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管道的敷设路径、长度、弯头数量、施工方便性等因素,以确保
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效果。

还需要考虑到管道的绝热材料、保温层等要求,以避免能量损
失和系统效果的影响。

在空调系统布局方面,需要对室内机的选型和布局进行合理规划。

在实际工程中,需
要根据使用环境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室内机型号和数量,并进行合理布局。

在布局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室内机的送风方向、送风速度等因素,以确保系统的舒适性和效果。

还需要
考虑到室内机之间的冷热平衡和风量调节等要求,以确保系统的整体性能和效果。

多联机施工组织设计

多联机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概况第一部分:多联机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工程内容及特点工程内容工程内容主要包括:材料采购、打墙洞、管线连接、室内、外机安装、控制接线、室内外机配电及系统调试。

工程特点预计工期 40 天。

各工种交叉施工。

施工准备条件:本空调项目分二大部分即:室内机、室外机。

附属部分有室内、室外机连接管,控制连线,空调送回风面板,冷凝水管、电源线等。

施工前要作的准备工作:⑴熟悉图纸;⑵采购材料;⑶准备机具;⑷组织施工人员;⑸核查现场土建结构情况其它专业需配合地方:室外机的电源,室内机的电源,室内遥控器线的埋盒、埋管由装修方或负责电气施工的部门来完成。

室内、外机间的信号线,遥控器线的接线与调试由我公司完成。

室内装饰专业应视空调室内机位置留出适当机位和设备检修孔。

格力空调的冷媒管没有坡度及高度限制,配管施工可让位于其它专业,但冷凝水管有坡度要求要与各专业协调统一安排。

第二章:主要施工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安装工程总程序安装要点及技术要求打洞及预埋核准应开洞孔的位置与尺寸,无误后在要打洞孔的墙板上画标出所开洞孔的大小和位置,征得现场土建技术人员意见对建筑物结构无影响后才能去进行打洞孔作业。

管线过墙洞,采用空调专用电锤打孔,孔的大小以可以穿过管线(含保温层)为准,吊装室内机和各种管道的支吊架采用固定于楼板上的圆钢和角钢。

管线穿墙体或楼板处应设套管,管道焊缝不得置于套管内,套管应与墙面或楼板下表面齐平,但应比楼板上表面高出20mm ,管道与套管间的空隙应用隔热或其它不燃材料填塞,不得将套管作为管道的支撑物。

室内机的安装⑴室内机安装前的检查、校核; ⑵步骤:冷媒配管质量保证措施:⑴步骤:⑵原则:冷媒配管应严守配管三原则:干 燥:首先是安装前铜管内禁止有水分进入,配管后要吹净和真空干燥。

清 洁:一是施工时应注意管内清理;二是焊接时采用氮气置换焊,最后是吹净。

气密性:一是保证焊接质量和喇叭口连接质量,二是最后的气密性试验。

格力多联机工程设计

格力多联机工程设计

格力中央空调GMV多联空调机组能力修正及选型100格力中央空调GMV多联空调机组能力修正及选型101格力中央空调GMV多联空调机组能力修正及选型102格力中央空调GMV多联空调机组能力修正及选型103格力中央空调GMV多联空调机组能力修正及选型104格力中央空调A105GPd,GPdm 系列多联空调机组工程设计及安装格力中央空调A106GPd,GPdm 系列多联空调机组工程设计及安装格力中央空调A107GPd,GPdm 系列多联空调机组工程设计及安装格力中央空调A108GPd,GPdm 系列多联空调机组工程设计及安装格力中央空调A109GPd,GPdm 系列多联空调机组工程设计及安装110 AA111112 AA113114 AA115116 AA117118 AA119格力中央空调A120GPd,GPdm 系列多联空调机组工程设计及安装格力中央空调A121GPd,GPdm 系列多联空调机组工程设计及安装格力中央空调A122GPd,GPdm 系列多联空调机组工程设计及安装格力中央空调A123GPd,GPdm 系列多联空调机组工程设计及安装格力中央空调A124GPd,GPdm 系列多联空调机组工程设计及安装格力中央空调A125GPd,GPdm 系列多联空调机组工程设计及安装格力中央空调A126GPd,GPdm 系列多联空调机组工程设计及安装格力中央空调A127GPd,GPdm 系列多联空调机组工程设计及安装格力中央空调GPds系列直流变频多联空调热水机组工程设计及安装A128格力中央空调GPds系列直流变频多联空调热水机组工程设计及安装A129130 AA131132 AA133134 AA135136 AA137138 AA139格力中央空调GPds系列直流变频多联空调热水机组工程设计及安装A140格力中央空调GPds系列直流变频多联空调热水机组工程设计及安装A141格力中央空调A142GMV 多联空调机组供货范围格力中央空调A143GMV 多联空调机组供货范围格力中央空调A144GMV 多联空调机组供货范围。

多联机系统设计

多联机系统设计

多联机系统设计注意事项负荷计算一一室内机选型一一室外机选型一一冷媒配管选择一一分歧管选择一一控制系统选择一一电气配线室内机1、根据冷负荷确定机子大小:计算冷负荷,依据实际情况选取合适机型。

公共场所必须选取较大制冷量机型,办公区可选择较小机型。

欲降低价格,可在满足制冷需求的前提下选择较小机型。

建筑物冷负荷估算指标2、根据设计环境确定类型:全吊顶:RCI系列适合于客厅,复式住宅的楼梯厅等,可对应4.2m的高天花板空间,形状统一,整齐美观,配管方向调整灵活。

