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现状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50Vol. 31 No. 7Journal of Aerospace Medicine Jul 2020•预防医学•
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现状调查
郁秀峰
[摘要]目的了解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网络直报的现状。
方法调查沈阳市沈北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与传染病的网络直报以及疾病监测状况。
结果调查显示,沈北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与传染病,区级医疗机构网络直报率100% ,社区医院为54. 55%;疫情 管理员中初级或无职称占比较多,计算机专业占比较少,大专学历占比略高。
结论目前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网络直报工作中还存在一定问题,但通过改进对策的实施能够有效解决问 题,促使网络直报质量提高。
[关键词]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R18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 -1434. 2020.07. 048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 病、可能对社会公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重大传染病疫情、重大性食物或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 事件,其对公众健康、社会稳定以及经济发展产生直接影 响[1]。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重要组 成部分,其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扮演着重要角色。
而关于疫情网络直报工作,其全面开展有助于广大群众对 疫情实时情况进行了解,并积极参与防控工作[2]。
对沈阳 市沈北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网络直报的现状 展开调查,并提出相应改进对策,内容如下u
1网络直报现状
1.1直报率全市沈北新区共14所医疗机构借助网络平 台实施传染病疫情传播,其中区级医疗机构3所,网络直报 率为100% ,社区医院11所,网络直报率为54. 55%。
1.2疫情管理员疫情管理员职称、专业及学历分布情 况,见表1。
表1疫情管理员职称、专业及学历分布情况(〃=104,%)人员分布人数占比职称高级4 3.85
中级3937.50
初级或无职称6158.65专业公卫专业4442.31
医疗专业5250.00
计算机专业87.69学历本科1716.35
大专4947. 12
中专3836.54
2网络直报现状分析
2.1设备匮乏全市网络直报工作主要遵循属地管理与分级负责的原则,尤其是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不仅需要 履行自身职责,还应当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所有医疗机构 以及其他责任报告单位所上报的传染病信息进行审核;同时针对无法开展传染病信息网络直报工作的责任报告单 位,应当将其网络直报的工作内容全面承担。
目前大部分
作者单位:沈阳市沈北新区卫生健康服务与行政执法中心,辽宁沈阳110121低级卫生机构未能配备计算机,因此缺乏网上进行直报的 条件,符合网上直报条件的低级卫生机构仅占38%,剩余 机构只能通过人工宣传或邮寄至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由其代录方方式报道疫情,缺乏及时性[3]。
另外,区级疾 病预防控制中心展开网络直报所应用到的计算机等设备,长期未更新换代,因此存在陈旧老化、联网卡顿等问题,或 者部分移动通信设备缺失。
据调查本市区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未有配置提供疫情专用的计算机,容易造成疫情无法 及时且准确上报,进而导致疫情期间网络直报工作质量受 到严重影响。
2.2经费不足时限性与特殊性属于网络直报工作的两大特点,因此在疫情期间从事网络直报的疾控与医疗机构 专职人员,不仅责任重大、工作任务也繁重,再加上没有节 假休息日,使得其心理压力增加。
因此必须在予以直报工 作人员固定工资外,考虑适当增加相应专项工作经费以及 加班费等,体现人文关怀的同时为传染病疫情监测以及网 络系统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2.3人员结构缺乏合理性由于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管理以及网络直报人员中低职称或无职称占比较多,且大部分网络直报人员属于兼职人员,导致其整体专业水 平不高,存在计算机技术较差问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存 在人员频繁调换现象,因而导致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稳定 性,工作缺乏延续性,进而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对网络直报 工作产生不良影响。
2.4管理缺乏规范化部分直报工作单位在使用网络直报系统过程中未能及时将登陆的初始密码进行重新更改,而直接使用原始密码登陆可能会出现账号密码被盗、数据 遭到破坏等问题。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给予部分直报单 位过大的权限分配,导致中心对疫情整体数据安全管理存 在一定困难[4]。
传染病报告卡核对制度建立不完善,容易 导致无法开展网络直报工作的低级医疗卫生机构通过邮 寄方式所寄送的传染病报告卡出现丢失或遗漏等情况,使 寄出卡片数量与收到的数量存在出人。
各级医疗机构针 对传染病(如乙肝、肺结核等)的诊断以及上报标准缺乏统 一性。
部分单位直接将病原携带者也按患者进行上报,病 人反复就诊导致病人反复报告,导致乙肝和肺结核上报的 发病人数高于真实人数,严重干扰临床对实际发病率的分 析与预防控制效果的评价[5]。
(下转第857页)
第31卷第7期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0年7月857
3讨论
近年来,膝关节周围骨折发病率呈上涨趋势,由于其 特殊生理解剖位置,手术固定存在一定难度,极易出现组 织坏死,并发关节功能障碍、感染等并发症,是一种临床较 难处理的骨折。
祖国医学认为,膝关节周围骨折主要是由 于外伤所致,其主要病机为经络不通,气血拥塞,进而筋骨 失养,致使关节运动不利。
治疗则以活血化瘀、舒筋通络 为主要治疗原则。
