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5年城市规划实务:自行车停车设施设计模拟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2015年城市规划实务:自行车停车设施设计模拟试
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某些具有特殊造型的建筑物、道路、场地可利用CAD技术设计、表达出来,而用传统手工方法很难做到,这体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图像处理技术。
A:使规划设计成果、建设项目申请与审批的成果更精确、更详细
B:使设计成果的表达更加直观、丰富
C:能够减少差错和疏漏
D:能够突破传统设计上的某些局限
E:经济政策
2、将两个独院式住宅拼联在一起,每户三面临空,平面组合较灵活,采光通风好,能减少市政设施的投资。
这是住宅的特点。
A:独立式
B:联排式
C:双联式
D:单元式
E:经济政策
3、居住综合体是指。
A:居住和工作布置在一起的一种居住区组织形式,可以由住宅与商业、文化、办公以及无污染工业等相结合
B:伴随着解决城市问题而发展的,都被当作组成城市的基本单元,所强调的规划原则在西方国家也一直在实行,只是在不同经济体制、不同国情下的建设方式、空间形态等有所不同
C:将居住建筑与配套服务设施组成一体的综合大楼或建筑组合体
D:在小区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发展而来的综合建筑组合体
E:综合治理
4、城市居民的对城市的生态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城市不光生态功能健康,而且能为城市居民提供健康的心理环境。
A:基本需求
B:安全需求
C:发展需求
D:自我实现需求
E:经济政策
5、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划分错误的为。
A:城镇化的停滞阶段
B:城镇化的跳跃发展阶段
C:城镇化的启动阶段
D: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
E:综合治理
6、消火栓沿道路设置时,消火栓距路缘不大于2 m,距建(构)筑物外墙不小于m。
A:3
B:4
C:5
D:6
E:经济政策
7、居住区道路规划的基本要求中,出入口的设置应考虑车行、人行的主要交通流向,车行出入口不应设置在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以及道路交叉口m范围内。
A:60
B:70
C:80
D:50
E:综合治理
8、由社会剩余物资的交换和争夺而产生的,也是社会分工和产业分工的产物的是。
A:国家
B:经济
C:民族
D:城市
E:综合治理
9、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是城市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道路上各类交通汇合、转换、通过的地点,也是管理、组织道路各类交通的控制点。
A: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
B:城市道路交叉口
C:城市道路平面规划设计
D: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
E:经济政策
10、地方性物流中心用地一般为左右,以食品和日用品等生活资料的存储和配送为主。
A:1~5
B:1~10
C:5
D:40
E:综合治理
11、雨水管道在满流时的最小流速应。
A:大于或等于0.55 m/s
B:大于或等于0.65 m/s
C:大于或等于0.75 m/s
D:大于或等于0.85 m/s
E:经济政策
12、建筑物各类组合空间,由于其性质的不同必然有之分。
A:主与次
B:大与小
C:远与近
D:闹与静
E:经济政策
13、一般有快速路网的城市,市区互通式立交中心间距等于主干路间距,约为,郊区可适当加大。
A:1.0~1.5 km
B:1.5~1.8 km
C:2.0~2.5 km
D:2.0~3.0 km
E:经济政策
14、城市公共供水系统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不属于其组成部分。
A:取水工程
B:净水工程
C:自备水工程
D:输配水工程
E:经济政策
15、平原河网地区的城市必须重点分析的情况。
A:水文和地基承载力
B:地形条件
C:地质构造
D:地下矿藏
E:综合治理
16、受风险性生态要素影响的地区不包括。
A:地质灾害危险与水土流失严重地区
B:基础设施防护地区
C:洪涝调蓄地区
D:水环境与水源保护区
E:综合治理
17、在建筑中承受各种荷载,起骨架作用是。
A:建筑结构材料
B:围护和隔绝材料
C:装饰材料
D:其他功能材料
E:经济政策
18、要实现地方化经济就要求这个生产厂与同类厂布置在一起,由于生产厂的集中而降低生产成本。
这种经济性来源不包括。
A:生产所需的中间投入的规模经济
B:生产所需的直接投入的规模经济
C:交通运输的经济性
D:劳动力市场的经济性
E:综合治理
19、我国木构建筑正面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开间”,汉以后只在最高等级的建筑中出现。
A:三开间
B:九开间
C:十一开间
D:十二开间
E:经济政策
20、我国城乡规划实施管理体系的构成不包括。
A:城乡规划实施的经济规划
B:城乡规划的实施组织
C: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
D: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
E:综合治理
21、下列选项中属于影响城市规划实施基本因素的是。
A:建设用地的管理
B:城市规划的体制
C:建设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
D:社会监督
E:综合治理
22、居住区绿地一般面积不大,应处理好绿化和各种设施的尺度关系,按照行为心理规律,塑造宜人的场所,也可增加文化元素,烘托居住区文化氛围,这说明绿地的规划设计应具有。
A:可达性
B:功能性
C:亲和性
D:经济性
E:综合治理
23、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思想基础是。
A:理想社会主义
B:空想社会主义
C:现实社会主义
D:幻想社会主义
E:综合治理
24、城市垃圾收集过程通常有的方式中,方式主要用于高层公寓楼房和现代住宅密集区,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方便卫生的优点,大大节省了劳动力和运输费用,但一次性投资很高。
A:垃圾箱(桶)收集
B:垃圾管道收集
C:袋装化上门收集
D:垃圾气动系统收集
E:经济政策
2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客运站布置方式的是。
A:集中式
B:通过式
C:混合式
D:尽端式
E:综合治理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
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 分)1、刘某因超载被公路管理机关执法人员李某拦截,李某口头作出罚款2万元的处罚决定,并要求当场缴纳。
刘某要求出具书面处罚决定和罚款收据,李某认为其要求属于强词夺理,拒绝听取其申辩。
关于该处罚决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
A.该处罚决定不成立,刘某可以拒绝
B.该处罚决定违法,刘某缴纳罚款后可以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
C.该处罚决定不成立,刘某缴纳罚款后可以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
D.该处罚决定无效,刘某可以拒绝
E.该处罚决定无效,刘某可以拒绝并对其所属单位提起诉讼
2、下列关于总平面的功能分区与交通组织叙述正确的是。
A:交通组织是建设项目各组成功能部分之间有机联系的骨架
B:避免过境或外部车导入,注意不要与人行系统交叉重叠
C:将出入口设在交通流量小的地区,以保证安全
D:在集中人流活动地,减少车流行驶
E:在交通组织综合作业时,要考虑不同运输方式的车流衔接,不同的交通运输工具应有不同的交通线路,并应按其不同的交通流量规律进行交通组织安排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的是。
A:确定近期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确定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和布局