局部吊顶:RPI/ RPIZ系列。

RPI/ RPIZ系列可能存在噪声问题,解决办法是加装软接头,装大风口。

RPI系列噪音、机外余压大,送风距离长,适合宽敞空间;RPIZ系列适用于各种空间,尤其是对天花板空间狭小时更具优势,噪音低,下回风、后回风灵活变换。

风管机:A、室内机连接风管前后都应做50〜200mm软接;B、应根据室内机静压设计风管长度,一般按每米风管损失7Pa计算。

3、确定安装位置:高于地面2.3米,不得有障碍物阻挡进出风,易于操作及维护的空间,且该位置能使室内温度分布均匀。

较大容量机器应该加装送、回风管道,风管和风口的设置应该能达到降噪减震的作用。

室外机1、室外机选型。

容量匹配:内外机容量配置比应在50%〜130%之间,视具体情况定;在北方,考虑多联机供热时随着室外气温的降低,供热量衰减较快,可能造成室内外机配置比较小,建议适当增大室内机型号,配比不小于75%。

数量匹配:室内机台数不应超过下表范围:2、安装位置确定。

应将室外机设置于通风良好且干燥的地方。

室外机的噪音及排风不应影响到邻居及周围通风。

机组后侧及左右两侧的运行噪音会比前侧噪音值高。

在人行道路旁的建筑物上安装的空调室外设备,其托板底面距道路面的高度不得低于2.5m。

空调室外设备的出风口与相对方门窗的距离室外机应远离电磁波辐射源,间距至少在3米以上。

不应将室外机安装于季风可以直接吹到室外机热交换器的地方或建筑物间隙风可以直接吹到的室外机风扇的地方。

浅析VRV多联机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深化设计

浅析VRV多联机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深化设计

浅析VRV多联机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深化设计1. 引言1.1 VRV多联机系统简介VRV多联机系统是一种集中供热、制冷、通风于一体的空调系统,能够实现不同房间或区域的独立温度控制。

其核心技术是采用一个集中的空气处理机组,通过多个室内机组实现对不同区域的控制,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自动调整输出功率,实现能耗的优化。

在VRV多联机系统中,每个室内机组都可以单独运行,具有独立的温度控制和定时功能,实现了不同房间或区域的个性化空调需求。

VRV多联机系统还具有节能高效、安装方便、维护简单等优点,逐渐成为居家和商业空调的主流选择。

VRV多联机系统通过其灵活性和高效性,满足了不同用户的空调需求,成为目前市场上备受青睐的空调系统之一。

在实际工程中,对VRV多联机系统进行深化设计是非常必要的,可以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性能和效率,确保系统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1.2 深化设计的必要性深化设计是指在基础设计完成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设计方案,以满足更多的需求和提高系统性能。

在VRV多联机系统的实际工程中,深化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深化设计可以提高系统整体设计的优化。

通过细致的设计和计算,可以减少系统的能耗,提高系统的效率,减少运行成本。

深化设计还可以优化系统的供热供冷效果,提高室内舒适度,提升用户体验。

深化设计可以优化电气连接的设计。

合理的电气连接设计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减少故障率,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

深化设计还可以减少电气线路的长度,减小线路损耗,降低能耗。

深化设计在VRV多联机系统的实际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提升用户体验。

未来发展中,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深化设计方法,推动VRV多联机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2. 正文2.1 系统整体设计优化系统整体设计优化是VRV多联机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整个系统的性能、效率和稳定性。

在实际工程中,系统整体设计优化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中央空调系统(多联机)改造设计方案

中央空调系统(多联机)改造设计方案

中央空调系统(多联机)改造设计方案多联机中央空调系统改造设计方案书目录1.概述1.1 工程概况1.2 编制依据2.设计内容2.1 设计范围2.2 主要设计原则3.设计方案1.概述本文介绍了多联机中央空调系统的改造设计方案。

该方案旨在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同时降低运行成本和维护费用。

1.1 工程概况该项目位于某办公楼,原有的中央空调系统已经运行多年,存在能耗高、噪音大、维护成本高等问题。

为了满足楼内员工的舒适需求,需要对系统进行改造升级。

1.2 编制依据本方案的编制依据包括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和技术要求。

同时,我们还参考了类似项目的实施经验和专家意见,以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设计内容2.1 设计范围本方案的设计范围包括中央空调系统的改造升级,主要涉及空调主机、风机盘管、管道系统、控制系统等方面。

2.2 主要设计原则在进行系统改造升级时,我们将坚持以下设计原则: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能源利用率;降低系统的噪音和运行成本;方便系统的维护和管理。

3.设计方案针对上述设计范围和设计原则,我们提出了以下改造设计方案:更换现有的空调主机和风机盘管,采用高效节能的新型设备;对管道系统进行清洗和维护,确保管道畅通;对控制系统进行升级,提高控制精度和稳定性;增加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功能,方便维护和管理。

本方案的实施将能够有效提高中央空调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降低运行成本和维护费用,为楼内员工提供更加舒适的办公环境。

3.1 设计方案一设计方案一是基于现有建筑结构和空间布局的改造方案。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现有建筑的外观进行改造,包括外墙材料的更换和立面造型的调整,以提升建筑的整体形象和美观度。

