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典型事迹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业典型事迹材料
创业典型事迹材料
篇一:
自主创业典型事迹材料自主创业者的基本资料:
姓名:
尹刚性别:
男学院:
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专业:
水利水电工程年级:
09级(本科)学号:
0943062172联系方式:
15196634109籍贯:
四川安岳个人履历:
1997-201X就读于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石羊镇双龙街乡的五峰村小学 201X-201X就读于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石羊镇双龙街乡的双龙
初级中学 201X-201X就读于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的四川省安岳实验中学 201X年至今就读于四川省的四川大学照片:
我们的共识:
1)商业是冒险者的游戏。
本来我们可以像一个普通的学生那样生活在校园里,本来我们可以找个稳定的工作、娶一个不美也不丑的老婆、生两个孩子大的是哥哥小的是妹妹然后等儿子结了婚、女儿找到了真爱我就可以每天过着钓鱼、和老伴去看日出日落的日子。
可是人生太过短暂如果问我为什么痴迷于商业?因为我不甘心此生就这样单调平凡地度过。
2)科技强国教育兴国。
一个国家的兴衰在小学黑板上就可以看出未来的发展方向。
具体创业事迹:
1)、201X年7月7日成功注册了“成都起跑线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公司地址:
双流东升街道广场路46号(双流中学正对面);占地:
350平方米公司管理层人数:
5人;教师人数:
50-100人。
股东:
尹刚50% 卓越50%(后来股东有:
尹刚40% 卓越40% 喻小葵20%)董事及监事:
尹刚总经理:
卓越教学总监:
喻小葵2)、201X年7月3日,成立了成都起跑线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的第一家分公司;公司地址:
双流吴家坝中街93号7幢一单元(双流实验中学正对面)公司管理层人数:
4人;教师人数:
50-100人。
股东:
尹刚50%卓越50%(后来股东有:
尹刚40% 卓越40% 喻小葵20%)董事及监事:
尹刚总经理:
卓越教学总监:
喻小葵 3)、201X年9月1日,成都起跑线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书店)注册并开始进行图书销售;公司地址:
双流东升街道广场路46号(双流中学正对面);书店店长:
尹刚工作人员:
2人。
现在公司总投资50余万,第一年实现盈利20万左右;公司的理念:
赢在起跑线!一步领先,则步步领先!公司相关图片:
下图为公司的LG(商标);下面是成都起跑线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总部的相关资料: 1)、宣传资料图片集(部分):
2)、公司经营图片:
起跑线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总部相关图片:
第一分公司的图片:
起跑线的基本理论:
篇二:
大学生创业典型事迹经营健康放风梦想——刘高威同学创业
事迹刘高威,201X年9月进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攻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201X年6月毕业后,在中国龙工(福建)机械有限公司从事工装设计与制造工作。
201X年3月辞职,开始自主创业,从事家用、商用水处理设备销售。
201X年3月申请YBC援助,并于当年12月获得援助。
201X年5月成立“威斯梦水家电商行”。
也许有过太多生活的磨砺,他对能给人们带来快乐健康的事业倍感珍惜。
他认为,无论做什么,最重要的是能够坦然的乐在其中,通过自己的努力给人们带来更健康更精彩的生活。
