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行活动设计——以惠水好花红民歌文化研学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知识,具有一定的区域地理基础,能正确看待
一、好花红民歌文化研学旅行设计思路
(一)活动背景
好花红民歌文化极具地域文化特征。自 2008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间的相互关系。但是这个阶
段的学生课外实践的机会不多,难以将理性知识与
感性知识联系起来,加之生活经验少,学生在解决
年布依族民歌(好花红调)获批成为国家级非物质
说明地
凡是待客、劳作、建房等场合以及节庆假日都会唱歌。民
好花红千
2. 以 小 组 为 单 位 ,体 验 枫 香 印 染 工
域文化在城乡景
歌是布依族人民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布依族文化历
户布依寨
艺,设计团队专属图案,并向大家介
观上的体现。
史的活态记录。
绍图案的寓意。
1. 根据你的观察,
说说中华布依第一堂屋的建筑结构特征。
焦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从研学目标、研学路线、研学准备、研学任务及活动、研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
引导学生探究好花红民歌文化形成的自然和人文要素,理解保护地理环境与传承好花红民歌文化的重要性,以期发
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行;好花红民歌文化
“ 好花(啊)红来,好花红(呃),好花生在那刺藜 1. 收集刺梨的生长资料,结合实地考
蓬(呃)……”这里的“好花”即指刺梨花,它生命力顽强,与 察,小组共同探讨好花红村种植刺梨
布依族人民坚韧刚强的精神属性完美重合。布依族人民 的优势条件。
擅于将生活场景穿插描写于歌曲之中,借日常微小事物和 2. 利用形色 APP 识别沿途植物,判断
内容为依据,参考课堂学习目标的制定过程和操作
研学观察点开展相应的研学旅行活动,具体研学旅
行时间及路线见表 2。
表 2 研学旅行时间及路线
时间
见表 1。学生结合野外考察、问题访谈等方式,探
8:00—12:00
14:30—17:00
中华布依第一堂屋—
吊 脚 楼 、枫 香 印 染 、
兰花小院—酿造之家
布依酿酒、非遗传承
发展,提升了文化知名度,但也不可避免地对好花红民歌
音乐小镇 文化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1. 结合桔乡花海的意象,小组自行选取素材,请教非遗传
承人并进行好花红风格曲目创作。
2. 你能说出好花红民歌文化的价值吗?
3. 根据你的观察,
好花红民歌文化是如何赋能旅游发展的?
4. 你认为该如何保护与传承好花红民歌文化?
地理·学科视点
指向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研学旅行活动设计
——以惠水好花红民歌文化研学为例
陈远松 1 杨建红 1 张 航 2
1.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550025)
2. 清镇市博雅国际实验学校(551400)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是开展研学旅行的重要内容载体。文章依托好花红民歌文化,聚
现长效发展?
济”长效发展的措施。
1. 结 合 实 例 ,说
明农业的区位
因素。
2. 通过野外观察、
视 频 、图 像 ,识
别 主 要 植 被 ,说
明其与自然环境
的关系
主题五:享非遗,思传承
情境材料:民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具有外在表现形式,也
具有内在意义和价值。以好花红民歌文化为支撑,打造独
具特色的旅游产业,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经济
题,引出具体的研学任务。行中阶段,教师组织学
生安全有序地开展研学活动,给予学生一定的方法
85
中学教学参考
2023·
2023
·12
地理·学科视点
指导。行后阶段,学生总结研学成果,并进行交流
学习,教师对学生研学业成果进行综合评价。
二、好花红民歌文化研学旅行内容设计
(一)确立研学旅行目标
以学生学情、研学资源特点、课标要求和教材
防晒品等物资;通过查阅收集好花红村的相关资
料,提前学习相关知识;设计小组活动方案,构思访
谈问题。
2. 教师行前准备。完善研学旅行活动策划,制
定安全应急预案并向上级报备;提前将活动信息
告知学生家长,征求学生家长同意后签订安全告