中药外敷方中,丹参具有通经止痛、活 血祛瘀凉血消痈、清心除烦之效;三棱可破血行气、消积止 痛;莪术可破血祛瘀、行气止痛;川芎、独活具有活血止痛、祛风燥湿、行气开郁之效;姜活具有祛风湿、散表寒、利关 节之功;伸筋草可舒筋活络、祛风除湿;诸药合用,共奏活 血通瘀、消肿止痛之效。
但单纯使用该方式效果仍存在一 定局限,难以达到理想治疗效果。
研究采用桃红四物汤联 合中药外敷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结果显示,与对照 组相比,观察组肿胀、疼痛、瘀斑症状评分更低,H S S评分更 高,提示该治疗方式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膝关 节功能。
分析其原因在于,桃红四物汤方中桃仁、红花具 有活血怯瘀之效;芍药、熟地黄、川芎、当归具有补血养血 之功;生黄芪、党参、茯苓可排脓止痛、补益正气;骨碎补可 补肾强骨、续伤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通经畅络 之效。
现代药理学认为,桃仁、红花具有抗凝血,改善外周 微循环作用;芍药的主要成分为芍药苷,具有扩张血管,增 加血流量,抑制血小板凝聚等作用;熟地黄具有活化作用,地黄炒炭可起到止血作用;当归可改善患者血液微循环,
(上接第850页)
3对策
3.1网络直报系统的运行与维护是疫情期间网络直报工 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政府应当及时向国家相关部委争取拨 款用于网络直报各种设备的运行费用以及维护费,努力解 决网络维护、运转经费不足问题,确保网络直报工作顺利 开展;努力落实部分低级卫生机构(如社区医院等)网络直 报设备的配备;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必须配备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的专用计算机,以确保疫情期间及时 应用。
3.2市卫生部应当对各级疫情管理与网络直报人员的管 理进行加强,尤其针对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医疗保 健机构人员,积极开展计算机相关技术指导培训;对医疗 卫生机构的网络直报专职人员增加人力配置,为疫情及时 上报提供保障;根据实际情况相应的补贴标准政策,确保 疫情期间直报相关工作人员待遇能够落实,维持疫情上报 及网络直报工作稳定。
3.3疫情资料全面分析与利用,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针 对上报疫情资料做到按周、月以及年统计分析,若出现甲 类传染病或符合甲类传染病管理性疾病以及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则需要实时监测,且每日进行资料分析,对疫情态 势进行及时且全面掌握,为快速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便利。
3.4要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按照传染病法定诊断标准严 格执行,努力将传染病实验室特异性诊断率提高,针对传对骨折部位修复起到促进作用[6]。
全方合用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桃红四物汤与中药外敷联合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膝关节功能,促进术后康复。
参考文献
[1]王斌,许环顺,吴莹,等.中药内服外敷联合解剖钢
板固定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的临床观察[J].中华中
医药学刊,2019, 37(4) :948 -952.
[2]武辉,魏兵,全健,等.桃红四物汤对膝关节骨折初
期伤口愈合及膝关节功能评分影响分析[J].现代中
西医结合杂志,2018, 27(28) =3126 -3129.
[3]郑莜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
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39 - 342.
[4]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委员会.胫骨平台骨折诊断
与治疗的专家共识[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5, 17
(0:3-7.
[5]李良文,张勤忠,吴世良,等.温针灸结合功能锻炼
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中医正 骨,2019, 31(2) :77 -79.
[6]陈海波,郑志辉,林淑贞.桃红四物汤联合中药熏洗
对Schatzker V型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愈合 情况及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国药师,2019, 22(8):
1461 -1464.
(收稿日期:2020 - 04-19)
染病实施准确分类诊断以及上网报告[6]。
另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还应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特别是对医疗卫生机构相关网络直报人员)开展强化培训。
参考文献
[1]谢彦昕,施建芳,谢震宇等.浦东新区传染病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分析[J].预防医学,2017,29
(8):825 -827.
[2]梁艺,官旭华,郑立国等.2010 -2016年湖北省学校传
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7,44(21) :4011 -4015.
[3]徐婷婷,覃娴静,冯俊等.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
镇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调查[J].应用
预防医学,2018,34(1):10-13,17.
[4]王玉珏.医院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中存在的问
题及措施[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9,36(4): 436-437.
[5]戴思敏,徐志敏,张利娟等.2015 - 2017年全国传染
病网络直报系统血吸虫病病例报告情况分析[J].中
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9,31 (2): 121 - 125,133. [6]耿晓萃,苗长青,周昌鸿等.2017年某市传染病网络
直报质量、漏报及信息安全的现状调查[J].中国医药
指南,2019,17(9) :295 -296.
(收稿日期:2020-03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