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治疗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证

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胸膜炎,慢性胃炎, 慢性肠炎,神经根炎,神经炎,多发性末梢神经炎, 痉挛性麻痹、弛缓性麻痹,周围神经外伤,软组织 外伤,慢性伤口,冻伤,烧伤创面,褥疮,慢性淋 巴结炎,慢性静脉炎,注射后硬结,术后粘连,瘢 痕挛缩,产后缺乳,乳头裂,外阴炎,慢性盆腔炎, 湿疹,神经性皮炎,皮肤溃疡等。

红外线的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
(一)人体对红外线的反射和吸收 (二)红外线红斑 (三)红外线的治疗作用 (四)红外线对眼的作用 (五)光浴对机体的作用
远红外线照射时,绝大部分被反射和为浅层
皮肤组织吸收,穿透皮肤的深度仅达0.05~2 毫米,因而只能作用到皮肤的表层组织 近红外线透入组织最深,穿透深度可达10毫 米,能直接作用到皮肤的血管、淋巴管、神 经末梢及其他皮下组织
禁忌证
有出血倾向,高热,活动性肺结核,重度动
脉硬化,闭塞性脉管炎等
医用红外线分类
医用红外线波长为0.76~400um
近红外线或称短波红外线,波长为
0.76~1.5um ,穿透力1~10mm(真皮及皮下 组织) 远红外线或称长波红外线,波长为 1.5~400um,穿透力0.05~1mm(表皮浅层)
二、生物学特性和物理学特性
生物学: 热效应无光化学作用 原因:红外线波长长,光量子低,只能引起分子转 动,不引起电子激发。 物理学:吸收,穿透,作用深度,强度 (1)吸收的红外线部分主要是皮肤和皮下组织 (2) 作用深度:长波红外线主要达皮肤上层 0.05~1mm 短波红外线达皮下血管,淋巴管,神 经末梢,深度1~10mm (3)远红外线比近红外线易被吸收 (4)作用强度:一般为0.07~0.49w/cm
远红外线和近红外线效应的比较
远红外线 热效应 干燥脱水作用 受照区皮肤红斑 皮肤的吸收 大 较强 均匀,明显 较多 远红外线 小 较弱 花纹状 较少
有效穿透深度
受照区皮肤感觉 治疗 选择
较差(0.051mm) 热感较强烈
约1cm
热感较柔和
病变表浅线治疗的生理作用
决定红外线治疗剂量的大小,主要根据病变
的特点、部位、患者年龄及机体的功能状态 等。 红外线照射时患者有舒适的温热感,皮肤可 出现淡红色均匀的红斑,如出现大理石状的 红斑则为过热表现。 皮温以不超过45℃为准,否则可致烫伤。
六、注意事项
1.防烫伤 2.烧伤或烫伤后形成的疤痕不宜治疗 3.急性损伤的24-48h忌用 4.肢体的动脉阻塞性疾病局部不宜治疗,但近端可做 5.肿瘤病人不宜做 6.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7.保护眼睛,多者会引起白内障,损伤在玻璃体和晶状体 上 8.会引起皮肤病的发生
局部
浅小动脉 浅毛细血管 扩张 扩张
全身
扩张 扩张
浅动脉
循环速度 脉搏
扩张
增快 无
扩张
增快 增快
四、 红外线的治疗作用
基础是温热效应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促进肿胀消退(急性损伤24~48小时内部能做治疗会引起血管扩张) 降低肌张力,缓解肌肉痉挛 镇痛 表面干燥作用
光浴对机体的作用表面干燥作用
红外线疗法
一、红外线的物理性质
二、生物学特性和物理学特性 三、
红外线治疗的生理作用 四、 红外线的治疗作用 五、设备与治疗方法 六、注意事项 七、适应证和禁忌证
一、红外线的物理性质
在光谱中波长自760纳米至50微米的一 段称为红外线,红外线是不可见光线。所有 高于绝对零度(-273℃)的物质都可以产生 红外线。现代物理学称之为热射线。
1.
2. 3.
红外线辐射器 白炽灯 光浴装置
(二)操作方法
1患者取适当体位,裸露照射部位
2检查照射部位对温热感是否正常 3将灯移至照射部位的上方或侧方,距离如下:
功率500W以上,灯距应在50~60cm以上; 功率250~300W,灯距在30~40cm; 功率200W以下,灯距在20cm左右。
(三)照射方式选择和剂量
1. 不同照射方式的选择
红外线照射主要用于局部治疗,在个别情况
下,如小儿全身紫外线照射时也可配合应用 红外线做全身照射。 局部照射如需热作用较深,则优先选用白炽 灯(即太阳灯)。 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可用局部光浴 治疗多发性末梢神经炎可用全身光浴
2. 照射剂量
(二)操作方法
4.应用局部或全身光浴时,光浴箱的两端需用 布单遮盖。通电后3~5分钟,应询问患者的 温热感是否适宜;光浴箱内的温度应保持在 40~50℃。 5. 每次照射15~30分钟,每日1~2次,15~ 20次为一疗程。 6.治疗结束时,将照射部位的汗液擦干,患者 应在室内休息10~15分钟后方可外出。
光浴的作用因素是红外线、可见光线和热空气 光浴可减轻肾脏的负担,并可改善肾脏的血液循环, 有利于肾功能的恢复 光浴作用加强免疫力 局部浴可改善神经和肌肉的血液供应和营养,因而 可促进其功能恢复正常 全身光浴可明显地影响体内的代谢过程,增加全身 热调节的负担

五、设备与治疗方法
(一)红外线光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