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氮族元素氮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氮族元素氮磷
备注: 机物。
(价态变)。
②、酸(
碱)性是指:与指示剂、与单质、与氧化物、与酸、与碱、与某些盐(价态不变)
二、氮族元素的性质:
氮族元素位于周期表第ⅤA 族。
其中N 、P 、As 为非金属,Sb 、Bi 为金属。
熔沸点:N 2<P <As ,Sb >Bi
主要化合价:N :-3,+1,+2,+3,+4,+5
P :-3,+3 ,+5
As :-3,+3,+5
稳定性:NH 3>PH 3>AsH 3
酸性:HNO 3>H 3PO 4>H 3AsO 4
强酸 中强酸 弱酸
碱性:Sb(OH)5<Bi(OH)5
三、氮气
1、氮元素存在形态⎪⎩
⎪⎨⎧------ , , , NaNO ,KNO )5
4 %,78(33核酸蛋白质如有机物无机物化合态约为按体积计占空气游离态 空气中含大量N 2,是工业生产中N 2的主要来源。
思考:①工业上如何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纯净N 2?
②实验室如何制取N 2?
2、氮气的制法
工业制法: N 2,得液氧。
方法二: 实验室制法: 方法一:NaNO 24Cl (饱和)=== NaCl + N 2↑+ 2H 2O
方法二:3CuO + 2NH 3 === N 2 + 3Cu + 3H 23、N 2物理性质:无色无嗅气体,难溶于水,难液化,密度比空气略小——与空气密度相近,只能用排水法收集N 2。
思考:分子量相同的物质:28:N 2 、CO 、C 2H 4 44:CO 2、C 3H 8、N 2O
98:H 2SO 4、H 3PO 4 120:M g S O 4、N a H S O 4、CaSO 3、KHSO 3
4、氮气的分子结构:
①元素的性质取决于元素的原子结构。
氮原子半径小,最外层电子数多,吸引电子的能力很强,所以氮元素是一种较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②氮气的稳定性取决于氮分子的结构。
电子式为:
结构式为:N ≡N 键能很大,约946kJ/mol ,一般大于其他双原子分子。
所以氮分子的结构很稳定。
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某些情况下,可代替稀有气体作保护气。
…
… : : N N 2 N 2(分离)
空气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白色烟雾 5、化学性质: (氮的固定)
(1)稳定性——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为什么?(因为N=N 叁键键能很大,很难打断该共价键)
(2)一定条件下(高温或放电)具有氧化性与还原性:
①与金属反应:3Mg + N 2 ==== Mg 3N 2 (其它金属Ca 、Sr 、Ba 、Li 、Al 也有类似反应)
注意:Mg 3N 2是白色固体,离子化合物。
电子式为:g M ]N [g M ]N [g M .......
.........+2-3+2-3+2
Mg 3N 2能发生水解反应,不属于盐类。
水解反应为: Mg 3N 2 + 6H 2O === 3Mg(OH) 2↓+ 2NH 3↑
②与O 2反应: N 2 + O 2 ==== 2NO (固氮途径之一) 2NO + O 2 === 2NO 2(红棕色)
③与氢气反应:N 2+3H 2===2NH 3 催化剂采用铁触媒,温度500℃,压强:20—50Mpa
5、用途:合成氨,制造硝酸,氮肥,炸药。
焊接金属保护气,贮存粮食,水果的保护气。
四、磷
1
2①、与O 2的反应:4P + 5O 2 2P 2O 5(白烟)
P 2O 5 + H 2O (冷水)=== 2HPO 3(有毒) P 2O 5 + 3H 2O (热水)=== 2H 3PO 4(无毒) ②、与Cl 2的反应:2P + 3Cl 2 (不足) 2PCl 3 2P + 5Cl 2 (过量) 2PCl 5
中,少量时可保存在水中。
3、用途:白磷用于制高纯度磷酸
红磷用于制造安全火柴,农药,烟幕弹和燃烧弹。
思考:氮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磷,为什么单质的活泼性磷远远强于氮?