201X年对刘高威来说,绝对是难以忘怀的年份———在这年5月份,他拥有了自己的事业(威斯梦水家电),并在年底破百万的营业额,赚到了对于他具有生死意义的第一桶金,他所代理的“Angel安吉尔”牌净水设备销量在龙岩同行业中名列前茅;在这年12月份,他的经营项目成为YBC的扶助项目,获得创业导师的辅导和创业基金,为他事业的后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当我接受龙岩人民广播电台就业创业与你同行频道采访时,我的内心充满了兴奋与自豪,但我更有一份责任和信心,就是一定要把我的事业做得更好更强!”刘高威说,当时节目主持人小雪问他有何创业感言,他只说了一句话:
“我们的创业团队虽然年轻,但我们的团队是充满着活力、富有创新并深感责任与使命,我们一定能为龙岩就业创业做出重要贡献。
”和刘高威认识的人总能感受到他这位闽西人特有的豪气与激情——喝酒总是一口干;唱歌却更喜欢民族与美声,他说这样更能抒发情感。
朋友戏说他缺少商人的诡谲,而他总是认真地说,我不是商人,我是“80后”的创业青年!是呀!一位“80后”创业青年,会有怎样的创业故事呢……创业的种子在校园埋下 201X年9月,刘
高威从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第二中学考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
程系,开始了三年的大学生活。
也许是家境的贫寒,大一的刘高威除了学习外,他此时想的最多的是如何利用课余时间去打工挣钱,一方面可以减轻家庭负担,另一方面可以提前体验社会的酸甜苦辣。
开始,他在一家海鲜排档做传菜生,可是,他马上发现,这条路不是他的兴趣所在———他觉得工作单调,学习机会少。
与身边的同学朋友们相
比,刘高威有年龄上的危机感,他希望得到的那份工作,除了能够解决生存问题之外,更重要的还是能让他积累经验、拓展人脉,使他能迅速成长。
于是,他开始把目光转向其它领域。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老百姓的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
大城市的中国人开始讲究生活的品质,注重身体健康。
龙岩市区的自来水硬度偏高、漂白粉多,居民大多饮用桶装水。
但桶装水售价5至10元,价格偏高,大多数
居民只用桶装水解决饮用和泡茶用水。
如何让居民用上经济、安全、方便、时尚的饮水方式,直饮机的出现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
刘高威凭借他敏锐的市场嗅觉第一时间发现了这一商机。
在201X年以前直饮机在龙岩还属于导入期,不被大众所接受。
刘高威只好利用课余时间边了解直饮机边做其它产品销售。
曾经做过“移动动感地带手机卡的校园代理”、“MP3专卖合作”、“电脑专卖合作”等各种各样的校园市场合作项目,刘高威便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校园市场的经销人,欣喜于成功的同时也让刘高威赚到了第一桶金……从此刘高威便不
再为上学生活费而发愁了,也不再因看到父母为了自己的学习而日渐柔弱的背影而暗自伤心!有朋友曾问过刘高威,当他可以依靠自己的劳动支付大学生活费时是何心情?他很自豪地告诉我,就是从这时起,他变得自信了,也萌发了大学毕业后要自己创业的念头。
可能是因为刘高威在大二的时候就能把校园市场的开发、经营做得如此出众,因此,他赢得了同学们的尊重和信任。
在他读大三时,刘高威当选为系学生会主席。
他成了名副其实的学生领袖,知名度越来越高。
这为他进一步开发和经营好校园市场、为学校开展各种活动争取赞助打下了更好的基础。
大学三年,刘高威是边读书,边实践着如何经商。
这样的经历让他变得性格开朗,懂得与人打交道,在做事待人方面积累了很多对日后创业很有价值的经验。
筹借创业金圆创业梦
201X年6月刘高威大学毕业,来到一家业内很有名气的企业工作。
刘高威心里很清楚,他不会在这家企业干很久。
他之所以选择这家企业,是因为虽然有了想法,但刘高威缺少项目的启动资金,缺少经营的实战经验,这样的创业难免会成为空中楼阁。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高威从系团总支书记曹熠城老师口中得知YBC这个组织。
他立即查找到了相关的资料,并对这个组织进行了更加详细的了解。
他发现YBC所
提供的正是自己苦苦找寻又最缺乏的两样东西——资金和经验,便立即向YBC龙岩办提交了创业扶助申请的材料。
他的创业项目通过了YBC的审核,并得到了创业项目的导师,接受在创业方面导师一对一的专业指导。
但当时YBC龙岩办刚成立,到后期YBC活动又多,申请的资金到12月份才到位。
