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备考---实验探究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年高考生物对照试验试题分类解析
一、2019年高考生物对照试验试题
1.(2019全国卷Ⅰ-29题)将生长在水分正常土壤中的某植物通过减少浇水进行干旱处理,该植物根细胞中溶质浓度增大,叶片中的脱落酸(ABA)含量增高,叶片气孔开度减小,回答下列问题。

(1)经干旱处理后,该植物根细胞的吸水能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干旱处理前相比,干旱处理后该植物的光合速率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研究表明: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减小不是由缺水直接引起的,而是由ABA引起的。

请以该种植物的ABA缺失突变体(不能合成ABA)植株为材料,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一结论。

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实验目的:;实验预期(结论):
自变量:;因变量:
实验组:;对照组:
2.(2019全国卷Ⅲ-29题)氮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合理施用氮肥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细胞内,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含氮有机物是___________,在细胞核中合成的含氮有机物是__________ _,叶绿体中含氮的光合色素是______________。

(2)农作物吸收氮元素的主要形式有铵态氮(NH4﹢)和硝态氮(NO3﹣)。

已知作物甲对同一种营养液(以硝酸铵为唯一氮源)中NH4﹢和NO3﹣的吸收具有偏好性(NH4﹢和NO3﹣同时存在时,对一种离子的吸收量大于另一种)。

请设计实验对这种偏好性进行验证,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

实验目的:;实验预期(结论):
自变量:;因变量:
实验组:;对照组:
3.(全国卷Ⅰ---37题).[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已知一种有机物X(仅含有C、H两种元素)不易降解,会造成环境污染。

某小组用三种培养基筛选土壤中能高效降解X的细菌(目标菌)。

Ⅰ号培养基: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加入X(5 g/L)。

Ⅱ号培养基:氯化钠(5 g/L),硝酸铵(3 g/L),其他无机盐(适量),X(15 g/L)。

Ⅲ号培养基:氯化钠(5 g/L),硝酸铵(3 g/L),其他无机盐(适量)。

X(45 g/L)。

回答下列问题。

(1)在Ⅰ号培养基中,为微生物提供氮源的是___________。

Ⅱ、Ⅲ号培养基中为微生物提供碳源的有机物是_________。

(2)若将土壤悬浮液接种在Ⅱ号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不能降解X的细菌比例会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

(3)Ⅱ号培养基加入琼脂后可以制成固体培养基,若要以该固体培养基培养目标菌并对菌落进行计数,接种时,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假设从Ⅲ号培养基中得到了能高效降解X的细菌,且该菌能将X代谢为丙酮酸,则在有氧条件下,丙酮酸可为该菌的生长提供_________和_________。

实验目的:;实验预期(结论):
自变量:;因变量:
实验组:;对照组:
答案和解析
1题.答案:
(1)增强(2)降低气孔开度减小使供应给光合作用所需的CO2减少
(3)取ABA缺失突变体植株在正常条件下测定气孔开度,经干旱处理后,再测定气孔开度,预期结果是干旱处理前后气孔开度不变。

将上述干旱处理的ABA缺失突变体植株分成两组,在干旱条件下,一组进行ABA处理,另一组作为对照组,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两组的气孔开度,预期结果是ABA处理组气孔开度减小,对照组气孔开度不变。

解析:
实验目的:验证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减小不是由缺水直接引起的,而是由ABA引起的。

1、自身对照:
对照组:正常条件下的ABA缺失突变体植株
实验组:经干旱处理后ABA缺失突变体植株
2、对照试验:
对照组:不经过ABA处理的ABA缺失突变体植株
实验组:经ABA处理的ABA缺失突变体植株
3、自变量:2个,ABA处理和干旱处理
因变量:气孔开度大小
2题答案:
(1)蛋白质核酸叶绿素
(2)答:实验思路:配制营养液(以硝酸铵为唯一氮源),用该营养液培养作物甲,一段时间后,检测营养液中NH4﹢和NO3﹣剩余量。

预期结果和结论:若营养液中NO3﹣剩余量小于NH4﹢剩余量,则说明作物甲偏好吸收NO3﹣;若营养液中NH4﹢剩余量小于NO3﹣剩余量,则说明作物甲偏好吸收NH4﹢。

