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五单元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公开课课件_17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我们在改革中对西方鼓吹的某 些思想和价值观采取了正确的对 策,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团 结等等。
小结:
措施:针对斯大林时期的一些弊端,在经济、 政治方面采取一些改革措施。 赫鲁晓夫 结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 斯大林模式 , 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 _______________ 体制。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 ,1964 年, 赫鲁晓夫 被迫下台。 措施:1985年上台。针对苏联经济发 展面 临 的停滞局面。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 点,后又把改革重点转到政治方面。
动脑筋:如果没有 “八一九事件”,苏联是 否还会存在下去?
苏联解体实质:
社会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实质:
社会制度/性质 发生了变化
苏联解体
冷战结束 标志: 美苏争霸结束
两极格局结束
苏联的 改革与解 体对我国 的社会主 义建设有 什么经验 教训?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 展生产力; ②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 ③正确处理好国内各民族关系; ④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出现的 新思想和价值观要正确认识。
赫鲁晓夫,只识玉米 与肥猪;勃列日涅夫, 勋章大老粗,改革依 然输;且看我,戈尔 巴乔夫,改革耍酷真 功夫!
戈尔巴乔夫 改革
改革重点:首先经济改革
结果:……
改革重点:转到政治方面
结果:…… 新思维…… 民主化…… 秘密公开化…… 一党制变多党制……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 没有取得成果,仓促转向 政治改革,由一党制转变 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 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 趋势随之增强。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1956年,苏共 二十大《关于 个人崇拜及其 后果》
“秘密报告”
报告很大胆, 后果很严重。
赫鲁晓夫改革措施及结果
苏联城市青年出发参加垦荒
推广种植玉米
结果: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
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 济体制。
体制未变,小修小补无济于事
1964年 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黑白相间的墓碑 毁誉参半的一生
赫鲁晓夫的 墓碑用7块黑 白大理石相 向衔接堆砌 而成,代表 了赫氏毁誉 参半的一生
勃列日涅夫改革
经济改革重点:
重工业 结果:
苏联的综合国力 特别是军事实力有所 提高,但没有能突破 斯大林模式,反而使 这一体制更加僵化。
安德罗波夫
契尔年科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
立陶宛人民示威游行,要求从苏联独立出去
立陶宛庆祝独立
八一九事件: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叶利钦VS 戈尔巴乔夫
谁 是 最 后 的 赢 家 ?
VS
权 力 高 端 的 博 弈 ,
苏联解体:无可奈何花落去
苏联解体
直接原因 : 八一九事件
根本原因: 斯大林模式的的弊
端(高度集中的经
济政治体制的弊端)
中国和苏联所进行的改革为什么 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①我们在改革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 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人民 的拥护和支持。
②我们在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和社 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 导地位不动摇,具有明确坚定的指 导思想。
③我们在改革中重视国内民族问题, 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有效地发挥了 国家职能。
戈尔巴乔夫
八一九 结果:1991年 年“ 苏联解体
事件”直接导致
知识回顾:斯大林时期苏联确立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Fra bibliotek体制有何弊端?
经济上:①优先发展重工业,国 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②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完全采用 行政手段制定计划,严重违背市 场规律
③严重损害农民的利益,农民生 产缺乏积极性,农业落后。
④经济效益低下,资源耗费大。
政治上:权力机 制领域是“斯大 林模式”,权力 高度集中,忽视 民主法制建设, 体制僵化,形成 斯大林个人专权 和晚年个人崇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