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分析与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分
析与讨论
摘要:要想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需要对目前小学高年级数学
学习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及时发现教学中的不足。
并在教学实践中
选择更加适宜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促进小学
数学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引言
数学作为小学阶段最重要的课程之一,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但由于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
随着学生年级的
不断提高,难度在持续加大,致使很多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不适应的问题。
因此认真对小学数学教师开展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分析,积极探索数学课
堂教学的新方法,这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师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
一、积极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来优化课堂教学
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开展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自身存在的学习主动性
不足问题会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所以结合这一问题,教师
要积极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法来更好的引导小学生展开对数学学科的学习。
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教育法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结合小学生实习的数学水平,
为小学生做好小组划分,使每个小组中学生的数学层次大致相当呈现出梯度性,
这样才能使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能积极配合教师的引导,参与到合作学习之中。
由
于在合作学习教学法运用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所以
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会使个人的数学基础得到不断提升。
以《圆柱》的教学为例,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圆柱这种几何体,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要积极借助信息技术的辅助,向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
圆柱体,例如蜡烛、灯笼、杯子,在图片展示之后,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
学习,让学生借助合作学习来讨论图形所具有的共性特征,学生借助对图形的观
察和讨论,就会发现教师所列举的几种圆柱形物体都是由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构成,两个底面的面积相同,侧面的高也相同。
为了强化学生的认知,教师可以引
导学生利用纸张制作一个圆柱形,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圆柱形的侧面其
实就是一个长方形,由此学生就能不断强化对圆柱形的认知。
只要教师能够积极
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对学生做好引导,就能使教学活动发挥出理想价值,使每一
个学生都能借助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来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数学兴趣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教学领域之中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颇受教师
青睐,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数学教学更为丰富多彩,学生的理解力不断增强,
课堂教学的容量也不断扩大,并且激发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提升了教学
效果。
如在教学“比例”一课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制作了课件,为学生展示不同大
小的两张长方形图片,同时对其长与宽加以标注并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
思考这两张图片之间有何关系。
学生通过观察后发现,图A的长是图B的3倍,
图A的宽又是图B的2倍,教师继续发问:“可不可以说图A与图B的长的比是3∶1,而它们宽的比是2∶1?”大家都同意这一说法,教师又利用多媒体课件将
图片按照一定比例缩小,然后再让学生说一说,两个图片缩小后与缩小前的长与
宽的比例变了没有,应该是多少?很快学生就说出了正确答案。
也正是借助这一
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重复演示,学生观察到这一图片缩小的动态变化过程,由
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探究欲望,从而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
三、时刻关注日常生活,捕捉学生的学习兴趣点
学生的学习兴趣点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变化,这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由
于数学教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原理也来源于生活,并最终为解决数学问题而存在。
因此教师在平时就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变化,要知道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教学,一定要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只有把数学问题和生活情境密切结合,才能够通过解决生活问题,达到巩固数学知识的目的。
学生和教师通过一定的生活经验夯实了学习数学的基础,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并鼓励学生不断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和生活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其在认知数学时能够发现数学存在的意义,并且对数学体验的积累更重视。
长此以往,不仅教师养成了观察学生学习兴趣变化的习惯,学生也养成了观察生活中一些实际场景的习惯,解决了最简单的问题之后,就会主动探究更复杂的问题。
这对于教师来说确实是一个利好消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之间的密切联系,就会不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数学应用能力。
而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看世界、认知世界是必不可少的,每位学生都拥有一双能够用数学视角解决问题、观察生活中实际现象的眼睛,并愿意带着数学的思维接触社会现实,加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这样的话学生必然会对于数学知识有很好的兴趣,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更愿意和教师交换意见,思考更多的数学问题。
比如,在学习“比例”这个知识点时,教师设计一个非常特殊的教学实验:将配液加水或加盐的实验,作为数学学习和化学学习学科的连接点,让学生感觉非常有趣,把10%的盐水共50千克,配制成20%的盐水,询问学生应该怎样做?有的学生认为应该动手测量,使盐分加多或者使用蒸发实验使水分变少。
在学习百分数的意义之后,教师同样把这道题进行了延伸,而且还可以把百分数的概念应用到其他的新领域。
比如,班级里有35%的学生在家里使用电脑上网或者玩游戏,其中有2/3的学生利用网络学习,1/3的学生玩电脑游戏,请问针对这一现象你有什么看法,又怎么计算不同的比例?很多学生确实在家里玩电脑游戏,听到教师出了这道题会非常感兴趣,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明显更热情,学生也自觉地把学到的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密切联系在一起,而且也会非常愿意思考生活中的数学概念对于自己的生活有怎样的意义。
结束语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结合教材内容发生的变化来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借助生活化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式教学等
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来引导小学生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做好教学
情境的营造,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动力,才能帮助小学生更好地适应数学学习。
参考文献
[1]刘平.如何有效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积极性[J].启迪与智慧
(中),2020(06):75.
[2]许中发.浅谈如何构建小学高年级数学高效课堂[J].新课程导
学,2019(04):41.
[3]黄凤森.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有效性[J].名师在
线,2018(31):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