其次,对室内空间进行重新规划和布局,以提高空间利用率和功能性。

具体措施包括拆除部分隔墙、调整房间大小和位置、增加储物空间等。

最后,对建筑的设备和设施进行升级和改造,以提高其安全性、可靠性和舒适度。

中央空调技术培训系列-多联机工程设计

中央空调技术培训系列-多联机工程设计

三、冷媒配管设计配Fra bibliotek设计配管设计
气侧或液测全部 配管长度之和
配管设计(D3/V3系列)
室外机配管尺寸
配管设计(D3/V3系列)
室外机 主配管
分歧管
1
2
2
2
2
2
3
3
3
支配管
A1 A2 A3
主配管尺寸选定
A (HP) 配管尺寸 (气/液) 适用分歧管
0<A≤12 Φ 28.6/Φ 12.7 MDV-BY101
• 3) 主配管8 下游内机有7#、8#、9#内机,其马力数之和 为5+3+4=12P≤12P,管8 尺寸为F28.6/ F12.7, 分歧管 i 选用MDV-BY101(A)。
• 4) 主配管7 的下游内机有6#~9#内机,其马力数之和为 3+5+3+4=15P≤16P,管7 尺寸为F38.0/F15.9,分歧管 h 选用MDV-BY102(A)
等原因);故必须在初步选定室内外机组的条件下进行能力校验。
室内外机的容量配比系数
是指一个系统内所有室内机额定制冷容量之和与
室外机额定制冷容量的比值。配比系数过小,系统运 行能效比过小,运行不经济。配比系数过大,而室外 机能力有限。
同时使用率较低的场所,容量配比系数以 110%~120%比较合适;同时使用率较高的场所,最 好选择容量配比系数接近100%的室外机。
修能1.1 正系量 数n补 偿 4 1.0 值0.9
80 90 100 110 120
图2-8室内机风量变风 化量 率修变 正系化 数率( %)
室内机能力校验

对于同一型号的系统室内机,尽管在技术资料中标定了其制冷(暖)

多联机设计技术要点

多联机设计技术要点

多联机设计技术要点1.控制系统设计:多联机设计技术需要一个集中式的控制系统来管理和控制多个室内机和室外机之间的通信和协调。

这个控制系统需要能够实时监测各个室内机的工作状态,以及根据需求自动调节运行模式和温度设定。

2.室内机与室外机的连接:多联机设计技术需要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的连接线路能够传输多个室内机的信号和数据。

这要求连接线路具备高速传输、低延迟和稳定可靠的特性。

同时,连接线路的设计也需要考虑到不同房间或者区域的距离和布线,以确保信号的稳定性和传输效果。

3.系统扩展和灵活性:多联机设计技术需要具备系统的扩展性和灵活性,能够根据需求增减室内机的数量,并能够灵活调整各个室内机的运行模式和温度设定。

这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和便利性,还能够节约能源和减少能源浪费。

4.智能化控制和优化算法:多联机设计技术可以通过智能化控制和优化算法来实现对系统的自动调节和优化。

通过智能化控制,可以根据房间的使用情况和环境条件来自动调节温度设定和运行模式,以实现对能源的有效利用和节约。

5.节能设计和环保性能:多联机设计技术需要考虑节能设计和环保性能,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这可以通过采用高效节能的压缩机、优化系统的使用策略和控制算法,以及使用环保制冷剂等方式来实现。

6.低噪音设计和用户体验:多联机设计技术需要考虑低噪音设计和用户体验,以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和舒适的使用体验。

这可以通过优化室内机和室外机的设计和制造工艺,以及采用隔音材料和技术来实现。

7.安全性和稳定性:多联机设计技术需要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确保系统的可靠运行和用户的安全。

这可以通过采用防火、防爆和防震的设计和材料,以及建立完善的安全保护和监控机制来实现。

综上所述,多联机设计技术是一项能够同时连接多个室内机和一个室外机的空调系统设计技术。

通过合理的控制系统设计、可靠的连接线路、智能化控制和优化算法以及节能设计和用户体验等多方面的考虑,可以实现对系统的高效运行和优化,提高空调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2021年整理)多联机工程设计

(2021年整理)多联机工程设计

多联机工程设计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多联机工程设计)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多联机工程设计的全部内容。

第8章工程设计8.1 室外机方案设计超配问题8.1.1适用场所商用多联机,只能使用于别墅、商场、写字楼、办公等场所,商用多联机不是机房、仪器等专用空调,不能使用在机房等特殊场所.机房对环境要求非常高,必须使用机房专用空调才能满足要求。

如果采用多联机会出现以下不良情况:一是不匹配,机房面积一般都在20—30m2左右,使用2—3HP的内机基本就可以了,但是我们的多连机最小的模块都是8HP即25KW,如果是模块并联,外机的匹数就更大.二是不经济,假如机房与其他空间共同使用多联机,机房要求是24小时不停的运行,而其他空间使用空调的时间一般在8小时内,导致多联机大部分时间都是小负荷运行,因为在小负荷机组的能效比是最低的,长时间小负荷运行增加了能源的浪费。

三是影响机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多联机组绝大部分在小匹数状况下运行,对机器本身损害极大。

四是内机相互干涉会出现模式冲突,机房不管是夏天还是冬天都要求制冷,而办公区在冬天需要制热,这样就会发生模式冲突,会导致机器不能正常运行。

综上所诉,请不要在机房里设计和安装商用多联机。

8.1。

2室外机超配问题超配指同一个多联机系统所搭配的多联内机能力总和超过多联室外机的额定能力。

一般在别墅等场所其内机的同时使用率几乎为零,为了节约成本、降低工程造价和节约能源,把与使用面积相匹配的外机选小一号,即内机总能力比外机额定能力大。

或者在同一个地方,在同一时间大部分房间的空调需要运行,对应的外机刚好满足这些房间的使用,对于其他少数房间如杂物间、衣帽间等极少使用空调或偶尔用一下空调,对于这个系统的多联机可以多配几台内机,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多联机空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多联机空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目录一、编制依据二、工程概况三、工程范围四、施工准备条件五、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六、工期保证措施七、施工总进度计划八、主要施工组织及劳动计划九、施工材料的组织十、质量保证措施十一、安全技术和消防保卫措施十二、其他各项措施十三、工期间的整洁措施十四、调试整理及验收十五、其它十六、与业主的协调配合一、编制依据1、工程设计图纸2、国家颁布的施工及验收规范,质量验评标准(GB)3、本公司企业标准《质量手册》、《程序工作文件》二、工程概况工程项目名称:河北省环境检测综合实验楼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内容:多联机空调系统设备采购及安装三、工程范围工程内容工程内容主要包括:材料采购、打墙洞、管线连接、室内外机的安装、控制接线及系统调试。