解析:
1、自身对照:
对照组:加营养液(以硝酸铵为唯一氮源)前的作物甲
实验组:加营养液(以硝酸铵为唯一氮源)一段时间后的作物甲
2、自变量和因变量
自变量:2个,NH4﹢和NO3﹣
因变量:溶液中NH4﹢和NO3﹣剩余量
3题答案:
(1)牛肉膏、蛋白胨X (2)下降不能降解X的细菌因缺乏碳源不能增殖,而能降解X的细菌能够增殖(3)稀释涂布平板法(4)能量合成其他物质的原料
解析:
实验目的:筛选土壤中能高效降解X的细菌(目标菌)
实验预期:以物质X作为唯一碳源到培养基可以选择能降解物质X的微生物
自变量:培养基成分
因变量:能否降解物质X
因变量检测指标:菌落周围是否出现透明圈
对比实验:
实验组:Ⅰ号培养基、Ⅱ号培养基、Ⅲ号培养基
2018年高考生物学对照实验试题
1(2018年全国新课标I卷-4题).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

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
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
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

实验目的:;实验预期(结论):
自变量:;因变量:
实验组:;对照组:
2.(2018年全国新课标II-29)为研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某同学用垂体切除法进行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用幼龄大鼠为材料,以体重变化作为生长发育的检测指标。

回答下列问题:
(1)请完善下面的实验步骤
①将若干只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后进行处理,A组(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B组的处理是
_____________。

②将上述两组大鼠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饲养。

③_______。

④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2)实验结果与分析
B组大鼠生长发育的状况不如A组,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由于B组的处理使大鼠缺失了来源于垂体的
_________激素和________激素。

实验目的:;实验预期(结论):
自变量:;因变量:
实验组:;对照组:
3.(2018北京高考理综-29)癌症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

研究人员利用与癌细胞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进行了抗肿瘤的免疫学研究。

(1)癌细胞具有无限___________的特点。

当体内出现癌细胞时,可激发机体的_________系统发挥清除作用。

(2)研究人员进行的系列实验如下:
免疫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悬液,连续4周;
空白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不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的缓冲液,连续4周。

实验一:取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的血清分别与iPSC、DB7(一种癌细胞)和MEF(一种正常体细胞)混合,检测
①比较表中iPSC与两组小鼠血清作用的结果可知,免疫组的数值明显________空白组的数值,说明iPSC刺
激小鼠产生了特异性抗体。

②表中DB7和iPSC与免疫组小鼠血清作用后的检测数据无明显差异,说明DB7有____________。

③综合表中全部数据,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给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皮下注射DB7,一周后皮下形成肿瘤。

随后空白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增大,免疫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缩小。

由此推测:iPSC还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肿瘤的___________免疫。

(3)研究人员另取小鼠进行实验,验证了上述推测。

下图为实验组的实验过程及结果示意图。

请在下图中选择A 或B填入④处,从C~F中选择字母填入①~③处。

(4)该系列研究潜在的应用前景是iPSC可以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目的:;实验预期(结论):
自变量:;因变量:
实验组:;对照组:
4.(2018---天津卷)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功能受多种物质影响,与血管健康密切相关。

(1)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一氧化氮,可降低VSMC膜上Ca2+运输蛋白的活性,导致进入细胞内的Ca2+__________(增加/减少),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张,上述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_调节。

(2)机体产生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可引起VSMC内质网功能紊乱,堆积未折叠蛋白,这些蛋白没有形成正确的________________,不能行使正常功能。

(3)用同型半胱氨酸处理体外培养的小鼠成熟分化型VSMC后,其细胞分化相关指标的交化如下表所示。

由此判断,同型半胱氨酸导致VSMC分化程度________(升高/降低),功能紊乱。

(5)已知血管保护药物R对VSMC没有直接影响,但可改善同型半胱氨酸对VSMC的作用。

以小鼠VSMC为材料,在细胞水平研究上述作用时,应设计三组实验,即_______________、同型半胱氨酸处理组和
___________________;每组内设三个重复,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

实验目的:;实验预期(结论):
自变量:;因变量:
实验组:;对照组:
5.(安徽卷---31题)(8分)为探究不同因素对尿量的影响,某同学用麻醉后的实验兔进行不同的实验,实验内容
如下:
a.记录实验兔的尿量(单位:滴/分钟)。

b.耳缘静脉注射垂体提取液0.5 mL,记录尿量。

c.待尿量恢复后,耳缘静脉注射20%葡萄糖溶液15 mL,记录尿量,取尿液做尿糖定性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发现,与a相比,b处理后实验兔尿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2)c处理后,肾小管腔内液体的渗透压会升高,实验兔的尿量会______。

