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职业中专计算机教学中自主学习策略的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职业中专计算机教学中自主学习策略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2-06-17T05:34:11.464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第2月第4期作者:胡朝晖
[导读] 在计算机教学中应该运用自主学习策略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胡朝晖
湖南省澧县职业中专学校
【摘要】在计算机教学中应该运用自主学习策略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分析探究能力,把学到的计算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从而促进中专计算机专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自主学习;中专;计算机教学;策略
社会发展进入到知识经济后,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计算机操作能力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人才的一个重要指标。
因此,利用中专计算机教学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十分重要。
教师在教学时,要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帮助学生更加熟练地去掌握计算机操作,为学生走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要不断与时俱进,加强对教学方式与内容的优化,不断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我国教育改革注入新鲜血液。
一、中专计算机目前的教学现状
在中专计算机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存在着很大的不足,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中专的计算机课程中,教师没有很好地认识到计算机对于学生的提升作用,认为中专的计算机课程只是一个摆设而已。
教师不重视教学,学生也就非常自然地不会重视自己的学习,这就严重地导致中专计算机的课堂教学不高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被调动起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力不足,导致了一些自制力与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没有进行有效的学习,这就导致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得到提升。
二、职业中专计算机教学中自主学习策略的运用
(一)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分层教学
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智能水平、学习习惯、知识基础等,都是选择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
因此,我们在上课之前要对自己所带班级的学生进行深入了解,调查研究学生的这些特点,掌握实际情况。
然后根据情况制定讲课的内容、重点和进度。
这种有的放矢,因人因时而异的方式,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二)合理分配教学课程,突出重点
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发展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专业。
因此,计算机专业的学习重点是基础知识和创新意识。
一切的创新皆源于对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
首先,教师要采用更加现代、直观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运用更加新颖的教学手段,摈弃“填鸭式”教学模式采用先进的工具,建设较为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利用大屏幕投影进行直观教学。
建立网络教学系统,建立和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发挥虚拟教室、远程教学、分布式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技术的作用。
积极实施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组织教师收集、研制和使用多媒体CAI课件,部分课程(如公共基础课、多媒体基础等)应以CAI教学为主,积极以适应计算机学科以及其他学科的教学要求。
其次,教师要在专业知识教学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老师应该以学生为主,给学生适当的自主空间,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
比如说,设计一个方案,老师提出一些具体要求之后,由学生大胆的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且使学生能够得到足够的动手实践时间,放宽学生的使用途径。
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快速的成长,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在最大程度上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培养兼具理论知识与创新能力的新型计算机专业人才。
因此,科学的教学课程安排应当适当增加实践课的比例,这样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加全面性的人才。
(三)互动交流,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采取措施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才能乐于学习,进而提高自身素质。
这就要求老师在入学时就让学生了解社会各个行业的计算机应用和需求情况,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样学生才会自觉地配合老师,积极地参与到老师的授课当中,完成老师的教学内容,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素质。
在授课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将学生们分成若干个组,通过竞赛的形式参与问题回答,对于表现好的要进行表扬,对于表现相对差点的也不能批评,要进行鼓励,这样他们才不会丧失信心,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更为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注重实践,重在操作
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不断地上机时间,才能发现问题,才能更准确的理解、应用计算机。
目前,计算机实践课程主要以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为主,如在程序设计中,学生上机多数是将书上的程序作业在计算机上运行一遍,形式单调,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不能够对课程内容作深入的理解。
实践课程除了完成作业外,应加强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增加课程设计的内容。
教师在设计实践课程题目时,应根据学生学习程度的差异和兴趣爱好的不同,设计不同难度、不同内容的课题,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五)科学评价,鼓励学生
以往的考核几乎都是笔试,学生学计算机如同学语文、政治一般,去背书本上的知识,对计算机课程的掌握,大多只限于理论方面,在实际应用中总是觉得难以动手。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考核方法做了改革。
现在除笔试外,更加大了上机考试的分量,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
考核方法分成两个部分:笔试考核和实践能力考核。
笔试考核:主要对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进行考试。
实践能力考核又分成基础考核和能力考核两种:其一,基础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以上机作业作为考核依据。
其二,能力考核: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实训作为考核依据,根据学生对实训课题完成的程度、设计的效果和创造能力进行评分。
三、结语
总之,在中专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只有掌握自主學习能力,才能够有效掌握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才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多变的发展形势。
这就要求中专院校的教师,应转变自身的传统教学理念,将学生真正放到教学的主体地位中,这样才能增强自主学习能力,促进计算机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洋滔.职业中专计算机教学中自主学习策略的运用分析[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2020.
[2]徐杨杰.中专计算机教学中自主学习策略运用分析[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4):2.
[3]王春胜.新形势下的中专学校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J].家庭生活指南, 20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