整个大楼的空调配电部分不在本公司施工之列。

四、施工准备条件空调设备分两大部份即:室内机、室外机。

附属部分有室内、室外机连接管、控制接线、冷凝水管及部分空调室内机需求的其他附件。

施工前要做的准备工作:熟悉图纸采购材料准备机具组织施工人员核查现场土建结构情况学习有关操作规程及质量验收标准由技术人员向技术班组进行全面交底加强安全管理,消除事故隐患,贯彻麦克维尔中央空调“5S”内容,强调“安全第一”的工作理念。

五、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一)、总程序人力组织、机具进场、会审图纸及技术交底、材料采购进场↓支托架制作、墙上打洞↓焊接安装主管线、支托架安装、主管线保温↓分支管焊接、主管线焊接、凝结水管线安装、管线保温、控制线铺设↓室内机固定及接口、室外机吊架固定及接口↓管道系统的吹污、试压、凝结水管试漏、系统抽真空、系统充氟↓试机,调试,运行。

↓系统最后整理,验收(二)、安装要点及技术要求1、打洞及处理:核准应开洞孔的位置及尺寸,无误后在要打洞孔的墙板上标出所开洞孔的大小,征得现场土建技术人员意见对建筑物结构无影响后才能去进行打孔作业。

管线过墙洞,采用电锤打孔。

若不适宜电锤打孔的墙壁在征得业主同意后方可用其他方式打孔。

多联机空调工程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

多联机空调工程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

**一期项目空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单位:天津**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4年7月22日目录第一章综合说明......................................................................................................1.1 工程简介.........................................................................................................1.2 方案编制依据及说明 ....................................................................................1.2.1 方案编制依据 .....................................................................................2、主要标准、规范 .............................................................................................1.2.2 编制原则................................................................................................1.2.3 方案编制说明........................................................................................ 第二章施工部署......................................................................................................2.1 工程项目各项目标.......................................................................................2.2 现场组织机构...............................................................................................2.2.1 施工管理体制的设置原则 ..................................................................2.2.2 组建项目部 ..........................................................................................2.2.3 主要人员职责 ......................................................................................2.3 劳动力计划...................................................................................................2.4 主要施工机械投入计划...............................................................................2.5 施工准备.......................................................................................................2.5.1 施工准备内容 ......................................................................................2.5.2 技术准备 ..............................................................................................2.5.3 主要物资设备配备 ..............................................................................2.6 深化设计方案...............................................................................................2.7 主要设备技术指标.......................................................................................2.8 施工工期计划...............................................................................................第三章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安排..............................................................................3.1 现场临时设施...............................................................................................3.2 临时用电、用水方案...................................................................................3.2.1 临时用电准备 ......................................................................................3.2.2 临水方案 .............................................................................................. 第四章施工方案及方法..........................................................................................4.1 多联机系统安装...........................................................................................4.1.1 施工流程 ..............................................................................................4.1.2 室内机的安装 ......................................................................................4.1.3 冷媒管布置安装 ..................................................................................4.1.4 室外机安装 ..........................................................................................4.1.5 信号线及遥控器安装 ..........................................................................4.2 风管系统安装方法.......................................................................................4.2.1 风管安装的准备工作 ..........................................................................4.2.2 风管制作 ..............................................................................................4.2.3 风管保温与安装 ..................................................................................4.3 冷凝水管系统安装.......................................................................................4.3.1 主管冷凝水管连接 ..............................................................................4.3.2 冷凝水管配管安装 ..............................................................................4.3.3 冷凝水灌水试验 ..................................................................................4.4 通风空调系统试运转方案........................................................................... 第五章冬、雨季施工方案...................................................................................... 第六章施工管理措施..............................................................................................6.1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6.2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6.3 文明施工、环保措施...................................................................................6.3 紧急情况处理措施.......................................................................................6.4 应急预案及应急措施...................................................................................6.5 成品保护措施............................................................................................... 第七章工程竣工后服务..........................................................................................7.1 工程保修承诺...............................................................................................7.2 竣工后维保服务的主要内容及要求...........................................................7.3 保运行服务措施........................................................................................... 第八章主要设备材料的技术资料..........................................................................8.1 室内机、室外机技术参数表.......................................................................8.2 分户计量系统图...........................................................................................第一章综合说明1.1 工程简介工程名称:天津**一期项目空调工程工程地点:天津市东丽区建设单位:天津**有限公司建筑规模、层数及结构形式:天津天安智空间广场一期项目规划占地面积59641.46m2,总建筑面积为220596.31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34791.12m2,地上建筑面积185805.19m2,包括产业楼102863.65m2、SOHO办公楼78055.86m2、配套商业4885.68m2。

多联机设计正文

多联机设计正文

多联机设计正文第一章中央空调设计及施工说明1.1 空调设计说明1.1.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深圳市3层高档别墅中央空调(多联机)设计,共三层,建筑面积1320m2。

空调面积440.18m2。

底层为家庭影院、娱乐室、健身房,一至三层为客厅、餐厅、客房、厨房、卧室、书房、家庭间等。

1.1.2设计依据本工程空调施工图设计根据甲方提供的委托设计任务书及建筑专业提供的图样,并依据暖通现行国家的有关规范、标准进行设计,具体为: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1995(2001年版)。

