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的特性测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能电池的特性测量
实验目的
1.测量不同照度下太阳能电池的伏安特性、开路电压U0和短路电流I s。

2.在不同照度下,测定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P和负载电阻R的函数关系。

3.确定太阳能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P max以及相应的负载电阻R max和填充因数。

原理
当光照射在距太阳电池表面很近的pn结时,只要入射光子的能量大于半导体材料的禁带宽度E g,则在p区、n区和结区光子被吸收会产生电子-空穴对(如图1)。

那些在pn结附近n区中产生的少数载流子由于浓度梯度而要扩散。

只要少数载流子离pn结的距离小于它的扩散长度,总有一定几率扩散到结界面处。

在p区与n区交界面的两侧即结区,存在一空间电流区,也称为耗尽区。

在耗尽区中,正负电荷间形成一电场,电场方向由n区指向p区,这个电场称为内建电场。

只有p区的光生电子和n区的光生空穴和结区的电子空穴对(少子)扩散到结电场附近时能在内建电场作用下漂移过结。

光生电子被拉向n区,光生空穴被拉向p区,即电子空穴对被内建电场分离。

这导致在n区边界附近有光生电子积累,在p区边界附近有光生空穴积累。

它们产生一个与热平衡pn结的内建电场方向相反的光生电场,其方向由p区指向n区。

这一现象称为光伏效应(Photovoltaic effect)。

图1 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光伏效应的。

当光照射太阳电池时,将产生一个由n 区到p 区的光生电流I s 。

同时,由于pn 结二极管的特性,存在正向二级管电流I D ,此电流方向从p 区到n 区,与光生电流相反。

因此,实际获得的电流I 为两个电流之差:
)
()(D S U I ΦI I -=
(1)
如果连接一个负载电阻R ,电流I 可以被认为是两个电流之差,即取决于辐照度Φ的负方向电流I s ,以及取决于端电压U 的正方向电流I D 。

由此可以得到太阳能电池伏安特性的典型曲线(见图2)。

在负载电阻小的情况下,太阳能电池可以看成一个恒流源,因为正向电流I D 可以被忽略。

在负载电阻大的情况下,太阳能电池相当于一个恒压源,因为如果电压变化略有下降那么电流I D (U )迅速增加。

图2 在一定光照强度下太阳能电池的伏安特性(U max ,I max :最大功率点)
当太阳电池的输出端短路时,可以得到短路电流等与光生电流I s 。

当太阳电池的输出端开路时,可以得到开路电压U 0。

在固定的光照强度下,光电池的输出功率取决于负载电阻R 。

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在最大负载电阻R max 时达到一个最大功率P max ,R max 近似等于太阳能电池的内阻R i 。

R i = U 0/I S (2)
这个最大的功率比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的乘积小(见图2),它们之比为
S
0max
I U P F ⋅=
(3)
F称为填充因数。

我们经常用几个太阳能电池组合成一个太阳能电池。

串联会导致更大的开路电压U0,而并联会导致更大的短路电流I S。

在本实验中,把2个太阳能电池串联,分别记录在四个不同的光照强度时电流和电压特性。

光照强度通过改变光源的距离来实现。

此外,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
P=U·I(4)是负载电阻
R=U/I (5)的函数。

仪器
太阳能电池两块
插件板:A4大小
万用表两块
一个光源:卤素灯
一个稳压源:2~12V,100W
图3 实验装置
仪器调整
实验装置见图3。

1. 把太阳能电池插到插件板上,用两个桥接插头把上边的负极和下面的正极连接起来(串联起2个太阳能电池)。

2. 插上电位器作为一个可变电阻,然后用桥接插头把它连接到太阳能电池上。

3. 连接电流表,使它和电池、可变电阻串联。

选择测量范围:直流200mA。

4. 连接电压表使之与电池并联,选择量程:直流2V。

5. 连接卤素灯与稳压源,使灯与电池成一线,以使电池均匀受光。

实验步骤
1. 接通电路,将可变电阻器阻值调为最小以实现短路,并改变卤素灯的距离或调节光源输出光功率,使短路电流大约为45mA。

2. 逐步改变负载电阻值降低电流,分别读取电流和电压值,记入表格1。

3. 断开电路,测量开路电压并记录。

4. 调节电源功率,调整短路电流约35mA,25mA和15mA,并重复上述测量。

5. 根据表1,用坐标纸或Excel绘出U-I曲线。

6. 根据表2,坐标纸或Excel绘出P-R特性曲线。

7. 计算表格3的物理量。

8.由表格4计算填充因数的平均值。

数据记录表格
表1:测量太阳能电池的端电压U和通过负载电阻的电流I(短路电流I S开路电压U0)
表2:根据表1测量的U和I值计算得到的P和R值
表3:对应于最大功率的负载电阻值R max和根据(2)式计算出的内阻值R i
表4:最大功率P max和开路电压与短路电流的乘积
思考题
1.由表1绘出的伏安特性曲线说明负载电阻R、端电压U及光的辐射强度之间的关系。

2.由表2绘出P-R特性曲线说明在一定的光照强度下,P与R之间的关系。

3.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与光照强度之间是什么关系
4.在一定的负载电阻下,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取决于什么何时输出功率最大且与光照强
度有怎样的关系
5.对于负载电阻较小时,太阳能电池表现出什么特性,而负载电阻较大时有什么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