取尿液加入斐林试剂做尿糖定性实验出现砖红色,说明尿液中含有________。

(3)若某实验兔出现腹泻、尿量减少现象,导致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了存在
于的渗透压感受器,从而引起尿量减少。

实验目的:;实验预期(结论):
自变量:;因变量:
实验组:;对照组:
6.(海南卷---26.(9 分)激动素是一种细胞分裂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

为了探究激动素对侧芽生长的影响,某同学
将生长状态一致的豌豆苗随机分为 A、 B、 C 三组,实验处理如表。

处理后,定期测量侧芽的长度,结果如
组别顶芽处理侧芽处理
A 去除 2 mg/L 激动素溶液涂抹
B 保留 2 mg/L 激动素溶液涂抹
C 保留蒸馏水涂抹
(1)从实验结果可知,顶芽能抑制侧芽生长,这种现象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

(2)A 组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__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 或“等于”)
B 组相应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激动素对 A 组侧芽生长有促进作用,还应该增加一个处理组D, D 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测该处理的实验结果是: D 组侧芽生长量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A组的生长量。

实验目的:;实验预期(结论):
自变量:;因变量:
实验组:;对照组:
答案和解析
1题答案:C
解析:
实验目的:探究药物X和药物D合在一起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实验预期: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
对照试验
自变量:2个,药物D 、X和时间
因变量:细胞数目
对照组:甲组
实验组:乙组、丙组
2.题答案:(1)①手术但不切除垂体切除垂体
③每隔一定时间,测定并记录两组大鼠的体重
(2)生长促甲状腺
解析:
实验目的:研究垂体(生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
实验结论:垂体(生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小鼠生长发育
自变量:是否有垂体(生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因变量:生长发育状况
因变量检测指标:体重变化
实验组:切除垂体的小鼠
对照组:未切除垂体的小鼠
3题答案:
(1)分裂/增殖免疫(2)实验一:①高于②可以与抗iPSC的抗体结合的抗原
③抗iPSC的抗体可以与DB7上的抗原特异性结合,而不能与MEF上的抗原结合/iPSC与DB7有共同的
抗原,与MEF无共同的抗原
实验二:细胞(3)①F ②D ③C ④B (4)预防和治疗癌症解析:
实验目的:探究多能干细胞(iPSC)抗肿瘤的免疫学原理
实验结论:多能干细胞(iPSC)具有抗肿瘤作用
实验一:空白对照
自变量:是否含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
因变量:细胞与抗体的结合率(%)
实验二:自身对照
对照组:注射DB7之前
实验组:注射DB7之后
4 题【答案】
(1). 减少(2). 体液(3). 空间结构(4). 降低(5). 对照组(6). R+同型半胱氨酸处理组(7). 减少随机误差
【解析】
实验目的:研究血管保护药物R改善同型半胱氨酸对VSMC的作用机理
实验预期:血管保护药物R能改善同型半胱氨酸对VSMC的作用
自变量:2个,血管保护药物R、同型半胱氨酸
因变量(检测指标):VSMC的形态、相对增值能力和相对迁移能力
对照组:没有用同型半胱氨酸处理VSMC
实验组1:用同型半胱氨酸处理VSMC
实验组2:用同型半胱氨酸和血管保护药物R处理VSMC
5题答案:
(1)垂体提取液中含有抗利尿激素,促进了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2)增加葡萄糖(3)下丘脑
解析:
实验目的:探究不同因素(垂体提取液和20%葡萄糖溶液)对尿量的影响
实验预期:垂体提取液和20%葡萄糖溶液均能增加尿量,20%葡萄糖溶液还能造成尿糖自变量:垂体提取液(抗利尿激素)、20%葡萄糖溶液(高渗溶液)
因变量:尿量、尿糖
自身对照:注射垂体提取液前的实验兔
对照组1:注射垂体提取液前的实验兔
对照组2:注射垂体提取液后的实验兔
实验组1:注射垂体提取液后的实验兔
实验组2:20%葡萄糖溶液后的实验兔
6题答案:
(1)顶端优势
(2)低于顶芽是产生生长素的场所,去除顶芽后没有生长素向下运输
(3)去除顶芽,用蒸馏水涂抹侧芽小于
解析:
实验目的:探究激动素对侧芽生长的影响
实验结论:激动素促进侧芽生长
自变量:2个,顶芽处理(去除和保留)、侧芽处理(激动素和蒸馏水处理)
因变量:侧芽生长情况
实验组:A B
对照组: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