提示:P 和N 虽为同族元素,元素性质一般是指原子的性质,氮原子的非金属性强于磷原子的非金属性。
但是两种单质的性质却相反。
由于受分子结构的影响,N 2中存在N ≡N 三键,键能大,不容易断裂,所以在通常条件下N 2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只有在加热、点燃、放电、催化剂等存在的条件下才能与某些物质反应;而白磷的正四面体中,P —P 键键能较小,容易反应。
五、磷酸
1、磷酸的物理性质:
纯磷酸是无色透明的晶体,熔点为42.35℃,难挥发,与水任意比混溶,具有吸湿性。
常用的浓磷酸是无色粘稠的溶液,浓度为83%—98%。
2、磷酸的化学性质:
①、稳定,不易分解,非氧化性酸。
②、是三元中强酸,具有酸的通性,与碱反应可以生成一氢盐、二氢盐或正盐。
利用磷酸难挥发,没强氧化性,可与盐反应制取挥发性的还原性强的酸。
H 3PO 4+3NaBrNa 3PO 4+3HBr ↑
3、制法:工业上用磨细磷酸钙与硫酸反应。
C a 3(P O 4)2 +3H 2SO 4 ==3CaSO 4+2H 3PO 4 或用P 2O 5 与热水反应可制纯磷酸
六、磷酸盐:
1、溶解规律:磷酸的钠盐、钾盐、铵盐及磷酸二氢盐一般都易溶,磷酸的一氢盐、正盐多数难溶。
2、化学性质:酸式盐 + 碱 → 正盐 正盐 + 酸 → 酸式盐
点燃 点燃 点燃 放电
3、磷酸根离子的检验:加碱中和,滴入硝酸银,产生黄色沉淀,加硝酸沉淀溶解。
七、氮的氧化物
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N2O、NO、N2O3、NO2、N2O5,其中N2O3和N2O5分别是HNO2和HNO3的酸酐。
思考:HCOOH失水生成CO,CO能否称为酸酐?为什么?
(不能称为酸酐,因为它是羟基与碳原子相连的氢原子脱水所形成的物质。
1、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性质:
NO是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不溶于水。
NO2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
方程式为:3NO2 + H2O === 2HNO3 + NO
当NO、NO2、O2之间互相混合溶于水时,有如下反应:(设容器中溶质不向外扩散,求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4NO2 + O2 + 2H2O === 4HNO3 4NO + 3O2 + 2H2O === 4HNO3
NO + NO2 + O2 + H2O === 2HNO3
NO2和N2O4能够相互转化:2NO2(红棕色) N2O4(无色);△H<0
NO2是一种强氧化剂,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2、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实验室制法:
3Cu + 8HNO3(稀) ===Cu(NO3)2 + 2NO↑+ 4H2O
Cu + 4HNO3 (浓) ===Cu(NO3)2 + 2NO2↑+ 2H2O
制NO、NO2的装置类似于Cl2的制取装置,NO用排水法收集,NO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注意:隐含反应N2O4 NO2的应用
①测定N2O4、NO2分子量时,如何选择条件?测NO2的分子量时总比46大,测N2O4的分子量时总
比92小。
②收集1mol NO2在标况下的体积应小于22.4L;质量总大于46g。
③将NO、O2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混合气体中含NO2、O2、N2O4,平均分子量大于41.33,压强比
原来的3/4还小。
④在此混合体系中增加NO2或N2O4都相当于增加压强,使平衡向生成N2O4的方向移动。
思考:1、N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后,剩余气体体积为原来的一半,则NO和CO2的体积比为( D )
A.1:1 B.1:3 C.2:1 D.≤1:1的任意比
2、“雷雨发庄稼”包含哪些科学道理?涉及哪些化学反应方程式?
提示:雷雨闪电时可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固氮反应),落到地面上形成
氮肥,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其主要化学变化有:N2→NO→NO2→HNO3→硝酸盐。
八、光化学烟雾:
1、汽车尾气排放的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
如NO2在紫外线照射
下,会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一种有毒的烟雾——光化学烟雾,刺激人体的呼吸器官,使人生病甚至死亡。
2、当前城市空气质量恶劣的重要原因是汽车尾气的超标排放,你能否应用氮元素单质和化合物之
间的转化关系,设计除去汽车尾气中的CO和氮氧化物(如NO、NO2等)的理论构想?其中包括:确定无害化过程及其产物和选择无害化试剂及反应条件等。
[思考]
①将有害物质转化为什么物质即可完成无害化过程?
②应依据什么化学原理完成无害化过程?
③完成无害化过程中,无害化试剂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④对无害化过程反应条件的确定原则是什么?