刘高威说,当时真是困难,我和合作伙伴二个人都是大学刚毕业,又没有什么家庭背景,只有四处筹借了20多万元。
201X年5月,福建省龙岩市威斯梦水家电正式注册成立。
这家业务主打提供“Angel安吉尔”牌为主的净水设备销售、安装调试、售后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化公司,为用户提供安全、健康、时尚的饮水方式。
创业路上遇拦路虎公司刚成立,流动资金短缺,人脉关系少。
开业不久就遇到了销售难题,一个月的销售额才二三万,还不够场地租金和人员工资,更谈不上还借来的钱了。
但他们有自信、拼搏、吃苦、团结的信念。
公司凭借着团队的力量,创新学习不断壮大自己,慢慢突破公司的发展困境。
面对着不断倒闭或转型的同行业企业,他们依然执着于自己的计划、自己的梦想,决不放弃!到201X 年年底,威斯梦水家电商行在全市已拥有4家专卖店,每个大型商场都设有专柜;经营范围已扩展从事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电子业、制药业用超纯水设备,桶装水设备等大型农用、商业、工业水处理设备;年营业总额突破千万元大关,这在龙岩水处理行业是史无前例的。
有朋友问刘高威,成功的关键是什么?他说,是一个好的团队。
他和合作伙伴,真是志同道合,相互信任。
这种信任不是说在嘴上,而是发自内心,体现在行动上。
而他们二人在性格、专长和知识结构上的互补性,又是这个团队具有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在年底聚会上,刘高威面对全体员工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梦想和自信点燃了威斯梦人创业的火把,执着和用心实现了威斯梦创业之火的加速燎原,创造出威斯梦亮丽的今天!威斯梦的发展不仅是企业自身的发展,也是大家共同的发展,更是与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所有威斯梦人都应为“推进水技术应用,为人类提供安全、健康、时尚的饮水方式”的企业发展使命同甘共苦、携手前行。
这就是一位“80后”创业青年的创业故事!
篇三:
创业个人事迹材料十佳创业青年典型材料梅田湖镇:
付国强付国强,梅田湖镇益康三化多氧水公司总经理。
从1997
年到广东省帆洋饰品有限公司打工,到201X年自己创办雅惠饰品加工厂,201X年创办梅田湖镇益康三化多氧水公司,走过了一段艰辛创业风雨路程,也取得了创业的丰厚回报。
201X年,他创办的梅田湖
镇益康三化多氧水公司实现总产值达100多万元,利税1万多元,安排下岗工人和农村剩余劳动力5人,为我镇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不甘贫穷,立志创业。
付国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
1976年出生在梅田湖镇金鸡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
1995年高中毕业后,就跟着父亲在家里种田,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仅能维持生活的温饱。
90年代末,沿海地区经济飞速发展,日新月异,年轻气盛的
付国强也有了一种外出闯一闯的念头。
1997年5月,付国强跟着几位在外打工的朋友来到了广东省佛山市打工,那时的佛山正是全民创业、全民经商的时代,家家户户办企业、跑市场,置身其中,就像看电影镜头,目不暇接。
他一边打工一边想:
佛山的企业遍地开花,如雨后春笋,而且有的人也是空手起家然后逐步发展壮大的,我为什么就不能像他们一样办一个企业呢?一个年后,他萌发了自己办厂的念头,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市场调查,最终将自己的创业项目锁定在自己打工比较熟悉的饰品加工上,公司一炮走红,每年利润都在10万元以上。
201X年7月,在梅田湖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付国强转让了因金融危机勉强维持的饰品加工厂,在自己家乡里办起了一家纯净水生产企业,走出了创办企业、改变贫穷的第一步。
二、努力创新,艰辛创业。
俗话说:
万事开头难。
企业创办之初,我也走过了一段艰辛之路。
企业刚创办时,只有我一个人,我既是采购员、推销员,又是生产工人和货物搬运工。
公司所在的位置,离梅田湖镇政府还有
1.5公里。
