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娃时间少该内疚吗?研究表明:陪娃一整天,不一定使娃更优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陪娃时间少该内疚吗?研究表明:陪娃一整天,不一定使娃更
优秀
很多父母会感到内疚,觉得自己平时忙于工作,陪孩子的时间太少了。
“爸爸妈妈应该多花点时间和孩子在一起”的想法,差不多是今天育儿文化的“中心思想”。
那么这几天为了预防肺炎疫情的扩散,大家都响应号召宅在家里,哪里也不去,陪孩子的时间必然多得不能更多了吧?
但是,有没有……哪怕一点点……无聊?
能把一段完全属于自己的空闲时间,过得高质量且有意义,原来是这么不容易的一件事儿啊!
“多花点时间陪”就真的好吗?
事实上,2015年的一项研究表明:
与孩子一起度过一整天,并不一定使他们
更加自信,也不会使他们感到更加被爱或使他
们在未来学业上占优势。
这是因为: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比如爸爸把宝宝抱在膝盖上坐着,而自己在刷手机,很少主动跟宝宝互动,那哪怕是抱了半小时,也不如专心地跟宝宝玩个5分钟。
这项研究并没有质疑“优质陪伴”的重要性,但确实发现,如果仅仅追求数量而不考虑质量,那就没有必要了。
爸爸妈妈更应该做的是:
提供积极关注——哪怕时间短一点
当孩子能稳定地接受健康、积极的关注时,他们自然会减少某些寻求关注的不好的行为。
比如他们不再那么爱发牢骚,不再反复问相同的问题,不再那么容易跟兄弟姐妹吵架。
每天为孩子提供10到15分钟的积极关注,多数父母都可以做到。
比较有难度的一点是,如果家里有两个以上的孩子,那么给予每个孩子一对一的积极关注,可能是个挑战,也可能是父母平时容易忽视的一点。
10分钟的时间并不多,在短短的时间里,帮助孩子感到被爱、被支持,这才是使得这10分钟更有效的核心。
有效10分钟关键因素:
1、排除干扰
关闭电视、手机静音、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让现在要陪伴的这个孩子和他的兄弟姐妹分开,只需要几分钟,让这个孩子感受到爸爸或妈妈对他的全神贯注。
2、别弄成考试
跟孩子聊天的时候,别问太多“这是什么颜色”、“在幼儿园学了什么”之类的问题,这些问题,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必须好好表现,反而有点压力山大。
有趣的问题和谈话应该是自然开始地,绝不应该是讯问。
3、尊重孩子疯狂的想象力
如果孩子想给大象涂绿色,让老鼠飞上天…… 爸妈千万压制住自己想纠正错误的冲动,别争论什么:
“大象不是这个颜色”;
“老鼠没有翅膀”……
即便不夸,也只要如实描述就好:
“哇,这头大象的皮肤是绿色的!”
做好这几个关键因素,即便是短短的10分钟,也不用太刻意抽时间,或弄得很“正式”。
像任何关系一样,父母对孩子积极关注,完全可以通过一些易于养成的日常习惯,自然地表现出来。
日常生活,如何自然表达出积极关注?
陪伴孩子没有一定正确或一定错误的方式,但某些生活习惯,确实更容易让孩子感到被爱和被支持。
一、一起吃饭
说起来,不就是一起吃饭嘛,好像很容易。
但实际生活中,很多家庭都没有真正做到和孩子一起吃饭。
常常是给孩子弄个小桌子在旁边吃,或是先提前喂饱孩子,家人再一起吃饭。
因为觉得孩子还小、上桌太麻烦、会吃得到处都是、还是妈妈喂比较省心……
那么一起吃饭有哪些好处呢?
有研究表明:
经常与孩子一起进餐,能够促进孩子健康、
培养良好饮食习惯,有助于培养孩子较强的心
理、情感和社交能力;改善行为,提升学习成
绩。
相比这些益处,你会不会愿意克服一下“一起吃饭”带来的小麻烦?
一家人一起吃饭的关键,是一家人说说笑笑,让用餐变得有趣,借此机会和孩子的心灵保持紧密的联系。
二、睡前聊聊天
就像晚餐时间一样,就寝时间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问问孩子是怎么度过这一天的,帮助他们回答得详细一点,比如:“今天最有趣的事是什么?”
然后,爸爸妈妈请务必谈谈自己的一天,和孩子分享一些细节。
比如:
“今天爸爸有件特别高兴的事儿……”
和分享一些自己的信息,正是表明对孩子的重视、亲近、信任,让孩子知道,他对你来说很重要。
三、一起做件事
与孩子建立联系的最佳方式之一就是——一起玩。
当然对于孩子来说,不仅玩玩具是玩,玩游戏是玩,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可以是玩。
这一点爸爸妈妈应该深有体会:
孩子经常在刷牙洗澡吃饭穿衣时突然就玩起来了!
着急的爸妈还经常吐槽这一点。
也正因为如此,爸妈和孩子玩什么游戏不重要,关键是“和妈妈一起”做了一件事。
比如,和妈妈一起:
把家里的脏衣服都扔进洗衣篮;
把干净衣服都叠好了,而宝宝的任务是从
一堆袜子中,整理出两两配对的一双。
孩子们自然会乐于助人,当爸爸妈妈和他们一起做一件事,给他们分配任务时,你正在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感到自己被重视。
四、小小的仪式感
每天做一些小事来告诉孩子:
妈妈有多爱你!
虽然我能理解,爸爸妈妈辛苦工作赚钱,催孩子洗澡刷牙好好吃饭,带孩子打预防针……毫无疑问都是对孩子的爱!
但年幼的孩子是不是能真正理解、懂得、感受到呢?
反正我们大人不能在这方面强求孩子。
那么用孩子更容易理解、体会的方式去表达爱,也是很必要的。
比如:
和孩子商量一个有趣的周末计划;
和孩子说话时全神贯注;
用便条画颗漂亮的爱心贴在宝宝的小书包上……
还有一起笑,就是向孩子们展示你爱他们的美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