⑤写出无害化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思考后回答:性质方面的原因是:氧气的氧化性强于氮气;结构方面的原因是:氮分子中氮原子间具有三条共价键。
①无害化过程应为: CO→CO2; NO→N2; NO2→N2。
②分析:对①应加入氧化剂;对②、③应加入还原剂。
③讨论:选择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原则:
尾气中的其他成分;无毒无害、成本适度的其他物质。
④对反应条件进行选择:反应条件最好应为常温、常压。
对常温、常压不能进行的反应,应适当地选择催化剂,使其在常温、常压下进行。
⑤经反复探讨确定下列理论构想:
①2CO+2NO 2CO2 +N2;(选NO是因为:它是初级有害物质)
②6NO+4NH36H2O +5N2;③6NO2 +8NH312H2O +7N2。
选择NH3是根据负3价氮被氧化,氮氧化物被还原,均生成氮气的反应原理和无毒害原则。
九、NO X+O2+H2O计算的技巧
氮的氧化物和O2的混和气体溶于水的计算有两种重要技巧,其一是循环反应叠加法,其二是电子得失守恒法。
下面实例谈谈两种方法的具体应用。
1、关系式法:
①对于NO2、NO分别与O2混合与水反应的计算,首先写出以下方程式:
3NO2+H2O====2HNO3+NO 2NO+O2====2NO2
将以上两式叠加得以下计算关系式:
4NO2+O2+2H2O====4HNO3 4NO+3O2+2H2O====4HNO3
计算时要注意过量判断及剩余气体的成分。
②NO、NO2、O2混合溶于水
将以上两式再叠加可得:NO2+NO+O2+H2O====2HNO3
若n(N)∶n(O)=2∶5,则混合气体刚好溶于水;n(N)∶n(O)>2∶5,NO过剩;若n(N)∶n(O)<2∶5,O2过剩。
③当NO、NO2的混合气体缓慢通入过量的NaOH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3NO2+H2O====2HNO3+NO,
NO2+NO+2NaOH====2NaNO2+H2O,将以上两个反应合并得:2NO2+2NaOH====NaNO3+NaNO2+H2O
当V(NO)>V(NO2)时,反应后余NO,体积为V(NO)-V(NO2)。
当V(NO2)≥V(NO)时,最后无气体剩余。
2、电子守恒法:
当NO2或NO转化为HNO3时要失去电子,若上述两种气体与O2混合,O2得电子,且得失电子数必然相等,这是电子守恒法解答此类题目的依据。
3、实例
①、NO2溶于水的有关计算
一个容积为18mL装满NO2气体的试管,倒立于装满水的水槽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反应已进行完全,液面上升一段距离,问:试管中剩余哪种气体?体积为多少?(6mLNO)
②.NO和NO2混合气体溶于水的计算
将10mLNO和NO2混合气体缓慢通入倒立于水槽中的盛满水的试管中,充分反应后,有5mL剩余气体,求原混合气体NO和NO2的体积比。
(1:3)
③.NO2和O2混合气体溶于水的有关计算
将20mL NO2和O2的混合气体通入水中剩余5mL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O2各为多少毫升?
(剩5mL O2 NO2 12 mL O2 8 mL 剩5mL NO NO2 19 mL O2 1 mL)
④.NO和O2混合气体溶于水的有关计算
将盛有20mLNO气体的试管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向试管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氧气后,试管中还有6mL剩余气体,求向试管中通入的氧气是多少毫升?
(剩6 mLNO 10.5mL 剩6mL O2 21mL )
⑤.NO、NO2和O2混合气体溶于水的有关计算
将盛有24mLNO、NO2的混合气体通入倒立于水槽中盛满水的量筒内,然后再向其中通入12mL O2,充分反应后,量筒中剩余气体3mL,求在相同情况下,原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体积各是多少毫升?
(剩3mLO2 NO 6mL NO2 18mL 剩3mLNO NO 16.5mL NO2 7.5mL )
⑥.与其它知识综合
在相同条件下,将CO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18mL,先通过足量的Na2O2使其充分反应后,再将余下的气体慢慢通入一倒立在水中充入了20mLNO的试管中,一边通气,一边振荡,使其充分反应。
试管内尚余气体2mL,计算混合气体中CO2和O2的体积各是多少?
(剩2mLO2 CO2 2mL O2 16mL 剩2mLNO VCO2=VO2=9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