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的源头看李白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的源头看李白的
任何文学创作,都离不开对前人文化的继承,作为最伟大的诗仙李白,对屈原、庄子又是如何继承的呢?ﻭ
一、从积极屈原方面来看李白的ﻭ
屈原在楚地原始和巫、工祝有关活动的基础上创造了“楚辞”,他的《九歌》、《招魂》、《离》、《天问》等篇,无一不带着鲜明的意识,而在李白的中,随处可见,即或不是,却也把它当作来描写的情景。
比如《古风十九》中写华山就把华山人格化、神化:“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行”,好一幅优雅缥缈的神女飞天图。
“邀我至云台,高揖卫叔卿”,上不得志,信奉,长期过着游山玩水、修道炼丹的生活以及对的传承,使李白经常把的神仙传说融入诗中,构成了李白离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我们进一步研究屈原的浪漫。
例如《九歌》中诗人叙写了一系列灵光飞扬的神形象,因相爱而不得相聚的湘江之神,充满失意而悲哀的“山鬼",因不能长久地与“美人"聚合而烦恼的河伯……显然这一系列的自然神中隐含着一个重要的文化心理,即“万物有灵”。
ﻭ既然万物是有灵的,大自然是有灵的,人生的最高境界则应为“天人合一”,人生最大的自由莫过于回归自然.李白对大自然的那种无比的热爱,其实质即是他天人合一生命观的一种表现.大自然中,最神奇、最为一个徒(李白)所重视的应该算明月了,李白的笔下,几乎随处可见明月的意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三个生命体,明月、形体、影子,它们融洽相处得那样亲切自然;“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把我的愁心托付给亲爱的朋友明月、长风,明月与长风和融洽无间、天人合一,李白的性灵融合在自然之中,与月一体,与风一体,明月即李白,长风即李白,高山即李白,流水即李白。
从“万物有灵”的角度看,从“回归自然"的角度看,李白的生命是整个宇宙。
回归自然,我记得古代有一句表现回归自然的话——“日月星辰胸中走”,如果李白就是整个宇宙的话,那么,从这个视点出发,我们去体味李白那雄奇的夸张,“疑是银河落九天”、“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白发三千丈”、“黄河之水天上来”、“与尔同销万古愁"等一系列突破时间的、空间的、现实的、理性的思维障碍的夸张,那又有什么奇特的呢?而西方文艺所说的“三个大”又有何难呢? ﻭ
二、从消极庄子方面来看李白的
追求与大自然神秘的契合,反对用理性的思维让人与自然分离,这一点是李白和所有诗人、文学家共同具备的,他们都具有强烈的宇宙意识.ﻭ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