3.《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1989。

4.《建筑给水排水及暖通工程验收规范》GB50242——2002。

5.《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66-84。

1.1.3设计资料1.室外设计参数2.室内设计参数3.主要设计指标1.1.4空调设计1.空调系统:本工程采用海信日立多联机,底层和第一层分别设一台室外机组,二、三层共设一台室外机组,室外机都放置在第三层。

室内机均采用四面出风嵌入机。

2. 新排风系统:本工程采用杭州中泽电气有限公司生产的自检遥控同步吸排智能新风换气扇,每个空调房间都安装此排气扇。

3.送风方式:因采用四面出风式室内机,所以均为下送风方式。

4.控制系统:(1)系统通过对每台室内机电子膨胀阀的不断调节来控制室内机的制冷量,可使室内温度精确地维持在设置温度附近,温度变化在±0.5之间,采用智能化的温度控制技术使系统能够感受室内冷热负荷的变化而及时准确地控温,使室内温度场分布均匀并避免室内温度大幅波动。

(2)空调启闭控制方式:①变频多联机空调系统选用网络集中控制系统对整栋别墅进行集中控制管理。

②各房间空调可采用遥控器和集控器集中控制方式。

1.1.5冷煤配管设计注:相当长换算:按分歧管接头0.5M\处图1-012.冷媒配管选取冷媒配管类型主要有主配管和支配管两种,主配管的连接部位为室外机与第一分歧管间,也可以是分歧管与分歧管间,编号1、2;支配管的连接部位为分歧管与室内机间,编号3。

多联机空调(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多联机空调(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多联机空调(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程1.引言多连机空调(热泵)系统是一种将多台热泵室内机与一台外机相连接的空调系统。

该技术规程旨在规范多连机空调(热泵)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行,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高效性和可靠性。

2.术语和定义2.1多连机空调(热泵)系统:将多个热泵室内机通过管道与一台外机相连接的空调系统。

2.2热泵室内机:利用热泵技术进行室内温度调节的空调设备。

2.3外机:热泵系统中负责热交换的设备,通常安装在室外。

3.设计要求3.1制冷负荷计算:根据建筑物的热负荷特点和使用需求,进行准确的制冷负荷计算,确定热泵系统的制冷容量。

3.2管道布置:根据热泵室内机和外机的位置,合理设计和布置管道,保证冷却剂的流动和分配平衡。

3.3热水回收:在系统设计中,考虑热泵室内机的热水回收利用,降低能耗。

3.4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控制系统,实现热泵室内机的集中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3.5安全措施:在设计中,考虑安全因素,设置适当的保护装置和报警系统,确保系统运行安全可靠。

4.安装要求4.1安装位置:热泵室内机和外机的安装位置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确保通风良好,不受阳光直接照射。

4.2管道安装:管道的安装应牢固可靠,管道连接口严密,确保不漏水、不渗漏。

4.3绝缘处理:冷却剂管道应进行良好的绝缘处理,避免热量损失。

4.4电气连接:电气连接应符合电气规范,确保电气安全和可靠。

5.调试与试运行5.1系统调试:在正式投入使用前,进行系统的调试工作,包括管道的泄漏检测、热泵室内机的制冷效果检测等。

5.2能耗测定:对系统进行能耗测定,评估系统的能源消耗状况和节能效果。

5.3调试记录:对调试工作进行记录,包括操作参数、能耗数据等,便于系统运行时的参考和分析。

6.运行与维护6.1日常检查: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查,包括制冷效果、电气连接、泄漏等方面。

6.2清洁维护:保持热泵室内机和外机的清洁,防止灰尘和杂物堆积影响系统的运行效果。

6.3故障排除:对于系统出现的故障,及时进行排除,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浅析VRV多联机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深化设计

浅析VRV多联机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深化设计

浅析VRV多联机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深化设计VRV (Variable Refrigerant Volume) 多联机系统是一种采用变频技术的中央空调系统,在实际工程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设计方面。

本文将从组件选择、管道设计、控制系统等方面对VRV多联机系统的深化设计进行浅析。

首先是组件选择。

在选择VRV多联机系统的组件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是制冷量与载荷匹配。

根据建筑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室内机和室外机的制冷量,以满足建筑物的冷热负荷。

其次是能效比。

在设计过程中,应优先选择具有高能效比的组件,以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

还需要考虑组件的可靠性和耐久性,确保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其次是管道设计。

VRV多联机系统的管道设计是整个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室内机和室外机之间的距离、管道长度、高差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管道直径和材料。

还应避免管道过长、过多的弯曲、不必要的阀门等,以减小压力损失,提高系统的效率。

控制系统也是VRV多联机系统设计中需要注意的方面之一。

在实际工程中,可以采用集中控制系统或分散控制系统来控制VRV多联机系统。

集中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整个系统的集中监控和调节,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需求,灵活地调节室内机的运行状态。

分散控制系统则可以将控制权下放至各个室内机,每个室内机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独立控制。

在选择控制系统时,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和功能需求,以及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偏好。

还需要考虑VRV多联机系统的维护和保养。

在设计过程中,可以考虑设置合适的检修口和清洗孔,以便维护人员对系统进行检修和清洗。

还应注意系统的防震和减噪设计,减少噪音和振动对建筑物和用户的影响。

VRV多联机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深化设计需要从组件选择、管道设计、控制系统及维护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