当时我的产品主要是乡镇政府各部门,每次为了及时把
水送到,早晨
三、四点就要起床,用板车将桶装水拖运到镇政府,然后随便买点吃的就算早餐吃,有时连吃东西的时间都没有,就饿着肚子。
虽然吃了这么多苦,但由于自己经验不足,产品品种单一,再加上交通不便,成本高,几个月下来,企业没有赚到钱,到了年底,企业几乎到了停产边缘。
是放弃办厂,还是重整旗鼓,从头重来?在徬徨、犹豫、苦闷阶段,梅田湖镇政府和信用社伸出了热情援助之手,201X年2月,在镇政府的支持下,信用社给他发放贷款5万元,重新进行生产,并改进了生产设备,将自己生产的纯净水提高了一个档次。
为了拓宽销路,打开市场,付国强在华容县城联系了十多个送水点,遍地刷写广告提高知名度。
终于,产品在县城打开销路,现在,“益康三化多氧水”日均销量1000桶。
从此,企业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天地。
201X 年7月,他又出资10万元,买下了原街道食品厂后面空地,企业规模又一次得到扩张。
三、搏击商海,诚信创业。
企业要发展,要壮大,质量是根本,没有可靠的质量作保证,产品难有市场。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我自己亲自操作,掌握技术要领后,再传授给聘请的师傅。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付国强又专门购进了一套质量检验设备,严把质量关,公司生产的纯净水合格率都是100%。
并且为了保证安全放心,每生产一次批次的水,他都亲自装上一瓶存挡,预备随时进行质量检测。
严格的质量保证换来了市场的信任,三化多氧水获得了和本县其他如“南山矿泉水”等知名企业同台竞争的机会,逐渐打开了市场。
四、富而思源,勤俭创业。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经过两年的探索与磨练,企业有了一定的基础和知名度,付国强和他的纯净水公司在梅田湖逐渐获得了较高的知名度,他的水也先后获得了诸多的荣誉。
有的人对他说:
你现在是一个大老板了,该享享福了。
听到这样的话,他总是一笑了之。
他心里知道,公司能有今天,不仅仅个人吃苦闯出来的,更是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关心、帮助得来的,是家乡的百姓群众支持得来的。
赚到了一点钱,首先想到的不应该是讲享受,而是要富而思源,把有限的钱用到扩大再生产上,用到支援家乡建设上。
于是,付
国强开始了自己的计划,先是免费为梅田湖敬老院赠送水,按每位老人一个月两桶的标准,不收一分钱,并公开承诺,企业办到哪一天,老人们免费喝水就喝到哪一天。
后来,家乡交通建设资金困难,为保证通村公路建设顺利完成,村干部到处筹集资金,付国强听说后,主动找到村支书,捐出自己辛苦赚来的1万元。
发展无极限,追求无止境。
付国强经常说到,人的一生,在不懈追求,不懈创业中度过,更有意义和价值。
今后,一定要做大做强企业,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使公司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并带动着更多的有志之士投入到创家业、办企业、干事业的洪流中,为建设和谐新干、小康新干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粮食加工我的成功之路我是四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励家村前励组村民赵晋成如今正值不惑之年。
“海纳百川,有容及大”,溪流由滴水而汇成海洋,面对四通公司今天的成功与名望,我不禁感慨万千,往事如烟,可堪回首??十几年前,我才刚刚成家不久,却遭遇了一些飞来车祸,险些成为废人,不仅身受针石之苦,而且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负债累累。
而励家村人多地少,单一靠种地很难维持生活,在几个兄弟姐妹的帮助下,我做起了倒卖鸡蛋的小本生意,几番寒暑,几番风雨,一晃两三年过去了,手中稍微有了点积蓄。
这时我搜集到一个重要的信息,许多农村人在沈阳、抚顺等地做生意,但只能用火车捎带货品,不仅数量有限,而且受时间限制,十分不便,于是我想,如果有一辆车配货,不但能满足需求,而且效益一定十分可观。