知书;开展行前安全教育会,并为全体活动人员购
买保险;准备研学手册、旗帜、实验仪器等相关研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34-0085-04
2021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距离贵阳市区较近,且交通便利,景区基础设施完
《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
善,安全性有保障。好花红村是第一批全国乡村旅
见》,要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
(二)规划研学旅行路线
围绕本次研学旅行主题所要探究的地理知识
点,结合研学旅行目的地实际情况,我们选择 5 个
任务。好花红民歌文化研学旅行活动任务及实施
方案见表 3。
表 3 好花红民歌文化研学旅行活动任务及实施方案
研学点
情境问题
研学旅行任务
课标要求
主题一:识地貌,辨体裁
情境材料:不同的地貌类型造就出不同体裁的民歌。高原
—音乐小镇
(三)研学旅行前准备
究好花红民歌文化形成的地理因素,了解民歌文化
1. 学生行前准备。按意愿自行组队,明确小组
与地理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正确认识经济
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非遗文化传承的关系。
表 1 好花红民歌文化研学旅行活动目标及要求
研学
目标
学科
素养
研学要求
认知区域地理要素,归纳地形、地貌、气候、
3. 探访酿造之家,独自拍照记录刺梨
2. 亲身体验枫香印染,进行小队专属图案 DIY。
糯米酒的酿造过程,了解布依族人民
3. 了解刺梨糯米酒的酿造过程。
喜爱糯米酒的原因。
主题三:赏生态,悟风格
辉岩桥
情境材料:好花红村青山碧透,绿水悠悠,得天独厚的自然 1. 以小组合作进行水体采样,测定河
生态环境孕育出简约明快、悠扬婉转的曲调和清新简练、 水流速、pH 值和重金属含量,完整填
探讨,推断“坝子”的形成过程。
地理·学科视点
续表
研学点
情境问题
研学旅行任务
课标要求
主题二:品民俗,析特点
1. 结合实地观察,分析中华布依第一
情境材料:民俗文化对布依族民歌的艺术特点影响很大。
堂屋的内外结构特征,说明其与自然
布依族人民有着“无酒不成礼,有歌方算喜”的传统风俗,
环境和谐共生的体现。
结合实例,
实际问题时过于偏重书本知识,灵活应对能力较为
文化遗产以来,好花红民歌文化为民族特色旅游提
欠缺。
供了丰富的资源,文化品牌强力助推文化旅游产业
发展。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好花红民歌文化已
(四)设计过程与思路
教师在行前要对研学旅行目的地进行实地考
脱离单一的布依族音乐文化范畴,成为惠水县布依
察,收集研学旅行目的地的自然、社会、文化资源;
族文化体系的象征。然而,文化旅游产业在创收的
筛选出具有地理学科特色的研学资源,依据学情和
同时也必然会挤压好花红民歌文化的文化空间,对
核心素养要求确立研学目标;合理规划研学路线,
好花红民歌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造成消极影响 。
做好行前准备工作;设计切合探究主题的情境问
[2]
(二)研学目的地选择
本次研学旅行以好花红村为目的地,好花红村
目标
协调观
境保护 、非遗文化传承等方面的角色与职
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
学 旅 行 活 动 物 品 ,强 调 工 具 的 使 用 方 法 和 注 意
事项。
(四)研学旅行活动设计与实施
本 次 研 学 旅 行 活 动 采 取“ 探 究 主 题 +情 境 问
题+研学任务”的思路[4],突出“问题导向”,以“问
学开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研学活动是必然
文化遗产研学旅行活动。
[1]
趋势。本文以好花红民歌文化为例,深入发掘好花
(三)学情分析
红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地理学科特色,构建具有启
本次研学旅行的对象为选考地理科目的高二
发性和趣味性的开放式地理课堂,促进学生地理学
学生。该阶段学生已掌握基础的自然地理和人文
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落地。
桔乡花海、
意象为题材抒发自己的情感。
植被为本地物种还是引进品种,了解
刺梨园
1. 刺梨对当地的布依族人民来说寓意非凡,你认为好花红 桔乡花海四季分别能观赏到的花卉
村种植刺梨有何条件优势?
类型。
2. 你知道桔乡花海中的“二十五景”有哪些吗?