只有在每个环节都做到合理设计和优化,才能确保VRV多联机系统的安全性、效率性和可靠性。

最终实现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用户的舒适体验。

多联机设计要点范文

多联机设计要点范文

多联机设计要点范文1.统一控制器:多联机系统需要一个统一的控制器来管理和控制多个室内机。

这个控制器应具备直观易用的界面,可以同时显示多个室内机的设置和状态。

用户可以通过统一控制器设置温度、风速和定时开关机等功能。

2.室内机的数量和位置:在多联机设计中,需要确定每个区域或房间的室内机数量和位置。

这些决策应基于空间大小、使用需求和总体设计目标。

通常,每个室内机需要定期维护和清洁,因此它们的位置应易于访问和维护。

3.外部机组的容量:多联机系统的外部机组需要根据室内机数量和总体负荷需求来确定合适的容量。

外部机组的容量过小将导致室内机无法正常运行,容量过大则会浪费能源。

因此,正确计算和匹配外部机组的容量非常重要。

4.冷媒管路的设计:多联机系统需要冷媒管路来连接外部机组和室内机。

这些管路应尽可能短,以减少能量损失和气体泄漏的风险。

管路的设计还要考虑到室内机的安装位置和维护需求。

5.控制和自动化功能:多联机系统应具备灵活的控制和自动化功能。

通过预设的定时开关机功能,用户可以在指定时间自动启动或关闭多个室内机。

此外,一些系统还提供智能控制功能,根据室内温度和湿度等参数自动调整制冷和制热模式,以提高能效。

6.能效评估和能源管理:多联机系统的能效评估和能源管理非常重要。

制冷和制热能源的消耗应被监测和记录,以便识别和解决潜在的能源浪费问题。

一些系统还提供能耗分析报告和建议,帮助用户优化能源使用。

7.故障诊断和维护提示:多联机系统应该具备故障诊断功能,能够及时检测和报告故障。

一些系统还可以自动发送维护提示和提醒,以保持系统的正常运行。

此外,室内机和外部机组的维护需求也应该清楚地记录和说明,以便用户进行维护和保养。

总之,多联机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室内空间,用户需求,能效和维护等因素。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配置,多联机系统可以提供舒适和节能的室内环境,并方便用户对多个房间或区域进行控制。

多联机工程设计、铜管尺寸设计及安装施工规范

多联机工程设计、铜管尺寸设计及安装施工规范

第四章 工程设计及安装施工一、冷媒配管工程(一)、冷媒配管设计 1、冷媒配管长度和落差注: 相当长换算:按分歧管接头0.5m/处、2、冷媒配管选取1)冷媒配管类型选定配管类型连接部位 编号室外机与第一分歧管间主配管 分歧管与分歧管间 1、2支配管分歧管与室内机间32)单模块室外机配管尺寸和连接方法机型 气侧 液侧MDV-D252(8)W/S-830Φ28.6(焊接)Φ12.7(扩口螺母)MDV-D280(10)W/S-830Φ28.6(焊接)Φ12.7(扩口螺母)MDV-D335(12)W/S-830Φ28.6(焊接)Φ12.7(扩口螺母)MDV-D400(14)W/S-830Φ38(焊接) Φ15.9(扩口螺母)MDV-D450(16)W/S-830Φ38(焊接) Φ15.9(扩口螺母) 3)多台模块机并联的连接主管尺寸并联机组能力A(HP)配管尺寸(气/液)18≤A≤24 Φ38.0/Φ19.026≤A≤32 Φ45.0/Φ22.034≤A≤48 Φ54.0/Φ25.050≤A≤64 Φ67.0/Φ28.6★注意:多台模块机并联时,必须处于同一水平面,不得出现高差。

4)主配管尺寸选定A (HP) 配管尺寸 (气/液) 适用分歧管 备注0<A≤12 Φ28.6/Φ12.7 MDV-BY101分流冷媒到下一分歧管或室内机12<A≤16 Φ38.0/Φ15.9MDV-BY102分流冷媒到下一分歧管或室内机 16<A≤24 Φ38.0/Φ19.024<A≤32 Φ45.0/Φ22.0 MDV-BY103分流冷媒到下一分歧管或室内机32<A≤48 Φ54.0/Φ25.0 MDV-BY104分流冷媒到下一分歧管48<A≤64 Φ67.0/Φ28.6 MDV-BY105分流冷媒到下一分歧管 说明:① A表示:配管下游内机(从该段配管的至最后一台内机之间所有内机)的马力数之和。

② 第一分歧管以外机总能力为准,其他分歧管不得大于第一个分歧管。

多联机工程配管设计方案

多联机工程配管设计方案

多联机工程配管设计方案一、引言二、设计原则1.实现平衡供给:在配管设计中,应根据不同房间的需求,合理规划管道的分支和走向,保证每个房间能够得到均匀的制冷或供暖。

2.考虑管道长度和高差:为减小制冷或供暖过程中的压力损失,应尽量缩短管道长度。

同时,还需考虑不同室内机的高度差,保证室内机之间的平衡运行。

3.与建筑结构相协调:为了美观,可以将管道与建筑结构相融合,例如将管道隐藏在墙体内或者使用装饰性的管道罩。

三、制冷模式的设计方案制冷模式下,室内机通过蒸发制冷原理吸热,然后通过配管将吸收的热量传至室外机,实现制冷效果。

以下是多联机工程制冷模式的设计方案:1.配管的布置方式:多联机工程的室内机数量较多,为避免管道混乱,可采用多根主干管,从室外机出发,向不同房间分支布置。

在各个房间内,可采用分支管的方式连接室内机,形成一个完整的配管系统。

2.采用不同直径的管道:根据室内机的功率大小,可设置不同直径的管道,以满足室内机的制冷需求。

通常情况下,功率较大的室内机可采用直径较大的管道,以保证制冷效果。

3.考虑制冷负荷和气量:根据各个房间的制冷负荷和气量,合理设计管道的尺寸和长度。

例如,对于气量较大的房间,可增加分支管道的直径,以满足制冷效果。

四、供暖模式的设计方案供暖模式下,室内机通过燃烧或电加热等方式产生热量,然后通过配管将热量传递至室外机。

以下是多联机工程供暖模式的设计方案:1.采用循环式供暖系统:多联机工程的供暖系统可采用循环式供暖系统,即室外机将热量传递给室内机后,再将冷却的循环水经过回流管道再次传递给室外机,形成循环。