我不顾妻子的劝阻,东拼西凑买了一部解放牌大汽车,开始往城里送货,因而从此与杂粮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为别人带货的同时,我自己也捎带了一些货品,回来经加工后,在市场上零售;久而久之,经营的品种也逐渐增多,而小米的需求量超出其他种类。
几个加工点加工的几乎都是我的货。
一九九八年,小米成了销售的主导产品,经我销往吉林、黑龙江和周边的几大城市,生意大了,买卖火了,年底我又更换了两辆大货车,同时承包了一个粮谷加工厂,新的事业之旅开始了。
然而没有一个人做事总是一番风顺的,我也不例外。
二三年春,我从佳木斯提取了三百吨红小豆,货一到家,连连跌价,两个月不到,赔了十几万元。
惨痛的代价使我总结出一条教训,知识的匮乏,信息的闭塞,是这次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
我开始学英文,买电脑上网??面临市场经济的机遇和挑战,二三年初,我适时在工商部门注册成立“四通股份责任有限公司”,在镇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扩大生产规模,兴建了平方米两千平方米的厂房,增添玉米片膨化设备,招聘高级技师,利用当地盛产的玉米,转化饲料进行深加工。
二四年初,我公司与加拿大独资,大连天地人有限公司结成联袂,创建“天帮”牌猪用系列产品,并已成功投向市场,该产品预计年转化玉米五千吨,饲料四千五百吨,产值千万元,利税三万余元。
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而公司主导经营的小米、玉米楂、玉米片通过联网,已销到深圳、广州、武汉等南方各大城市,其产品因货真价实,品味独特而供不应求,随着产品的热销,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也为下岗人员和剩余劳动力五十多人提供了再就业的机会。
不经历风雨,见不到彩虹;今后我将一如既往,一往直前地推进我所热爱的事业,为励家镇的经济发展服务。
机械制造铸就成功路(励家镇双岗子村刘刚)我叫刘刚是双岗子村村民天工机械制造公司经理。
今年四十一岁靠机械加工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初中毕业以后,我没有旬其他农家子弟那样或是务民,或是经商,而是选择了靠技术发家致富的着道路。
凭着小时候对机械的爱好和九年义务教育的功底,我自己悟起了电焊技术。
我先是到电焊修理部附近暗中“偷光”,之后再买来必要的设备和配件,自己练习。
虽然我并不聪明,但我相信:
勤能计拙,熟能生巧,功到自然成。
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手也烫了,眼也花了,衣服也“穿”也了几个小洞??终于我完了平生第一件作品——一个美观而又坚固的铁门在我手中诞生了。
从此,我自立门户,在自己家中成立了修理部,给人们做大门,车棚等,创业的过程是艰难的,有时候活很少,我就自己研究技术,有时候活很多,很急,常常忙得团团转,眼睛都熬红了。
刚开始效益不是太好。
有人劝我打“退堂鼓”。
我都坚持已见,我想,任何事情都得经历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成功有是一天两天的事。
拿我们乡下人的话说,: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
因此,我购买了相关书籍,努力钻研技术,熟练掌握技巧,争取把最好的产品展示在人们面前。
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虽然没有产生很大的效益,但我还是坚持到镇里去发展,
那里一来人流物流量大,二来信息灵敏。
于是我开始了第一次动迁。
之后我转变了经营观念,由以前的大门,车棚改为加工粮食用的设备,开始生产各类加工粮食用的机械,由于产品质量好,加之市里人都爱吃深加工过的粮食产品,如小楂子,因而这类粮食加工机械特别好卖,产品供不应求。
人手不够用,我开始雇工十人,每人每月计件开资,员工多则每月千元,少则每月六七百元,产品基本上随产随销,近则本地及周边乡镇,远至辽吉黑再中转至全国各地,目前,只有海南和新疆二省区没有我生产的粮食加工机械。
再后来,我先租后买下了镇机械厂,定厂名为“励家粮食清理设备厂”,并荣登辽西蒙东信息网络图,号称“天工机械制造”。
然而我毕竟是个农民,虽然委多年不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但我的粮食清理设备,其实质是充分挖掘粮食的附加值,充分体现粮食的价值,我不会小富即安,我要多生产出一些好的粮食加工产品,以更好的服务于中国农业,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