3. 以 小 组 为 单 位 ,调 查 好 花 红 村 的
3. 假如你是好花红村村长,思考如何才能让“赏花经济”实 “赏花”条件,结合实际探讨“赏花经
观景台
中学教学参考
2023··12
2023
86
1. 在研学手册的等高线地图中标注出
通过野外观察或
好花红村的位置,
并描述其地形特征。
视 频 、图 像 来 识
2. 观察并判断好花红村的地貌类型,
别 3~4 种地貌,
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独立绘制景
描述其景观的
观示意图。
主要特点。
3. 观察好花红村“坝子”,以小组展开
综合
思维
利用实验器材,分析数据信息,观察、评价涟
江水质状况;利用手机软件识别物种类型,
实践
地理
设计一份旅游攻略;通过问卷和实地访谈,
目标
实践力
调查好花红村存在的生产 、资源和环境问
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欣赏好花红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认真思考环境
情感
人地
保护、文化传承等问题,明白自身在生态环
沟壑纵横,人烟稀少,人们吊着嗓子招呼同伴,由此演变出
高亢嘹亮的山歌。好花红调既继承了布依族民歌原有的
曲调,又吸纳了汉族山歌七字四句的样式,逐渐形成具有
独特地域风格的惠水山歌调。
1. 你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标注出好花红村的位置吗?
2. 根据你的观察,识别好花红村的地貌类型。
3. 你知道好花红村所处“坝子”的形成过程吗?
题”驱动“任务”,紧扣活动“主题”;同时,结合生活
案例、两难问题等,增强学生的主人公意识,使其自
觉担起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任。
基于“识地貌,辨体裁”
“品民俗,析特点”
“赏生
态,悟风格”
“ 观意象,寻题材”
“ 享非遗,思传承”五
个探究主题,结合课标内容要求,我们将探究主题
细化为具体的情境问题,以此引出对应的研学旅行
寓意深远的歌词,体现了布依族人民健康的生活情趣。 写研学手册记录表。
2019 年,好花红村被授予“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守住绿 2. 实地走访村民,了解旅游业对涟江
水青山,共创健康未来。
沿岸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说明保护
1. 你知道如何进行河流水质的取样与检测吗?
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2. 说说你对环境保护与旅游发展两者关系的认识。
水文等自然环境与民俗、聚落、产业等人文
认知 环境特征;辨析区域产业的区位因素,分析 区域
目标 区域发展的条件和现状,探讨区域发展问 认知
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合理
建议。
基于地理事物和现象,分析好花红村自然要
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人文地理事物和现
思维 象间的相互关系;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产
目标 活动的相互作用,对区域发展条件、进程、存
面临的难题,讨论保护与传承好花红
民歌文化的措施。
1. 举例说明某种
旅游资源的成因
和价值。
2. 运 用 资 料 ,说
明保护传统文化
和特色景观应
采取的对策。
3. 社会参与:发掘好花红民歌文化的魅力,围
绕好花红民歌文化设计一份详细的旅游攻略,并利
见、所思,深入分析好花红民歌文化对旅游业的带
用新媒体平台介绍好花红民歌文化,吸引更多的人
游重点村和全国生态文化村,区域内自然风光秀
终,在中小学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课程,广泛
丽,民族文化浓郁。好花红民歌文化背后的地理环
开展社会实践和研学活动 。由此可见,在公民教
境、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鲜明
育体系中渗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刻不容缓,在中
的地域特色,适宜开展具有地理学科特色的非物质
3. 小组协助清理河岸可见垃圾,调查
3. 根据你的观察,你认为如何才能让好花红村涟江沿岸变 好花红村涟江沿岸污染物的来源,并
得更加水清草绿?
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1. 学会水质采样
方法及方案设
计 ,学 会 用 简 易
方法检测水质。
2. 举例说明旅游
开发过程中的环
境保护措施。
主题四:观意象,寻题材
情境材料:
在问题及其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解决
方法。
研学要素
观景台—桔乡花海—
地貌、植被、赏花、水
刺梨园—荷花池—辉
质检测
岩桥
要求,确保本次研学旅行目标的具体性和可操作
性[3]。好花红民歌文化研学旅行活动目标及要求
研学旅行路线
成员任务;准备手机、相机等记录工具,手机需提前
下载高德地图、形色等 APP;按需准备食物、药品、
(五)研学旅行后活动设计
1. 成果展示:结合研学旅行活动过程中的所
1. 走进音乐广场,以小组为单位,从
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分析开展好
花红民歌文化体验活动的旅游价值。
2. 访谈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好花红民
歌文化的开发方向,调查好花红民歌
文化旅游的现状。
3. 拜访非遗传承人,学习好花红民歌
并进行才艺展示,了解好花红调传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