2.设计合理的水流速度:在配管设计中,需要控制循环水的流速,以确保热量能够充分传递。

一般来说,供暖模式下的水流速度应为0.5-1.0米/秒。

3.考虑各个房间的供暖负荷:根据不同房间的供暖负荷量,合理规划供暖系统的管线直径和分支布置。

对于供暖负荷较大的房间,可增加分支管道的直径,确保供暖效果。

多联机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多联机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安装施工组织计划1、施工技术方案1.1.国家标准、规(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43-2002)(3)制冷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J66-84)(4)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GB50231-98)(5)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235-97)(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236-98)(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GB50168-92)(8)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303-2002)1.2.施工图集(1)建筑设备施工安装通用图集91SB6——通风与空调工程(2)建筑设备施工安装通用图集91SB7——制冷工程(3)91SB—X1(2000)通用图集(4)建筑电气通用图集92DQ5——线工程(5)建筑电气通用图集92DQ7——电力控制(6)建筑电气通用图集92DQ10——空调自控2、施工准备2.1.技术准备(1)工程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首先应认真熟悉、审核施工图纸,了解和理解设计意图,认真阅读业主提供的相关技术说明,包括《某院综合楼空调工程招标文件》,详细了解业主对工程项目的需求。

(2)审查设计图纸是否完整,容是否齐全,了解系统设计思路,熟悉设计整体构想,核对设计图纸中系统、部位、作法、尺寸、标高等方面是否一致。

(3)按总包单位的要求参加图纸汇审,作好图纸汇审记录,与设计单位办理工程洽商,同时项目经理部应及时组织对有关部门及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4)关键和有特殊要求的设备,如室外机安装要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专门研究,确定安装时间,制定运输方案,确定运输路径,充分了解其安装方法技术性能及特殊要求,保证施工工期和施工质量。

2.2.施工机具与材料的准备(1)工程项目部组织专业施工队伍按照工程总体进度计划安排及采用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定施工机械的类型、数量和进场时间,确定施工机具的供应办法和进场后的存放地点和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
必须选择与较大负荷相匹配的机型
根据冷媒配管长度进行的修正 根据室内、外机高差的修正 根据设计室温进行的修正 根据室外气温进行的修正 根据室内、外机的配比进行的修
备注(不满足时的 影响)
制热负荷大时应考 虑辅助加热 忽视了能力修正必 定发生制冷或制热 能力不足的现象

内外机组合:是否考虑以下要素
DN=25mm DN=50mm DN=100mm DN=150mm
Q=1513~12462kW DN=125mm
沿水流方向,冷凝水排水干管不小于1/100的坡度,支管不小于3/1000的坡度; 且不允许有积水部位; 冷凝水管表面必须做保温处理,保温层厚度按国家相关规范执行;
一般情况下,每1kW冷负荷每1h约产生0.4kg左右冷凝水 ;
单位冷负荷 (W/M2) 90~160 180~290 160~200 180~350 100~160 200~300 180~280 200~291 90~180 110~180 150~250 80~140
留意点 高级感、低噪音,需要考虑浴室负荷 装饰性 装饰性 热负荷大(人、饮食、照明) 换气次数多 换气量大、低噪音 低噪音 低风速 低噪音 低噪音、低风速 热负荷大 低噪音、通风的房间要主义温度分布
例如: 某工程中设计的室内机中RFT56KX
共4台,RFTS36KX共2台,RFU90KX共3台
则室内机合计容量:56×4+36×2+90×3=566 即56.6KW
对应的室外机:20HP
RFC560KX
内外机配比为56.6÷56.0=1.01
分析:室内外机制冷量基本达到1:1,这样的配置适合所有室内机同时开机的场合
对应室外机也可选择:18HP
RFC504KX 内外机配比为:56.6÷50.4=1.12
分析:室内外机制冷量达到1.12:1,这样的配置适合室内机中有1台不经常开启的场合 如果考虑降低成本,则对应室外机也可选择:16HP
内外机配比为:56.6÷47.9=1.18 分析:室内外机制冷量达到1.18:1,这样的配置适合室内机中有多台室内机不经常开机的场合。 通过以上简单的例题可以看出对于同一容量的室内机群,可以配置不同容量的室外机 配置的原则就看同一系统室内机的同时开机的频率。
如有可能,则将该室内机从KX系 统中分离开 将夜班、小规模电 算室分开较为经济
5
是否有少数几台小型室内 机进行24h运行
►5.分歧管选择、冷媒管计算

