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石淙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湖州市石淙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①③⑤ B.②③④C.②④⑤ D.①④⑤
参考答案:
A

2. 用铅蓄电池作电源电解某溶液100mL。

已知该溶液中含SO2、KI,其物质的量的浓度均为0.1mol/L,如图所示(C1、C2为石墨电极),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铅蓄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A溶液的PH变小
B.当B烧杯中I-的浓度降为0.05mol/L时,消耗A中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0.025mol C.当C1、C2两极均产生气体时,应有至少3.6×1022个电子从电路中流过
D.铅蓄电池工作时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PbO2-2e-+H2SO4 PbSO4+2H2O+SO42-
参考答案:
B

3. 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OH﹣有沉淀析出,加入H+有气体放出的是()
A.Na+、Cu2+、Cl﹣、SO42﹣
B.Fe3+、K+、SO42﹣、NO3﹣
C.H+、Al3+、OH﹣、NO3﹣
D.Na+、Ca2+、Cl﹣、HCO3﹣
参考答案:
D
解:A.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加OH﹣有氢氧化铜沉淀析出,但加入H+没有气体放出,故A不选;
B.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加OH﹣有氢氧化铁沉淀析出,但加入H+没有气体放出,故B不选;
C.因H+、OH﹣结合生成水,Al3+、OH﹣结合生成沉淀,则不能共存,故C不选;
D.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加OH﹣有碳酸钙沉淀析出,加入H+有二氧化碳气体,故D选;
故选D.
4. 用Cl2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HC1。

利用反应A,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

反应A:
已知:Ⅰ、反应A中, 4mol HCI被氧化,放出115.6kJ的热量。

Ⅱ、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A的△H >-115.6kJ /mol
B、断开1 mol H—O 键与断开 1 mol H—Cl 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32kJ
C、H2O中H—O 键比HCl中H—Cl键弱
D、由Ⅱ中的数据判断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氧元素强
参考答案:
B

5. 已知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SO42-,则该溶液中还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Al3+、CO32-、Cl- B.Mg2+、Ba2+、Br-
C.Mg2+、Cl-、HCO3- D.Na+、NH4+、Cl-
参考答案:
D

6. 某无色溶液中含有:①K+、②Ba2+、③Cl-、④Br-、⑤SO、⑥CO、⑦SO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步骤操作现象
①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大于7
②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CCl4层呈橙色
③向②所得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④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②⑦ 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⑤⑥
C.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①③⑦ D.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④
参考答案:
D
略7. FeS与一定浓度HNO3溶液反应,生成Fe2(SO4)3,Fe(NO3)3,NO2,NO和H2O,当NO2和NO的体积比为1:1时,实际参加反应的FeS和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4:9
B.2:9
C.2:11
D.1:7
参考答案:
C
8. 某有机物A在酸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生成B: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消去反应
B.A与烧碱溶液反应最多可中和4 mol NaOH
C.R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OH
D.有机物A和B在镍的催化下,均最多只能与4 mol的H2发生加成反应
参考答案:
D

9.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C2H2(g)+O2(g)=2CO2(g)+H2O(g);△H=-1256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炔的燃烧热为1256kJ/mol
B.若转移10mol电子,则消耗2.5mol O2
C.若生成2mol液态水,则△H=-2512kJ/mol
D.若形成4mol碳氧共用电子对,则放出的热量为2512kJ 参考答案:

10. 将一定量的钠铝合金置于水中,合金全部溶解,得到20 mL pH=14的溶液,然后用1 mol/L的盐酸滴定,沉淀质量(g)与消耗盐酸的体积(mL)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原合金质量为0.92 g
B.标准状况下产生氢气896 mL
C.图中m值为1.56 g
D.图中V2为60 mL
参考答案:
C

11. 工业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xH2O、SiO2、Fe2O3等)提取纯Al2O3做冶炼铝的原料,提取时操作过程如下图,图中操作错误的是
A. ④⑤
B. ③④
C. ②⑤
D. ①②
参考答案:
A

12.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铁酱油”可有效预防缺铁性贫血
B.豆浆是浊液,不可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C.目前加碘食盐中含碘元素的物质主要是KIO3
D.尽管饮食中的纤维素不具有营养价值,但它对人类健康有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B

13. 羟基扁桃酸是药物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它可由苯酚和乙醛酸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A.该反应是加成反应B.苯酚和羟基扁桃酸是同系物C.乙醛酸与H2在热的镍催化下反应生成乙二醇
D.1 mol羟基扁桃酸能与3 mol NaOH反应
参考答案:
A