(王海军整理)杂粮运销大户娄云飞(励家镇娄家村娄云飞)我叫娄云飞,是娄家村村民。
现年三十三岁,九二年高考以几分之差,使我与大学无缘。
但我坚信:
“榜上无名,肢下有路”。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我并未因落榜而灰心丧气,而是静下心来琢磨自己将来的出路在何方。
经过一段时间的前思后想,我认为与其守在家里足不出户,还不如外出做点小本生意,一来赚钱比较快,二业可以有机会见见外面的世界;当时我们村里有很多人都去城里卖杂粮,我也跟着去了,开始做起了小买卖。
寒来暑往,秋收科藏,一晃儿在城里度过了两个春秋。
我在日积月累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现在城里人生活水平有了很朋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健康观念日益增强,许多人爱吃农村的小米,小楂子等五谷杂粮。
我想,如果回家开个加工厂,利用家乡丰富的农业资源,加工小米,小楂子出售,销路一定会好。
第二年春节刚过,我就把这个想法和父亲说了。
父亲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发展方向,很支持我。
于是我开始了自己的创业。
自己的钱不够,就多方筹措资金,购买设备,翻盖厂房,开始加工小楂子。
由于当时资金有限,我只买了几样必要的设备,也没有雇工,多数劳动都是自己和家里人干。
我们自己磨,自己筛,自己选购原料,自己到市场上销售。
由于我讲
究信誉,保证质量,所以销路十分畅通,产品供不应求,逐渐地开始雇工劳动,自己腾出时间联系业务,生意也越做越大。
如今,我已拥有固定资产三十多万元,年加工玉米二百多万斤,产品销往我省十多个城市,并远销到吉林、哈尔滨等地,在不远的将来,我还要再扩大生产规模,并将产品进行绿色注册。
现在,我虽然小有成就,但归根结底我的成功离不开党的富民政策,是时代给了我发家致富的机会。
因此我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追求和向往。
令我欣喜的是,今年五月我已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是我多年来艰苦努力的最好的证明。
我相信,在党的富发政策的引导下,国家会更富强,人民会更加安居乐业。
社会将更加进步,我的粮米加工厂也会越做越大,越做越强,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生猪及饲料经纪人(励家镇平房村崔文利)我叫崔文利,是平坊村二组村民,如今已过不惑之年。
回想我的创业经历,可谓坎坎坷坷,一言难尽。
当年,家是普通中的普通,人是平凡中的平凡,和许多农村青年一样,也曾有过雄心壮志和梦想;残酷的现实一度使许多人放弃壮志激情,而我却从未被困境所束缚,从未被失败击倒。
我想,万丈高楼平地起,英雄不怕出身低,只要艰苦奋斗,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一样可以有所作为,插上致富的翅膀。
最初我选择了边种地边做小买卖的方式,农忙时在家务农农闲时外出经商,这样我一方面积累了虽然不很多但却十分必要的资金,同时也使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
我知道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精彩。
但是,农业是基础,没有农民的富裕,终究是虚假的繁荣,根本谈不上“共同富裕”。
所以我想,应该创造一种环境使自己处在这样一个位置:
既能满足城市的消费需求,又能为广大农民致富铺路,同时也带
动自己家庭的经济状况越来越好,才是一个比较完美的事业。
经过
几番选择,最后我把目标锁定在生猪收购上,当时农民养猪的热情远不及现在,大型养殖户少,分散养殖较为普遍。
由于没有形成规模效应,猪的销售也就成了问题,常常有想卖猪的找不到收猪车,收猪车也不能及时收足生猪的情况。
于是,我开始为二者牵线搭桥,保证收猪车及时收到生猪,养猪户能及时将猪卖出。
这样,收猪车开篇四:大学生创业典型事迹材料大学生创业典型事迹材料李X X,中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