根据建筑方提供的空调管道井的位置,从管道井将铜管主干管从室外机处引到室内,具体冷
媒管的气管、液管管径及分歧管的选择参照《KX大型商用空调系统》P92页冷媒配管的连接 例子进行计算,计算过程中需要查的表格是P83页的<冷媒配管>表。 例题如下:
对于小型机器,与四出
风机型相比,噪音稍大
适用于大、高空间,通过均匀布置送、 占用较高的天花吊顶高 回风口均匀调节室温;可远距离送风, 度,影响层高。 易引入新风 安装不好噪音较大 机身厚度仅180mm,静压15Pa, 静压低不适合远距离送 适合小空间使用,带冷凝水提升泵, 风 方便排水;可吊顶式安装,也可入 墙式安装 与家用空调一样安装简单,适合不 装修的房间安装
推荐机型 超薄风管机RFTS RFT、RFU、RFTS RFT、RFU、RFTS RFT、RFU、RFTS RFT、RFU、RFTS RFT、RFU RFT、RFU RFT、RFTS RFT、RFTS RFT、RFTS RFU RFTS、RFK(壁挂机)
►4.室外机的机型选择
在满足KX空调系统内外机管长、第一分歧管前后管长、高差及室外机的容量范围等方面要 求时,将相临近的所有室内机制冷量加和,计算出总的制冷量后,与厂家的样本对应查出合适 的室外机型号,室内、外机能力配比可在50%~130%之间。
►1.房间面积计算
►根据房间开间、进深确定房间面积:
如:图中卧室面积为:3.6m*3.0m=10.8m2
►2.各房间负荷计算(一)


负荷计算分为详细计算和简易估算
详细计算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图1:冷房过程
图2:
暖房过程
►2.各房间负荷计算(二)

工程上一般选用简易估算的方式进行负荷计算:
简易计算公式:
冷凝水排水不方便
设计时定选择合适的风 速及选择优质材料
缺乏高档感受的外观
靠近外墙安装,将冷凝 水直接排到室外或安装 外置的冷凝水泵

内机机型选择时的留意点:
建筑类型 旅馆:客房 酒吧、咖啡厅 西餐厅 中餐厅、宴会厅 商店、小卖部 小会议室 大会议室 理发、美容室 办公室 医院:高级病房 商场、百货大楼 公寓、住宅

系列 四面出风 嵌入机 (RFT) 双向嵌入 机 (RFTW) 高静压风 管机 (RFU) 超薄风管 机(RFTS) 壁挂机
优点
缺点
处理办法
将房间宽度较狭窄方向 的两个出风口堵住,只 两面出风 尽量避免在寝室内使用
可设置在房间中间位置,可获得较好 层高大于3.5m不适合; 的空调效果,气流组织均匀;外观高 房间宽度小于3.5m的房 档易与装修配合,带冷凝水提升泵, 间不适合 方便排水 可设置在房间中间位置(天花板高 度可达5m)适合狭长型房间使用, 带冷凝水提升泵,方便排水
结束语
以上介绍的计算流程只是一个简单的估算过程,一般业务上可广泛使用,
但温度、湿度要求精度高的场合不适用。
热负荷(W)

=
单位热负荷 (W/M2)
房间地面面积 X X (M2)
修正系数
一般根据当地气 房间内地面的 候条件经验选取 有效面积(即 (下页附表格仅 空调面积) 供参考)
例如: 前面图中卧室:Q=120W/m2×10.8m×1.0= 1296W
根据当地气候 条件、房间层 高朝向、系统 管长、内外机 高差
►6.冷凝水管的计算
通常,可以根据机组的冷负荷Q(kW)按下列数据近似选定冷凝水管的
公称直径;
Q≤7kW Q=101~176kW Q=599~1055kW
DN=20mm DN=40mm DN=80mm
Q=7.1~17.6kW Q=177~598kW Q=1056~1512kW Q>12462kW
多 联 机工程设计
空调工程设计流程图
房间面积计算 各房间负荷计算
房间长、宽尺寸确定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估算单位冷 指标与房间面积计算 房间总冷负荷、装修情况、房 间结构选择室内机
室内机机型选择
室外机机型选型
内、外机分歧管计 算 冷媒管管径计算 冷凝水管计算
同一系统所有室内机冷量总和
参照技术资料上P92页例题及 P83页表格进行分歧管计算 根据设备制冷量确定
RFC479KX

配置室内外机系统时需注意的要点:
5m
室外机到最远室 内机距离100m
50 m
40 m
室外机到第一 分歧管距离70m
15 m
同一系统所有冷 媒管总长为510m

空调负荷计算及机型选择的注意事项:
序 分类 号
1 系 负 统 荷 计 2 算 与 机 型 选 择
检查项目
负荷计算是否在制冷和制 热两种条件下都考虑到了 空调机的机型选定是否依 据了各种修正后的能力
•室外机的运行率与同时负 •室外机能力为MAX •必须考虑日照负荷、内部发热
3
荷率的平衡性 •制冷与制热的平衡 4 室内机连接台数、容量是 否在限制范围内 如超出限制范围,则会发生问题
连接容量超过100%时, 必须对室内机能力进 行容量修正后选择机 型,否则可能能力不 足。
•容量超标:导致能
力不足 •台数超标:导致异 常(E43)
2
一般商店 酒店旅馆
150~250
6 7
理发店、美容院 会议室 游戏中心 车间
180~290 200~350 260~350 150~400
3 医院单间 4 咖啡店
90~160 8 180~300 9
说明:来自三菱重工技术资料,上表仅供参考!
►3.室内机的机型选择
选定机型时,需将前面计算出来的房间负荷与厂家空调样本对应选出 相应型号的室内机功率; 具体选择什么形式的室内机就要根据甲方要求、装修情况、房间结 构、层高等确定,下表给 出一般机型选择的要点:
(1)本公式的目的是从实用的角度计算制冷与制热的最大负荷;
(2)对于办公室、居住小区、单户住宅,可通过上式算出较精确的最大负荷;
(3)对于其他建筑,为了安全起见,应使计算出来的值留有一定的预留容量;
附:单位负荷估算表
用途分类 W/M2 用途分类 W/M2
1
一般办公室
100~180
5
食堂
200~3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