14. 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字母代表元素,分析正确的是()
A.R在周期表的第15列
B.元素Y气态氢化物的沸点小于元素Q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C.简单离子的半径:X>Z>M
D.Z的单质能从M与Q元素构成的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M
参考答案:
C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分析: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前7种元素处于第二周期,后7种元素处于第三周期,由原子序数可知,X为氧元素,Y为F元素,Z为Na元素,M为Al元素,R为Si,Q为Cl元素,结合元素周期律与物质的性质等解答.
解答:解: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前7种元素处于第二周期,后7种元素处于第三周期,由原子序数可知,X为氧元素,Y为F元素,Z为Na元素,M为Al 元素,R为Si,Q为Cl元素.
A.R为Si元素,位于周期表第14列,故A错误;
B.HF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沸点高于HCl,故B错误;
C.O2﹣、Na+、Al3+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O2﹣>Na+>
Al3+,故C正确;D.Na与氯化铝溶液反应,首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与氢气,氢氧化钠再与氯化铝反应,不能置换出Al,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的关系及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推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根据原子半径变化规律结合原子序数进行推断,首先审题中要抓住“短周期主族元素”几个字.
15. 已知电极上每通过96 500 C的电量就会有1 mol电子发生转移。

精确测量金属离子在惰性电极上以镀层形式沉积的金属质量,可以确定电解过程中通过电解池的电量。

实际测量中,常用银电量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量计中的银棒应与电源的正极相连,铂坩埚上
发生的电极反应是:Ag+ + e- = Ag
B.称量电解前后铂坩埚的质量变化,得金属银的沉积量为108.0 mg,则电解过程中通过电解池的电量为96.5 C
C.实验中,为了避免银溶解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金属颗粒掉进铂坩埚而导致测量误差,常在银电极附近增加一个收集网袋。

若没有收集网袋,测量结果会偏高。

D.若要测定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通过的电量,可将该银电量计中的银棒与待测电解池的阳极相连,铂坩埚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参考答案:
D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过程中,装置B、C中产生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现象分别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和________;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

(3)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尾气可采用________溶液吸收。

参考答案:
(3)品红溶液褪色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旋塞,点燃酒精灯加热,溶液恢复为红色
(4)NaOH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15分)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引人关注,各地对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添加剂进行了多项整治活动,其中常用的面粉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也被禁用。

下面是以物质A为原料合成过氧化苯甲酰的流程:信息提示:①2010年赫克、根岸英一和铃木章因在“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其反应机理可简单表示为:
②苯乙烯和甲苯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产物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的名称为▲,物质C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D的结构简式为▲;
(2)反应①—④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
(3)反应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某物质E为过氧化苯甲酰的同分异构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请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
①含有联苯结构单元,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银镜反应,且1molE最多可得到4molAg
②遇FeCl3溶液显紫色,1molE最多可消耗3molNaOH
(5)请写出以苯乙烯和乙烯为原料,合成的流程,无机物任选,注明反应条件。

示例如下:
参考答案:
(1)苯(1分),碳碳双键(1分),(2分);
(2)①②④ (写出2个得1分,共2分)
(3)(2分)
(4)(3分,苯环上基团位置可换,结构合理就可)
(5)(4分) 18. A、B、C、D都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通常情况下A、B、C、D都是气体,且B和D为空气的主要成分,写出反应(III)的化学方程式。

(2)若D为氯碱工业的重要产品,A、B、C为均含有同一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反应(III)的离子方程式为。

(3)若B为非金属单质,且B所含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内层电子数之和的比值为3:5,则反应(III)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0.1mol A与含
0.15 mol NaOH的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所含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
为。

(4)若A、B、C的溶液均显碱性,C为焙制糕点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①A中所含化学键类型为,D的电子式为。

②25℃时,0.1mol·L-1 B、C溶液,pH较大的是溶液(填溶质的化学
式),写出B溶液中微粒浓度之间存在的等量关系(写出一种即可)。

参考答案:19.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用阿伦尼乌斯公式的一种形式表示:
式中k1、k2分别为温度T1、T2时某反应的速率常数;E为反应的活化能(单位:kJ/mol)(假定活化能在温度变化范围不大时是常数)。

又对同一反应,在不同温度下反应速率常数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
(1)现知在300K,鲜牛奶5小时后即变酸,但在275K的冰箱里可保存50小时,牛奶变酸反应的活化能是多少?
(2)若鲜牛奶存放2.5小时后即变酸,则此时温度为多少?
参考答案:
(1)63.19 kJ/mol (2)308.5 K
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