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医源性脑脊液耳漏的护理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例医源性脑脊液耳漏的护理体会
脑脊液耳漏一般多见于颅脑损伤,颅底骨折伴有硬脑膜、蛛网膜及中耳鼓膜同时破裂的患者,脑脊液通过损伤的颞骨岩部、内听道,经中耳、外耳道流出。
脑脊液漏出液多在数日内自行
停止,不能自行愈合者很少。
2002年5月,我科收治了一例左中后颅凹底脑膜瘤患者,脑
膜瘤摘除术后出现了脑脊液耳漏和颅内低压症。
本病例属于医源性脑脊液耳漏,是因手术治
疗引起的。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某,男,62岁,农民。
一年前自己感到左侧耳鸣、听力下降,继之出现左侧外耳道间断
流血并且有左侧偏头痛,曾以左外耳道新生物在耳鼻喉科诊治,病理检查为脑膜瘤。
头颅CT
提示:左斜坡、颞、枕部脑膜瘤。
确诊后转入神经外科在全麻下行肿瘤切除,术中见肿瘤位
于左中颅凹底并延及后颅凹底,生长在硬脑膜外,直径约5cm,与硬脑膜粘连甚为紧密,在
硬脑膜外分块切除肿瘤,后颅凹底部硬脑膜部分缺损,因其位置过深难以暴露,修补困难而
未能予以缝合。
术后出现脑脊液耳漏,漏出液糖定性(++++),24h脑脊液漏出的量最
多达300多ml,持续35天,并出现颅内低压症10天左右。
经过补液、抗炎和外耳道填塞生物膜及明胶海绵等处理,脑膜自然粘连愈合。
患者手术后43天痊愈出院。
2 护理体会
2.1 保持正确的体位
为了有利于上腔静脉回流,减轻颅内压,术后患者床头抬高 30°,要求患者取仰卧或左侧卧位,避免右侧卧位,并且向患者说明正确卧位的重要性,即①避免漏出的脑脊液回流入颅内
引起逆行性颅内感染;②抬高床头可以借助于重力的作用,使脑组织贴附和堵塞在颅底硬脑
膜的缺损处,以减少脑脊液的漏出,促进局部粘连而封闭漏口。
患者懂得正确卧位的重要性
后能够合作。
由于脑脊液耳漏的时间长,量较多,患者曾一度出现情绪波动,通过心理护理
及时帮助解除心理压力后能够理解和合作。
2.2 保持局部清洁
按脑脊液耳漏的常规护理,在患者枕上垫以无菌巾,局部定时以盐水擦洗,酒精消毒。
在外
耳道口放一无菌干棉球,待棉球被脑脊液浸湿后及时更换并记录,24h计数估计漏出量等。
由于本病例脑脊液漏出的量较多,用常规方法处理不尽理想。
我们在保持局部清洁的基础上
进行改进,定时用酒精消毒耳廓及其周围的皮肤后,用无菌乳胶手套套在耳廓外,手套口的
边缘与皮肤的结合部分用胶布适当贴封固定,根据脑脊液漏出量的多少,适时更换无菌手套。
这样,不但避免了反复更换枕上无菌巾、枕头和塞在外耳道的无菌棉球,而且满足了无菌的
要求,对脑脊液漏出量的计算准确,还可直接观察脑脊液的性状。
2.3 颅内感染的观察
2.3.1 观察脑脊液耳漏液颜色的变化,正常脑脊液应无色、
无味、透明、否则视为异常,遇有异常情况时要立即汇报医生,同时留取标本送检。
留取标
本方法可取下无菌乳胶手套,用无菌试管直接接取漏出液即可。
本病例采取上述护理方法,
在病程中未出现感染情况。
2.3.2 观察脑脊液漏出量的变化,通过对患者每日脑脊液漏出量多少的观察,可以间接地了解
其硬脑膜缺损口的愈合情况。
本例患者脑脊液漏出量总的趋势是逐日减少,但仍不断地见到
液体漏出。
治疗上曾先后采取明胶海绵、碘仿纱条填塞但收效甚微,最后以生物膜、明胶海
绵填封成功,耳漏液明显减少到完全停止漏出,从而判断脑膜已经自然粘连愈合。
2.3.3 密切观察体温变化,根据病情每日按时测量体温,如果体温在38℃以上,持续不降,
同时要观察有无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症状,有无颅内感染。
本病例术后第2天
有一次体温最高达38.5℃,估计与后术创伤有关。
体温于术后第6天降至正常范围至出院,
未发生颅内感染。
2.4 颅内低压症的观察及护理
由于患者脑脊液的不断丢失、漏出量多、持续时间较长。
患者在手术1周以后曾出现表情淡漠、反应较迟钝,头昏、头痛,坐位或站立时症状明显,恶心欲吐,脉搏细弱等颅内低压症
的表现,持续时间约10天。
给予卧床休息,在静脉补充液体、电解质的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以改善细胞的内、外环境,促进脑脊液的生成,纠正颅低压,经过对症处理后好转。
2.5 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输液速度
该患者医嘱使用大剂量青霉素、氯霉素抗感染。
我们注意按时使用抗生素,合理安排使用抗
生素的间隔时间,以保证有效的血药浓度。
护理这样的患者,我们的体会是应该控制输液的
滴速,滴入液体的速度应均匀,不可过快,滴速以每分钟不超过40 滴为宜,否则脑脊液耳漏的量可随输入液体速度加快而增加,其结果与治疗的愿望有相悖之处,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应
注意到这一点。
2.6 饮食护理
鼓励患者多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适量食用香蕉等水果以增加食物纤维,保持大便通畅。
2.7 预防褥疮护理
患者年老体弱、消瘦、病程较长,持续卧床1月余。
我们除了注意患者的卧位、床铺舒适外,定时协助患者变换体位,及时解除骨突部位的受压情况。
三班护士交接班到床边,任务到人,责任明确。
由于大家齐心努力和患者的积极配合,没有发生皮肤损伤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