B:确定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
C:确定近期居住用地安排和布局
D:依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确定城市近期发展区域
E:根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提出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应的保护措施
4、城市总体规划附件包括。
A:规划说明
B:相关专题研究报告
C:公共设施规划
D:基础资料汇编
E:城市发展目标
5、在行政程序中,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制度包括。
A:告知制度
B:参与制度
C:听证制度
D:救济制度
E:信息公开制度
6、以下有关临时用地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临时用地范围内不得修建永久性、只能建设临时性工程和半永久性工程设施
B:临时用地不得改变使用性质
C:临时用地的使用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
D:临时用地上的临时建筑和设施应当在批准的使用期限內自行拆除
E:临时用地在使用期限內,如果因国家建设需要该用地时,使用临时用地的单位应当交出该用地,使用单位应赔偿临时用地单位的损失
7、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应当包括__。
A.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
B.建设项目规划选址的主要依据
C.建设项目选址、用地范围和具体规划要求
D.建设项目土地使用合同
8、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的规定,确定风景区规划范围及其外围保护地带,其应依据的原则包括。
A:景源特征及其生态环境的完整性
B:历史文化与社会的科学性
C:地域单元的连续性
D:保护、利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E: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9、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主要包括__。
A.工程地质条件
B.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
C.气候条件
D.地形
E.资源条件
10、《行政处罚法》规定了一系列保证行政处罚公开、公正的制度,包括__。
A.表明身份制定
B.告知制度
C.听取意见制度
D.听证制度
11、拱式结构特别适用于等建筑。
A:体育馆
B:商店
C:展览馆
D:散装仓库
E:小平房
1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内容应包括__等。
A.城市、镇的发展布局,功能分区和用地布局
B.详细规划
C.综合交通体系
D.禁止、限制和适宜建设的地域范围
E.各类专项规划
1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主要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所必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包括近30种化学元素,其中主要的是。
A:碳
B:氢
C:氧
D:磷
E:钾
14、下列选项中,各部分构件属于小木作的有__。
A.梁
B.檩
C.门
D.窗
E.屏风
15、下列属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容的是__
A.古城整体格局的保护
B.古城风貌和传统文化的延续
C.历史地段的保护
D.重点商业街区的仿古重建
E.历史旅游产品的开发
16、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包括。
A:提出重点城镇的发展定位、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控制范围
B:提出市域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
C: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建议
D:区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区域
E:区域内的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
17、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方法包括。
A:立足现状,切实解决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B:确定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和布局
C:确定控制和引导城市近期发展的原则和措施
D:确定重点发展地区,策划和安排重大建设项目
E:确定近期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确定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和布局
18、下列属于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目的的是。
A:提出市域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
B: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目标和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
C:明确市域及各级城镇的功能定位,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对开发建设活动提出鼓励或限制的措施
D:在城市行政管辖范围内,根据城市建设、发展和资源管理的需要划定城市规划区
E:通过不同空间职能分类和管制要求,优化空间布局结构,协调城乡发展,促进各类用地的空间集聚
19、有毒有害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方法中,焚化法的特点有。
A:费用少
B:操作简单
C:占地少
D:对环境影响小
E:效果好
20、城市总体规划纲要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A:分析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B: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C: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
D:确定规划期内的城市发展目标
E:确定城市近期建设的空间布局
21、世界各地的规划和建设主要可以分为类型。
A:城市中央商务区的重塑
B:经济全球化导致的城市体系结构重组
C:全球或区域经济
D:公共空间的完善和文化设施建设
E:城市更新和滨水地区在开发
22、城镇体系的组织结构演变相应经历的阶段有。
A:低水平均衡阶段
B:极核发展阶段
C:扩散阶段
D:高水平均衡阶段
E:集聚阶段
23、根据城市用地的性质、功能、结合自然地形,可将地面规划为。
A:方格式
B:斜坡式
C:平坡式
D:台阶式
E:混合式
24、逻辑规划组合法是针对分析因子之间存在的复杂关系,运用逻辑规划建立适宜性分析准则,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判别分析适宜性的方法。
主要过程包括。
A:确定规划方案及参与评价的资源环境因素
B:对评价的资源环境因素按评价目标和要求进行等级划分
C:制定综合的适宜性评价规则
D:根据评价规则确定综合适宜性
E:确定规划目标及所涉及的因子,建立规划方案及措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表25、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生态系统破坏和环境污染,反过来又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为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包括。
A:火山喷发
B:地震
C:资源浪费
D:生态破坏
E: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